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从依恋理论看,与母亲长期分离意味着什么?
婴孩时期和妈妈长期分离,对孩子而言是不可磨灭的伤害。

一、孩子对母爱的需求无比强烈

1951年,鲍尔比就指出: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母爱对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维生素和蛋白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程度。
鲍尔比甚至认为:所有精神疾病都源于某种程度的母爱剥夺。(生物遗传、脑部损伤等原因除外。)
哈洛实验证明,就连猴子,肢体接触是影响感情或爱的重要因素,可以完全凌驾于吸奶的生理需求之上,爱源于接触,而非食物。
随后,哈洛将实验升级,在“绒布妈妈”身上设置一些机关,只要幼猴一接触它,就会被弄得遍体鳞伤,结果发现,即使这样幼猴对伤害自己的绒布妈妈,依旧不离不弃。似乎也在说一个道理:孩子对妈妈的爱与依恋是毫无条件的,是无法抗拒的。

二、与母亲长期分离的孩子陷入恐惧

那么,与母亲长期分离意味着什么呢?
《小蝌蚪找妈妈》《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动画和影视作品,都展示出了孩子与母亲分离后撕心裂肺般的痛苦,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好的,就是重新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如果小蝌蚪最终没有找到妈妈会怎么样?如果妈妈真的离开不再出现了怎么办?
从资料、临床来看,有些孩子经历了与妈妈长时间的分离,导致的结果就是:内心的妈妈意象消失了,内心与妈妈的情感纽带断裂了,即使再见到妈妈,也像见到陌生人一样没什么感觉了。
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内心的恐惧不安会因为感受不到与妈妈的联结而激增,且一直无法消除。
在哈洛实验中,当哈洛制造出巨大的噪音来吓唬小猴子的时候,这些受到惊吓的小猴子,无一例外的会迅速的跑过去紧紧抱住自己的绒布妈妈。而当哈洛把绒布妈妈拿走的时候,小猴子们都会蜷缩成一团,迷茫的打量着四周,无论怎么逗他们,都无法消除他们的恐惧。
与妈妈的长期分离,还会让孩子有强烈的被抛弃感,觉得自己不好、不配被爱,看到其他人的亲密社交会感到陌生、害怕和嫉妒。

三、影响儿童与母亲分离的因素

下面这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对分离的体验。
1.儿童的年龄。从理论上来看,6个月到2.5岁之间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因为这是孩子的依恋形成期。这阶段的长期分离会破坏孩子对依恋的形成,导致与谁的关系都不亲,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也会从与母亲分离开始,几乎无法继续发展自己的心智化功能,无论是社交还是独处,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
2.儿童的气质。在与母亲分离后,与那些性格内向、害羞或好斗的儿童相比,性格外向的儿童(即开朗、受欢迎的儿童)受到的影响似乎更小。这可能是因为适应能力强、社交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从同伴和其他照顾他们的成年人那里得到帮助。
3.分离的时长。毋庸置疑,分离的时间越长,影响越严重。
4.分离前与母亲的关系。如果母亲和孩子在分离之前的关系非常亲密,这似乎有助于孩子与痛苦“绝缘”,特别是在短暂分离的情况下。
5.环境的影响。如果让孩子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中,与在他熟悉的地方或在家时比起来,因分离而受到的影响更明显。
6.托管人的具体情况。如果托管人是孩子熟悉的人,分离的影响似乎不那么明显。在一项实验中,罗伯逊(Robetson)负责照顾两个暂时与父母分开的儿童。他认为有两个因素减少了分离对孩子的影响。首先,在和罗伯逊夫妇住在一起之前, 孩子们曾与他们有过短暂的接触;其次,住在一起的时候, 罗伯逊夫妇小心翼地模仿着他们父母的照顾方式,并且不断地提到他们的父母,让他们感觉父母一直都在。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方法非常重要。
7.同伴的帮助和陪伴。如果给孩子留一位手足做伴,不管对方年纪有多小,都足以减轻与父母分离的影响。而在于是否给孩子保留了一定程别并不在于是否有人替代了母亲的角色,而在是否给孩子保留了一定程度的熟悉感。

早期孩子已经与母亲建立了足够好的安全依恋,为了社会化而逐步与母亲分离,是一个发展性的问题。
而过早强调孩子要独立,不顾孩子身心发展阶段,刻意与孩子分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毁灭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的发现:亨利.哈罗依恋的实验
【心理实验】有奶,不等于就是娘!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儿童各阶段心理特点及教育(转)
你与妈妈的爱,来自哪里?
心理学:“生恩不如养恩大”――折射出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