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法圆通,自在逍遥。看完你就豁然开朗了…#禅悟人生

道法圆通。

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一个人的修行为何总是止步不前?为何心灵总是无法安定下来?为何智慧总是不通?首先,不是所有的修行法门都适合每个人,而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法门?看到最后你就明白了。在修行法门中,修身养性之功法如此之多,但所有的方法最终也只归类于三大法门。

·一是明心见性的顿法。单从心灵入手,以心入身,以性致命。

·二是修命之渐法。单从身体与气息入手,以身入心,以气化神。

·三是性命双修之法。身心气皆修,此则为灵活修行,道法圆通。而无论渐法还是顿法,最终都会走向性命双修之法。性命双修的最终状态就是性命合一。老子所言之抱元守一,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状态,则是运用渐法没有进步,运用顿法则是没有得其神。

为什么这么说?看到结尾便能豁然开朗。渐法为修身养气的有为之法,也可称为修命之法。多以动功、调身、调息的方法为主,顿法为修心养神的无为之法,也是佛家明心见性的究竟法门,也是道家最高修行法门,自然无为之法。

所谓道法自然,正是此意。顿法是以正心正念以至于无念,再以无我之神内观返照为主。这里的无我就是神性,道家以神内观,也是道德经所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而佛家称为身外法身。以身外法身返照心念与肉身,以及当下金刚经言之为:如是观。在渐法中从调身、调息的有为之法,也可以慢慢的到达虚极静笃的无为之法。到达无我境界,在顿法中,也能以无为的内观反照之法,使气息达到神化的境界,使身心皆达到松静自然,抱元守一的状态。

·第三种法门的性命双修。就是将这两种方法互相结合起来,以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是极其灵活且圆通的法门。适于大多数人因每个人的身体条件、精神状态、环境条件、先天条件不同,则运用的修行方法也需要不同。如果不懂得性命双修的圆通之法,只往死胡同里钻就容易出偏。尤其是以神性内观返照的顿法,一般人是做不到的。除非有过顿悟之人,即便如此往后也需自然而然不可强求。

以顿法修行。首先是处于精神充足的状态,且要在一个很安静、很安逸的生活环境之中。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就不适合顿法。因而顿法修行,多为出世之人的修行法门。

当然也有入世之人运用顿法修行,但那是需要极高的天赋,与极好的身体条件的,又或者是极具灵性的觉而不修的大福大德之人。

如一些淳朴善良、知足常乐、天真豁达的百岁老人,一般人无法运用顿法修行。但极具道缘之人也能做出断舍离,远离颠倒梦想,远离繁杂。放下一切而选择出世,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如一些智慧的、有所成就的,且一心奉献社会之人,倘若命运与福报不好且禀赋极差之人,环境条件又不允许的情况下,便难以顿悟了。

若修行的缘分到了,比如大起大落、身体出现问题,或者心理极度抑郁,或者精神恍惚的状态下,日常则需以有为之法修行。如以放松身体为主,业余时间则以静坐调息或站桩为主。静坐的好处在于安定神志,积聚能量,修复身体。

学会站桩的好处也能使你日常生活中,行止坐卧都能随时可以放松身体。安神定志。放松身体的决窍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以一个总机关启动与改变全身的意识能量,慢慢的使全身放松。身体放松了,心灵自然也能够放松。

首先是头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调和身体与心灵的总机关。所以先是两目垂帘,就是眼皮自然垂下,似闭非闭的状态。然后舌顶上颚,嘴唇紧闭,似笑非笑,使面容看似自然安详泰然自若的状态。

然后是放松双手,先是手指指尖,再到手腕与关节,再逐步到达肘与肩,就是所谓的沉肩坠射,再放松双脚底,就是所谓的脚踏实地。从脚底到膝盖,再到腰胯,就是所谓的屈膝松胯。

至于放松到什么程度,这是根据你身体的强弱,自然而然帮你决定的,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

到了一定程度,也可自然地将意识转到呼吸,使身心息皆松静自然。放松的决窍在于自然。所谓自然便是以性观命,以命养性便是性命双修。当你达到自然的时候,神也就出现了。

又或者之所以能达到自然,也是因为神的出现,你的意识到达需要放松的部位,并使之真正的放松是依赖真正的神的作用。这也是从渐法到性命双修的状态,以身入心的有为之法,循循渐进,以松入静,松静自然,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结合。

倘若以上所说的修行法门都无法使你得到救赎,则要反省自身与处境,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决定,做出断舍离了,不得不改变观念,从而远离颠倒梦想,不得不改变环境,从而远离是非恩怨,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不寻找归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当论道——回复网友留言
中国气功三十六真谛(4)
运气按摩,道法自然
浑圆功夫的科学性与内修方法 作者: 黄飞华
六壬道法漫谈(2)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下;爱以身为天下,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