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子养生要点

 

一、保养“精气神”,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满、气足、神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而精亏、气虚、神弱则是疾病与衰老的标志。中医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说法。《灵枢·本藏篇》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於性命者也。”(人体血气精神的相互为用,是奉养形体,维护生命的根本。)可见古人对这三方面的调护、摄养极为重视。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阴精充盈,可以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更能提高抗病能力。精有先天、后天之分,中医说:先天之精受之父母,是“生命之根”。但先天之精,需要后天之精的充养,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后天之精,完全来自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又称“水谷精微”,有了这些营养物质的补充,人才能正常生活。

“气”是指人体的元气,“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神”是我们的精神、意识。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意、志、思、虑、智等活动,藉由这些活动,能够展现人的健康状况。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表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

 

从中医学来说,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因此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之,神旺则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或是病情的进展,都是从这三方面来考虑。“精气神”三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助长,关系密切。

 

养精、保精是健康长寿的根本。按《黄帝内经》的话来说叫“积精全神”,认为追求健康、长寿,一定要把肾精蓄积在那里,作为生命的基石,就像水库有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农田一样。

 

肾有“主骨、生髓”的作用,其华在发。肾主管养育大脑、骨骼,肾精丧失了,骨头、大脑也就受到损伤,记忆力下降,体力衰退,并且出现白发,不论男女,都是如此。男子纵欲,泄露精气特别严重,女子纵欲,泄露精气相对少一些,但是,日积月累,对身体的损伤不可忽视,因此寡欲不仅仅是对男子的要求,对女子也很重要。纵欲必然会泄掉人的精气,使人精力精力衰退、导致脑力下降,生育能力下降,乃至衰竭,出现腰酸背痛、脱发、齿枯、耳鸣、眼花等征象,以及糖尿病、肾病等疾病表现。女性伤精还会殃及容颜,患上妇科疾病,还有可能导致机体内分泌紊乱,影响消化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不要图一时之快,而“引火烧身”、“竭泽而渔”。须知:“淫欲”不仅消耗自己的精气,同时更是消耗自己福报。漏气的行为太过,则气绝人亡!健康最重要,节欲是关键!“得”一时之快,耗掉自己的精气,这是得不偿失。

 

另外,还要依靠饮食营养来充实气血,所以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是保精的重要手段。在饮食中,要多吃养精的东西,如黑芝麻、黑豆、山药、核桃、芡实、莲子等。平常多吃这些食品有利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人生病有三个原因:有外在的,有内在的,有不外不内的。外在的是风寒署湿燥火,内在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不内不外的就是饮食和生活起居。“很多人虽然把脸洗得干干净净,但是远远望去,好像蒙了一层灰一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色晦暗,其原因在于元气和肾精不充足。所以,美容不是表面功夫,只有脏腑安和,气血足,经络通畅,元气肾精充沛,气色才能由内而外的润泽透亮,皮肤自然会变得细腻嫩滑。”用化妆品,只是外在的东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女士们,要注意了,《黄帝内经提示--五脏健康,容颜才美》,《五脏健康,疾病跑光》,还有一种说法:《脾脏健康女人才美丽》。

 

二、女子要注意保暖

 

女人对冷比男人更敏感,从生理角度分析,男人和女人生殖系统的不同造成了他们的温度“差异”。男人生殖器官中的睾丸不耐高温,它需要维持比体温低的温度,否则会伤害精子。而女人的子宫属凉性,不注意保暖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所以女人更需要温暖的呵护。女人要对自己“暖”一点。

饮食养生要忌食生冷,多食温热。尤其是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或处于生理周期的女性,要避免冰镇饮料和性味寒凉的水果。如经常喝些山药红枣糯米粥、五色粥等粥品,不仅温暖脾胃,还能温补血气、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做菜时还可放些姜、胡椒、辣椒等有 “产热”作用的调料。

 

女子来月经意味着周身气血充盛,来月经后需重视调理气血,以保证月经的正常来复。若精神不畅则肝郁不生血;劳倦内伤则脾虚不养血;外感邪气则胞寒不温血,如此皆会影响到月经。建议女子每天晨起服生姜红糖水,此方最能养血,尤其是宫寒血弱之人。

 

女子月经来时,气随血脱,往往体质下降。此时需注意:一则,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勿贪食生冷、油腻;运动锻炼需减少;勿浸冷水;尽量减缓工作或生活压力;可以晨起喝姜糖水以养阳养血。若出现月经前后诸多不适,多因于血虚或感寒,可配合汤药或针灸调理,亦可自己按摩三阴交、女福穴,有一定效果。

 

不少女孩在月经前后常会出现畏寒、肢冷等不适,血虚阳弱之人尤为多见。平时当重视养血养阳:养血除重视按时睡眠外,还需每天早晨喝姜糖水;睡前热水泡脚;忌食生冷、油腻诸食物等等。养阳则建议常灸关元或中极,饮食宜温不宜寒,避免风寒外袭等等。

也可以按揉小腹养阳(月经期间不要按揉),方法为:两手交叠,用手掌心的劳宫穴按揉下腹,以肚脐眼为中心,顺时针推拿60次,逆时针推拿60次,一般按120次,就会感到小腹温暖、发热。

用粗盐茴香袋热敷小腹可帮助补充能量,增补元气,能调理妇科疾病:例如痛经、月经不调等。把粗盐茴香袋放在腰后的命门穴、肾俞穴部位热敷,补肾养肾效果也很好!见《粗盐茴香袋热敷治疼痛特效

 

女性精神养生要保持振奋,避免消沉。如果阳气虚弱,则容易使人陷入过度安静、内敛,甚至抑郁忧愁的状态。可以通过形体的运动来缓解精神上的不快。冬季女性要多见阳光,让环境明亮洁净,多听些轻快活泼的音乐。

