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远离这三种人,他们不值得深交,更不值得“帮助”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对那些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样我们以后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然而这注定只是一种美好的期盼,越是聪明的人,越明白这3种人“不能帮”,一定要小心了。一说到不能帮的人,一个词汇自动浮现出来,那就是“碰瓷”。前几年碰瓷现象非常普遍,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碰瓷行为,甚至那年的春晚还以此为主题创作出了一个小品节目。碰瓷者多为老人,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与车辆发生刮碰,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为自己谋利,可谓是为了钱连命都不要。人们不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要是车辆没控制好速度怎么办?

由人们操控的车辆并不总是会及时刹车,哪怕车辆以很慢的速度行驶,当驾驶员看到老人突然出现时难保不会错踩油门从而酿成一桩惨剧。在碰瓷事件出现以前,人们在街上看到倒地的老人,基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小孩有爷爷奶奶,中年人有父母,他们都知道老年人身体不好,生理机能退化,确实很容易摔跤,当看到摔倒的老人时,大家都会将心比心。碰瓷事件发生之后,社会风气就完全发生了变化,如果再次看到老人倒地,路人甚至会劝说前去帮忙的人不要去,即使真心要帮忙,也会斟酌一番。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那些为了利益而辜负他人爱心的人。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光是人性的问题,也是养老问题、社会问题乃至经济问题。正因为有了很多独自在家的孤寡老人,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养活自己,这才出此下策,毕竟人类为了生存甚至可以不顾一切。有一种人,当他们陷入低谷时,不会接受其他人的帮助,甚至对他们恶语相向,人们称他们为“自尊心太强”。其实这并不是自尊心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心理学上的“归因”。例如,对于某些人来说,当他们经济困难时,别人向他们伸出援手,他们会认为“因为自己人缘好,并且自己平时对他们好,所以危难时刻朋友就会来帮助我”。这种人将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归因于“人际关系的回报”,所以他们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而另一些人则完全相反,当别人帮助他们时,他们认为“因为他们想要看自己笑话,所以才来假惺惺地询问”。换言之,归因是人们在接受帮助时的不同反应的直接原因,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归因呢?这又涉及到几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人际关系的深浅,如果是和人们关系亲近,和睦相处的人来帮助自己,那么大部分人都会作“回报归因”,即把别人的帮助视为一种好意。如果是关系紧张,甚至互相猜忌的人来帮助自己,那么人们通常会认为他们居心叵测,觉得他们是为了看自己笑话。其次,帮助的方式也会影响人们的归因。

如果对方是真心诚意地来帮助我们,那么我们一般都乐于接受。如果对方抱着不情愿的态度,或是因为某种压力被迫来帮助自己,那么帮助者的态度就会给被帮助者带来伤害,从而使得被帮助的人非常难堪甚至拒绝帮助。还有一种人,他们非常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但他们对别人形成了一种依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的第一反应都不是先自己尝试解决,而是直接找他人帮忙。如果对方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实施帮助,甚至会被认为不通情理,不顾感情。

这类人就是典型的不懂感恩,他们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只顾自己索求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这种情况多见于亲密关系中,例如孩子对于父母的索求,情侣之间的索求等等。相互帮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我们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但也要学会主动去帮助他人,只有互利互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健康发展。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是一个索求永恒的孩子,我听见时间在敲钟
千万别找一个宠你的男人
(下)人们一切向外的欲求、索求、贪求很少被满足,反会招来灾祸惩戒
心理学效应
活得太累只因索求太多
人生要知足,不要太多索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