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寨李屯村:看得见的和谐,感受到的清净,记得住的乡愁······

图文:红艳特别声明愚伯的自留地所拍摄的乡村照片,仅仅作为乡村变迁的见证。同时也让在外的游子们,及时感受老家的乡亲乡情,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最大限度的抚慰。非商业用途。如果你认可我们的作为,并且也希望自己的村庄能够在自留地“上榜”,那么,在确定好本村的“引路人”之后,请联系我们,微信号:1258747452,我们会统筹安排。

大家都在看

延伸阅读,请点击下面蓝色字!

欢口:晏桥和邵庄,没有动人的故事,只有牵动心底最柔软的温情!

师寨汪屯:都说这里光伏发电出名,以我看,还远远不止这些……

师寨店子村:故乡秋的诱惑,已经深入到我的骨节与骨髓!

师寨,我心中的师寨是这样子的,你呢?

师寨店子村:真带劲,我领教了村人的热忱,也目睹了吃大席的盛况——————————————————————

师寨李屯村:看得见的和谐,感受到的清净,记得住的乡愁······

李杭屯村位于丰县师寨镇,原是李屯和杭屯两个村,李屯在西,杭屯在东,现已连成一片。据李屯李书光所藏《李氏族谱》(景白堂)记载,李氏一族原住徐州南关李大院,先祖名讳无法稽查。李屯的老人们告诉我,听老辈传说,李氏先祖在卫衙门里负责掌管遭田,起草文书。因受顶头上司打压,从而迁居丰县卫地。所谓的“卫衙门”,就是徐州卫署,位置在今青年路老公安局一带。

 



来到师寨李屯村,乡村的文化气息就扑面而来,这也是很多村庄不具备的。我之所以能够有“看得见和谐,感受到享福,记得住乡愁”的感喟,完全是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该村,不仅仅是人好水美,更有文化之繁盛、心灵之润泽。




【李氏家训】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村庄的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李氏族谱(家训 )至今依然被李屯村人精心收藏。




清澈依然的小池塘,承载了多少温馨的美好回忆。童年,那充满生机和诗情画意的池塘,还经常地出现在梦里。梦中我又回到快乐的童年,和小伙伴们,在里面抓鱼捉虾,嬉戏忘归……




李屯村之行,非常感谢李苏光,李东伟,李宝华的热心相约和大力支持,在此向您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祝我们大美李屯村越来越好,乡亲们都平安、幸福、吉祥!




乡村长大的孩子,都有他们寻找快乐的有效通道和途径,大家能看出这两个孩子在干什么嘛?




和蔼的大叔,爽朗淳朴的笑容给人以十足的信赖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多少年来,资源禀赋各异的大小村庄,为文化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广袤的农村之中,蕴藏着无数的民间高手和能人巧匠。




国庆长假,原本安静的村庄,因着孩子们的参与,多了些许欢闹和喧嚣。




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母亲一直是劳碌的,我总觉得这是母亲的命吧。在模糊的记忆里,众多孩子的母亲就是隐忍的,是坚强的,现如今的母亲为孩子们更是有着顽强的毅力。她的身影时常活跃在田间地头和家前屋后,喷施农药,种植蔬,做饭洗衣果,无一不能,岁月无情的侵蚀着她的容颜她的华发,而她毅然刚强如初。



孩子回眸一笑。如此这般用餐,在乡村还是司空见惯,每当看到这样的简洁与亲切,时光就仿佛像一根回劲很大的纤绳一样,猛的把我心绪,拉回到从前。






父亲是把自己的劳碌看作是人生存的意义,或许父亲只是喜欢享受劳碌带给她的精神的愉悦。其实我知道,是劳碌才能让父亲更容易忘记苦恼,忘记琐碎,忘记繁杂。




勤劳的乡邻们,总能尽可能的开垦一切可以利用的土地空间。



种植的蔬菜,也不辜负主人的期望,在雨露和水的滋润下,身量一天天成长。


那时,每年的盛夏,我就会想起家乡的池塘。在绿树怀抱中,池塘蓄满了水,微风吹来,那水便会漾起迷人的涟漪,一圈圈的叫人心痒。村里的每个孩子都和这池塘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家乡的池塘还在,只是,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欢乐。可在外的日子,我还是会想起那一塘的清水,一塘的欢笑。那水一直在我心中荡漾、荡漾……




在自己的村庄留影,才是真正的留影,因为,在其它任何地方,我们都是过客……



村庄的小路,逶迤的绕着各家的房子,如同即将离乡的孩子般,对故土依依不舍。




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静下心来听听水流的声响,闻一闻那泛着香味的泥土,全身都轻松了。家乡的池塘,它淳朴、温馨,就算现在我身处异乡,水的纹波,仍一如既往的在我心里延伸,默默的给予我无限的勇气与希望。




