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头棒喝∣莫道庙宇遍地,巨佛林立,不得佛教真谛而大兴佛教实为佞佛

周末,与几位居士闲聊,说到现今庙宇遍地,巨佛林立,堪称佛教发展之盛世。亦有居士认为,当今是佛教兴盛,佛法衰败,可与梁武帝佞佛有一比。此论,甚合我意。

南北朝时期堪称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掀起的一轮高潮,上至公卿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对于佛教都有一种不可遏制的狂热,梁武帝更是狂热之中的翘楚。但是,很不幸,梁武帝佞佛已成历史定案,不光官修的史书这么说,佛教的文献里也这么说。

要说这个梁武帝也够冤枉的。他几乎把佛教抬高到国教的位置,在全国大建佛寺佛像,广收僧人,最兴盛时佛寺多达两千八百多所,僧尼八万多人。他本人不仅参与佛教著作研究和编译、召集佛法大会讲经说法,而且,还多次把自己舍身同泰寺。至今,寺院钟鼓、断荤食素斋、礼忏超度、佛教音乐、“三教同源”等等中国佛教文化,都深深地烙着他的印记。但是,就这么一个“和尚皇帝”,最终是背着个“佞佛”而载入历史。

所谓“佞佛”,是指谄媚佛、讨好于佛。简单地说就是迷信佛教。梁武帝如此为佛教的发展卖力,却落得个佞佛、因佛亡国。即使按照佛教因果报应,梁武帝属于诚心兴佛却无善报。

我曾以为,唯物史观如此评价也就罢了,佛教也指梁武帝佞佛,有拿皇帝抬高自己的嫌疑。但是,再看看梁武帝与达摩大师对话的那则禅门著名公案,又推翻了最初的那个怀疑。佛学是深层次的哲学,不能仅仅从表象上来看待和分析。“佞佛”问题,亦是如此。

此公案多有记述,版本大同小异。

时,梁武帝问达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答:“实无功德”。梁武帝出乎意外,讶意道:“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达摩回答说:“这些无非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梁武帝再问:“那怎么才是真功德呢?”达摩回答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师曰:“廓然无圣!”帝继问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契,达摩遂辞行。

有佛学研究者如此分析:武帝最终也没放弃佛教,那么就不会从佞佛乱政的角度去思索问题,他竭力想寻找的,只能是一个为何诚心兴佛却无善报的解释。萧衍定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自己到头竟落了个现世报?其实,在最后一次舍身时,他就面临过同样的质疑。当时,在萧衍恋恋不舍地结束了三十七天僧侣生活回宫的当夜,同泰寺就遭到了雷劈,一座塔被烧成了焦炭。当时,他是如此向天下人解释这桩尴尬事的:“道愈高魔也愈强,行善就一定会有障碍。”所以,他下诏重修那座塔,而且要比原来高上三层,至死都没有完成。萧衍的苦修,不过都在一个“有”字上下工夫,尽在沙上筑塔,根本看不清事物的虚幻本质,一生纠缠实相,破不了一个“我执”;肉眼凡胎不识真佛,听不懂达摩的点拨,离《金刚经》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境界隔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所谓“佞佛”——不得佛教真谛而大兴佛教,此为佞佛。所执之教是谓邪教尔。邪教之兴,岂不是“佞”!这也难怪六祖慧能大师为之定论:“武帝心邪,不知正法。”

如此看,梁武帝的兴佛,实在是一种佛教发展的形式主义,所以,劳累无功,未得善果。如此看,形式主义真是害死人呐!

推而广之,诸如主义、价值观、意识形态、社会形制等诸多学识、制度,只看形式、只懂得形式上学习和遵从,实在也是害死人!

殊不知,又有多少人现在正在做着这种看似满腔热情、执着追随,实则佞奸不二的事呢!


☆ 作者简介:易书生,闻道阁主,著有《大道真人》,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武帝与菩提达摩探讨自己的“功德”,为何话不投机半句多?
金刚经随想录019:无相布施方近佛
难道是达摩(图文)
少林之悲哀
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王德峰(讲座文字转录)5
关于达摩与梁武帝的对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