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廷视日本为“蕞尔小国”,修园子重于买军舰,埋下甲午败因

日本侵华五十年的前因后果3:一赌国运,大陆政策的初次尝试

作者:桅杆

大陆政策:日本是一个岛国,一直心存进军大陆的梦想。早在1590年(明万历18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的战略构想,是日本“大陆政策”的最早提出者和实践者。1591年(万历19年)6月,丰臣秀吉在给朝国王的国书中称:“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其侵略中国的野心毫不掩饰。但这一次,表面上说要借道朝国进攻明朝,实则以借道为名进攻朝国,行假道灭虢之计。当时朝国是明朝的附属国,还对明王朝比较忠心,日本的要求当然被拒绝。

次年4月,丰臣秀吉调动16万日军,渡海进攻朝国。明朝收到朝国求援后,随即抗日援朝。经过2个阶段、历时7年的万历朝国战争,最终大败日军,使其大陆政策的第一次尝试铩羽而归。其后300年间,由于国力不济,日本在大陆政策上再未采取实际行动,但其心始终未死。19世纪20年代,日本军事思想家佐藤信渊在其《宇内混同秘策》中写道:“天皇大御国乃大地最初生成之国,若能以其根本为经纬,则全世界悉为郡县,万国君长皆为臣仆;皇国开发他邦,必由吞并中国而肇始;当今世界万国之中,皇国最易攻取之地,莫过于支那国满洲;故皇国之征服满洲,迟早虽不可知,但其为皇国所有,则属无疑”。佐藤信渊还描述了先夺取满洲,再夺取北京、南京,徐图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扩张路径。

明治维新之后,曾两任首相的山县有朋则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日本的大陆政策,提出了进攻亚洲大陆的“利益线”理论:把整个日本本土的疆域称为“主权线”,把朝国、中国等周边邻国的疆域视为日本的“利益线”。他认为:仅仅防守主权线,已不足以维护日本的独立,必须将防线向前推进,即将防线推进到朝国和中国,保卫利益线。自丰臣秀吉以来,历代日本野心家,都把占领中国大陆作为日本梦寐以求的目标,一旦国力允许,就会蠢蠢欲动。综合而言,日本的大陆政策,大致有五个步骤:一是攻占台岛,二是吞并朝国,三是吞并满蒙(中国东北),四吞并中国,五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当然,随着国力提升和外部形势的变化,日本的大陆政策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但其核心目标一直指向中国。这是确定无疑的。

开始扩张:国力强盛即对外扩张,这在历史上似乎是一个定律,岛国日本当然不会例外。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以西方为师,西方列强的扩张思想和日本的大陆政策不谋而合。因此,国力上升之后的日本,遂“不甘处岛国之境”,再次走上对外扩张之路。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一道御笔信,与百官诸侯相誓道:“意欲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身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其开疆拓土的扩张之心溢于言表。由于日本周边,不是中国本土,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其扩张目标,就是侵略中国。

1875年,日本武装入侵朝国,并以武力为后盾,逼迫朝国于1876年签订了《日朝修好条规》。这个条约表面上“日朝修好”,实质是无视中国的宗主国地位,意欲在朝国排除中国势力。这也是朝国沦为殖民地的起点。

1879年,日本出兵吞并琉球,准备作为进攻台岛的跳板。当时,朝国和琉球还都是中国附属国,日本进攻或吞并这两个国家,矛头实指中国。这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起始。随着国力的持续增强,日本扩张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到19世纪80年代末,日本吞并朝国和进攻中国的“大陆政策”基本形成,并着手准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一赌国运:在日本近代历史上,曾发动三次以“国运相赌”的对外战争,甲午战争是其中的第一次(另外两次分别是日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之所以说是“赌国运”,是因为日本当时在综合国力上并不占优。中日两国从19世纪60年代初,几乎同时开启了自强之路,中国是洋务运动,日本为明治维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两国的综合实力均大幅上升。相比于日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规模远超日本。在此期间,洋务派大量购买西方先进装备,军事实力(当然是指硬件)当时也相当强悍。甲午开战前,大清海军仅北洋水师的实力就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何况还有实力不俗的南洋水师;大清陆军96兵力万人,是日本陆军的4倍,且装备水平也超过日军,同建制部队火炮数量是日本的2-3倍。

