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济史思考:在金融行业,“善花”为何也可能结出一个“恶果”?

我们不妨从历史上找答案。1696年英国土地银行破产是欧洲近代第一次金融恐慌,引发了英国银行业停兑,史称“1696年停兑”。在这场始料未及的恐慌中,各方都很无辜,没有人想故意制造危机,始作俑者威廉三世的初衷其实是整顿金融市场。所以,关于1696年这场危机的探讨颇具哲学色彩:在金融圈,善花如何结出一个恶果?

土地银行倒闭之后,威廉三世突然发现市场上流通的金银币有太多的残次品。各家银行有各家银行的铸币方式,虽然确实有足值货币,但磨损的残币还占多数,即使皇家造币厂投入一些足值货币,它们也会立刻被人收藏起来。从现代金融理论角度来看,货币残损理应收回重铸,无论作为国家统治者还是金融市场主管人,王室都有责任整理货币。否则,足值新币就会被人收走,拿去重新铸造,人们甚至会故意从足值货币上剪掉一些,拿着这些残渣重新铸币。千万不要小看这点儿残渣,残渣就是钱。

无论中西,动这个脑筋的大有人在。早在汉代五铢钱时期,我们就有“侵边五铢”(也称剪边五铢)这种古钱。所谓“侵边”就是人们把铜钱边缘剪掉,拿着残渣去铸造新钱。

大约1500年后,即将崛起的大英帝国不甘落后,也出现了硬币剪边的现象。有资料提供了一组数据:当时财政大臣朗兹提供的数字表明,自伊丽莎白时期以来,有1500万英镑白银被熔铸成银币,但是只有600万英镑正在流通,其中400万英镑已经严重缺损。而进入财政部的税收收入中,不足值的铸币占了50%,使得银块的价格高于银币所代表的价格,一盎司银子的价值为6先令3便士,而不是面值所代表的5先令2便士。

“大剪刀”们打磨铸币的行为似乎在大同盟战争开始的时候更加猖獗了。1688年,手工铸币的含银量还是88%,但是到1695年就已经缩减到了50%。手工铸币被废止使用的传言也早在1695年之前就已经在街头巷尾流传。对于这些残次货币,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不能以现代眼光看待它们。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货币铸造都经历了“分散-集中”这样一个过程,货币刚刚出现的时候,自由铸币,货币重量、信誉靠市场调节;后来,随着世俗权力的发展,王室统一了铸币权;再后来,经济总量增加,货币超越了贵金属本位承载能力,由国家发行货币,直到今天,不同的只是虚值和实值。

在货币铸造主要依靠私商的年代,是不能用国家或者王室统一铸币的逻辑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在英格兰银行出现之前,英国一直都是一个自由铸币的国家,只要有信誉,谁都可以铸造货币。千百年来,人们始终自由铸币,残损货币当然是市场上的常见品种。因为常见,所以人们早就见怪不怪,残损货币成为人们所接受的货币。

公众接受残损货币,银行也接受残损货币,总体看来,货币流通并未出现问题,有人这样评论那段历史:有别于欧洲其他地方的是,英格兰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时铸币是稳定的,具有良好的声誉。原本平稳的市场,如果有人突发奇想想干点儿什么,哪怕是国王,哪怕是出于善意,都可能引发动荡。市场制度是千百年来经济自动循环形成的,如果有效率更高的运转方式,它早就会被先人想出来——在钱面前,先人不比今人笨。

威廉三世怎么不想一想,货币可以整理一次,但流通多年之后一定还会有残损,难道再整理一次吗?如果非要整理残损货币,那么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让市场上的残币在同一时间消失,又在同一时间供给足量足值货币,问题必定迎刃而解。遗憾的是,同时收放货币难度实在太大了,根本不存在可能性,货币回收必须一点儿一点儿进行,投放也不可能在瞬间完成,新币和旧币之间的替代一定要有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整理货币是要花钱的,残币必定不足值,重铸成足值货币需要成本,这部分成本究竟应该由谁承担?不要小看这个差价,这是非常重大的利益之争,放到哪里都不省心。

在清朝,这个差距被称为“火耗”,每次出台关于“火耗”的政策时,台前幕后都腥风血雨,不知多少人头落地。有人估计,当时英国重铸所有货币的成本在200万英镑左右,要知道,整个英格兰银行的资本金只有120万英镑。实际上,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为什么?现代金融学有一个格雷欣规律,通俗地说,它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一旦市场上出现劣币,良币就会逐渐退出流通,被人们收藏起来,直至完全消失。

在自由流通的货币时代,格雷欣规律导致了一个悖论:残损货币应该被整理,每次整理发行良币都会适得其反,在一定时间内,良币越来越少,残损币种反而越来越多。谁都想先把残品花出去,遗憾的是,威廉三世却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果不整理货币制度,市场就将趋于混乱。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自由流通货币制度本来已经形成,一旦有人试图重塑货币制度,重塑者又无足够实力,就有可能引发市场恐慌。这正是:没有混乱,我们就制造混乱!

