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欢口:老人们在翘盼的地方,就是故乡……

欢口,我久别的故乡,虽然远隔千里,但,老家狭长的村路及落日时冉冉升起的炊烟,总是某个时刻,不自觉得在我的目光中蜿蜒。


记忆深处,有落地生根的锄头和奶奶手里的那根老手杖,她轻轻唠叨着,把农历的日历一页页翻过。奶奶不论冬夏,总习惯性地坐在门口,我知道,有老人翘盼的地方,就是故乡。

冬日暖阳下,乍暖还寒。在广袤无垠的田地里,那些麦苗,此时全都在阳光的普照下,泛出一片灼眼的绿光。

树叶,一枚也不残留在枝头上,正象咱们的父母,生养众多,却没有儿女呆在身边,一个一个为了生计为了梦想远走他乡。

前些日子,有人问我,老家发展很快,为何在你的镜头里,总是那些落后甚至衰败的景象?我有好长时间不语,我觉得,花瓣已经足够美丽,不管她是朴实的,还是娇艳的,我不想再在上面加上其它的颜色,我想做的,就是让她最大限度透露出生命的本真。

哦,忘了,今天是个很特别的日子,是吐故纳新的结点,我又怎能言不由衷的将自己不太好的情绪传递在字里行间呢?

呵呵,张黄庄,是我儿时最熟悉的地方,那时候,觉得张黄庄是好大好大的一个村庄,那些曾经的亲人有的已离开世界,有的已远走他乡。但不管大家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活着,我都会记得帮过我的宝莲叔,在乡村,象他这样年过五十还保持着单纯之心者,真是少之又少。

生命中,常会身不由己地经历各种反复,像小时候不愿意听到柴油机发动时刺耳的噪声一样,如今,再看到亦或耳闻,却萌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眷想。

回一次老家,看到日益老迈的长辈们,我对故乡的爱,就加深一次。有时,顺手拈来一根路边的稻草,嗅一下,也会觉得沁人心脾的芳香,到田间地头,再翻弄一下故乡的土壤,似乎也会有攫取我心魄的力量!

离故乡越来越近,你才不会在城市里迷失。其实,我虽不象有些同学那样巨富,但也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一段时间,我离故乡远了,忽然觉得很怅惘,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回到老家,半个月的歇息,让我重新找到了方向。自那时,我才知道:当你疲惫不堪时,故乡,才是你心灵最容易获得安息的地方。

文明越来越逼近,古朴就会越来越被置入边缘,那些水泥沙灰和越盖越高的楼房,无法沉淀离家之人的记忆。

这位爷爷从邻舍家串门回来,他热情的和我打招呼,是的,热情好客的家乡人,即便面对素不相识的外地人也是如此。

水面已经结冰,芦苇象卫兵一样,在岸边沉默的肃立。

勤劳的乡亲们,象春蚕啃食桑叶一样,将一个个草垛消灭殆尽,也许,到春节孩子们回家的时候,这个画面将不复存在。因此,在外的很多人,很难真正体会在家父母的辛劳,他们的眼里,现代化取代了一切。

那天,和妻子在这里用餐,很干净,也有很好的味道,妻子说:“四川人竟然跑到大老远,到咱欢口开店”。我笑了,因为我从店主的话里,听出了熟悉的乡音。

童年,我与小伙伴们经常在复新河宽阔的胸怀里戏水玩耍。阳光下的河水闪耀着金色的光泽,我们如鱼一样在水中游弋,平滑的水波如母亲温柔的手背拥抱我们幼小的身体。我们在河流里捉鱼抓虾,摸河蚌,在河岸边分享从农人田间偷来的红芋、胡萝卜。转瞬,那些童年的记忆都失落在悠悠的河流深处,河流载着黄沙船,依然在悄无声息的岁月里流淌着。

这,不是在做广告,我只是觉得,在天刚刚放亮的时候,店主就忙着打扫卫生,为迎接客人做着精心的准备,可见,每一个活着,都有他人无法读透的艰难。2017,祝福店家生意兴隆!

