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立秋,老人说“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2020年是什么秋?

诗云:“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古人惊觉秋意来袭,往往是因为映入眼帘的秋景。立秋已到,多地经历了一番降雨,温度却并没有随之降下。

俗语说:“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时人又将立秋分为公秋、母秋,乍听好没道理,细品时又觉有趣。公秋、母秋该如何划分?2020年是母秋还是公秋呢?

公秋把扇丢

扇子丢了,自然是因为凉快。“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似乎每逢立秋,总要有一场淅淅沥沥的降雨,多少都会下点儿,像是为炎热的夏季草草收个尾。“草草”,是因为短期回热现象频繁。也就是常说的“秋老虎”。

宋代诗人方翥午夜被热醒,不禁感慨道:“残暑不妨欺枕,隔窗鸣叶是西风”,虽然已是西风,但残暑依然不可小瞧。

大概是因为秋天的萧瑟,太过无情,于是人们便想着给立秋加几分人性色彩,“公秋”便由此而来。

在这片幅员辽阔历经沧桑苦难的土地上,庞大的国土面积,造就了独特的风土人情,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的气候条件。使得一个关于气候的俗语,可能到了其他地方便不再适用。

如何分辨公秋?地方不同则方法不同。有人说分辨公秋、母秋,应当按照立秋时间,要看在白天还是在晚上,倘若在白天,那么便是公秋。

时人认为,立公秋,天气很快就会渐趋凉爽,手中的扇子自然不再需要。如此说来,那么,今年毫无疑问是公秋。

从现在的降雨情况以及未来的温度条件来说,偏南方的一些地区温度在慢慢降低,虽然伴有短期回热,但温度不会提的很高。

可是北方一些地区,仍处在高温天气之下。对此,公立秋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幸好大家也不用扇子,可以钻进空调房。

又有人说,可以按照立秋所在的日子进行划分,倘若立秋出现在单数日时,此时便是公立秋。

因为不知这句俗语诞生于何年代,所以我们也不敢断定,这个日期是按照农历还是按照公历来算,考虑到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多依据农历,想来公立秋多半也是如此。

倘若是农历,那么问题就来了。依据农历,今年立秋为农历六月十八日,又不是公立秋了,可见这种方法存疑。

处在公立秋,温度会迅速下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昼夜温差变化。夏秋之际,一旦得了感冒,很可能整个冬天都会被牵连。

但是,我国民间又有“秋冻”这一说法,意思是在秋天的时候要“冻一冻”自己。

增添衣物当然是正确的,但若是早早的将秋衣穿上,到冬天时会导致自己防寒能力下降,需要穿更多的衣服,更有甚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当然,“冻一冻”要有度,量力而行,冻过了头,导致感冒发烧反而不美。

母秋热死牛

关于立秋“热死牛”,这一说法极为有趣,因为在我国许多立秋的俗语、民谚中都有“热死牛”一说。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耕牛,作为农耕经济中的必要帮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艰苦不言、踏实肯干的状态,也被许多作家写入文章。

耕牛,显然是耐热的。连皮糙肉厚的耕牛都受不住,可见这天气该有多热?

母秋与公秋相反,一种说法是在晚上立秋,公为阳,母为阴;晚上立秋就意味着天气炎热,哪怕已经进入秋天,秋老虎依然让人望而生畏。

另一种说法,立秋则在偶数日期上为母立秋,以此为判断依据,那么,今年便是母秋。为什么会造成日期上的差异?

前面说过,是因为地域不同,可能在偏北方用的是农历,偏南方则有可能用的是公历。

从现在的天气状况来说,炎热的天气显然还没有过去。在这夏秋相交之际,养生也需提上日程,可适当吃些温补之物,免得秋寒入体,多注意休息补充精力。

结语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夏季就这样过去了,不禁让人感慨时间飞快,到了秋天,冬天已然不远矣。

俗语:“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就介绍到这里,不论何时,身在他乡都应该照顾好自己,如今秋已至,天高气爽但不免干燥,多注意补水休息,避免上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号立秋,老话“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今年还要热多久?
天气预报:明天进腊月,腊月初一晴天有啥预兆,看农谚俗语怎么说
2022年哪天立秋?俗语“公秋把扇丢,母秋热死牛”,今年是公秋还是母秋?
农村俗语“八月起雷,遍地是贼”,老农的话,句句精准!
今天农历八月十三,下雨有什么预兆?看看老祖宗怎么说
农村俗语“冬在头冻死耕牛,冬在尾倒春寒”,在理?今年冬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