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切缅怀——纪念国医大师邓铁涛诞辰107周年

农历十月十一日,正值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诞辰107周年。

2003年那个春天,当非典SARS在中国横行时,一位87岁,名为邓铁涛的老中医力挽狂澜,扭转了治疗那个急性传染病的被动局面。他主要用的方子叫“仙方活命饮”,并不神秘,但邓老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大智大勇令人钦佩。

在当下这场抗新冠病毒疫情战役中,中医得到高度重视,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抗疫的主力军。邓老若九泉有知,一定欣慰不已。为此,我们转发邓老此文,以作纪念。

摘要

中医对传染病早有认识,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强调寒邪,明代吴又可《瘟疫论》对急性传染病又提出了“戾气”、“厉气”和“杂气”说

中医认为传染病的发生是由气候环境因素、人体内在因素和戾气、时行之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诊断模式应以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相互补充。中医重视“邪气”对人体的危害,但更重视“正足以胜邪”,注意维护人身的“正气”。“祛邪”是治病常法,其宗旨不单在于杀灭病邪,而重在使“邪气”不得安生而被逐出体外,历代众多名方验方即是战胜传染病的重要“武器库”。

今后,更应加强培养“铁杆中医”,发展中药针剂,加强运气学说研究,引进西医的分析科学方法进行辨证,进一步提高中医防治传染病的效果。

传染病的发生是气候环境因素、人体内在因素和戾气、时行之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诊治传染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现就此分述于次。
中医如何认识传染病

中医没有微生物学说,反而在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上超过现代的西医,似乎不可理解。

疾病有内因和外因,有不内外因,这是中医的三因学说。外感六淫之邪为外所因;内伤七情为内所因;饮食饥饱、疲极筋力、虫兽金刃等为不内外因。这是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疾病分类。传染病属于外所因的外感病类。

风、寒、暑、湿、燥、火之感染为外感病的病因,统称外邪。仲景时代强调“寒”邪,故其巨著名《伤寒论》。

金元时代刘河间创立“六气皆从火化”的新说,这是“温病学说”的启蒙时代。

明代吴又可《瘟疫论》对急性传染病的病因提出“戾气”、“厉气”说,最后认为这些“戾气”、“厉气”有多种多样因而又提出“杂气”说。此书著于公元1642年,吴氏杂气之说已摸到“细菌”的边缘了,可惜当时我国没有光学的发明,而失之交臂!但吴又可创立的“达原散”、“三消饮”等方为制止疫疠之流行起到卓越的作用。在2003年也有用“达原散”治疗SARS的病例。

如果从传染病学的病因病机来看,在公元1798年吴瑭“原病篇”已比较完整地提出中医对传染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吴氏论“原病”共3条,总括言之:(1)岁气、年时(气候与环境因素);(2)藏精、冬伤于寒(人体内在因素);(3)戾气、时行之气(致病物质)。

各种各样的致病物质,在大自然环境中早就存在,但要到一定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环境,适合其生存发展才能横行为害。另一方面在同一个自然气候和社会环境下,不利于人的生存。但最后决定能否成病的关键,是“不藏精”,所谓不藏精不专指房劳说,一切人为之能动摇其精者皆是。就是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是中医理论可贵之所在。

反观现代西医,至今只把着力点放在致病物质上。SARS的罪魁祸首是冠状病毒,带给人这种病毒的是果子狸。因禽流感把鸡杀光!

而中医学对大自然气候环境的变化方面还有一门“运气学说”。近200年来受到批判的“五运六气”学说,经过2003年SARS之战,已再次为中医学界所注意和重视。2003年为癸未年,是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之年。我不懂运气学说,当时我曾根据粗浅的见解答记者问,预测6月以后广东疫情将退,我认为SARS乃湿邪之疫,6月阳气升发湿当去则疫亦止。

中医对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模式

中医把疾病看成是变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从病情千变万化之中,掌握其规律,并提升为诊断模式。

  • 张仲景———寒邪自皮肤而入,循六经传变,按六经辨证。

  • 叶天士———温病自口鼻而入,按卫、气、营、血辨证。

  • 吴瑭———分上焦、中焦、下焦,按三焦辨证。

  • 王孟英———赞成卫、气、营、血辨证之外,又分外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大类。