那些,尚未卖出去的草绳,一盘一盘地叠在农家大门的廊下,俨然成了家里最美的装饰。

粗茶淡饭的岁月,没能冲淡故乡人内心的宁静。乡亲们的纯朴、乐观、慷慨和友善悄无声息地渗透在我的血脉中。

他们对生活的企盼、对命运的抗争、对土地的热爱,赋予我太多的灵感,使我的生命里,永远流着故乡泥土的气息, 丝丝萦绕的乡情,是我永远无法挣脱的牵绊。说真的,我很享受这样的牵绊。

日复一日围转锅台和田地的垄沟,时光已经在母亲的眼角平添了皱纹,但眼中定格着永不老去的温柔。父母无可阻挡地到了变老的年纪,但她的容颜深深烙印在你脑海的某个画面里,不是吗?

我看不懂这样画面中他们在忙着什么,所以,也只能凭着那点搜肠刮肚的感觉,去猜测——这位微笑的大哥,是在维修缝纫机。

看着两位老人聊天的场景,或远或近,或浓或淡,不经意地,总是会牵扯出我许多许多的乡土情怀。

我老是禁不住以同一个姿态去回望,去回望故乡一切的一切,我把自己蒂固的情感,在文字的另一端,默默守候,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尽情地泼墨渲染。

晒暖的爷爷,已经到了70多岁的年纪,他的从容也感染着我。于是,我也感叹:在时间的经纬线中,在每一次纵横交错的十字路口,在每一个即将迷失的瞬间,每一次的凝视,都会坚定我即将启程的步履,奔赴前方,更前方。


张黄庄,国场家的房子,已经空无一人,它一直静静地静候在那里,等待主人的归期。

房顶上的鸽子,在肆无忌惮的嚼食,当年,这样的房屋令很多村人切慕。

大伯和后面的三轮车一样,都是满载而归,他的微笑,揉碎在清新的空气里。

家乡,是用来怀念的,而时间将拉长这种怀念。

小时候,觉得故乡不着边际,宽阔得没有尽头,从东头走到西头,累得直喘气。现在,漂泊在外,方觉得故乡其实很小,很小,装在心里,就可以直接带走。

我近距离地凝视这座名副其实的老楼,它目睹着社会的变迁,也沧桑斑驳着岁月。小时候,在很远的地方,我就看到铺天盖地的鸽子群从空中漫过,它们的栖息地,就是老楼。

大伯眉开眼笑地一路骑行而来,在他的身后,绿色的广告牌上,我隐隐约约地看到沙庄***的字眼。

老人、微笑、草垛、阳光、菜园,共同构成乡村生活的真意。

长长的过道上,满是稻草,它们象士兵一样的站立,向勤劳的主人表示出自己的敬意。从秧苗变身为草绳,其间的过程,一个“累”字贯穿始终。

乡下的孩子们胆子很大,只要能玩到的地方,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男孩子很顽皮,女孩看起来也不例外。

多年来,我一直在渴望,在一个飘雪的冬日,穿上母亲纳的千层底儿,走在这条路上,只是,到如今还未能如愿。

我们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满头的白发,写满了苍老和无尽的相思。还好,再过三周,就可以和孩子们见面了。

嘿嘿,贪玩的孩子正无所顾忌的疯闹,但在镜头按下的那一刻,她们条件反射般的,一下子敛静下来。

给爷爷照相,他拿捏(nian)的不得了。几秒钟的时间,对爷爷而言,简直是种煎熬。

爷爷拿下了火车头帽子,又补了一张。

我到底也没看懂,这位慈祥和蔼的老人怀里,那个红彤彤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求解!

和善的笑容,对襟的棉袄,林立的草垛,这样的画面熟悉吧。

大伯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剑刻般的皱纹。历尽沧桑的双手上,深深的裂痕,是一种明证,是一种生命的写真。这样的朴实和率真,时时激励在外的游子,为人处世,要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个脚印。

一些生意人,直接上门服务。而大姐的耳翁子上的字母【EXO 】让我禁不住哑然失笑。  

我说,某一天,我还是要回到故乡的,作为流浪他乡的欢口人,我却一直只能把所有的思念,写成虔诚的文字,装进脑际,让枯萎的灵魂和亲近而又遥远的故乡对谈。

我跺步丈量思念故乡的长度,心里默念,不敢声张,不敢咄咄逼人,只害怕故乡给我的微笑中藏着悲伤。

村道上,看到小狗忠诚的陪伴,也许在将来的日子里,在各个村庄成为常态。

成堆的玉米放在户外,见怪不怪。

一对中年夫妻,在门口分拣豆粒,他们举手投足是那样的默契。

时光缓缓从指尖逝去,那些互相对望的风景,转眼间,尘埃落定。移着转动的指针,感怀岁月更迭匆匆,母亲眼眸的温暖,依然充斥着孩子在异乡的日子。

父亲站起身,认真地在镜头前,将对孩子的期盼,通过画面传递,传递到他梦里熟悉实际陌生的地方。(知道孩子在何处工作,但却没有到过那个地方)

