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届“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征文选登之65 身边的“提灯”

身边的“提灯”

——有感于《做个书生教师》

选中这本书的理由很“草率”,只因写序的是何捷老师,一位我特别钟爱的“幽默”大师,我想他推荐的书肯定不会错。满满三页的序,似不是序,全是对作者周益民老师的喜爱。于是,烧水泡茶,一边拆书,一边浏览。一览之下,就沉进作者的叙说里,待抬头,泡茶的水已经冷了,重烧。继续读,感慨、思考,一回头,新烧的水又凉了,罢了,就以周益民老师的《做个书生教师》的文字当茶吧。
 正如书名标题中“一个特级教师的成长随笔”,成长之于周老师,就像树木年轮的增长,不张扬,也不外露,只是默默地潜滋暗长。书中介绍了不少周老师备课、听课、评课、设计课程的故事,每一个似乎都发生在读者身边。

周老师就是一个讲述者,我们只要静静听就能会心微笑。他的教育随笔,处处是他沉醉在童真世界里的吟唱。我不禁懊恼:为什么我没有体察到母语故乡的灵魂荧光?为什么我与天真为伍,和智慧相伴十年,却依然茫然?

所幸,周老师带给我警醒:教学,要站在儿童视角上;教育,重要的是给予儿童滋养。现在我愿跟着周老师教育理想的那盏“提灯“,有儿童相伴,枕书香入眠,同师友往来,醉在话语的故乡……

(一)我的教育诚挚

加分,乃至奖励小红花、五角星,我们都太熟悉不过,利用孩子的特有心理,给予外部的刺激,施予某方面的动力,从而达到教育者的真正目的。但是,我们以前实施、接触的多是纪律或学业成绩方面的,而《特别的加分》里音乐老师的做法更胜一筹,颇为巧妙。

周老师儿子班的音乐老师,把聆听一场音乐会,欣赏优质音乐光碟作为加分奖励。一场高雅音乐会曲目之经典,艺术家表演之精湛,音乐会整体氛围之动人,这些都给孩子以超越课堂的体验与见识。

加分的背后,其实是老师的课城观和教学观!临近期末,各科开始紧张复习,音乐老师又开始放大招,组织学生才艺展示,还可以自由组合,排个小合唱或小舞蹈。把检测转换成一次展示,变被动为主动,多好的创意。这背后更多地是对学习本质的理解,是对孩子学习心理的深刻把握。

身为语文教师,我不由思考,我的语文教学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于是,我在班级宣布,鼓励观看欣赏话剧、曲艺、朗诵会等演出,鼓励参加社会机构组织的名家讲座、参观研讨活动。母语的学习需要浸泡。

当然,这些都会有相应的“加分”奖励。渐渐地,班级的QQ群里,家长们除了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还不时地发布相关的演出信息。孩子们的课余话题中也多了这方面的内容。期末,朗读、背诵、演说,也都变成一次次展示。在这种任务与情感双驱动的过程中,孩子门获得的,或许更多。

这次模仿,再次印证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学习是无处不在的。虽然只是简单模仿,甚至有点东施效颦的味道,但是,这就是我的教育诚挚,满满的。教育的真谛与价值不正是这样一点点摸索出来的?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正是这样一步步探索施行的?

(二)我当“故事妈妈”

在周老师的书中,我了解到台湾的故事妈妈已经历时20年,目前有一两千个团。“妈妈说故事”和“故事妈妈”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妈妈说故事”一般发生在家里,而“故事妈妈”则指在校园或社区的行为。

在台东大学附小,每个教室都有一位故事妈妈,她们站在教室前方,配合着手中绘本读物的翻阅,声情并茂地作着讲述,间或板书注音字母与生字,俨然一名教师。班级学生秩序良好,即便有晚到交作业的同学也不影响讲述的进行。可以看出这些妈妈在孩子心中的受欢迎度,以及她们自身的讲述技巧与班级调控能力。

儿子上了幼儿园后,我很自然地当起了他们的“故事妈妈”,第一次进教室讲的是“大老虎与小狐狸”的故事,中间有提问,还有很多的动作,孩子们的兴趣被吸引过来,四岁的儿子听得大笑了十多次,讲完后他一把抱住我的大腿,那骄傲溢于言表。

以后每周一次,有时站着说演,有时绘本讲述,有时则以挂历纸作简单的道具辅助讲述。每次都非常投入,语气夸张、表情夸张,收获了很大的乐趣和成就感,更是促进了亲子沟通,跟孩子话题多了,互动多了,以前孩子只是把话听到耳朵里,现在听到心里了。讲故事也提高了我自身的素质,童书中发人深省的生活哲学、想象空间的延伸、带领技巧的长进,都让我大有进益。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用书香丰盈孩子的童年,你所付出的爱也必将滋养孩子的心灵,想要一个自信、开朗的“故事宝宝”,就试着去做一个“故事妈妈”吧。

(三)我在课堂“伴读”

今天的世界五光十色,孩子门的阅读口味自当丰富多元。但是,当那些无厘头式的搞笑读物放松了他们的神经后,他们是否还应该享受另一种纯正深远的阅读体验?因为他们是孩子,正开始描画生命的蓝图,最初的底色将是他们今后将要回返的精神故乡。在当下快餐式、物质化的环境中,这样“纯正深远”很可能不被孩子自觉发现。于是,周老师开始了童年“伴读”,他的伴读笔记,总能透过文字显现出更深一层的意蕴。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起初,自己对某本书并未在意;偶然的,听人谈及,一开始或许还有点心不在焉,可听着听着,竟怦然心动,急切地想一睹为快,也就是说,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所以,“伴读”不是附庸,不是被动,不是跟随。“伴读”是把孩子不曾知道和留意的“优秀”艺术地摆到孩子的跟前,帮助他们看到另一片景致,进而与他们一起全身心地赏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培养起一种阅读趣味。

课堂上,我为学生每月推荐两本书,然后在教室里利用同样的时间,一起笑,一起皱眉,一起和情节跌宕起伏,一起欲罢不能。从《小飞侠·彼得潘》到《长袜子皮皮》,从《绿野仙踪》到《草远上的小木屋》,孩子们沉醉在一个又一个奇幻故事中,常常是下课铃响了,还不愿放下手中的书本,课堂上不再听到喧闹的谈话,取而代之的都是“刷刷”的翻书声。我努力追求“打开”的艺术,鼓励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思考,去发现。

“伴读”绝不意味着结论的“告诉”,我只是他们懈怠时的提醒者,满足时的分享者,发现时的鼓励者,宣泄时的聆听者。后来,我又开展了圈点勾画和摘抄记录的活动,我们期望通过读书使孩子安静一点,只有沉潜入境,才能感受细腻、准确与个性,才能体悟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的日子,我感受到他们不断地改变,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三件事,一个核心:改变孩子的母语学习生态,给孩子们一个书香盈盈的童年;卸下教师身上的枷锁,给老师们一个幸福的人生旅程。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但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我将继续跟随周益民老师,一同种植阅读的高原,不为别的,只为它的葱茏!

(作者系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感人的小故事
我的伴读札记(二十一)
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伴读|提升记忆力的五大招,错过就是对孩子的过错
妈妈的故事
感谢为我提灯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