从上述可见中医对外感病有几种诊断模式至今未有统一。上述几种模式应看成是辨证的发展。应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模式之统一,责任在21世纪的中医。

总之,中医对传染病的诊断是抓住致病物质“邪”(包括多种细菌与病毒),它在进入人体之后,引发病人的各种反应特点而作为辨证依据的。

(1)把邪分为风、寒、暑、湿、燥、火与疫疠之气;

(2)邪进入之门户为皮肤与口鼻;

(3)邪的发展横向为六经,纵向为三焦,纵横向为卫、气、营、血。王孟英更强调邪气内伏自内而外发的补充;

(4)根据我国时间医学理论,掌握四季流行病的规律分为:风温、春温、湿温、暑温、秋燥、冬温等。这便间接掌握了各种不同传染病流行季节的常见病的规律。

几千年来,靠以上的诊断模式,建立中医对传染性、流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理论。

战胜传染病的理论与经验

西医以微生物为靶子,千方百计寻找杀灭病菌、病毒的药物,或研制预防疫苗。自抗生素发明50多年来,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取得显著的成绩,但由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强,尤其是病菌的抗药性比新抗生素的研制更快,不少有识之士十分担心,将来会出现无药可治的细菌性疾病!

若论病毒性疾病,近半个世纪以来一再证明如乙脑、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中医治疗远胜于西医。新瘟疫SARS之战则是众所周知,优势有目共睹不必多言了。疫苗之研制则是西医的优势。但中医药防治亦是优势。

中医对传染病治疗的优势,不仅在于有多少张验方,更关键在于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01
掌握“正”与“邪”的矛盾

中医重视“邪气”对人体的伤害,但更重视“正足以胜邪”的掌握,在治疗过程中处处注意维护人身的“正气”,故有“留人治病”之原则。

“祛邪”是治病常法,其宗旨不单在于杀灭病邪,而重在使“邪气”不得安生而被逐出体外。给“邪”以出路比之“邪”、“正”两伤更为高明。温病学家叶天士说:“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结,势必孤矣。”这几句话似乎平淡,但实际可以看作是中医治疗传染病的战略思想。引而申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辨证准确,用药得当,都能达到“祛邪”之目的。

如果按照西医之模式,所有有效中药方剂通过细菌培养,抑菌试验,大都属于无效的结果,有些药方甚至可成为细菌的培养基。比如张仲景的白虎汤与人参白虎汤,有人用动物实验全无退热作用。但1955年石家庄中医郭可明就是用这两方加减治疗乙脑20例,疗效达90%(世界医学统计病死率为30%~50%)。20世纪70年代中央一首长高热,用尽西医方法无法退热,后请岳美中先生会诊用白虎汤3剂而愈。

02
中医攻克传染病有个“武器库”

中药与方剂,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神农氏尝百草而创医药。第一本中药学是《神农本草经》。唐代出现世界第一部官颁药典———《新修本草》。但用药治病自伊尹作汤液之后,便知道多种药物组合成方,产生更好的疗效。古代医学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大学派。医经、经方成后世中医学的主流。现在驰名世界“鸡尾酒”疗法,从方剂学观只是中医伊尹时代之水平。

中医制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之下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升降浮沉、药物归经,按君、臣、佐、使以处方用药。因此,“医方”已成为中医治病的最为重要的手段,成为中医伟大宝库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政和年间《太平圣惠方》选验方16834首,至明代朱棣的《普济方》载方61739首。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之精华,但历代名方验方则是中医战胜传染病的武器库。例如使刘海若能苏醒过来的“安宫牛黄丸”是清代吴瑭温病条辨的名方。与“安宫牛黄丸”齐名的“至宝丹”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紫雪丹”是宋代许叔徽《本事方》方。以上3种药合称“三宝”,是中医治疗高热神昏谵语的3张王牌。西医每逢高热,便用冰敷以降温,认为可以保护脑细胞。但往往使邪气内伏,而产生后遗症。我们的“三宝”既能退热,又能保护脑细胞。

