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袁哲飞 |《滕延振先生纪念集》:序




《滕延振先生纪念集》:序




文/袁哲飞

我从来没有叫他滕延振过,我是一直叫他阿振的,感到很亲切。

我和阿振是忘年之交,我大他七岁,但是是老朋友。

我们两家还是世交,我老爹和他爹也是老友,都在老城中街开店,我爹在新和兴南货店,他爹是甡泰烟店,两家人也常来常往。他的娘舅我老爹称“仁哥”,两人三日两头要走动走动。他的大哥延青我称老大,是教师,是作家,县志办编纂的姓氏录里,滕姓就是他编的。他的二哥延洪是我宁海中学1959届初中同学,滕延洪、杨东标和我就是班里当时的“文学三友”,作品常在学校黑板报上发表,还向《宁海报》投稿,也被采用。他姐延娟也是我的老朋友,因为她喜欢写作,出了不少作品,是女秀才,女才人。阿振全家都是文人,都会写文章、读书,最小的妹妹延霞是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写了不少作品,还出了书。他的老母亲戴着老花镜,还看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还同我说林道静写得好。他的妹夫邵能耀、娄开封都是县里的干部,也是我的朋友。

阿振14岁考进宁海县平调剧团,开始学艺。20多年的演艺生涯,他演过平调古装戏,演过京剧样板戏,演过革命现代戏,当主角,也当配角,演反角,也演正角。他饰演的角色在城乡广大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阿振34岁离开剧团,调到县文物办工作。做演员与搞文物是两回事情,一个是用艺术塑造人物,一个是用历史鉴定遗存,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阿振他非常用功,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由慢慢进入角色到逐步变成了行家,实现了极大的跨越。我在七十年代初,到剧团搞过编剧,与阿振高兴地相处了一段时光,当年东标兄也在。后来我又回到文化馆工作。到1983年,我又被调到剧团任团长兼党支部书记,阿振这时段刚调到县文物办工作,因文物办当时没有建立党支部,组织上决定与剧团党支部合并,发展党员,后来我介绍阿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东标兄调到县文化馆,后又调县文联担任副主席,我担任县第一届剧协主席,阿振就是县戏剧家协会首届会员,他能演能创,是大才。到1989年,东标兄调任县文广局局长,我调任县文广局副局长,两人同时进局,阿振在文物办,一直在我们圈子里转,在我们眼前闪耀。他一边努力做文物工作,一边还不断地创作剧本,许多剧本稿子近年还发到了我的手机里。


阿振的眼睛是善良的,讲话是谦逊的,笑容是可亲的,待人是厚道的,王昌良副部长在世时曾讲过,如果他发良民证,阿振应该发两本。一个大好人走了,走得太快呀!今年9月3日上午,空气很沉闷,延娟打我电话,她难过地说阿振不能医治了,从医院出来回家了。我听后感到十分震惊!9月5日上午,又是延娟的电话,她低声哭泣着说阿振走了!我脑子凝固了,没有回话。我一直认为,阿振年纪还轻呀,身体一直来也是好的,一下子是不会走的。但他就是走了,真的走了,我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后来,宁波的东标兄也打来电话,表示深切悼念。第二天,我送上了我们俩敬献的花圈。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阿振的一生,是为人正派,对党忠诚的一生;是热爱事业,勤奋有为的一生;是生命不息,耕耘不止的一生;是善良厚道,为人低调的一生。阿振确实值得我们怀念。

朋友们、家人们决定,要为阿振出一本纪念文集,叫我写序,我义不容辞。《滕延振先生纪念集》由郑世华主编。文集卷首有杨东标、应大松、楼明月、陈承豹、林邦德、华海镜、胡乐飞、王增邦等先生的题笺、题词、书画。同时,辑选了阿振的生平照片,他生前与亲朋的合影,追悼会的剪影。内文收集了追悼会悼词、亲属悼念文章、文友追思的悼文和诗词、网友留言、阿振年谱,还编入了史料附录。卷尾是编后记。纪念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品质上乘。这些悼念文章厚墩墩、实笃笃、沉甸甸,情真意浓,历久弥香,字字句句、词里行间都是对逝者的永恒思念与永久牵挂。这本装帧精美,弥足珍贵的纪念集就像一埕热乎乎的陈年老酒献给了阿振,让他带到远方、带到天堂去喝个醉!阿振,一路走好!

是为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宫腔
姑娘想嫁人 袁哲
袁哲 姑娘想嫁人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 袁哲
美少女袁哲
祝允明 《滕王閣序并詩》(带释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