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回头遥看来时遇雨的地方,不管它风雨或晴天。

      [出典]   北宋 苏轼   《定风波》

       注:

        1、《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注释】:

  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十五公里处。

  ③狼狈:进退都感觉困难。

  ④已而:不久。

  ⑤吟啸:吟咏、长啸。表示意态闲适。

  ⑥芒鞋:草鞋。

  ⑦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一本作“一莎”,意犹“一袭蓑衣”。

  ⑧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⑨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3、【译文】1: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轻捷的草鞋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早春微寒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4、苏轼 生平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何以见得?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被人推搡漫骂,不识得他是个官,却以为这是可喜事;《初入庐山》诗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则是从另一方面表达同样的意思。这种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见他对于做官表示厌烦与畏惧。“官”的对面是“隐”,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是这条思路的自然发展。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6、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7、人生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次磨难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劫后余生的东坡对仕途早已厌倦,对人生更是大彻大悟了。

从刚被贬谪(1080年)到作此诗(1082年),苏轼的思想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可是希望不等于现实,彼时东坡的心里,有的是对仕途的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对人生的无奈。其悲观的情绪充盈于词句之中,直至发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的喟叹。

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的绝望中逐渐苏醒,心态变得缓和、宁静,而《定风波》一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

写景,景中寓情。全词所述之事、所抒之情,均放被词人巧妙的置于“风雨”这一环境之中来展开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料峭春风”,“微冷”的春风。雨是什么样的雨?春风轻拂,略带凉意的沙沙小雨,是“烟雨”。也正是这种微风、细雨,才决定了虽无雨具,也不觉狼狈。其实,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来看,初春的风雨应该说还是很冷的,更不宜在初春的风雨中没有雨具行走。而词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感觉。这里有个比较,词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余独不觉”呢?东坡正是在感受这风雨,借这风雨来冲刷心中的块垒。这里似乎在表达,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挺过来了,这自然界中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还有“山头斜照”在前方相迎呢。要说此时东坡的心态已与刚贬谪时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叹,多了一份缓和、宁静。

状物,物有所寄。在风雨、斜照所营造的环境之下,词人巧笔点染“竹杖芒鞋”和“一蓑烟雨”两句,颇有意味。竹杖、芒鞋(草鞋)本是村野农夫所用之物,如今都出现在词人身上,客观上也说明了词人早已混迹平民之中,穿着行为与百姓无二;主观上也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本愿作一介百姓,我更爱这竹杖芒鞋,它们比皂靴宝马更轻便、更好。仅一个“轻”字,便刻画出东坡那满身、满心的轻松来。关于“一蓑烟雨”,历来有多种理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似乎更应该看成是一种写意手法,词人化实为虚,既能让读者感到披蓑戴笠、烟雨濛濛,又让读者去体会那种渔樵江渚之上的逍遥惬意。这样理解也许到更确切。

抒情,冲淡平和。一切景语皆情语。所写之景,所状之物,均为所发之情服务。同时词人又是通过虚词和动词的巧用来完成的。“莫听”两字劈头而来,便将那些风风雨雨全部抛在一边。“何妨”“徐行”二词似在劝别人,实际是在劝自己:这样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呢,它不但不值得逃避,反而可以让人好好地享受一下。真是不一样的襟怀,不一样的感受啊!不是经历大风大雨,焉能如此?“谁怕?”以反问句出之,干脆利落,掷地有声。什么样地苦都吃过了,还怕什么?“微冷”一词则准确地传达出词人此时地感受——这些风雨是轻微的,不但不令人害怕,反倒可作欣赏。最后,全篇的情感都归结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上。这一句是众口流传的佳句,词人巧用双关,以“晴”谐音“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结合起来,了无痕迹。而“无”字在一句之内陆重复使用,不仅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冲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来。虚词和动词的巧妙结合使用,有效地传达出词人内心地平静与冲淡。

综观全词,我们可以用一幅画面来作结:一位老人(其实只有四十五岁),在料峭的春风和微冷的细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时而低吟,时而高歌,缓缓地走在泥泞地沙湖道中!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世上原本就没有风雨。如果有,那么他也更愿意醉卧芳草听风雨。

 

8、“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可以是真实的景物描写,也可以是政治官场上的。 晴:可以说是突如其来的大雨后的阳光普照,也可以说是苏轼在面对宦途浮沉的无惧无悔。   

