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泰山月 | 苦尽甘来




 苦尽甘来




  文/ 泰山月

传说停头渡是明代防倭寇而设立的哨卡,凡是船只都要在此停泊检查,所以叫停头渡,后来改成亭头渡。                                          

渡口北面有个贫困的村庄,传说村里的海塘是古代一个和尚自沉堤缺,用他的性命换来的。

一朝一代过去,塘田的稻谷养育了无数的村里人,堤上的青草也不知养肥了多少只牛和羊。

六十年代末,海水还是那样咸,海涂还是爬着红钳蟹,海洋充满生机。

初升的太阳力图扶起颓废的村庄,伸出了千百条抓手似光芒,要剥走它灰色的外衣,让它换上光鲜的外罩,期盼着村里能出读书人。

但积重难返的村庄旧瓦灰墙,浮尘如堵,沉沉的疲惫之态,好似一个唤不醒的老人,盖着一条古老发硬的旧被,在鼾然入睡。

太阳光爱抚地扫描着,扫到了塘堤,塘堤上走着一条牛,牛背上骑着一个小女孩。太阳说,这女孩才是春天的希望。

小女孩七岁,是村里某个小队的小社员,牛也是小队的牛。小姑娘面孔圆圆,乌溜溜的大眼睛探索着未知的世界。她穿着有补钉的碎花衣裳,手里拿根竹扫丝,凭着这根竹扫丝,征服了这只近千斤的大水牯。

除了鸟叫,她的耳边常会响起妈妈的话:“囡啊,为了这份家,你得吃苦呀,苦尽甜会来呀!”

大水牯毛色油亮,肚圆膀宽,特别是那双犄角节理分明,张开如桥。

女孩坐在牛背上,听到远处学校的钟声,心里产生向往:“明年,我就八岁了,我也可读书去,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想到这里,她就会高兴地拉起牛绳,当它是马,绕得塘堤小跑一圈,好像自己是个女状元。

太阳向西慢慢坠下,红的如粉红的柿子,好像有点甜。再一会,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炭甏,烧红了西山一角。晚霞如晒在天上的龙皮,磷光闪闪,与朝霞同为醉人尤物。 

              
牛肚子也大了一圈,夜里它不饿了。

当太阳沉下,晚霞散去,晚风送来了远处的牧歌:“杜鹃鸟呀叫落阳哎,看牛小人哭亲娘啰……”小女孩朦胧中感到那是一首哭娘的山歌,很是悲伤。

记得有一次跟妈妈上城,路过一个有滑梯、摇摇板的地方,妈妈说这叫幼儿园,是小朋友们读小学前的快乐窝,里面全是有钱人的孩子。

小女孩知道农村没幼儿园,只好去放牛。即使有,她也读不起,还得去放牛。                                 

校附近,老师在教一首新歌,名叫“王二小”,在歌唱一位抗日的小英雄:“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歌也有点悲伤,小女孩坐在牛背上听哭了。


暮色四合,小女孩就会赶着牛儿回家。当牛儿关进牛舍,放一点夜草后,一天的放牧生活就宣告结束。此时的小女孩才会如释重负,恢复阳雀般的快乐天性。


今天,却发现牛的脾气有点倔,发起了骡脾气。无论小女孩怎么喊“撇、驾、吁”等口令,对它都无作用,牛只管僵着头呼呼地奔跑。小女孩拉紧牛绳,想让它停下来,反而使它左纵右跳,把女孩从高高的牛背上甩了下来。


大水牯跑了,小女孩跌在地上,一只眼睛砸在石头上,鲜血直流:“妈妈,妈妈……”妈妈没回音。耳边却传来妈平日的叮咛:“囡啊,为了这份家,你得吃苦呀,苦尽甜会来呀!”


一直到11岁,眼看着自己的同龄们都读三年级了,小女孩还在放牛。她有点急,但家里穷,有什么办法呢。                                       
这时,村校里来了一位上海知青教师,她得知情况后,再三上门劝小女孩去读书,并放弃休息时间,手把手教她,使小女孩学业大进,赶上了同学们。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五十年中,小女孩也转换着许多角色,从姑娘变成母亲,又从母亲变成外婆。她的职业也不断变动,姑娘时拜师学裁缝,飞针走线,技术精湛。后又开过干洗店等。                                       
后碰到一心仪男子,即是她的丈夫,威武壮实,是宁波中医院膏方的外包工,不但业务精通,还懂书法,律诗,一手好字使人羡慕。在丈夫影响下,妻子也被他的才艺所吸引,跟着丈夫学习书法。


女儿长大了,是新人类门店店长,熟知业务,领导有方,并也有如意郎君,生个聪明美丽的女孩。儿子还在读书。                     

正当小家之欢如春燕之巢时,天上突然落下一只黑手,夺走了丈夫的生命,从此夫妻阴阳两隔。啊,天公,你馈赠我一块美玉,为什么又要把它击打得支离破碎,这是为什么呀!


丈夫的突然西归,如天柱折,如地崩裂,家无生气,一家老小,何去何从。不觉万念俱灰,前途渺茫。                                   
在最困难凄苦的时候,孝顺的女婿一句话,给丈姆娘生活的勇气:“妈,别怕,有我们在!”这掷地有声的话,一字一个洪亮,斩钉截铁,铮然有声。又好比大水牛的脚步,步步坚定。


这时,娘的座右铭又响彻耳旁:“囡啊,为了这份家,你得吃苦呀,苦尽甜会来呀!”它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枯萎之草,重发新绿,迎接阳光雨露。       

她抛下了悲伤与思念,揩干眼泪,重整旗鼓,体现了为母则刚的精神。


回顾平生,检点生平,自思有爱怜贫苦之心,虽不充裕,也常慷慨助人。天公责罚,也不怨天。 

                           
这个顺天应时妇人,天公何忍夺她夫君!丈夫已化作清明的雨,七月半的烟。唯有那入门穿廊处的小书房中,似乎还亮着一盏永远不灭的明灯,一个背影透出纸窗,他还在挥毫疾书!

带着母亲的座右铭,牵儿拖女,开始新的征程。一个单身女子干过多个项目,但终未赚到钱。后来尝试做保姆,带孩子,终于见到收成,辛苦并快乐着。


过去是为了娘家,现在是为了自己的家。不管为的哪个家,她就得苦,苦尽甜会来。


为了这个家,天高,我得飞上去叼个虫来;水深,我得一头扎进去,衔根鱼来,我似一只海鸟,我要把儿女培养成人!

如今,儿女们各有成就,自强不息。女儿也争气,还是个店长。


芬娟终于笑了。                 

母亲的座右铭继续在响着:“囡啊,为了这个家,你得吃苦呀,苦尽甜会来的!”


芬娟终于品尝到苦尽甜来的滋味,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2022年7月29日于李东部


作者简介

滕延振

滕延振,笔名泰山月,古道等。浙江宁海文物办退休。国家文物博物副研究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博学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宁海民间文艺家学会顾问、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发表国家、省级论文多篇,专著多部。也兼写小说、剧本、小品等文艺作品,并获市、县奖。

□编辑:木子叶寒
□摄影:童志浩/多闻等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棣华堂·乡风】和牛锁:任性天公,有话对你说
笑死人不偿命的动态图片
来呀,来呀,来吃我呀
转帖:来呀,斗起来呀,怎么不动啦!
喜欢四糸乃的快粗来呀!
:来呀!来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