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击一个孩子有多容易?3次无视,他就会自我否定
瓜妈说:
上次发的文章《好的家庭教育,不是让孩子听话,而是让他什么都敢和你说》里有预告,被誉为是“母爱圣经”的臭臭脸系列绘本明天(周六)首发开团,好多妈妈都表示很喜欢,还有妈妈怕不小心错过,希望我开团前能够再通知下。
所以,今天特别来当个人肉闹钟提醒下哈哈。


书长这样
我写的绘本导读在这

回到今天的话题。
前段时间我的好朋友OK妈推荐我一部剧,说我一定会很喜欢。

最近抽空追了几集,太有共鸣了,里面的英子妈妈像及了我们很多母,心里知道要尊重和接纳孩子,但每到“关键时刻”还是忍不住控制,并且始终不愿意承认孩子的不完美。
比如在高考的誓师大会上,有个环节叫“放飞梦想”,请家长和孩子在气球上写上梦想,然后一起放飞。

英子写的是自己的梦想“中国国家航天局”。


英子妈妈看到后忍不住进行了干预——“高考之际,学习为重啊,这上面应该写心愿,这些什么爱好,火箭这些以后(再说),来来我给你写”。

然后很自然地拿过气球,欢欢喜喜地写上“清华北大取其一”。

全然没有发现一旁的英子早已变了脸色.....

再后来的分班考试,英子考了年级第二,回家后却依旧不敢说实情,只是含含糊糊地说“我进快班了”。


其实妈妈早就得到消息了,不过表面也没生气,反而笑呵呵地安慰英子“高考之后每天都有考试,没事,下回好好考就行了”。


直到她发现了英子藏在书包里的乐高,直接爆发了: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刚才我是没好意思说你........高考以前这些玩具就妈妈帮你保存吧,行吗。

在英子妈妈的心里,女儿就应该是第一。



长期的压抑,英子最后终于崩溃,她对妈妈说,“对,我就是喜欢小梦阿姨(英子爸爸的现女友),至少她不会逼我干我自己不喜欢的事,我讨厌你!

我们总以为,自己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孩子怎么就不知道好呢?
但对每个孩子来说,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允许自己自由地表达和做选择,才是真正的幸福


特别是我们的孩子,因为年龄还小,对自身和外界的理解都非常有限,遇到挑战/困惑时,他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只能求助于万能的爸爸妈妈:

“妈妈,学前班是什么样子的 ?”
“要是妈妈乘坐的那架飞机忘了飞,那可怎么办?”
“要是圣诞老人装玩具的大口袋漏洞了呢?”
......
那些刨根究底的问题,其实是孩子敞开心扉,向爸爸妈妈倾诉自己对环境的无法预期和控制(新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总是伴随着恐惧。)、对自身不了解的一种焦虑。

这个时候,只要你顺着他的思路,帮助他把那些藏在问题背后的焦虑发泄出来,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大半,他便能很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会渐生出自信。
相反,如果孩子的情绪不被体察、接纳,他就会陷入更深的焦虑之中——“为什么我这么难受,却没有人来关心我,帮助我”?
随着被忽视、被拒绝、被批评的次数越多,孩子的自我存在感就会越低,最终无法信任、尊重他人和自我,甚至有可能会将这种“自我否定”遗传给下一代。

1


对孩子来说

被父母无视,等同于抛弃

在吃瓜群众的眼里,姜文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

用世俗的标准来看,是非常典型的成功人士。
有人问他,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吗?
姜文说“有啊,比如我跟我妈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
姜文的母亲是名小学音乐教师,小时候,对姜文管很严(因为姜文是长子,她觉得把姜文管住了,余下都好办了
在姜文成年以前的记忆里,母亲除了打他,让他好好读书之外,没做过什么。稍有差错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挨打也是常事,甚至有时候明明是弟弟姜武犯的错,挨打的却是姜文,因为弟弟认错态度好,而姜文却总爱和妈妈“讲道理、掰扯”。

姜文记忆犹新的两件事:
一是高考那年,姜文落榜。
回家后,他对母亲说:“妈,我想考中戏。”
当时妈妈在磨豆腐,没工夫搭理他:“你觉得好玩就去吧,来,帮妈磨会儿豆腐。”
等他如愿以偿拿到戏剧学院通知书时,姜文心想这下妈妈该高兴了吧,可是她却说“你那一箩筐衣服还没洗呢,别和我说这个”。

还有就是,后来,他拍了电影,给妈妈带去很多自己拍的录像带,可妈妈压根没看,她只爱看《大宅门》,只喜欢王志文。

还和姜文说,你看这王志文演得有多好,你把他弄来我请他吃顿饭好吗?
......

