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于生活,我们永远都是有选择的

通常,我们认为,心理咨询是解决痛苦的。但很多人来到咨询室问得最多的却不是这个,而是说:我这个情况需不需要治疗?是不是抑郁症?你说,这是不是我的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在咨询师这里,而在于我们每个人自己心理,当我们会想到要接受心理咨询,其实应该是有相当的困扰和痛苦感受,而这样的痛苦感受我们认为大部分来源于外部事件和生活遭遇。

其实也可以说是来源于自己的观念,关于“应该……”和“必须……”的信念,当我们有这样的想法观念,我们就是给自己设限的,势必会导致一些与自我相关的负面情绪,可能有很多人会问,生活本来就是有很多应该和必须要去做的事情,那么我怎么样才能不感到那么痛苦呢?——那就是在心里牢记,我们可以是可以选择的,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是有选择的。

“应该思维”会带来一种痛苦,叫做“想而不能”,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其实会经常给自己设立目标,要一周健身五次,要一个月读完四本书,要在今年存够多少钱,每天要背多少个单次等等诸如此类,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做不到,这个时候,经常出现一些“我果然是一个这样不思进取的人”、“我真差劲”、“我的人生不会再有改变了”这样的负性观念。

“必须思维”带来的痛苦感受叫做“不得不”,很多时候,我们想到要上班,上学,做家务都会本能地感到抗拒,但是又不能不去,所以经常觉得生活的选择权不在自己手里,我们是被动接受和被压榨的一方,所以痛苦不堪。

这两种逻辑让我们失去了选择权,我们要自律是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变优秀,我们要上班是因为我们要迎合社会期待,所以不得不,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学有个理论叫“自我决定论”,我们是有选择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还是在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呢?

是因为害怕,害怕承担痛苦——如果我们不上进,就会被社会淘汰,太可怕了,如果我们不上学,父母就会怪罪我,不上班就不会有工资,所以我们选择了要去上班上学,但我们不是应该和必须,而是我们选择的。

所以,我们的行事遵循着两套逻辑,一是追求快乐,二是逃避痛苦,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没有选择,其实只是因为这选择的过程是在我们潜意识层面发生和进行的,如果我们能够觉察,我们就能够正确做出选择。

如果我们暂时没有这样的能力对自己有清楚认识,心理咨询可以帮助看清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虐型(自我挫败型)人格,你中了几条?
他人向自己传递负面情绪,该如何面对?
三人行婚姻,要不要拖死第三者
应该怎样才能走出抑郁症,怎样才能不想太多?
找到痛苦的根源,才有可能回归快乐
也许,最大的情感骗子就是你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