所有的一切在苏轼看来都是如清风明月般的随意与自然。 这是豁达与从容的最高境界。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苏轼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这种豁达该是我们学习的,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 什么都不再对他造成伤害。

 

9、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

我认为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凡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10、“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又显示出苏轼对人生更彻底的感悟:不仅是失意不惧,得意也一样淡然处之。在自然界,雨和晴是再常见不过的天气现象了,没有阴晴的变幻,自然界就无从存在。同样,在人的一生中,得意、失意也都很正常,都是人生共有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管是顺境、逆境,来了,就坦然面对,从容接受。所以“无风雨”可贵,“也无晴”更是一种境界,尤为可贵。能做到“宠辱皆忘”,才算真正地步入人生的化境。只做到其中的一点,都会留下缺撼,都不是达观的人,扛不住挫折的柳宗元和秦观不是,张狂无忌的曹操更不是。苏轼面对荣辱,都能泰然处之,是真正的达者,所以后世的文人特别景仰他、敬佩他。

 

11、如果人生只有晴空,而没有阴雨,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暴风雨后,小草更嫩绿,花儿更美丽,阳光更灿烂,彩虹更迷人。正因为接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所以它们才能绽放出最壮丽的景象。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经受住了每一次风雨的考验,我们才会更成功,我们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苏东坡先生说得好:“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啊,自然界的雨晴是寻常的,人生中的风雨又何足挂齿呢?

 

12、也无风雨也无晴 

                最喜欢的诗词之一

           每每想到,总会为之向往

        世人世事纷纷,失意之时颇多

能安静的固能安静,能平淡的也能平淡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教育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1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写得多好!回想过去,年少时吟唱“少年不知愁滋味,未赋新词强作愁”;恋爱的季节品味“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沉浮的岁月感叹“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一路走一路爬,在失败中积累,在挫折中成长,经历了风雨,沐浴了阳光,待到不惑之时,猛然间也体味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是的,就是这样的淡泊,从容地撑一把伞,在雨中漫步,雨停了,平静地收起伞,仰望天边的彩虹。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成败都与我何妨,以一种淡泊的心态笑看人生,原来一切都没什么可在意。

  狂风暴雨,谁怕?风雨来时,一蓑烟雨任平生,从容淡然;看,阴霾散尽后,太阳的笑脸一样迎接着我。回首往事,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时光的流转已将岁月的沧桑抹平。恬淡的人生,何妨吟啸且徐行,为自己劈开一片心灵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闲来抚琴吹笛,让铮铮的琴声洗却心头愁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在笛声中沉醉!

 

 
 
 
 
               一蓑烟雨任平生。

     [译文]身披一件蓑衣在濛濛烟雨中漫步,任凭雨水肆虐,我仍然能逍遥自在地度过一生。

       [出典]   北宋 苏轼   《定风波》

       注:

        1、《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注释】:

  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十五公里处。

  ③狼狈:进退都感觉困难。

  ④已而:不久。

  ⑤吟啸:吟咏、长啸。表示意态闲适。

  ⑥芒鞋:草鞋。

  ⑦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一本作“一莎”,意犹“一袭蓑衣”。

  ⑧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⑨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

3、【译文】1: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轻捷的草鞋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早春微寒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译文2:

休听骤雨穿林打叶声,何妨放声歌咏慢步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骑着马儿还轻松。怕什么?身披蓑衣在风雨中度过一生。

料峭春风吹酒初醒,我感到一阵阵寒冷。山头红日斜照来相迎。回头遥看来时遇雨的地方,归去吧,不必管它风雨或天晴。

 

4、苏轼 生平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6、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穿林打叶”勾画出雨骤风狂的情景。从小序中可知,这场风雨是突如其来的。由于雨具已给人先带走了,同行的人都仓皇奔走,急急避雨,十分狼狈。而东坡却毫不在意。在暴雨和慌乱的人群中,他反而吟哦起诗句,放慢了脚步,俨然是闲庭信步。

