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乡情怀|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

——纪念祖母逝世七周年

作者:张东红
奶奶虽已离开我们多年,但是孙辈们对奶奶的无限思念却与日俱增。今逢奶奶逝世七周年之际,我用笨拙的笔,把她那饱经风霜、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用文字概叙记录下来,寄以孙辈们对奶奶永远怀念之情。

01
奶奶高甸吴氏,连城张九世自惕公支下复礼公元配,生于民国十七年戊辰(即公元一九二八年),七岁礼聘童养媳。在入张家时,婆婆和老婆婆因特殊原因相继过世,小小年纪刚进家门,除了日常家务、洗衣浆衫、端水倒茶、侍奉体弱多病的公公外,还得和比她大一岁、忠厚老实的未来夫君复礼结伴田间地头,犁耙盖耖、插秧割稻。时人见这么小的两个孩子能娴熟地干着大人才能干的农活,都啧啧称奇!
公公因为患有腿疾,常年卧病在床,脾气甚为暴躁,加上当时家规家法颇严,做错一点点小事,公公就会严厉呵斥,甚至于棍棒相加。有一次,公公发现瓷罐里自己爱吃的粉子少了一点,怀疑是儿媳妇偷吃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找来一根一把抓的棍子追着就打。奶奶见状吓得撒腿就跑,一口气逃到屋后的黄荆岭山顶,躲了两天两夜。这么小的孩子,在大山顶上一个人呆了两个晚上,恐惧可想而知!每天繁重地劳作,经常食不果腹,连已变质的食物能吃饱都是一种奢望。唉,奶奶真是尝尽了人世间的各种痛楚。

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经过不断地努力,家境渐渐有了点改善。奶奶二十一岁时,生下一子。接着又生下了次子和三子,可惜都早夭了。四个女儿也相继出生。


02
上世纪大跃进年代,家乡因自然灾害接连闹饥荒,吃了上顿没下顿,山上的树皮、田梗上的蒿子、草根,甚至“观音土”都成了家里的主食,能吃的都弄回来吃了。后来,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了,只好“厚着脸皮”去找街坊邻里借。借钱是件难以启齿、难为情的事,经过再三斟酌,只好选择几个自认为关系还不错的乡邻开口。那时候的人儿虽然很淳朴,可见到你家这么困难,当心借了还不起,都假以各种理由,委婉地拒绝了。
为了生存下去,奶奶不得不翻山越岭,去一山之隔的戴冲,捡一些别人家收摘剩下的南瓜和瓜蔓回来充饥。刚开始,每天还能有些收获,渐渐地每次就越来越少了,有一次竟然一点东西都没捡到!面对无法逾越的困境,绝望的心情无法言表,坚强的奶奶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回来的山岭上放声大哭:“老天啊,老天!你要饿就饿死我,留下我的孩子们吧!……”可见,母爱是多么的伟大!
奶奶的伟大,首推“博爱”,即使这么困难的条件下,她还收养了一个姑姑(弃婴),待如己出。我们称之“大姑姑”。后来大姑姑知道自己身世后,对奶奶非常孝顺,对待老人家比对自己的母亲还亲。奶奶病危时,大姑姑始终侍奉床前寸步不离,自是后话。

03
然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七一年正月,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中。正月二十这天,对奶奶来讲就是天塌下来的日子!已在生产队长任上的爷爷像往常一样带领社员们去上工。当天的任务是拆掉队里的老房子,把墙基的石头扒出来去建田埂。刚开始拆屋顶都比较顺利,一会儿就拆掉了。剩下的山墙大伙儿觉得比较简单了,就商量着拿来长棍子几个人一起推,几个回合下来,山墙晃晃悠悠,可就是不倒!
大家就议论着谁去墙角挖几锄头,肯定推一下就倒了。那时候吃苦、危险的事都是生产队长带头,爷爷选了两个比较机灵的小伙子一道扛着锄头就去挖。哪知道挖了几下,山墙就炸响开裂,两个小伙子马上转身就跑。爷爷因有耳疾,没有反应过来,伟岸的身躯被倒下的山墙瞬间湮没。乡亲们奋力扒开土坯,把奄奄一息的爷爷救出来,立马飞奔抬送枞阳县医院,经医生诊断肋骨断裂三根、内脏严重损伤而抢救无效,在没有家人在身边的情况下,爷爷的生命永远终止于四十三岁。

爷爷刚受伤的时候,乡亲们没敢告诉奶奶。得知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后,奶奶哭得呼天抢地!在一次次的涕泣如雨之后,看着一班孩子(最小的孩子不到两岁),为了活下去,奶奶选择了坚强面对,那一年奶奶她才四十二岁。


