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拜读《道德经》随札之二

陈道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道在那儿?在恍惚之中,之物也;道非置于眼前一眼可见,而为复杂万物中触及可到的客观实在。     穷万物之理之所得,为之道;道之所得,德也。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委曲求全之曲非道,曲者天然低调。不自见是为客观;不自是是为我欲;不自矜是为不卑不亢。什么都不要还有何可争?守中,可宣而不可过。         因曲而能全,故委曲求全,非贬义;无所畏惧,则能率直;谦虚而后才能盈。不自见,故能有所明见;不自是,故能彰显其是;不自伐,故能有功于人;不自矜持,故能长久。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为什么说执政者要少说那么多呢?狂风不可能长久地刮来刮去,骤雨不可能终日不休地下个不停。这里显示的就是一种“道”。自然之力尚且如此,更何况人乎?其道同道、其德同德、其失同失,且乐同尔,若太极飘逸,行云流水,张弛有度,道法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本章应合二十二章,上下之文也。

伤人者自伤。自以为是者不是。轻举妄动反受其害,刻意表现反受其辱。辱者,自取也。不取,何以自取其辱。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何为道?道法自然。有物为道尔,大道为天地之先而生,宇宙之法则也。

所谓道,是先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天地只是依“道”而生之物也。故,依次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因轻觅重,因躁处静。

轻重、躁静之关系:“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行者不留痕迹,善言者逻辑缜密,善数者不需谋略,善闭者难开其壳;善结者不可解。此等高人,是道之圣人标准吗?圣人眼里都是可救之人,故无渣滓;圣人眼里都是可用之物,故无废物。不贵、不爱,虽迷尤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知人之欲言,心窃喜不足以道尔!吾不知,小智以博人也,遗也。

安泰以自守。守朴以还婴儿。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巳。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谋取天下者,终不得天下。天下者,不可为、不可执之神器也。为者败、执者失。无为则无败,无执则无失,是以无为而治。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巳,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巳,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巳。

老子军事志思想也。“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是以,道者,抱朴守婴,不折不老。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巳而用之。恬淡为止,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煞人。夫乐煞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煞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善者不武,道者不武。

兵者不详,虽胜不美。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抱朴守拙,木讷可美。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自知、自胜、强行、不亡。知人、胜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知人者圣。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不自大而成其大。

大道归一,却又不二法门。道之为何?周边都在,万物依之而生,虽成生万物之德却人所不知其名,虽成就万物之德却不自居其功,不占有,不以为是。此道大焉。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国之利器不能示人;人之利器不可人知。

大象无形,万物虽往之却无色无味无所可见、无所可是。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以歙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之转化辩证,得柔弱胜刚强之理。鱼有水而居,故不可脱以渊。国之撒手锏不可以宣传以告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以无为化万物,无名之朴得无欲之静,无欲之静,安能不得天下之和平?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有之胜于无,无之胜于有。不得道而守德,失之德而求仁,失之仁而取义,失之义而守礼。礼者,乃失去忠信而易于混乱的问题。繁华之道,非道;大道乃朴,朴者而厚。繁华之表,不若厚其沃实。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一切因一而始,归一而终。“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塑其本源尔。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行于天,遇阻力而显其动力、之形状。道不强干,以弱而弱之,方显其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什么是道,你听到它(道)的时候就会禁不住笑起来,原来如此呀!可理解为,道不高玄,其识道高玄。真正懂得道的人,时时刻刻都会遵从道而行为;那些对道一知半解的人,就会时而遵从于道、时而失之于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网络上看有郭店楚简之短文《太一生水》摘录如下: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冷热。冷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後止。

