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承丰 |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





文/陈承丰

佛界高僧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原藉浙江平湖。从祖辈起移居天津。以擅书法、工诗词、精金石、达音律、通丹青、好戏曲,善演艺而驰名于世,他是艺术全才,无一不精,他深厚的文化根基,是现代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是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重要的文化人物之一。

李叔同出生于天津的一所古色古香的三合院里,是一个精灵古怪的富家公子,父亲李筱楼,是清朝进士,曾官任吏部主事,后回乡经营盐业和钱庄。李叔同5岁时,他父亲去世,但家中生活仍然优裕。李叔同聪慧好学,从小便有神童之称。15岁时他便写出这样的句子:“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据同班同学黄炎培回忆,他20岁是一个文章惊海内的才子。

母亲王氏,是李筱楼的小妾,25岁时丈夫去世后,她担起家庭重担,她把李叔同当作天上送来的最好礼物,精心教育抚养呵护备至。1905年3月王氏去世。他就在这样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度过自己青少年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刚从日本归国不久的李叔同兴奋不已。1912春他参加柳亚子先生创办的“南社”,成为《太平洋》报的画报主编,当年秋由于经济方面原因停刊。李叔同来到杭州,在浙江省立师范学校任艺术教师,徐悲鸿、潘天寿、丰子恺一流艺术大师都是他培养出来。真是:“名师出高徒”。6年后即1918年夏,他以特殊的视角,摒弃教学,抛弃婚姻,在杭州虎跑定慧寺皈依佛门,法名为“弘一”。出家后,苦修律宗,他行脚无定,云游各地讲经传道,发表他精心高远的佛学见解。曾几次来过宁波,也到过慈溪五磊寺讲律。

传于弘一法师57岁时,他在厦门南普陀佛教养正院一次讲经,向众僧坦言,我一事无成,一钱不值,自称二一老人。见证他谦卑的一种品格,其实世人在文坛上佛界里对法师评价极高。林语堂说过:“他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他传奇的经历,被后人颂为最奇特的一个人。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享年63岁。

搜集于宁海学南家园

陈承丰:宁海进修学校退休老师。

□编辑:海燕文化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弘一法师(李叔同)罗汉图绘画(一)
长亭外,古道边,了不起的僧人艺术家弘一法师 李叔同
弘一法师(李叔同)《华严集联三百》(下)
弘一法师(李叔同)《心经》
弘一法师李叔同作品
弘一法师(李叔同)《言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