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贫困户“碰瓷”当引起各级重视和反思

基层扶贫干部常常遇到这样的糟心事:村子整体已经脱贫,发展形势不错,但总有那么一两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后仍不满足,要么“碰瓷”政策,要么提出各种不合理诉求,让扶贫干部疲于应对,不能不管可又无计可施。“验收时,只要他说一句不好,几年的工作可能都白干了。”一名驻村扶贫干部说,最怕因为个别贫困户一句不客观的评价,否定了他们付出的巨大努力。

近日,《半月谈》刊发《一个“碰瓷户”,耗住好几个扶贫干部》的文章,以少数贫困户“碰瓷”消耗基层大量精力为例,揭示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痛点:有的人不符合贫困户条件,非要享受贫困户政策不可;有的贫困户已享受政策,却不知满足,事事要求帮忙;还有的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拒不退出……扶贫工作中的“碰瓷户”“难缠户”,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这些人的胡搅蛮缠,不仅寒了扶贫干部的心,还让大部分勤勤恳恳奔小康的群众为之不满,在脱贫工作中制造了新的社会矛盾。笔者认为,这种怪象值得引起各级重视和反思,尤其亟须补上贫困户教育管理这一课。

补一补精神贫困之课。扶贫要扶经济,更要扶精神。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单纯给钱给物,反而无形中吊高了那些习惯“等靠要”的贫困户的胃口。为此,我们要创新方式,强化道德宣教功能,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从思想上提升、从精神上鼓励,教育引导他们摒弃人穷志穷、好吃懒做的消极状态,还要打开其心结,典型引路,产业带动,帮助他们建立“造血”功能,找到致富的路子。唯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激发贫困人口赚有尊严的钱、可持续的钱,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才能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最终摘掉贫困帽子。

补一补贫困户管理之课。在近年的扶贫工作中,各级只对扶贫干部、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严加管理,而往往忽视了对贫困户管理这一环节,结果就惯出了少数“碰瓷户”“难缠户”。但由于上级没有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帮扶干部也对这些“扶不起来的阿斗”无可奈何。因此说,制定贫困户管理措施是扶贫精准施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现实要求,值得探索倡导。不妨以村为单位制定贫困户管理公约,一方面实行柔性帮教,比如开展贫困户自述、群众评议、干部宣讲、脱贫户现身说法等,补上“扶志”短板,唤醒其主动脱贫意识;另一方面,探索补助款考核发放机制,纠正其“等靠要”思想。只有管扶结合,靶向施策,才能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

当然,某些片面追求脱贫指标的考核政策也确需修正。如上级考核过分强调“贫困户满意”,无疑也为“碰瓷”提供了生存土壤。为此,上级在考核时,要坚持多把“尺子”, 用数据说话,而不是用“标准答案”一味地依赖“贫困户”说“满意与否”;要让群众发声,确保扶贫干部最终得到公正评价,用制度方式消除“软肋”。扶贫不能养懒汉,更不能惯“闹”;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填平诸多藏在“小康”与“贫困”之间的思想暗沟。因此,破解“碰瓷”,既需冷静反思,用创新方式补上贫困户教育管理这一课,又需完善考核,更不能只让扶贫干部感受到问责的“疼痛”,还要让其能感受到激励措施的“心动”。惟有全面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和扶贫干部的活力,才能更好地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扶贫形式主义也是一种“贫困”
半月谈评论:反基层形式主义,从减负开始
【高考作文备考】值得借鉴的议论文范本,专家点评热点时评新闻(2)
积分激励贫困户主动脱贫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扶贫路上的懒汉保,关系保,还能多久
实现2020年后的可持续贫困治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