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解读回避型和迷恋型缺爱 | 被抛弃感
每个人都害怕被抛弃
如果问一个人,你在关系里最怕什么?最恨什么?
十有八九会说:最怕被抛弃,最恨被背叛。
一、对被抛弃的恐惧是天然的
婴儿出生时,非常脆弱,没有妈妈或替代妈妈的人照顾,就活不下去。
依恋理论发现,对母亲的这种需求,远不止是喂养、生存层面的依赖,更是情感、心理层面的依恋。
1.哈里·哈洛(Harry Harlow)的恒河猴代母实验发现:所有被试小猴子都几乎整天挂在“绒布妈妈”身上,饿了渴了才会去“铁丝妈妈”那喝奶。有的小猴子甚至喝奶的时候都不愿意离开“绒布妈妈”,只探头去喝奶,身子还粘着“绒布妈妈”。
2.哈里·哈洛将发条玩具放进笼子吓唬小猴子,小猴子马上抱紧“绒布妈妈”,然后会慢慢平静下来。但是如果把“绒布妈妈”拿走,小猴子不会去抱“铁丝妈妈”,而是蹲在角落发抖、尖叫。
3.哈洛还设计了旷场实验,发现有“绒布妈妈”的时候,小猴子会去玩玩具;“绒布妈妈”不在的时候,小猴子一直蜷缩在墙角或毯子里,对玩具不理不睬。
可见,母爱是孩子精神的必需品,没有母爱就整天置身恐惧与痛苦之中,容易导致免疫系统低下而患病甚至死亡。而且,越不缺爱的孩子,越有探索欲和独立的勇气;越缺爱的孩子,越困在不安全感和恐惧里。
二、分离痛苦的三个阶段
依恋之父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对婴幼儿的观察发现,所有孩子面临与母亲的分离痛苦,都会经历三个阶段:
1.焦虑
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传统故事《沉香劈山救母》都是讲述孩子失去妈妈的陪伴后,特别渴望把母亲找回来的故事。他们都处在焦虑的初级阶段,特别渴望找到妈妈,但是没有失去耐心和希望,是在很积极的寻找,心理状态也比较正常。
分离时间较长,又不知道妈妈去哪儿了,孩子会失去耐心,会面临内心的恐惧,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拼命寻找,其他人无法安慰。台湾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孩子在妈妈要离开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冒着倾盆大雨跑到庙里祈祷妈妈能回来,爷爷、奶奶、爸爸、后妈都无法安慰到他,非常好得展示了强烈焦虑时期的孩子特点。
2.绝望
如果用尽努力仍然没法找到妈妈,或者没法得到妈妈的关注、抚慰和照顾(比如母亲本身抑郁的),孩子内心会绝望,会陷入抑郁,会把对母亲的情感深深压抑在内心,变得冷漠而回避。在较长时间内,其他人也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英国早期研究发现,孤儿院领养的一些孩子有“捂不热”的特点,领养者对孩子再好,孩子也只是礼貌式地笑笑,很明显内心还是没有办法联接的,另领养者感到非常痛苦。
3.解离
经历过绝望之后,当妈妈回来了,孩子会对妈妈表现冷漠,依恋关系并没有马上修复。形象来说,妈妈回家了,但是妈妈还没回到孩子内心,内心还需要缓一缓。
如果母子情感互动一般,绝望的时间较久、痛苦较深、次数较多,可能孩子会一直对妈妈表现冷漠,母子关系再也回不去了,孩子永远不会原谅妈妈,孩子对妈妈产生了“回避型依恋”。
如果母子情感互动较好,绝望的时间较短、痛苦较浅、次数较少,可能孩子过一段时间会重新对妈妈形成依恋,但是妈妈再度离开时,孩子可能直接进入强烈焦虑阶段,孩子对妈妈形成“焦虑型依恋”(“迷恋型依恋”)。
依恋之母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设计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实验,就能帮助我们识别,哪些孩子是安全型依恋(浅度焦虑,无解离),哪些是回避型依恋(一直处在解离状态),哪些是焦虑型依恋(解离结束,分离焦虑强烈)。
三、被抛弃感带来的心理问题
1.迷恋型依恋:过度黏人
迷恋型的孩子很粘父母,迷恋型的成人在恋爱中也很粘着对方,看起来感情很亲密,但事实上,粘着对方,是因为内心有着被抛弃的恐惧,对方只要不在眼前、不在身边、不关注着自己,就似乎抛弃自己了。“夺命连环call”现象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害怕被抛弃感的心理现象。
