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羽死时,曹操说了10个字,司马懿说了9个字,两人水平高下立见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司马懿

关羽的死是蜀国衰落的开始,在关羽被抓身死后,张飞因急于报仇被手下刺杀,桃园三兄弟只剩下刘备一人苦苦支撑。

当年叱咤风云的蜀国五虎也元气大伤,再加上刘备急于报仇,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最终气急攻心,撒手人寰。

由此可见,关羽对蜀国乃至整个三国时期的连锁影响多么可怕,虽然关羽死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主要围绕蜀国和东吴,但在另一边的魏国也受到了影响。

魏国当时的主要人物曹操和关羽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关羽和曹操的关系

同为三国早期主要人物,虽然曹操和关羽的身份有着很大的差别,一个是主公(丞相),一个是武将,但两人之间的羁绊却早早的出现。

关羽和曹操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大家一起围攻吕布的时候,虽然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典故并不是真实,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曹操便认可了关羽的实力。

在整个三国的历史上,关羽的战斗力都可以排进前五当中。

与此同时,关羽也早早看出了曹操对刘备的潜在威胁,在《蜀记》中曾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

无论当时的刘备是因何种原因放弃了刺杀关羽,关羽的能力、胆魄(敢于直接提出击杀曹操)和眼界都站在了同类别武将的顶点。

在那之后,曹操终于获得了和关羽“亲密接触”的机会。

《三国志》中曾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对关羽已经不能用“喜爱”来形容,如果当时关羽提出归附曹操,想必任何要求曹操都会答应,但奈何天不遂人愿,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

不过关羽也没有忽视曹操对他的付出,在临走之前,用斩杀颜良这样的成绩来回报曹操,可见关羽无论在忠心还是在义气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要知道颜良虽然早早领了盒饭,可其真实战斗力非常彪悍,能够和许褚50回合不分胜负的徐晃,在颜良面前20回合都走不下来,如果当时不是关羽出现,曹操想要打败颜良非常困难。

因此在关羽死后,曹操经常“夜不能寐”,一直为无法得到关羽的忠心而难过。

不过他也没有想到最终还是得到了关羽,只不过再次见面,来到曹操面前的只有关羽的一颗头,在失去荆州后,武圣关羽最终被孙权击杀,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到了曹操面前。

那么在面对关羽头颅的时候,曹操的反应如何,此时已经初步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懿又表现如何呢?

曹操的表现

当关羽的头颅送到曹操面前后,曹操的表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

这句话可以有两个理解方向,第一个方向便是关羽不再会和他发生矛盾。

在上次离开后,曹操其实一直在担心如何该如何对待关羽,他和蜀国之间必然会爆发更加强烈的战争,若是再一次和关羽对战,他又该如何是好,关羽此人很难生擒,想要打败他必须要杀掉他,这是曹操所不想面对的事情。

另一个方向则是为蜀国的削弱感到庆幸,或许关羽的个人战斗力还存在争议,不少人认为赵云的个人战斗力在关羽之上。

可从综合角度来说,关羽绝对是蜀国的第一武将,在个人的影响力、带兵能力等方面非常强大,三国之中很难有人可以抗衡,且失去荆州并不能完全算作关羽的失败,甚至完全无法影响到对关羽带兵能力的评价。

蜀国失去这样一员虎将,对整个魏国来说都值得庆贺,事实证明,如果在诸葛亮北伐期间关羽尚在人世,并且由关羽去镇守街亭,诸葛亮的北伐大概率第一次就可以获成功,蜀国有极大的概率完成统一三国。

因此,曹操对关羽的死更多的是感到庆幸,不过这个时候另一个人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的表现

在看到关羽的头颅后,司马懿的评价略显冷血,可却十分客观:“此乃东吴移祸之计也。”

作为一个谋士类的人物,司马懿和关羽几乎没有私交,因此看到问题所受到的各方面影响并不大,他从东吴的做法只看到一个问题:这是东吴的阴谋。

对于东吴将关羽头颅送到魏国的做法,很多人认为是东吴向魏国“示好”的一种表现,可事实上当时的东吴一点都不错,即使朝中有大量的“主和派”。

东吴依旧不是一个软柿子,同时,曹操即使有绝对兵力,也必须在蜀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直接攻打东吴。

