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谋士为什么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不选上策?

决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时局动荡、战争频仍之时,外部情况变化万千,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决策可谓关乎生死存亡。因此,君王将相都极为重视决策,广为招揽被称为谋士或幕僚的“智囊”,专门提供决策服务。谋士或幕僚为君王将相提出对策时常常同时提出上中下三策,供君王将相选择,这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

最早出现上中下三策的是《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指出,“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意思是追求上等的,可以得到中等的;追求中等的,可以得到下等的;追求下等的,什么都得不到。 《孙子兵法》的《谋攻篇》还写道,“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意思是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三国时期,刘备和刘璋反目后,决定夺取成都。刘备征求庞统的意见,庞统也给他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暗中选择精兵,日夜行军,在刘璋猝不及防时,直取成都;中策,刘璋手下重要将领杨怀、高沛,手下兵马甚多,并且一直很提防刘备,多次上书建议刘璋驱逐刘备。庞统认为刘备可以借口荆州有急事准备回军,借此召见,趁机除去二人;下策,退回到白帝城,和荆州结合起来,再想办法图川。

隋朝末年,趁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后方空虚之际,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谋士李密,也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往东北打,占领涿郡,封锁临渝关,切断隋炀帝的归路,然后和高句丽两面夹击,让隋炀帝不战自溃;中策是往西打,直取大兴城,攻占长安,占据关中,凭险固守,让隋炀帝有家难归;下策是就近攻打东都洛阳。

谋士们为什么喜欢同时提出“上中下三策”?这与古代时局及谋士的职责与定位有关。时局复杂多变,应对的策略当然就不止一种。服务于君王将相的谋士拟定“上中下”三种策略,便于穷尽一切可能,供君王将相选择。再者,谋士的定位在于“谋”而非“断”,而且,谋士对自己提出的不同策略又有所倾向,他们以“上中下”的方式作出区分,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将决断之权交给主上,不用承担相应的风险。

面对谋士提出的“上中下”三策,君王将相又将如何选择?这里的学问就大了。策略的选择,与君王将相的政治格局、军事素养有关,甚至与君王将相的个性品格有关。

汉朝时,淮南王英布造反,汉高祖刘邦向薛公问计。薛公分析后,认为英布可能采取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中策是“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下策是“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于越,身归长沙,陛下安枕而卧,汉无事矣。”

刘邦问:“英布将会选择哪种计策?”薛公回答说:“选择下策。”刘邦说:“他为什么放弃上策、中策而选择下策呢?”薛公说:“英布本是原先骊山的刑徒,自己奋力做到了万乘之主,这都是为了自身的富贵,而不顾及当今百姓,不为子孙后代考虑,所以说他会选用下策。”果然如同薛公所料,英布采取了下策。刘邦率军亲征击败英布,英布逃亡上中下三策的抉择智慧到江西一带,被他的内弟第二代长沙王吴臣诱捕杀害于番阳(今江西景德镇西)。薛公正是通过分析英布的政治格局、行事风格及个性品格,准确地推断出其会选择下策。

三国时期,刘备选择了庞统提出的中策,借机除掉杨怀、高沛二人。刘备之所以没有选择上策,是因为偷袭成都要冒很大的风险。刘璋不擅于军事,向来又无备战准备,如果大军突袭,一次便可成功,但孤军深入,如果敌人有备,恐怕就会全军覆没,再也无法东山再起。下策更不可取,退还白帝,就是将刘备的军队全面撤离益州,驻守在益州与荆州的交界,再慢慢另外构想如何攻取益州,这是一条极为消极的策略。

综合来看,中策最为有利,既较为稳妥地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又为后来夺取成都打下了基础。历史也证明了刘备选择的正确性。按照中策,刘备除掉杨怀和高沛后,收编白水关的部队,让黄忠和卓膺带领他们向成都进攻。在绵竹,督军李严又率领众将投降了刘备,刘备军力更加强大,很快来到了距成都很近的雒城。在雒城,刘备围而不攻,一年后雒城破,刘备来到成都城下,十几天后刘璋出城投降。

放弃上策,选择中策,也与刘备的个性品格有关。与“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枭雄曹操相比,刘备素以忠厚、仁义著称,这也成为其于乱世中聚拢人心的本钱。庞统的上策效益很高,却失了民心,中策也许可能一无所获甚至损失惨重,但是能得民心。刘备要以自己这个“明主”取代刘璋那个“暗主”,不仅需要一个出师有名的借口,还需要表现出仁义之师的姿态,这样才有利于收服民心。庞统提出的三策是从战役层面考量的,追求的是以最快的方式取得成都。刘备则站在战略高度上考虑问题,政治格局更大,看得更远,考虑如何广得民心,顺利接掌西川政权。

隋朝末年,面对李密提出的三策,杨玄感思虑再三,最后选择了下策,率兵攻打洛阳。杨玄感的理由是,“你说的下策,才是上策。现在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响世人?并且经过城镇却不攻打,用什么显示威力?”在洛阳城下,杨玄感虽然一呼百应,集结了十万大军,但久战不克。最后在隋朝援军的强烈攻势下,一日三战三败,兵败西撤,以失败告终。弃上策,取下策,杨玄感的选择,显然是错误的。以历史的眼光看,当时的隋朝,统治阶级内部还是铁板一块,分裂不大,杨玄感起兵造反时间太早,无论用什么计策,都可能面临失败。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之时,西太后下诏时在广东的李鸿章北上议和。有幕僚为李鸿章定下上中下三策以应对此事。上策为拥两广自立,以李鸿章在中外的影响力,图谋恢复汉人政权,在亚洲首开新政体;中策为速起广东之兵北上剿拳勤王,以谢洋人;下策就是奉诏单骑入虎狼之穴议和了。

分析起来,上策不是忠臣所为,中策实在是空谈,当时广东并无一兵一卒可以调用,所谓勤王之说只能是水中望月,徒劳而已。上中两策都不具有可行性,年近 80的李鸿章,只能选择下策,实为无奈之举。

实际上根据敌我的力量对比、事态的发展趋势,谋士们的上中下三种策略都可能成为最优策略。作为一名决策者,最重要的是判断力,即分辨、选优的能力。决策就是分析、判断,利害相较、交叉评估,从拟定的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一个。上中下三策,究竟是选择哪一种方案好,不仅要从方案本身来评定,还应当从战略目标和全局态势着眼。只有这样,才能选出最优的策略。

摘编自《群众》杂志2017年第4期

作者:张海洋(南京江宁高新园区管委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庞统的职场技术:领导都爱选择题
古代谋士为何总爱提“上中下三策”?君王为什么总是不选上策?
庞统死前给刘备出了三个计策,可惜刘备用了中策,诸葛亮才这么累
趣谈古人上中下三策
古代谋士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却不选上策?
庞统之死的真相,刘备谈及就泪流满面,其实他是主要责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