      狂风吹林,暴雨打叶,声势不可谓不吓人,作者却说“莫听”,即不要去管它。开篇二字便见出作者倔强的性格和傲视风雨的气度。“吟啸”,吟诗长啸,这里表示意态安闲。与其为大自然的倏忽变化惶惶不安,倒不如顺其自然,不予理会。内心波澜不惊,暴风骤雨又能奈何!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芒鞋”,草鞋。在东坡看来,在这样的天气里,手拄竹杖,脚穿草鞋,行走在泥泞中,比起带着随从骑着马可要轻便得多。按理说,徒步跋涉要更艰难,苏轼为什么要说“轻胜马”呢?竹杖芒鞋,是平民和闲人的装束,而马往往是官差吏卒等奔波忙碌之人的坐骑,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此时苏轼已决定在黄州买田,自耕自食,过一种平民式的自适生活。这里的“轻”,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对当时生活的感受,流露出对为官生涯的厌倦之情。正如他在《答李端叔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渐喜不为人识。”

       既然能够如此超脱,那风风雨雨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因此,作者说:披蓑戴笠,垂钓烟雨,不也可以自在地度过一生吗?

        对“一蓑烟雨任平生”,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表现的是作者面对人生风雨而安之若素,有人则认为它体现了东坡厌恶官场生涯的隐逸之思。

       “一蓑烟雨”是抒写山林隐逸之情最常见的意象。唐张志和《渔歌子》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轼化用其意。实际上,苏轼一生虽未避隐,但受老庄思想影响,对尘世常生厌倦之心,“人生如梦”的字句常常出现在他的词中。在他同年九月所作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就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因此,以其为隐逸之思自有它的道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上片写雨中的情形和雨中的思绪,下片则写雨后的景象和雨后的感悟。“料峭”,风寒貌。雨过天晴,春风微寒,吹醒了作者的酒意。抬眼望去,夕阳从山头斜照过来,仿佛是在迎接风雨后归来的作者。

       作者在雨中吟咏徐行,处之泰然,雨停之后,反倒觉得寒冷。这是写实,也是对人生遭遇的感受。不管是自然的风雨,还是人生的风浪,总会给人以悲欢苦乐等不同的体验。于是,当山头的斜阳拥抱作者时,作者有了异常温暖的感觉。这也正如我们常说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却相迎”,将阳光拟人化,让它有了人情味。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时再回头去看刚才雨打风吹处,已经是烟消云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萧瑟”,风雨声。这里双关自然界和人生,暗寓苏轼在那场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波中的感受。经过暴风骤雨,得来的常常是轻松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途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归去”,可以理解为“身隐”,挂冠而去,隐于江湖,这样就可以彻底摆脱仕途的纷扰。但这只是一方面。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心隐”。白居易诗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苏轼也曾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是“心隐”的境界。“无晴”,是对先前为斜阳而欣慰的情绪的否定和反省,也是作者思想的再一次升华。

       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独特个性的心理折光。苏轼自己也非常喜爱,晚年被贬谪海南时,他在《独觉》诗中原封不动地加以引用:“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我们多数人都被外界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手烦恼,整天抱怨老天不公,有用吗?没用。可能当你抱怨后,却来个“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时人们又要说。真是 天意弄人呢?是吗?我说你这么认为就应该好好像苏轼学习了。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其实悲剧的人生才有价值。
  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官场黑暗。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之中,只见东坡足踏草鞋,手拄竹杖,在雨中一边吟啸一边轻快徐步而行,那份从容、那份淡定,丝毫不以穿林打叶的雨声为意,更不用说怕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此之“烟雨”实不是眼前之烟雨,乃是坡翁另有所指,大约暗指人生中的坎坷曲折吧,面对这曲折坎坷,一个蓑衣在肩的淡定老者形象巍然而立。这蓑翁不正是“独钓寒江雪”的清雅、傲然老翁么?!豪爽之士爱酒,东坡亦然。沙湖相田,酒后经风吹,正是春风料峭时,略微感到一丝冷意,而此时天色转晴,山头斜阳热情相迎。再回望来时风雨萧瑟的地方,早已安谧宁静如常。归去,哪里还见着风雨见着晴呢?阅读至此,一股通达、恬淡、安祥、从容之气油然而生。坡翁真乃人中君子也!经历高官厚禄、玉堂金马的荣耀,又苦尝锒铛入狱的苦楚和耻辱,还在黄州备历躬耕艰辛之苦,如今的东坡早已宠辱不惊、旷达洒脱的了,哪里又有什么风雨奈得他何呢?

