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金银为伴的男人:时代抛弃了我,我没有抛弃这笔遗产……

​对于潘仕学来说,做银匠绝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每一件银饰都是不同的,那种近距离手作的快乐,令他安心。如今的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手艺人,变成了讲故事的银匠。


历史齿轮的极速运转带来了巨大喧嚣,路上行色匆匆、面无表情的路人,媒体网络每天层出不穷的新鲜事件、词汇……

所有事物都匆匆而逝,工业时代的变化对手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旧日的秩序和规则正在被不断碾碎重建。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而无味的时代里,正坐在一趟速度快到连路标都失去意义的列车上,而有些人却还在坚守内心最初的热爱,过着慢生活。

他们就是手艺人,一个即将被时代洪流湮没的群体。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潘仕学是一位苗族银饰锻造传承人。他相信反反复复敲敲打打,才能出一个好作品。

他作为手艺传承人的信仰便是择一事,终一生,用尽毕生雕琢岁月的模样。




在创世史诗《苗族古歌》中,记载的关于苗族先民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的传说,大抵是迄今见到的苗族最早涉及银饰的口碑资料。

80后小伙潘仕学自小成长于贵州黔东南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西江麻料银匠村"的传统苗族自然村落中,黑瓦红墙的苗寨像梯田一样在山坡上排列,如诗如画的景色并没能给村民们带来富裕的生活。


整个麻料村80%以上的人都是银匠,潘仕学的爷爷、父亲都是银匠村的传承人。


在爷爷辈那个年代,人人都需要会一些手艺,毕竟那是吃饭的本钱。

潘仕学是在敲打银饰的声音中长大的。从小,他就蹲在父辈的身边,一双眼睛认真看他们做银饰。

可是潘仕学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跟自己一样的银匠,因为做这行“太苦”。

他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出门前都要挑上五个箱子,里头放着打银饰用的锤子、刻刀,加起来有五六十斤重。

父亲要背着它们在贵州的大山里走几天几夜的山路,到邻近的村落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人需要打一套银饰嫁妆。

如果接到了活就在主人家住下,等两三个月以后嫁妆打完了再离开。每次出门,潘父总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之后才能回到家,时间付出巨大。


然而潘仕学没能成为父母期望的公务员,年轻时候的他,喜欢听黑豹、玩摇滚乐,心里一直有个音乐梦,甚至曾组建了一支乐队。


但终究逃不过现实,他宿命般地拾起了父亲留下的手作工具,成为了一名银匠手艺人。

眼看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被生活压力裹挟的他,也外出打工,辗转于广州、湖南、凯里等地十二年,离开了家乡那个小小作坊。


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在如此快速发展的快时代,还有多少人能尊重旧手艺?

陈靓珂在《老手艺》中这样感叹:

“传统手艺如同一个婉丽的乡间女子,适应不了我们今天这没有自然的都市,怯怯地撑着油纸伞,从城市的边缘悄悄走远了。”


几年前,潘仕学的父亲突然病重离世,一切都来的那么猝不及防。


他将母亲接到县城一起生活,在城里老人家总是生病,回到家乡便会好转。

母亲坚持要独自回到村子里生活,作为儿子的潘仕学放心不下,2017年底便将作坊搬到村中,对老宅进行了改建,并融入了自己的理念,开办了“春富银饰工坊”。

夕阳下倦鸟归巢,心安之处是故乡。

手艺人往往意味着迟慢、偏执、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潘仕学宁愿这样,也想一直这样。哪怕同行都走光,他也要坚持下去。

每件银饰,都必须经历从熔银、焊接、塑模、压、刻、镂、鎏等繁复工序,最后成品。工匠们低头拿着锤子,一点点地凿刻花纹,单单一朵小花就要用上一个多小时……

而这一切,却是潘仕学日复一日做的事情。


“有些人觉得体验不同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而我认为把一种生活过出自己的滋味,才是人生的真谛。”

潘仕学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将手艺多传出去,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让村子里的银匠们都能靠着手艺吃饭。

作为村里少有的守村人,他时常感受到手艺人的孤独,却从未感到寂寞。



对于潘仕学来说,做银匠绝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每一件银饰都是不同的,那种近距离手作的快乐,令他安心。

他不喜欢追求超速度的同质化,也深知这是一个凭借概念就能批量复制的时代,但作为手艺人的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内心所爱。


回到村里他失去一些机会,但是互联网也让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他渴望网络能将自己十几年练就的手艺与外界得到联通,也希望他能守在村中陪伴母亲的计划不被现实所打乱。


直到他遇到了抖音。

2018年底他断断续续拍摄过抖音,但视频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今年3月,抖音文旅扶贫项目“山里DOU是好风光”落地雷山后,对当地的非遗传承人们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指导。