04
七十年代,奶奶去连湖学校做厨师。那时候学生生活条件差,经常有学生来讨水喝,老人都笑脸相迎,提供方便。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尊敬她,亲切地称呼她“老恩”(俚称,即“老人家”)。学生毕业了一茬又一茬,尊敬从未间断。我在前段时间碰到一位在连湖小学毕业了四十多年的老校友,闲谈中他还清楚地记得学校里有一位“老恩”。
奶奶刚到学校的时候,工资是八元,渐渐地涨到十五元。我们兄妹三个的学费,几乎都是从奶奶的工资中扣除的。有一件事,我终生都不会忘记。那时候学校教职工偶尔有会餐,奶奶一般都会提前来到我的教室窗外,轻轻地告诉我,叫我中午不要回去吃饭。

下了课,我来到厨房,奶奶借口让我帮她在锅洞口烧柴,实则就是让我来吃点好的。她在锅台上忙着炒菜,饭菜烧好了老师们先吃,校长、主任也非常好,一般都会主动留下一些肉菜什么的,奶奶怕人讲闲话,把肉埋在碗底,端来让我吃。肥肉在那个时代绝对是好东西,但连吃几块就有些腻了,我趁着奶奶不备偷偷地把碗里的肥肉丢进锅洞里。奶奶看到我吃完了,就非常地开心。我瞅瞅奶奶一个人坐在老师们刚刚吃完的桌子边,吃着一些剩下来的青菜,淘着一些菜汤。这一瞅,至今记忆犹新,终生不会忘记。多年后,每每想起这件事都很自责。奶奶在学校的工作,不但给家庭增加了收入,也为那个时期的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05
奶奶善良老实,一生积善成德,做了许多好事。邻里有什么困难,她会竭尽全力地去帮。那年冬天,村里有一个智障妇人生了一个女儿,奶奶主动帮忙,不但料理产妇满月,而且一连照看了好几个月。这家人比较懂事,孩子长大嫁人认亲时,特地送来了一个很大的礼包,表示对奶奶的感谢。
村里有老人病危过世,几乎都是奶奶去料理,服侍最后一程。记得有一个叫“花爹爹”的孤寡老人,生了好几个月的病。刚开始还有邻里去探望,要死的人大家可能有些怕,渐渐地去的人就少了,可奶奶依旧每天送水、打扫卫生、帮老人擦洗,服侍几个月从未间断。老人临终前非常痛苦,弥留之际,气若游丝地告诉奶奶:“如果有阴灵,我一定会保佑你的儿子儿孙……”我想这可能是老人寄望以此对奶奶照顾他的感激吧!

我依稀记得村里还送走了一位叫良苏的孤寡老人,奶奶也服侍照料了很长时间。


06
奶奶没有文化,讲话比较朴实,经常跟我们讲:“人要做好事,不能做坏事,多栽花少栽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奶奶用她的一生,给我们演绎了“什么叫做好事做好人”。人们都夸奶奶有福气,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欢声笑语。
奶奶坚守中国文化传统,养老扶幼,守节四十二年。卒于二零一一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凌晨二点十分,享寿八十四岁。亲朋好友们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纷纷前来吊唁,我们家光答谢招待的正席就有三十来桌。
在收殓奶奶遗体的时候,我们兄妹三人泪如雨下,分别在奶奶的手边、脚边都放了些钱,希望在世时省吃俭用的奶奶在天堂那边过得好一些。也算是我们感觉愧歉老人的一点心理安慰吧!道士算了下葬吉日,说:“老人家要在家停棺五天。”大家都说奶奶不想走,想在家里多呆几天。我也想老人家肯定是舍不得走啊……五天一晃就过去了,出殡那天,我们准备了很多鞭炮,计划从家到墓地全程鞭炮不停。弟弟特地买了两个很大很大的烟花放在大门左右,恭送在我家含辛茹苦七十七年再也不回来的奶奶。
奶奶的墓地离家大约有一公里,经过一条公路,公路两边每家每户的乡亲们早早地就准备好了鞭炮,全体出动送奶奶最后一程。这样高规格的哀荣,轰动乡里。我想这既是乡亲们对奶奶最朴素的崇高敬意,又是对奶奶一生懿德壸范的最好评价吧!
慎追慎思,叙历终生。忆音忆容,断我肝肠。壮哉祖母,百世流芳。

公元二零一八年七月於贵州

孙张东红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张东红 微信名连城一啸
安徽枞阳人,连城张氏后裔

往期回顾

文乡情怀|回忆我的祖母
文乡情怀|灯下挥毫思社老,笔笔写来皆情深
文乡情怀|故乡的岱冲湖(外一篇)
游子情|乡愁之:连城岱岭
家乡美|山水连湖之:柏洼
家乡美|探访周潭镇汤家墩遗址
家乡美|𠙶山老镇掠影
文乡记忆|老店  椰枣  银角子
云岩闲草|【游记】上九华
老樵诵读|祭妹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前就知道自己要走了的老人都有哪些举动?
清明扫墓
喜欢这双鞋子送给你好了
哭 丧
爷爷奶奶最后悔什么?
【山东】赵淑珍|那些逝去的岁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