孩子的安全感,是需要父母不断的反复的确认才会坚固的。如果一个孩子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得不到父母“积极回应”,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没有存在感的。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存在性焦虑”。
被困在存在性焦虑中的人会有一种生命的缺失感——仿佛有些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东西突然消失了,而自己却说不出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长大后也容易不自信。


并且很难与人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


弟弟姜武说,他们兄弟俩都不擅长与人相处,再熟的朋友,也需要有一个人在一起,不然光俩人特陌生,不知道聊什么。

2


不被父母认同
不被允许做自己的孩子
更危险

英国BBC有部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导演随机选取了不同背景的7组14个孩子,从少年到老年每隔7年进行跟踪拍摄,了解他们的生活变化。


其中一位叫Neil的小朋友,是最让我唏嘘的一个,小的时候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后来却成为别人口中的“疯子、怪人”靠领社保救济度日。



儿时的Neil有一双非常漂亮的眼睛,脸上总带着笑,非常活泼可爱。



梦想着长大后成为一名宇航员。


还希望自己能够进牛津读书。


遗憾的是最后没能如愿,退而求次进了阿伯丁大学,但只读了一个学期就辍学。


他的人生也开始走向下坡......


21岁的尼尔在伦敦靠打散工谋生。



他说,想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但又觉得自己不是个适合承担责任的人。

28岁后,无家可归,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流浪生活,靠领社保救济生存,一直到63岁。
对他来说,最困难的就是接受现实,接受现在的自己。

他说,我想到很多我想做的事情,可以去讲课、可以去剧院工作做灯光师、去导演节目......但最后都放弃了。
是什么导致他的前、后半生发生如此大的反差呢?
他觉得是,因为童年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他说,“父母性格上的问题(父亲很严厉,母亲很情绪化),确实给我带来了困难”。

身为教师的父母早早就为他的人生做好规划——从事大学讲师、银行经理等等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认为他的人生必须按这个模子去走。
在父母的强势与古板之下,他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有能力做出决策。因为他的父母不允许孩子有任何相左的意见,只要求他一味的服从安排
所以,等他长大后,进入到更大、更复杂的环境中,碰到需要他自己去解决应对的问题时(他曾在一篇媒体专访中提到,自己在中学时曾经受到同学的霸凌)他完全没有应对能力,向父母求助,他们却只教他要信仰上帝,却没有教给他生活的准则。
他说,“这可能是他们最大的问题,让我自己去面这个世界,而他们对此浑然不觉,哪怕和他们讨论我在学校面对的问题,我的父母根本不懂问题的性质”。
同时,父母过高的期望也让他变得眼高手低,在学业失败后他和父母都无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他这一生,做过散工,做过牧师,做过议员,演过话剧,当过作家.....可当他63岁再回首时,遗憾的是,自己没有在想成功的领域获得成功。
日本精神科医生冈田尊司认为“不被父母所爱,不被认同的受伤心情,在不觉当中转变成自我否定,这样的烙印持续威吓着当事人”

3


你要自己的孩子幸福

你会希望他/她得到满足感

王健先生,世界20名能靠独奏生存的大提琴家之一,我喜欢他的音乐,欣赏他的为人,更为他的爱女之心感动。

我记得在有一期的《十三邀》,主持人许知远问王健,平时会给女儿听些什么音乐。

王健说,“我自己最喜欢听一种很让人感动的曲子、很深刻的曲子,但很奇怪,我不愿让我女儿有这种感受。我情愿她是一个感受不到悲伤的人”。

有没有想过引导女儿去学琴?
王健说,我一定会教她进入音乐的世界(他曾说过,人生艰辛,需要有一个能够体会自己灵魂的工具,体会到自己的灵魂,会让一个人变得强大),但没必要拿这个来谋生,因为成功率太低了。
一般人如果考进上海交响乐团这样全国最好的乐团,或者纽约爱乐乐团,都会很开心,但他的女儿可能不会开心,因为她看惯了自己的父亲在做什么。这是很残忍的。如果她去学别的,干什么都会比自己成功,比如当作家或者设计师,幸福感可能也会更强一些。
他说,“你要自己的孩子幸福,你会希望他/她得到满足感”。


因为,一个人真正变好,是自我驱动的结果。

所以,在童年期间,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就像《人生十年》里,从小在福利院长大,后来却收养了100多个孩子的西蒙说的,“被爱、被需要,这是所有孩子都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能给予他们这些,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当孩子知道,无论前面自己会经历什么,都会有人去接住自己,他才有底气向前走,遇到坎坷才有勇气迈过去。

4


如何在对话中

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需要?