 

  女性起居养生要注意保暖,众所周知冷天穿得少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其实,女人的生殖系统最怕冷,切忌“只顾风度不顾温度”,其后果是阳气受损,阳气受损之后,最易出现的病变就是月经不调,脸长黄色锈斑。所以女性在要格外注意颈部、腰腹部和足膝部的保暖。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否则会阻碍血液循环。

 

三、久视伤肝,久坐伤骨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女人养生重在养肝。当然这不是说男人就不需要养肝、女人不需要养肾。女人养肾同样很重要,肾脏乃生命之本,一生都要养护》,肾气足,百病除 》。

 

“久视伤肝,久坐伤骨”:对女子来说,肝作为身体的大血库,尤其重要,要注意好好养护。久视会伤肝血!为什么这样说呢?肝开窍于目,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全依赖肝精、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肝经上连目系,《灵柩·脉度》说:“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肝的精血循肝经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灵柩·脉度》也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精血充足,肝气调和,眼睛才能发挥视物辨色的功能。

“目受血而能视”,“肝藏血,主情志的疏泄。”过度用眼自然要耗损肝血,我们的肝脏就像身体里的一个血库,如果血库里的血不充足,就会出现眼睛干涉、视物不清、小腿抽筋、腰膝酸软、手足无力、手指不灵活、皮肤出现斑点、情绪不稳定、月经不调等一系列症状。这一系列问题的祸首便是“久视”。

 

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也不要长时间看书,看书时每隔1个小时要活动十分钟,尤其不要在如厕时看报纸、看手机,否则会损伤精气神。“久视伤肝,久坐伤骨”。电脑一族长期坐在电脑前,眼睛盯着显示屏,长时间如此将会出现头昏、头痛、眼睛发涩的现象。如果肝气不舒,人的周身气血运行便会紊乱,出现高血压、消化系统紊乱等疾病,妇女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

 

四、薄滋味、合理饮食

 

薄滋味指饮食要清淡,少盐、少油,戒肥甘厚味,口味好只是满足了人的口感,但对于身体无益

合理饮食不是指要吃好的、吃贵的,而是说饮食结构要搭配合宜,多吃蔬菜和素食。

消化吸收是最重要的,吃的东西不能吸收,等于白吃。一家人吃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只有你缺钙?完全是吸收的问题。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必须要吃主食。有些女性为了减肥,只吃蔬菜;一些糖尿病患者,为减少糖分的摄取,不吃主食;人体得不到足够的水谷精微,后天之精得不到补充,基础不稳固,怎能不生病?注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等食物的合理搭配。五谷宜为主,失豆则不良。蔬菜应多吃,要吃应季、本地、新鲜的蔬菜,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忌偏食。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五、寡言以养气、少思以养神

 

寡言以养气、少思以养神:指说话要戒急戒快,尽量少说话。一个人若经常性地喋喋不休或大声叫喊,会使体内元气不足,而且多言者常伴有情绪激动、紧张和代谢加速,耗氧增多从而损伤元气。不要胡思乱想,以免用脑过度影响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人的大脑是人体的“指挥机关”,若让其过分劳累,得不到必要的休息,“指挥”就有可能失误,譬如经常性的用脑过度,往往会使人出现头昏脑胀、记忆衰退、神经衰弱等症状。因此,人在勤于用脑的同时还要善于用脑,切忌用脑过度,以免危及人体健康。

 

六、常叩齿、咽津液

 

常叩齿、咽津液是一种简单但是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古人认为“津液”是人体的精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去,有养生益寿的功效。“常叩齿、咽津液”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据文献记载 ,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 ,年过八旬 ,齿紧完好,身体健壮 ,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 ,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 ,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有人主张: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叩齿三十六下,同时将产生的口水咽下,从小坚持一直到老,可以使牙齿坚固,不生牙病,相传这还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方法。现代科学认为叩齿能兴奋牙体和牙周组织的神经、血管和细胞,促进了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其抗病能力。叩齿保健法功贵在坚持,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有些医家认为,叩齿法对已患牙病者可能不合适,原因是叩齿力大,恐有损伤牙齿。

 

养肝护肝穴位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女人养生重在养肝。按摩以下穴位,养肝的效果非常好。

  1、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4、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5、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测对称,也就是两个。这个养生要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您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揉太溪穴就是帮助冲散淤血。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详见《激活先天之本的太溪穴》。

 

  八、其它养肝护肝的方法:

  1、多喝水排毒,养护肝脏

  人体很多毒素都是通过水分的排出同时一起排出体内。而初春寒冷干燥身体更需要大量地补充水分。其实,多喝水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2、均衡饮食,减少对肝脏的伤害

  其实饮食对肝脏的健康与否影响很大,除了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外,还要注意食物的均衡搭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而春季饮食中的均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取得相应的平衡,会让肝脏更好地运作。

  3乐观心态有益肝气畅行

  不论针对什么,乐观总会让人保持健康与活力。特别是肝喜疏恶郁,如果生气发怒的话就会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所以如果想要保持肝脏的强健,就要学会控制怒火,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遇到特别生气的事先冷静一下,深呼吸十次再说话。而且,爱生气的女人容易老哦!

  4运动,强体护肝脏

  健康永远离不开饮食跟运动。春季气温回暖,适合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爱美的女性要积极运动,不要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哦,运动可以让你健康,以及保持你的美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里的“脾不统血”是什么意思?
血的生成
脾胃好了、人就好了
养生恢复篇(三)
阴虚体质的特征与养生和调理
中基——藏象(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