但日本一直把中国当假想敌,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军备发展,并自1890年开始,每年均拿出国家财政收入的60%用于发展军备。明治天皇每年从宫廷经费中拨出30万日元,并从文武百官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用于发展日本海军。至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规模已经略超北洋水师。日本还通过乐善堂玄洋社间谍组织和人员,长期深入中国内陆,搜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民情等各方面的情报,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反观清廷,其注意力主要放在西方列强上,认为列强只求贸易,不求土地;且盲目自大,长期视东洋为“蕞尔小国”,根本没有把虎视眈眈的日本放在眼里。虽然列强环伺,却不注重积蓄国力,不重视军备,“修园子重于买军舰”。北洋水师自成立后,海军军费就一直不足。加之贪腐盛行,精神颓废,训练不足,未战而胜负已定。甲午之败,非“器”不如人,实“制”不如人,败在国家体制落后上。

豪赌成功:1894年(清光绪20年,甲午年)2月,朝国爆发东学党起义并迅速蔓延,朝国无力对付,国王李熙急忙向其宗主国大清王朝求援。清廷派遣叶志超聂士成等率2000清军出兵朝国。准备多年的日本认为时机已到,便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由,也派兵进驻汉城。日军在临出发前,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实质是授权大鸟圭介挑起事端,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至此,日本的战争准备已经就绪。

东学党起义军与朝国达成和议,局势恢复平静。危机解除后,朝国要求中、日两国从朝国撤出军队,并就撤军事宜进行谈判。但日本不仅不撤兵,反而向朝国增兵,致使中国、朝国与日本之间的撤兵谈判破裂。6月22日和7月14日,日本两次向朝国发出“绝交书”。7月23日凌晨,日军突袭汉城王宫,击溃朝国守军,挟持了朝国国王,解散朝国亲华政府。随即扶植国王的父亲李昰应上台摄政,组建亲日政府,一举控制了朝国。之后,日本唆使亲日的朝国政府与清廷断绝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

面对日本在朝国的种种挑衅举动,清廷也开始向朝国增兵。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偷袭增援朝国的清廷军舰,击沉清军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挑起了甲午战争。补充说明一下:日军惯于偷袭,不仅甲午战争,后来的日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等都是从日本偷袭开始。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在陆上,兵力火力均占优的清军在平壤战役中失败,狂奔五百里,一路逃过鸭绿江,回到国内;在海上,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惨败。战火随即烧至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

11月22日,日军攻陷旅顺口,制造了旅顺大屠杀,4天之内屠杀了2万多中国居民。这也是日本近代在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屠杀平民事件。之后,日军沿辽东半岛一路北上,至1895年3月,日军占领整个辽东半岛,前锋抵达营口一线。1895年1月23日,日军在山东半岛的荣成登陆,2月3日攻占威海卫,2月17日攻占刘公岛,整个威海卫海军基地全部陷落,北洋水师至此全军覆没。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大获全胜,第一次“赌国运”大获成功。甲午惨败,标志着大清王朝30多年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从此加速沉沦;而日本却信心倍增,其侵略野心加速膨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回望500年的启示 从壬辰战争到甲午战争
西太平洋的蕞尔小国帕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清末老照片日军占领下的奉天,街头挂满膏药旗
战后一群身份尊贵的人,日本人死活不认,现沦落成“没国籍”的人
甲午战后,为何西方国家反而很同情日本?只因清朝做了1件寒心事
朝鲜历史:壬辰卫国战争,明朝帮助属国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