因此司马懿很快看出,东吴并不是示好,也不是联盟,而是一次嫁祸,他想要让魏国来承担刘备失去兄弟的痛苦。

因此司马懿很快就做出了调整:为关羽准备极其盛大的葬礼,魏国百官全员出席,给足了关羽面子,还用高档的沉香木给关羽雕刻了身体,让他能够完整的“下葬”。

不管司马懿背后有什么小心思,起码在面上表达了自己的态度:“魏国上下非常尊重关羽,关羽的死和魏国没有任何关系。”

为何司马懿要这么做,难道是魏国怕了蜀国吗?或许从整体实力上,失去关羽和张飞的蜀国实力急剧下降,可此时并不是一场谋而后动的战争。

刘备为了兄弟能够拼尽全力,最后的结果或许是蜀国战败,可在蜀国全力攻击下,魏国也好不到哪去。

因此司马懿才急于表达自己的态度,让刘备找到了“真正的敌人”。

那么司马懿这样去做是否正确呢,虽然刘备进攻东吴以失败告终,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此战过后刘备郁郁而终,蜀国进入了落寞时代,可在这一战前,谁也没有把握能够搞定情绪非常不稳定的刘备。

司马懿的这一举动,彻底拉开了他和曹操的差距,曹操只能看到眼前的事,而司马懿可以看到未来并且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不过这也不能怪曹操。

毕竟此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叱咤风云的丞相,此时的曹操已经进入人生暮年,疑心病非常重,对国家也失去了足够的管理,这才让司马懿能够趁虚而入,最终带领司马家篡权,获得了魏国统一的胜利果实。

同时,从司马懿的这个举动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个谋而后动的人。

在他成功之前,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忍耐,只为了完成最后的计划,就以关羽这件事来说,曹操或许不怕刘备的报复,可司马懿却十分害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根据司马懿的计划来说,在魏国完成统一之前,他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野心和实力。

因为他必须在和平时代才能完成改朝换代的目标。

众所周知,他能够成功是因为在家中培养了三百死士,这股力量看似强大,可在以万为单位的战争当中犹如九牛一毛,被说是三百死士,就算是三百个吕布,也不敢说有称霸天下的实力。

因此,他必须在有生之年看到魏国完成统一,这个计划不容有半点错误。

因此,他必须做到避免那些对魏国有威胁的战斗,避免会出现大量伤亡的战斗,刘备的这次愤怒显然是其中之一。

或许从整体实力来看,蜀国接连失去了关羽和张飞,实力大损,可蜀国依旧能够拿出大量优秀的将领,仅仅是赵云一人就够魏国喝一壶了。

再加上卧龙诸葛亮,蜀国借着这次愤怒直接拿下魏国也是有可能的,而且这一次蜀国大有全力出击的可能,在蜀国内部不留一兵一卒,直扑魏国大本营,这是妥妥的灭国之战,新账旧账一起算,即使打不赢,也会对魏国产生巨大的消耗。

即使在多年之后,诸葛亮带着蜀国剩余势力北伐,也差点打破了三国之间的平衡,因此这一战司马懿必须避免,最后是让蜀国与东吴互相厮杀,魏国坐收渔翁之利。

结语:

司马懿和曹操的最大差距在于两人的目标,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其本人对统一的目标并没有多么的强烈。

他想要做到的就是生存,即使有生之年无法完成统一,只要魏国内部足够强大能够立足于三国便足够了,至于统一,完全可以交给自己的子孙去做,

可司马懿不同,司马懿必须在有生之年看到魏国完成统一,才能实现自己改朝换代的梦想,这就是两人最大的差距,曹操谋的是“存活”,司马懿谋的却是“天下”。

这也是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大的差距,诸葛亮可以鞠躬尽瘁,司马懿则必须“安享晚年”,在乱世之中名气不重要,得失不重要,只有活下去才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实的诸葛亮究竟有多厉害
三国战略观
脑洞大开!倒着读《三国演义》,内容竟会如此离奇,笑料百出!
三国军略谁最强?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曹操,竟是吴国一小将!
陆逊两次战略决战都获胜,为何军事成就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三国人物:剑拔弩张,文韬武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