毫无疑问,大多数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沟通。

括姜文的母亲。

我曾看过姜武的一个专访视频,他提到了一个细节,说1988年,姜文凭借电影《红高粱》一炮而红时,父亲和母亲并没有表现得特别开心,老人家真正在意的电影中儿子被放缸里三天的那场戏,到底是不是真的。
姜文自己也知道母亲是爱他的,他说母亲去世的前两年,陆陆续续给了自己包了几个大红包,因为担心姜文那几年没拍戏,缺钱。
只是,他们母子的问题在于,一个想听,一个不说

相比上一代的妈妈,我们这一代的妈妈已经好很多了,因为已经意识到权威教育、打击教育的问题所在,都在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学着表达爱,学着无条件接纳孩子。
但就像袁咏仪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已经做很好了,也不认为自己与孩子谈话的方式是暴力的,但是孩子并不觉得,儿子魔童就一度非常讨厌她,简直想要杀了她一样


去见了一些专家才发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出生警察家庭的她对儿子的教育要求很严格各种立规矩,说一是一,孩子接受不了。
《妻子的浪漫旅行》张智霖曾给她提过建议:“不要常常骂儿子”。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表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的爱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

怎么和孩子发展有爱的对话呢?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了四个原则:

1、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清晰地表达我们观察到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者评估。

2、感受。体会孩子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

3、需要。聆听他们的需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到他。

4、请求。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袁咏仪后来就做很好。
儿子想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小狗,她既没有直接否决孩子的请求,一口断定他养不了,但也没有马上答应儿子的请求,而是带他到宠物店,对他说:“如果你肯给这些狗狗捡屎,我才考虑给你买”。
后来看到儿子“通过考验”了,才把小狗买回家。


就像有一期蒲蒲兰绘本期刊《萌》里张贵勇老师说的,“不把一个40岁的父亲的生活经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是尊重一个有想法、有独立诉求的孩子,在观念上把他看作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在行动上给他更多自由生长的空间,在他需要我们的时候去帮助他,给他更多的关心和爱

瓜妈最后说:

为什么我们心里都知道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但现实中却总是做不到呢?


这里头其实有很深的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学家乔伊斯·麦克杜格尔说,每个人都有一座“心灵剧场”,它的剧本写于童年时期。随着孩子长大,他在遇到不同场合的时候,剧本的内容就会在潜意识中重复上演。

如果我们的父母在过去总是忽略你的意见,面对冲突也只会恐吓“你再不乖,妈妈就不要你了”甚至是胖揍一顿来让你乖乖就范,那么,现在,面对相似的场景,你也会自然而然地用父母的那一套来教育孩子。

要摆脱原生家庭里的负面影响是很难的,因为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我们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然后重新学习,学会更好地跟自己、家庭相处。

但再难,咱们也得去做,因为我们现在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我们手牵手站在镜子面前,照出来的就是孩子将来的模样

最后我想说,我们一起加油吧,妈妈育儿当中碰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和Cindy聊聊,我们解决不了的,还有咱们号背后上百万的妈妈一起帮你想办法。
说到这个,我想起前两天发生在我们蒲蒲兰期刊绘本阅读打卡群里的非常温暖的一幕。
有个妈妈最近很困扰,宝宝晚上醒来就要妈妈抱抱,拍拍让她睡觉就撕心裂肺地哭,弄得妈妈既心疼又疲惫。


我在群里和麻麻们说了这个情况之后,好多好多热心的妈妈来帮忙出主意,贡献了不少哄娃妙招!这种前路有知己的感觉真好,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说出来,都有人认真听你说,哪怕没有真的帮到什么,但还是让人觉得特别温暖,又有力量。

育儿的路上,我们一起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欢喜》英子被逼跳海,陶虹一句话揭露真相: 拯救失控的妈,还需主动育儿的爸
《小欢喜》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不要让你的想当然,毁了孩子一生!
《小欢喜》大结局:当孩子沦为你的面子工程,便只能逃离...
看剧||那些口口声声的“为你好”,到底是爱,还是控制?
《小欢喜》背后:有一种焦虑,叫“比你有钱的人还比你努力”
八月国剧最高分,每句台词我都想截图转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