爱的就是东坡的这股子清新之“气”,爱的就是饱蘸着这股“气”的这些文字。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摩挲反复、吟咏不止,实在是让人想起金庸先生小说中的那股浩然的侠气。诚然,这些文字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时现,我想,金庸先生一定是深受了东坡的影响的。

 

8、诗词往往可以联想多义,也无妨以意逆志。这首苏词给人一种恬澹无争,怡然自得的慰藉。人生终有过风风雨雨,如晦如磐的日子,也有过晴空万里,踌躇满志的时刻,不论怎样,一旦料峭春风吹酒醒,往往会有些微微的冷意,或许打一寒噤。那时,既厌烦去听嚣杂的打叶声,也已视肥马若敝屣。真想不如去过“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的潇洒生活,以求回归自我。什么风雨,什么晴空,似乎都已虚无缥缈,只剩下迎面的夕阳斜照,辉映着一位蓑翁竹杖芒鞋,吟啸闲行。人生果能如此,夫复何求!

 

9、此词写一次途中遇雨后晴地 经历,“能道眼前景”。表面上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风雨阴晴,但实际上却在写他所遭遇到的政治上的磨难,并从中寄寓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历程中总会遇上坎坎坷坷,遭遇些挫折与磨难,但只要能够坦然面对,保持乐观的情绪,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表现一种出示不变、安之若素地 人生态度。作者用轻松诙谐的笔调写下来,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日常小景地 描写与他所寓含地的深奥哲理融合无缝,令人折服。

 

苏轼平生“奋励有当世志”,他更多地用老庄之道自我 排遣,不以世事萦怀,淡忘得失荣辱。此词正写于他居黄州时,仕途极度沉沦,但词人倔强犹昔,不改豪杰之志,得失、荣辱、生死皆能泰然处之。这便是苏轼的旷达。

 

 

 

10、前两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你下你的雨,我走我的路,这就是不为外物所扰,不执着于外物。很简单,这就是慧能说的无相。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身无长物,垃圾桶里没东西,无可舍弃自然无可执着。只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有我之境”,如果换一个字,变成“一蓑烟雨是平生”,就接近万法一如的“无我之境”了。这大概是苏轼的性格和修养使然,他所传达的意思是“我就这样,谁能把我怎么着”,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情绪在里边。以人格修养和诗词艺术来看,这都是好的,我的评语是只谈禅而不论其他。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很妙,正是所谓“念念无住”,心理活动随着身体的自然反映(酒醒)和外界环境的自然变化而自然流转,念念相续、念念无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个“回首”也非常自然,不是“惊回首”,也不是“蓦然回首”,只是自然而然、似乎毫无来由的一个回首,“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无念,风雨阴晴只是我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可以让我生出自然的反应,却不会沾染我那颗清净的心。

 

 

 

11、 词的开篇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也就是风吹雨打树叶的声音。当然这种声音也许是悦耳动听的,但是此时的词人自身也在风雨之中,也和树叶一样毫无遮蔽地经受着风吹雨打,一般来讲这时的“穿林打叶声”就不应当是那么美妙了。在句首词人用了“莫听”二字,难道是词人对这种声音已经厌恶至极了吗?他不但自己不愿再聆听这天籁之音而且还要规劝同行之友人同他一样关闭双耳对老天以示抗议吗?接下来词人写道,“何妨吟啸且徐行”。词人给我们的回答是“我们不妨边走边唱,继续安然地前行”。可见词人开口就说“莫听”其含义是奉劝同行的朋友不要让这突如其来的风雨破坏了大家休闲的心境。而序中已经有了“同行皆狼狈”的交代,这与词人自己的“何妨吟啸且徐行”相比我们可以看到词人的与众不同——普通人计较的一些俗务词人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天下有许多事情,不会因你心理的恐惧而改变现状,当暴风雨袭来而又无法回避,紧张和畏惧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会慌中出错加重伤害,因此,人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从宗教来说是定力,从道德来说是一种操守,有了它,在人生的风雨中才能站稳脚跟不被打倒,儒家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陶渊明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有如此,才可以超脱于悲喜福祸之上,进退荣辱,福祸得丧才能等量齐观,才能超然物外,善处穷通,洞达人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用了对比的手法。其实,仅就词而言,词人的“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用了暗比的手法,这一句用了明比的手法。写法的错落有致使得情感的表达摇曳生姿。“竹杖芒鞋”是时人最简单的出行装备,也许这就是词人当时实况的直录,多数文人会以此出行而心酸悲凄,但是他却觉得这样的出行胜过骑马。这就等于今天我们说我在三伏酷暑之时空着两手顶着台风冒着暴雨在街上行走却说这要比开着奥迪奔驰好多了。心境上化悲苦为乐趣,为财富,自然风雨,人生际变,苏轼都能获得心灵上的启迪。 “谁怕?”这是一个省略句。“怕”什么呢?当然是“怕”突然而至的风雨。这一句是反问,也就是任何人都不会害怕。也就是只要人能够用“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心态去应对突然而来的“穿林打叶声”,他就会在路上继续自己的“吟啸”“徐行”,就会对任何突如其来的风雨不再害怕。最后达到的人生境界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具体来解释可以理解为“只要有一领蓑衣就可以应对人生中的一切风雨”。而事实上,目前词人是连一领蓑衣也没有的,相比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人,他的人生境界又具有一层质的飞跃。