乡村的文化,彰显在每个细节上……



虽然展现在墙体上,但却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每个李屯人。



这位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老人想必很多的人都认识。




【幸福之家,爱相随】其实,这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但爱却永远长存。




村里的泥土路,早已换成了水泥路,但我对她的眷念依旧。记得童年黄昏的时候,晚霞洒下最后一抹余晖,小路也被笼罩在橘黄色的温柔之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正收工回家,在小路上相互打着招呼或者相互逗乐一番,好将一身的疲劳驱逐。暮色降临,袅袅炊烟如同小路一样绵长,混合着米饭香,招呼着家人回家吃饭。




眉豆,在这个时节的乡村植物中,是最妩媚的,它的身影,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攫取你的目光。



漂亮的小女孩,在镜头前,落落大方。





串红,用渺小的身躯,释放着生命的能量。用怒放的花瓣,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真谛。





也有孩子在渠旁垂钓,只是没了我们那个童年时代的味道。那时,我们会偷偷拿出母亲的缝衣针,用钳子夹着,在煤油灯下烧烤,等针头发红的时候,用钳子折弯,栓上母亲纳鞋底的绳子,绑在一根蚊帐杆子上。然后,在院落的泥土里,挖些蚯蚓,垂钓,就开始了。



看得出,整个村庄错落有致,整洁无比。



在尺寸适合的围墙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这是贯彻,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呼召。



监控,也为安防工作的实施,尽了一份力。



绿色环绕的小院,满了诗情画意。





不象其它村庄那样,就连线路也规划的井井有条。



在秋天的季节,从老人身上我也能感受到温暖,他代表的是一所村庄、一世情怀。时光流转,炊烟袅袅,安静祥和,乡村在季节变换中品读岁月,不变的依然是那种记忆,沉淀在脑海里,随时翻捡起一章,是美文、似名画,简单、直白,如同每一位质朴的乡村人,给你的第一眼就是笑脸、热情,还有憨厚的一盅美酒。




我就是乡村章节里的一个字符,渺小但温馨,乡村用博大包容一切,我在字里行间感觉不到拥挤,倒像规划好的乡村楼房,一排排,站立出鲜活、站立出气势、站立出乡村的样子。捧起一把泥土,我闻到的还是那熟悉的味道,就是这简单的味道,把精气神渗进我的血脉,让我热血沸腾,无论天涯海角,乡村都流在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里。




一个村庄能够脱颖惹出,离不开领导者的励精图治。




小院前,堆满了棒子,主人到田间又接着忙去了。村里人没有星期天,也没有匪夷所思的资本积累和香车宠物及嗜好憎恶。他们有的只是谦和内敛的笑容所无法掩盖的知足,和拿锄扛禾之后留下的粗糙皮肤之后额上还冒着的优雅汗滴。






这门头,看着就已经很老了。门廊顶部的一隅,被乱藤缠绕,显得是那么的苍老而荒凉。院内有几棵野生的香椿树,已经高出房顶许多,虽然多年未修剪,但仍是那么的苍翠娇健,枝叶茂盛,样子如同一座尖顶的塔静静地守候着老房子。



很少在乡村见到这样端庄柔和的老人。奶奶这样的年纪,已尽现老态,可依然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哪怕千里迢迢,哪怕天涯海角。游子们的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你这村间小路。或许,会有人难耐这种思念的煎熬,毅然抛舍一切,双脚踏回你这魂牵梦绕的村间路。这时的感觉,仿佛从半空中回到地面上,踏实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安度幸福的晚年。




这样的景色,是我见过的最别致的庭院。



老院子的人离开了,而枣树还在。





行色匆匆的背影。



勤劳一生、值得乡邻尊重的李晓民老校长。




摘菜的一对老夫妻。



秋收,在希望的田野上。



通往村庄的干净的小路。





闲不住的老奶奶。




秋天的落叶。













随处可见的植物。





花开花又落。





清理玉米皮的老人。



到处都是繁忙的景象。





不缺少玩伴的童年。







背着手走路的奶奶。





这里,是一堆黄澄澄的棒子,那些即将晒干的棒子,依旧散发出一种田园飘香的气味。曾经,那些优质的阳光渗入它的皮肤和肌肉,并温暖着每一根神经。那些曾艰难的岁月啊,饱尝沧桑之后都成了幸福的记忆。




这种亲切,只有在国庆假期才能感受到。



帅吧!嘿嘿……





孝顺的儿子和母亲一起照张相。







这样的凌空绽放,委实给从身旁匆忙奔走的行人,带来了一丝由衷的欣喜与慰藉。 多少年了,那些一簇簇久违的梅豆花,打开我埋在时光厚重尘埃里的美好记忆。








热闹非凡的小巷。





我想,客居在外的游子也会在梦中思念着乡村,那安静的,沉默的,懂得一切,承载一切,从不抱怨,永远宽和慈爱的母亲。






别具一格的房子。



最有纪念意义的全家福。家的温馨,被数千人同时分享。






一脸懵懂的孩子。



他们的童年,和我们已经大相径庭。



也许,机器灵砍柴刀这样的内容,他们已经无从知晓。



今日最强阵容,壮观吧!?镜头上共有几人?11人,对吗 ?