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故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於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於东南,其上□□□。不足於上者,有馀於下;不足於下者,有馀於上。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於强,责於……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天下至柔之物实乃至坚之物,若水至柔却能穿石。此中道理,是无为之果。以大自然这些不传言而身教,知道无为的好处。是以,古人常以格物以至理,从大自然中揣测出哲理,虽不如西人剖析骨肉以明晰,然其道,不为表象所惑尔,故能识不识之物,能解跨世之理,是以能成大道。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身无长物可以长久。无所欲故而刚。知道满足的人,何有辱其身?知道什么时候该停止就停止的人,怎么会一条道走到黑?诸遭万物,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是以佛教贪嗔痴亦为之诫也。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表象者往往为假象。一如身怀绝学之武者,其行若街巷老伯,是为深藏不漏尔。故,以貌取人必为外貌所惑,以象索果必不得其果。是以“清净”为天下至正之表征,实为万民安居乐业、官吏清明为政,天下太平之象。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知足是为贪欲,欲得亦为贪婪。此中道理,恰如佛教“勤修戒定慧, 熄灭贪嗔痴”。而佛家对这贪嗔痴的源头的理解,有三昧耶戒佛弟子黄念祖敬答客问说:“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染入我们的心田,如油入面。在和面时掺入一些油是极其容易的;但掺入之后,想再从面中取出这些油,那就难如上青天了,所以经典中说世尊的常随弟子中,许多已证阿罗汉,但三毒所残留的习气,仍保留不断,只有如来才能断残习。”释、道在此问题上达到统一,是为大道至泛。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是圣人的境界。何如能,学也,内修也。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习上的事讲究每日都有长进,为道的事则与之相反,对道的理解越深刻,其作为越少,渐至无为之状。之所以无为无不为,取决于天下有事无事。有为是天下需定之时,无为则享太平。是以老子所谓无为而治,实在是因为天下恒定之季。故,云无为,一曰身心太平无所欲,二曰天下太平无所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以百姓心为心”之意切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大德之人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似愚见拙,大智慧也。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遵循“道”而养生,是以能避恶祛邪、超越生死尔。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德者,得也。以道而生之得,守之,是以为德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是否可以理解为:得之而不恃,得厚之而不折,是为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大自然的规律就是因果,因其母而知其子,因其子复知其母,故,有其明而用其光,守柔者是为强也。何以守道?何以得道?如此尔。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朱门酒肉臭,路由饿死骨”,此若为盛世,浮夸也,盗世之名也。兴大道而治天下,“唯施是畏”。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修德之与身、与家、与乡、与国、与天下,而得不同成就之德也,以此复可观身家乡国和天下之状也。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趸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巳。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是以自持若赤子,持物若婴儿,使之长久,生生不息之貌。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人类之大同,小智慧也;自然万物之大同,是之为大智慧,是为真大同尔。故,智者通过减少欲望和自我修养达到与万物大同的境界(玄同),从而超越一切利害,受天下尊重。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此为治国之理想境界。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百姓是淳朴还是刁钻,全在于执政者执政方略。执政者刁钻,焉能令民淳朴?福与祸、好与坏都是相互转化的。人所迷失的在于顽固于习惯和已有的知识、定义、结论。“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守中也。中庸之道,是为大道。壮而老,老而折。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道德修为,根深则蒂固,以此,可以长生尔。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道至简,故有“治大国若烹小鲜”。道莅而天下正,达“清净”之世。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无论大小,皆谦让、谦和,礼贤下士,是为大国小国各的所欲。故,为官不嫌职卑之人,为人不弃狂野乞者,为国不嫌小国之民。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道者,圣也;受货者,商也。得道者,虽有恶罪,可以免;有道者,虽居僻野,我愿访之。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败之规律,再难的事,要先从容易做的地方开始;再大的事,必须从细微处入手。亦可为天下事,先易后难,细节决定成败。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未雨绸缪、一切入一论尔。事物发展总是先有征兆而后再来。即使未有之时,亦有量之积累到质变之临界点,是故,能发现此,独具慧眼者之伟人也。事物成败不在有,而在过程,是故,“慎终如始”,过程至伟,而其果实居于其次尔。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多有人批判“愚民之道”,然,执政者多以愚民之道治国尔。原因何在,民者,论智,一者,可强也,合众则愚,乌合之众也。西人有著《乌合之众》,可读。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所谓江海汇于溪流,泰山起于杯土,唯成其势,力聚合为一尔,反之,则散无状。是以,谦下成一势尔。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慈、俭、天下先”实为中庸之道,以此可知其所知所守。然,大慈至勇,大俭至广,非不为天下先,其道在先何不为尔?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冷静和谦和真的是美德呀!谦和以待人才,奉若上宾,使其发其力得其功、成之事得其名,莫与之争,故,才可尽才。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如,哀者胜矣。

用兵之道,在于以静制动、以退为进,尤其不可轻敌,凡轻敌者必败,故,哀者有其勇。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大道至诚。然,亦如爱因斯坦相对论,其曲高和寡,虽闻者众众,知者寡寡。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之,病也。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此句甚可修私德。老百姓不畏惧你的威严的时候,那就是老百姓的威严到来的时候了。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煞,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颣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则因其勇而亡也。反之则无此犹尔。此为天道,天不与你争而最终胜利者是天,天不自说自话而最终都归其所言。以此类推,善谋则是。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煞之,孰敢?常有司煞者煞。夫代司煞者煞,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百姓连死都不怕了,你还拿死吓唬他们干什么?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凡是都有两个方面,或正反,或互毁。故,厚此必薄彼。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柔弱胜刚强。人强易死,木强则折。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下之道,就如同拉弓射箭,射高的东西就仰视,射下面的东西就举起来。使用的力量,多了就减下来点,少了就补充上去些。人之道则与之相反,少的一定要奉多的余出来的。什么人能以多的余出来的以奉天下呢?这就是有道之人了。他们为而不坚持不持有,功成而身退。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上圣若水。上胜若水。柔以克刚。在社稷出现病患的时候为主,是拯救社稷的主;在国家出现不祥征兆的时候出任为王,是为天下王。是之如水形,易之而出,顺乎其柔,克之以刚。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大的怨恨虽然可以和解,但不会消尽,肯定还有积压的怨气。以德报怨未必就是好事。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此小国寡民者,实为大同世界祥和之民也。还归如朴,状态若人类之初。今人不可尽责其境,此状可化未来千万年千变万化之社会。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可信的言语未必听起来很美,为善之人是不必辩解什么,有知识的人不广博(专乎?)。天行利而不善,圣人为而不争。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上且为引玉之砖,启发思考。

☆ 作者简介: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四字经(学以致用)
道德经及解译
李健:《老子》最古本系真经
《德道經》在線朗讀(熊春錦)
《道德经》全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