    词的上阕通过一件简单的事情给我们塑造了一位超然自适的文人形象。细节的描绘使词生动而别具情趣。如同词人在向我们娓娓讲述刚刚发生的经历,读后来龙去脉历历在目。

    “料峭春风”吹醒了词人微醺的酒意,使他不但从酒醉之中苏醒过来,而且也从驰骋的思想之中清醒过来。经过一番风雨的洗礼之后,在料峭的春风吹拂之下现实的感受——“微冷”——回到词人心间。然而,上天待人总是会“损有余以奉不足”的,此时不是就有了“山头斜照却相迎”吗?斜阳虽然已经不会提供热辣辣的激情,但是毕竟聊胜于无。况且对于词人这样心胸旷达之人也根本不需要那中天当空的烈日,那反而与词人诗意的人生不相匹配了。此时的夕照给词人提供的外在温度是有限的,但是它让诗人感受到的内心温度却是不可估量的。人生总会有春天,相迎二字,风雨寒冷中偶一抬头,雨过天晴霞晖斜照,一种亲切温暖振奋之情油然而生,乌台诗案是场噩梦,到此大梦初醒。

    回首看一看刚刚走过的泥泞之路,在词人看来已经离去的风雨和正在前方的斜阳对于他来说都是无所谓的。无论袭来的风雨有多大都不会搅乱词人平静的内心,无论相迎的斜阳有多低,都不会削弱词人面对的意志。词中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理解成风雨和阴晴是等同的。虽然苏轼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而佛又强调“世法平等”,但是“居士”毕竟不是“僧侣”。我们还是应当还原一个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苏轼。

    单看词的文字,我们看到一位与我们会有着同样经历却与我们有着不同情感的苏轼。词序中“沙湖道中遇雨”是写作这首词的直接诱因,也可以叫做小背景,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归到词人的人生历程之中寻找写作这首次的大背景,又可以得到什么新的认识呢?此词是在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做。我们知道这是苏轼刚刚摆脱性命之忧但却仍然处在限制人身自由的阶段。纵观中国历史,有几位文人可以在失意的情况下仍然具备这样的坦荡胸怀呢?屈原?贾谊?韩愈?柳宗元?“物不得其平则鸣”,文人墨客在失意不平之时多会唱出凄厉悲凉之音,而苏轼在几乎一生辗转仕途又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就显得格外高蹈无偶。在人生失意的景况下,苏轼能够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雍容坦然的意境,标志着他已经用海纳百川的宽广心胸包容了世事的所有,任何惊涛骇浪一旦到了他的心中都会幻化成一抹淡淡的云烟。苏轼的人生达到了许多文人执意追求却难以达到的境界——乐生安命。其实,不仅是文人,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着这样的超脱,只是对于这种人生境界多数人只能望洋兴叹,少数人又走上了歧途。而苏轼在小人的排挤下无意间走到了生命的极致,所以被小人牵制着走完了自己人生历程的苏轼却用他那并不怎么强健的手牵动了身后历史的进程。中小学教师教育网

 

   1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一般说来,这种隐喻寄托总是以自然景物,隐喻社会人事,以对眼前事物的具体感受寄托普遍的人生态度,因而多具即景生情、情寄言外,以小寓大、言外无穷的特点。《定风波》以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借雨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象,寄托隐逸江湖后就无挂累于风雨阴晴的超然心境,这都是即景生情、以小见大。而且这个“大是难以穷尽的:不仅有遇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还有苏轼仕途坎坷、遭贬黄州、渔樵杂处、放浪山水,乃至隐居山林、啸傲江湖、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等一系列在想象中层开的社会人生景象,不仅表现出苏轼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心仪归隐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微的情致,而且渗滤出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等一系列人生哲理。写眼前景有限,想心中事无限,这就是隐喻寄托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也最终体现了这首《定风波》的成功之处。