如今通过短视频内容创作传播,潘仕学的粉丝从几十人增长到7万多,银饰产品的销售量也卖出5万元。

他笑着说道:

“像我们这样做手艺的,可以从以前的‘实力派’,变成了现在每条视频浏览量过万的‘偶像派’,是我从来不敢想的。”



随着抖音的订单越来越多,潘仕学还发动了身边的一些人,跟他一起打银饰。

年轻人不用再出去外面打工,可以返乡创业,他招收贫困户学徒、号召更多银匠返乡投入手工制作,让非遗银饰有了新生命。

潘仕学如今收了两个徒弟,都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希望以少带多,让徒弟们学习传承技艺的同时,也能为他们自己带来收益,解决生计问题。


手艺人的春天终于来了。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曾在《民艺论》中写道:

"手艺人以拥有手艺的工作为荣,但又不愿意夸耀自己,制作正宗的作品才是他们引以为豪的。现在是评判的时代,是意识的时代。评论者之幸在于被我们认同,我们决不让时代的恩惠落空。”

在华丽舞台之外、偏僻村落当中,有像潘仕学的一群银匠手艺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热爱的事业。


如今的手艺人不再是印象中沉默寡言的“老师傅”,而是可以与时代接轨的匠人。


抖音将原本抽象的匠人情怀具象化,让大家了解传统手艺的珍贵与不易。

对潘仕学个人的处境而言,可谓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他都是一个人整天敲敲打打,独自在偏僻的村落中守候;现在的他在抖音上敲敲打打,让银饰技艺传承得掷地有声。

“通过这些视频,我想让大家认识到,我所做的不仅是精美的银饰作品,这背后是艺术和文化的传承。”


他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做一件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着自己的力量。

生活得到改善的,不仅仅只是潘仕学一个人,村寨也恢复了潘仕学年幼时见到的“银匠天天作”的景象。

不到1年的时间,来自全国各地学习和体验苗族银饰技艺的学生、设计师、游客越来越多,银匠们感觉自己的老手艺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在抖音走红后,潘仕学表示以前他父亲是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去挨家挨户找客户,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做那种苗族的银饰嫁妆。

现在他基本不做这种嫁妆了,渠道也变成了互联网。


他开设了银饰制作体验的活动,先后有近60名粉丝来到麻料村进行银饰制作体验,包括外国的抖音用户也参与其中。


若要将非遗文化它传承下去,想必一定要与时代更好地接轨与契合,要让它始终留存传统的美,同时又不至于太古老而被时代遗弃。

因为传播非遗技艺,潘仕学还成了村子里非遗扶贫的典型标杆,央视《文化十分》和《新闻调查》专门走进这个偏远的银匠村,记录了属于他的故事。

短视频让潘仕学看到了传统银饰的希望,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手艺人,变成了讲故事的银匠。


而央视的大荧幕,也让他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

每每走进村寨都会听见叮叮咣咣的打银声,那似乎是村子里最动听的交响乐,一切都已经不再一样了。



中国多数的手艺人都没有留下名字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在他们精心制作的作品上,却寄寓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期望。

正因如此,传承成为潘仕学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复原失传多年的技艺——儿童帽子上的“八仙过海”纹样。

他一直凭借着印象自己摸索着画草图,但始终不得要领,于是找到村中的老人们询问,老人们纷纷表示这个工艺十分复杂,村中仅存的一顶帽子也不知具体在何处。


村里的老人不理解老潘为何执着的要做这顶帽子,一是手艺失传,二是样式复杂及其耗时,三是做出来也不一定有人买,大家劝说他还不如好好做点时兴的银饰多赚点钱。



潘仕学小时候就看着父亲敲敲打打,现在自己做银匠的时候儿子也在一边看着,他要为儿子做一顶帽子,希望有朝一日儿子也能做一名银匠,将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


在他的抖音短视频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潘仕学手把手教自己的小儿子做银饰,每一件作品都用一颗挚爱之心完成。

小小的孩童,一敲一打之间,我们看见最美好的传承。



潘仕学说:

“我们打算将银饰锻造与旅游结合,带动村里的传统工艺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帮助老弱妇孺及贫困村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40年来,银匠手艺人们的兜兜转转折射出一个村寨、一个时代的变迁,一份独特的匠心。

他们靠手艺养家糊口,一生只为一件事。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他们认识了苗族银饰,体验苗族生活,这便是非遗文化最好的传承,也是这群手艺人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等我消失了,你们就再也见不到它了!”
找神仙的人
传统手工艺人杀入直播间:粉丝超80万,年销售额200多万
贫困县里,年入百万的年轻姑娘
从无人问津到每月几万订单,他靠啥?
跑赢时代的人,都是坚持长期价值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