安静平和的老人。







佳仕超市,是村人的汇聚之地,永远不用担心这里会被冷落。





村里的柿子熟了。柿子摘下来之后是不能当时就吃的,通过一些手段褪去其涩味后才可食用。常用的方法,是和一些已经成熟的金帅苹果一起放置,乡里人把这种手段称为“懒柿子”。




从孬年月走过来的人,最会淌爱生活中的每一滴温馨。如今老父亲,依旧奋战在一线。他用乡村纯朴的哲学支撑,审视着儿孙抉择的人生道路。不动声色,深思熟虑。在他们前行的道路上,全心全力,保驾护航。






每一个庭院,都是似曾相识,但却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大哥坐在豆荚上面,稍作休息。秋天的忙碌,常常会让村人们疲惫不堪。



其实,无需多想,只要你迈开脚步,走出喧闹的城市,来到广阔的乡村,就会发现,这里到处都溢满着浓浓的诗意.




整齐划一的小村庄。



淳朴厚道的大爷。



多少年后,每逢这样一个晴朗的午后,我总会忆起儿时与家人一起拾棉花的陈年往事,并且,总仿佛再次看见拾完棉花回家的路上,母亲望着辛苦一天拾得的半口袋棉花,一脸惬意地微笑着说:“捡一个总比落一个强呵……”




去田间耙地。





乡村,总是能让我想起无数的母亲,她们都以其最朴实、最纯粹的爱,哺育着儿女,一代又一代,却又隐忍安静地承受着生活的苦楚和平淡。








母亲,无怨无悔,等着孩子们回家。然而,却总是会有迷路的孩子,迷失在都市繁华的灯红酒绿里,找不到回家的路。乡村不语,只是寂寞地拨弄着天空,一颗又一颗,亮起的星是她为迷路的孩子点起归回的灯。




趁着国庆和中秋放假,回家帮父母干活的年轻人。





秋日,已经明显的感受到家乡树木的萧条。





我的目光,长久地地停留在它古旧的气息里,用手轻轻地拭去它身上的尘土,禁不住好奇:它从何处来?走了多么远的路?它历经了怎样的故事?为何如今,黯然地半截立在这个犄角旮旯里?






老家的北瓜,会以各种方式呈现,它们,是乡村最优雅的点缀。





事实上,我很反对上了年纪的父母再继续种田,我相信和我同样想法的人肯定会很多很多,为了让父母离开土地,我也想了很多很多的办法,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







难得一聚,二十年未见的好朋友。






野地的花,穿着美丽的衣裳。





路上,人来去匆匆。 唯独没变就是这熟悉的紫色梅豆花,笑傲秋霜、浑厚凝重、飘逸灵动,折射着真性情的遍藤花开。紫色梅豆花从未浮躁不安,默然开放到极端的淡雅,兀自绽放在在大自然的阴晴寒霜中,周而复始地浸染着一个又一个的深秋,交替轮回中一年又一年地恬畅而芬芳……




去田间劳作,对很久没有从事过农作的人来说,心里充满了期待,于是,脚步也迈得很快。




我们的童年,都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伤痕,但如今再次目睹这辆手扶拖拉机,再去回忆或触碰那些往事,却流淌着无尽的幸福,而忧伤却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就是农村,我们的农村,也许,画面并没有触及你的家庭,你的家人或你的村人,但其实我们都知道,手扶拖拉机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村庄的故事,也是贯穿我们童年的故事……







60岁高龄的皂角树依然耸立在这里,估计很多人未曾亲眼看到过。






把镜头对准各个小路,让游子们一解思乡的乡愁。



喜上眉梢的婶子。







外面曾从这条路,是走向外面的世界,也是这条路,引领我们回到曾经遥远的过去;回到曾经生养过我的乡土。曾经生活三四十载的乡土,在心灵的深处烙下过一个深深的记忆,那种宁静、恬淡无以替代;那种质朴识别出无以寻觅的,一点也不显得阔气,不绮艳,与喧闹的都市相比乡村就像一朵淡雅的小花,不艳眼也不媚俗,静静地默守一隅。




金庄桥。



乡村是生命的源头,只有真正根植于乡村的人,才不会在人生的路上走失。我的李屯村没有鲁迅笔下鲁镇的人生百态,没有沈从文笔下凤凰古城的美丽典雅,亦没有莫言笔下东北高密乡的厚重热烈。但她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故事却依旧让我心醉迷恋,永志难忘。

在这个假期,我珍惜与老家人每一天相处的日子,心里更期待,有一天,村庄能够回到儿时那种喧闹幸福的模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忘不掉的乡愁,回不去的故乡!
乡村振兴征文 ‖沁河口,慢悠悠(李蔚霞)
水边村庄休闲放松的宁静世界
我们的乡村渐渐老去
【今日中国】许卫国:乡村阅读与阅读乡村
西南新聞網『美麗鄉愁基金”改造村莊』相關搜索 記住鄉愁秦安鳳山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