门上的对子,已经被风雨斑驳,再过20来天,又将换为崭新的红字。

不要认为杀鸡是招待客人的动作,如今的乡村,吃鱼吃肉,早已不再稀罕。

奶奶的模样,在中午的阳光下,显得如此矍铄,由此,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奶奶。多少次,只要闭上眼睛,就能浮现出她老人家昔日的脸庞,仿佛我们对她们的爱,能让时光停顿。

哎呦,是不是只和主人闲聊,忽略了也失宠了你大猫咪,以致于我再面对你时,竟然这样怒目而视。

大婶终于把鸡褪洗干净了,意味着午餐的时间,将要在一两个小时后来临。

父母总是这样,把最好的棉花留着,过两天弾好后,回家的子女可以盖上最温暖的棉被。

是不是感觉每个村庄都是何等的相似,那人、那路、那环境……

腼腆的爷爷,在镜头前失去了往日的威严,呵呵,我没说错吧。

年迈的老人也孩子般的娇羞,昔日的年岁,也随之如行云流水,无法驻留。

村里的代销店,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子,那陈旧的橱窗上面,还留着嘴馋孩子的口水。

晴天的日子,晾晒成了必修课。

头顶毛巾的大姐,有让人说不出的亲切,她们这一代人,都是扮演蜡烛的角色,照亮了孩子,却牺牲了自己的青春。

玉米的周围,估计是废弃的猪圈,那里,曾藏着村人致富的梦,也湮没着他们致富的梦。

老人,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也端详着在此经过的我。

这样的地方,唯有在生于斯也长于斯的人,才能够清楚的知道,此处是自己的家,是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


一出门,就碰上我的光临,爷爷没有尴尬,稍微停顿一下,就立即笑问客从何处来。

老人踉跄的脚步,在老屋里迟暮,明媚的笑容,绽放在他沧桑且幸福的脸庞。

在脑海里,将记忆的碎片一点点的拼凑,还原,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熟悉的那幢房子,还有房子前的棉柴,就这样在脑海里原封不动的被勾勒出来。

我们想念最多的,也只是那时候天真烂漫下的温暖,那时候有安全的依靠,那时候不用孤独拼搏依然可以衣食无忧的简单。而这些,都是承载着父母疼爱的港湾,是他们为我们庇佑,让我们远离生活的忧愁与烦恼。

是父母已经年迈,伛偻的身躯,再也无力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即使归回故乡,也不再是原来温暧的怀抱。

父母早已做好了准备,一个目的就是等孩子们回来,这些柴禾,是为过年过油、蒸馒头、炸丸子准备的。

大前年路过时,这棵梧桐树也只是刚刚爬过人的头顶,如今,它已经枝繁叶茂,有两层楼那么高了。

这里的所有,曾经沿着古老的藤蔓,爬满了难忘的,美好的故事,这里曾经是一幅画,画里有笔墨描绘不了的风景,虽有些简单粗糙,却令人如此留恋。

你们呢?也和我一样想过某一天回去吗?那时,也许还能找到自己曾经栖身的地方,哪怕已是一片荒凉。

异地谋生,我的一缕乡愁从不曾放下过,因为故乡生活着我的白发亲娘。每每闭上眼睛,脑子里反反复复出现故乡那些不忘的旧景,那些面孔,那些老家听不够的土话。

景不依旧,人事也非,只剩下旧时的记忆,努力找寻着往昔,依然不悲不喜地伫立在原地,哪怕旧貌新颜,哪怕风雨飘摇,哪怕杂草丛生,哪怕它的主人忘归甚至将它遗弃,它却依然凝目远望,等待,期盼,无声而又疼痛的固守。

小桃树,被修剪的七零八落,希望明年的夏天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其实,父母对我们的期待也是如此。


张黄庄大表叔去了。来到这里,原本希望能看到大表婶,但,门已上锁,我站在门口,徜徉了很久,满眼里还是他们忙碌的影子。

父亲渐渐老去,可现实的无奈,让我们没有大把的时间,经常回家看看他苍老的模样,陪他唠唠心事,叙叙家常。

故乡,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了,那些熟悉的面容,有的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而我,却深深地沦陷在过往。