而在一起时,由于迷恋型体验到的是强烈焦虑之后的回归,所以强烈焦虑过程中的怨恨感仍在,因担心对方再度分离而隐藏的怨恨感,可能在比较有安全感的时候释放出来,常见的情况是在背后说对方坏话。
2.回避型依恋:避免情感
害怕再次经历抛弃,宁愿保持孤独,所以会回避情感。回避型的内心往往压抑着永不原谅的恨意,所以修复与父母关系的方式往往被他们所排斥。
一旦真的陷入亲密关系,内心退行,回避型可能会比迷恋型依恋者更渴望粘着对方,暂时表现出类似迷恋型的亲密,自己也感到甜蜜。但是绝望感又会告诉他这样没用,所以蛛丝马迹的不满或不安,就会成为他逃避关系、再次解离的理由,在真正分开的那一刻突然有了一种解脱感。
还有一种疏离,是因为回避型觉得自己内心有个魔鬼、野兽,曾经的绝望经历带来的攻击性可能控制不住得伤害对方,担心对方受伤,所以疏离对方。这样的人可能到处找“坏”异性发生关系,因为伤害“坏人”自己没道德负担。
3.追求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
无论是迷恋型还是回避型,在鲍尔比描述的分离三阶段过程中,都有着反复拉扯的爱与恨、期待与愤怒、希望与绝望,在缺爱者内心,“真正”的情感就是这么跌宕起伏、摄人心魂。对安全型之间的那种比较“平淡”的感情会觉得特别无聊、特别幻灭,对其他缺爱者则会比较容易感兴趣。
在绝望中断绝情感还是继续强烈焦虑,形成了缺爱的两大风格,就像八卦的阴阳,所以回避型与迷恋型的互相吸引,就像八卦合一一样自然。但是两者的情感世界都是处在被抛弃感的漩涡火海之中,所以相处中虽能共鸣,但无法拯救彼此。
而如果选择安全型依恋者,会发现自己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他也无法共情自己的内心,虽然安全感提升,但是无聊感也提升,会感觉“这不是爱情”。所以选择安全型的对象,可能能缓解不安,但是仍然会缺乏幸福感,有些缺爱者在婚恋中有了一些安全感,会转而寻找所谓的“真爱”——他人眼里不靠谱的对象。
*疗愈的机会
婴幼儿时期的被抛弃感,源于父母有心或无意的过失,但是很多人成年后仍然有着这种强烈的被抛弃感,即使生活环境已有很大改变,在婚恋关系中,表现出的问题最明显。
疗愈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是:如果缺爱者拥有一套与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相同或相似的依恋模式,就可以较快地构建出自己的安全依恋系统,可以像安全型依恋者那样在分离时止于浅度焦虑,见面时快速回到关系。
获得安全依恋的功能之后,有机会与现实中比较好的客体资源构建出良好有爱的社会支持系统。“爱是一切的答案”,被抛弃时的分离痛苦带来的创伤、怨恨、怀疑、绝望、痛苦,会在爱里溶解。
而如果脱离“爱”来解决问题,让人在没有安全依恋功能的前提下直接面对那些创伤,对怨恨和绝望做处理,则很难让人释怀,甚至释怀之后,留下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陷入人生的空虚和无意义感。
这本质是一种心理表征训练,与在意象中训练投篮原理类似。由于安全依恋模式的构建涉及到每个人的个性特征,需要专业指导,并且是在潜意识的元认知和元情绪方面共同构建,所以建议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疗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让孩子成为学霸,很简单,父母只需做到这一条!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看看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符合这一条,你就是一个很棒的妈妈
对错不是最重要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周小宽
童年影响亲密关系
每日分享:“绒布妈妈”。哈洛是美国著名的比较心理学家,他用猴子做的母子依恋实验让人很受启发。他为小猴制作了两种假的猴妈妈:一种是用铁丝编成的“铁丝妈妈”,另一种是用母猴的模型套上松软的海棉和绒布的“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