那么,在自由铸币时代,究竟是否应该整理货币?1696年,围绕是否应该重铸货币,英国展开了一场前无古人的大讨论,辩论双方的代表者在历史上都颇有名气。现有资料表明,主张不能重铸货币、发行虚值货币的人是时任财政大臣威廉·朗兹。他不是金融学家,也没有拿得出手的经济学著作,或许是宦海沉浮让这位财政大臣洞悉世事,尽管不懂金融学,他也是一位能吏。他提出:重铸货币可以,新货币只是旧货币的八成重,旧币也不必收回,依旧流通即可。

在威廉·朗兹眼中,英格兰银行已经发行银行券,货币何必一定足值?货币只要按现在市场上的银价减重1/4,减凿货币就没有获利空间,就自然没人去做,只要能提高货币流通量,就一定能刺激贸易发展。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威廉·朗兹提出的建议虽然存在问题,但总体看还是很好的,王室重铸货币减重1/4,与市场流通残损货币相仿,没有成本。否则,如果没有收益反而要倒贴,那么王室也不会有动力重铸货币。更重要的是,足值货币会被人立刻收藏起来,对整理货币没有任何用处。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重量级人物站了出来,极力反对威廉·朗兹的方案,此人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约翰·洛克。洛克被视为资产阶级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伏尔泰、卢梭、休谟,甚至富兰克林都自称他的学生,可见其影响力。被奉为神的洛克,其实不一定有多高的金融造诣,他在金融界的号召力来自当时建立的道德制高点。

洛克是思想家,是当时英国的道德标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世界级伟人。在公众意识里,他认为错误的事情一定是违反道德的,所以不能做。在这一点上,洛克有点儿类似于中国古代王朝的“清流”,他们自诩清高,但有的人没什么办事能力。洛克提出:天赋人权,人只受自然规律支配——在货币上,货币单位就是自然重量,所有货币必须足值。如果国王敢于拿自己的印鉴充当货币,或者在货币上减重,这就便宜了银行,是绝不能被自然规律允许的!在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时代,官方货币减重是一种残酷的剥削手段,但是,私铸货币标准是否应该统一,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会有不同答案。

我们再次强调,当时英国的铸币权并非只掌握在皇家造币厂,银行甚至私商都可以铸造货币,实际流通的货币是一个市场自身平衡的结果。洛克是“光荣革命”的旗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可是,这位思想家显然不太懂金融学,更不知道“格雷欣规律”。货币重铸固然是好的,但他本人不会支付货币重铸的200万英镑的成本。洛克固执地认为银行和唯利是图的私商是货币减凿的黑手,数百年来他们因货币减重获益,当然应当为货币重铸承担所有成本。

秉承这种思想,洛克提出了非常激进的重铸建议,官方强行收兑残损货币,回炉重铸,而成本则由货币持有者承担。让私商承担重铸成本看起来合理,实际上根本无法执行,残币在天下人手中,难道让天下每一个人承担成本?至于私商,人家就是干这个的,怎么可能与虎谋皮?趁乱打劫,人们早就在等这一天了!当时只有英格兰银行进行货币创造,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货币储备,发行的银行券和硬币越多,被挤兑的风险就越大。

如果这个时候制造英格兰银行挤兑,就一定事半功倍,商战如战场,这样的机会对手不可能不把握!1696年5月,威廉三世发布了货币整理的命令:缺损的、不完整的货币都必须送回造币厂回炉重铸,不得在市面上再行流通。整个货币重铸的成本加到了银行业头上,银行对于把残损货币送到造币厂这件事根本没有积极性,威廉三世又不允许银行发行残损货币。这样一来,银行实际上就没剩多少货币可以兑付了,危机立刻就凸显出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696年货币重铸与英国金本位的形成
阅读历史|牛顿的货币战争
《货币》(央视大型纪录片)经典解说词
艾萨克·牛顿的金融贡献
一篇经济史文章的翻检:关于货币重铸、牛顿、金本位以及西方世界的兴起
晚年的牛顿在皇家造币厂犯了一个错误,却帮助英国成为欧洲强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