故乡或许从不曾苍老,老去的只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事。爹娘七十多了,已经很老了,最终将老不过门前村西头那座老屋,可也在沉寂的年轮里如此地安详。

编媛(yuan)子的大爷,传承着古旧的老手艺,他不急不促,坦然雕琢抚弄着眼前一个个作品。

弟弟结婚的前几天,它们被临时堆砌起来,如今,弟弟的孩子都已经3岁了,弟弟又带着妻儿外出打工了,它们还在。

对农村人而言,年老的时候,健康才是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你离开这里有多久了,你偶尔还回到这里吗?你可知道,老人在翘盼的地方,就是你的故乡……

这里在变迁,这里有垂暮的印记,也是岁月走过的痕迹,在冷冻的日子,父亲在等你。

记忆中故乡的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不见低矮瓦房,不见泥泞不堪的土路,见到的,只是那曾经和睦友善的左邻右舍。

岁月复始,不顾人事变迁,故乡,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送走与它离别的人,迎来与它相逢的人。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时间年复一年的走过,母亲的爱,一直屹立在那里,毫不动摇,哪怕风吹雨打,哪怕我们伤痕累累。

就这样望着我故乡的亲人,时间久了,泪会不自觉地流出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也有一些乡人,一直勤勉地守着家里的土地,吃苦耐劳,他们,是个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故乡的人。

小狗狗呆呆的望着我,很深情的样子。

两只母鸡信步走在长满菜苗的园子里,寻找自己想吃的食物。

家门口的老树上,是否还留有你孩提时代攀爬的痕迹。那里,是否镌刻了你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

如今,老家新盖的房子,大多是这样的,整洁敞亮。

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夹杂着太多矛盾的情感。一般而言,人渴望进步,希望现状被改变,用更好的东西取而代之。故乡却不然,多少人渴望回到故乡,渴望它原封不动。

大娘说,真的很希望外地的孩子能够看到她的照片,我笑着告诉她,您的孩子看到的希望,达到80%。

听我这样承诺,大爷也忙着站好。是啊,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包含这样的内容——他们都很好,让孩子不要挂念。

城市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故乡并不能提供解药,因为人物、水土和风俗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毕生都在与时间抗争,但故乡的房屋、小路、田野、河二滩也会随着时间的更迭,永远的成为过去。

大娘一边和我聊天,一边纺绳,这个冬天,她将和这台没有情感的铁家伙为伍。

雾蒙蒙的天空,将这个小村庄的池塘,打扮成诗情画意的场景。你知道是哪个村庄的吗?

“事实上,重返故乡的人,已不再是那个曾经与故乡耳鬓厮磨的贫穷少年,他的心理在时光中不断变化,以致即使他回到与从前完全一样的地方,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无拘无束地与故乡亲近了。”这句话,让人看了,有点隐约的伤感。

这,又是哪里?感觉是一个工厂的样子。

为了儿子孙子,婶子始终忙碌,几乎没有时间停歇,我问她,什么时候才能够放下手中的活计,安享晚年,婶子说:“到完成任务之后”。我不知道她的“任务”究竟有多大的外延。也许,这个任务历尽一生都无法完成。

想起故乡,其实是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其实是想起了我们从小就生活的那个家,想起了家,其实是想起了云蒸霞蔚无边无际的爱。

现在的孩子,也不再重复我们那个时代的故事,他们的眼里只有网络游戏。

村后的田埂上,从清晨到黄昏,从春去到冬来,一直都缄默的存在。这条小路,是一条泥泞的阡陌,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小径,它承载着我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那时的小路也是一种守护,守护着小小的村庄,守护着村庄里的每个人。


天气越来越冷,各种蔬菜都褪尽了繁华,唯有这棵白菜依旧,它倔强的样子,让我肃然起敬。

这就是我的故乡,它可能没有您的故乡那么美,但它却像一把刻刀,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真的。

还有,20天之后,我们欢口见,我的镜头在街上,在乡村,在田间,也在十字路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家的村庄里,那些长满了荒草的庭院
我们为什么回故乡? 为看见中国的眼泪!(深度好文)
生我养我的村庄,渐渐老去,余生我还能回去吗?
谁家的闺女
老家原本360多人的村庄,即将消失,如今还剩14人,最小的62岁
说说乡愁/于小燕(原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