 

 

   13、生活条件不好。“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才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也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管你三七二十一。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14、从“多情总被无情恼”的少年初感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普世祝愿,从“不与梨花同梦”的高雅到“倚杖听江声”的释然,一路不一样的心境,却在一次次洗礼中蜕变着从容。脱下了峨冠博带的苏轼,布衣粗茶,躬耕于东坡,再简陋的地方都会因为心的灵性而变得生动,从容也更接近平凡。当张择端为博皇帝老儿一笑倾力于《清明上河图》时,柳永为求见两浙转运史孙何而赋《望海潮》时,这种从容便消失在世俗名利的背影中了。所以更加彰显如此从容的价值——不因生活环境上的颓败而放弃对心灵的完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从容的心境看因果的轮回,这样的苏子变得更加可爱和受人尊敬,清新的口气轻吟出的滴滴点点,便也烁古绝今,余音千年了!

 

让我们再用心体验这样千古难觅的心胸,如遇春风的从容,以未敢忘却的虔诚,看着苏子且步徐行,沿着灿烂中国文化的脉络,传承不已,看着芒鞋蓑衣的舞者,吟大江东去,叹赤壁古今。 

 


    15、在苏轼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是兼容并蓄的。他祟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思想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苏轼一生始终没有真的归隐过,这说明,即使严遭挫折,他的基本思想还是在儒家的用世观念界内。因此,对苏轼的归隐意向,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宽慰,这充分体现出苏轼淡泊功名的宽阔胸襟和旷达通脱的人生态度。

 

 

16、客:(念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确实反映出一种超然、自在的心态。

  主: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八月,东坡居士由于遭到小人的忌恨,其所作诗文被罗织以“语涉谤讪”的罪名,结果遭致逮捕下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之后,他被流放到黄州,这首词就是在受到政治迫害和仕途挫折的双重打击之下写出来的。元丰五年三月的一天,他到黄冈东南30里的沙湖去,途中遇雨,由于没有雨具随身,同行的人都遑遽不已,十分狼狈;惟独东坡先生从容不迫,泰然自若。事后,他写下了这首词,通过生活小事来抒写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处世态度,从中揭示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客:是呀,面对着种种风波和磨难,他的心境却显得十分平静。泰然自若,听任自然,且吟且啸,缓步徐行。于是,内宇宙与外宇宙便取得了合谐与统一,——人事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大自然便“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主:当然,诗人嘛,再超然、自在,胸中总还是澎湃着感情的潮汐。词中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却透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反映了作者傲岸的风骨、倔强的性格。下阕则写出风雨洗礼过后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境,这是作者胸襟、识见、心境、性灵在感情客体上的艺术投影。

  客:我得把这首词记下来,往后遇到心境窒塞、愁闷难堪,就吟诵它,涵咏它,这可是一剂化“烦恼”为“菩提”的祛病良方。

 

 

   16、随缘,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成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随缘,不是放弃追求,而是让人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徐志摩说得好:“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家庭无论是富足还是贫困,它都充满温馨关爱,都是幸福的港湾;无论多少凄风苦雨,都是与你携手穿过岁月风风雨雨,走向生命尽头的伴侣;倾心你的孩子,无论他聪慧与否,都是上苍赐予的礼物,都是你生命辉煌的延续……

  读懂随缘的人,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总能在风云变幻中收放自如,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依窗而坐,窗外的风吹进,感觉自己就是那缕自由的风,纯净甜美的音乐是追随者,静坐成这种平静中的优雅,细细地品味,让思绪冥想,让思绪飞扬,让自己化解,也与他人和解。

  昨日的浮躁慢慢地沉淀下来,我拥有生命中如此安静的时刻,这一刻心情渐好,生活中的烦恼、忧伤、绝望,从这一刻飘散出去了,悟出生活是一种成长,是一种从容与淡定的磨砺……

  让人生随缘,爱你的所有,感激你的所有,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那一份感悟。《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这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超然,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更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定风波》赏析
超然自适之苏轼——评苏轼之《定风波》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写下一首词,词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短短七个字饱含人生哲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