如果今天拿“三宝”去申请药审,一定不能通过,因为有重金属成分朱砂1~3两。这说明中药方剂是不能以西药理论为准绳的。从清代到现代用“安宫牛黄丸”者可谓不计其数,从未闻有什么副作用。当然辨证错误应用于寒证的患者便要命了,这是用错药而不是药之错。

展 望
01
扫除歧视中医之障碍

(1)中医没有细菌学说不能参与传染病的防治。(2)以统计学为准绳抹杀中医之疗效。例如1956年蒲辅周一人成功治疗乙脑167人,卫生部却以其使用了98组中药处方,不具统计学意义,不承认其疗效。(3)中医药不能重复,怀疑中医药的科学性。不懂中医辨证论治,只照西医的辨病,如何重复?

02
培养“铁杆中医”为当务之急

由于社会上重西轻中已成风气,中医教育之偏差按西医学的观点认为《伤寒论》与《温病学》为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著作,在20世纪已落后了,乃将这两门经典课降低为选修课。致使后之学者,只知细菌、病毒之感染与抗生素之应用,而把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精粹丢掉了!这种情况从全国中医院治疗发热病来看,已是普遍之现象了!因此大温课,并深研四大经典,以培养真正能用中医药治病救人的“铁杆中医”,实为当务之急也。

03
中药剂型改革,发展中药针剂

血管给药,是西药的一大优点。中药注射剂的研制,这是提高中医治疗效率的一大途径。二三十年来,这方面已有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仍很不够。如果在这方面下大力气,下工夫,抗菌消炎领域,中药针剂将成为一支主力军。我校与药业集团已经开始合作,正在起步,希望会有惊人的成就。

04
对温病学的展望

我15年前对温病的展望,至今仍然值得参考。《展望温病学》一文1990年刊登于《新中医》11期。文章最后我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中医学是综合性的科学,它重视宏观,重视整体,重视动态观察,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温病学亦不例外,必须保持这些特点,发扬这些特色,并应加强对运气学说之研究。我过去错误地认为运气学说是玄学,现在应该重新认识它,希望有人能利用天文、气象、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最新成就去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这一研究一定会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2)引进西医的分析科学方法进行辨病,在准确辨病的基础上,按中医寒温辨证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辨证,实行辨证———辨病———辨证之方法,从而摸索出各个病证的规律,写成包括发热性、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热病学》。到那时,就可以不再用《伤寒学》与《温病学》去教育学生了。但此一工作不是十年八年所能完成的。中医院校学生今天还必须学习《伤寒论》与《温病学》。我主张把《伤寒论》扩大为《伤寒论学》即把自仲景之后一些伤寒名家的理论与见解统编人教材中,使之成为一门现代的课程,不单只教学生以仲景原书。

(3)论发热,除外感发热一大类之外,还有内伤之发热,这是中医学一大特色,这是西医学至今未有而中医领先的伟大成就。“甘温除大热”之说倡于金元时代,距今已六七百年了,许多中医怀有瑰宝而不自知,这是非常可叹的事啊!用甘温如参、归、术、芪之类治疗39℃~40℃之高热,这是中医之绝唱,可惜能掌握此技者尚少耳!故应大大加以发扬、提倡与普及。因此在《发热病学》中应加入“内伤发热”的内容。其中包括阴虚发热、阳虚发热、阴阳俱虚之发热。这样一来这本巨著,自宏观到微观,从外感到内伤,从寒到温,从中到西,都包括无遗了。

企望我这一建议,能为人们所接受,有学者去实行,这是笔者的万幸。

以上是我在15年前对温病学的展望,其实就是对《伤寒论》与《温病学》等有关传染病学或发热病学的展望。今天仍然值得参考。故重复引用以结束本文。

作者:邓铁涛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名其妙之危急重症”辨证眼目何在?
基于中医疫病学理论谈新发流感的辨证论治
规范中医外感病防治体系,夯实中医 ​临床基本功
刘清泉:四种原因所致疫病的分析
【冯老答疑】太阳病先传哪?少阳?阳明?
名家| 抓住三阳,治在太阳,中医防治外感的优势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