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P53蛋白真是邪了门了!哈佛科学家发现,错义突变的P53本身没有促癌活性,但能干扰正常P5...

作为肿瘤界最大的明星基因,p53的抑癌能力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耳熟能详的便是其在超过50%的肿瘤中都发生了突变。

其实,这个大明星的作用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最初被鉴定出来时,p53便被人们当做一个促癌基因。后来人们才慢慢发现,p53具有强大的抑癌作用[1]。

但是,事实的真相远非如此,不时有传言:一些错义突变会使P53蛋白会化身恶魔,推动癌症发展[2],绝非仅仅是失去功能

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这意味着药物研发的思路也要调整,开发针对P53突变蛋白的抑制剂或许才是正确的选择。

p53基因的作用[1]

最近,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终于解开了p53基因身上各种错义突变的含义。他们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中发现,原来,这些错义突变真的仅仅是让P53蛋白失去了功能,进而影响其他正常功能的P53蛋白,发挥了显性负效应的作用。这会推动AML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发展

并且,研究人员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p53基因上可能出现的7860种错义突变,逐一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它们真正的作用,可以指导后续的探索。相关研究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论文的通讯作者是Benjamin L. Ebert教授,第一作者是Steffen Boettcher博士[2]。

Ebert教授(图片来自哈佛大学)

科学家曾发现,带有p53突变的AML或MDS患者的预后极差,常常能抵抗化疗,并且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有很高的复发风险[4-6]。

有人怀疑,可能这些突变让P53蛋白从抑癌蛋白变成了促癌蛋白,不过,一直没有证实。

为了搞清楚这些突变的作用。研究人员先是挑出了p53基因上最常见的6个错义突变,在AML细胞中进行了研究。

他们将这些错义突变和完全缺失突变以及功能正常p53基因进行了对比,发现错义突变竟然与完全缺失突变一样,都能抵抗化疗药物道诺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抵御细胞毒性因子,并且无法启动细胞周期阻滞。(完全缺失突变一般是那些能够使转录提前终止的突变,使得蛋白完全失去功能)

p53突变增强癌细胞的生存能力

这就很奇怪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么多错义突变都会造成功能完全缺失呢?

p53基因编码一个转录因子,控制多种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发挥作用时,首先需要绑定到基因上,也就是它的DNA结合区域,然后再激活基因转录。

很多错义突变都在这个结合区域。他们怀疑,这些错义突变可能会破坏DNA结合区域。

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这些突变基因编码的P53蛋白与DNA的结合情况,确实发现很多突变蛋白的DNA结合能力被破坏了。

紧接着,他们又检测了这些突变蛋白的转录激活能力,发现这些P53突变蛋白的转录催化活性也消失了。

作为一个转录因子,没有了转录催化能力,其功能自然也就丧失了,怪不得和完全缺失突变一样!

以往被忽视的错义突变,竟然有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是让人始料未及的。

p53基因结构(图片来自bioscience.org)

随后,研究人员又在多个AML临床队列中,检测了p53基因上错义突变的分布情况。发现这些AML患者的p53基因上,大量的突变都集中在编码DNA结合结构域的序列上。并且,错义突变与完全缺失突变的侵袭性和预后相似

既然这几个错义突变的后果很严重,那很可能有更多的错义突变也是如此。为了搞清楚更多错义突变的含义,研究人员祭出了一项法宝——CRISPR系统。

科学家们曾用这个技术诠释过大量乳腺癌风险突变的含义,现在它又来帮我们破解更广泛的p53突变的作用了。

研究人员用CRISPR系统在对造血干细胞的p53基因进行“饱和编辑”,制造了大量突变,然后转到小鼠中。

实验过程

检测发现,很多带有p53错义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比正常细胞有优势,而这些错义突变往往造成了P53蛋白的功能缺失。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杂合体p53突变细胞的增殖能力也明显增强,也就是说,有部分P53蛋白的功能正常,也无济于事。

原来,P53蛋白要发挥作用需要先形成四聚体。若失去功能的P53蛋白和其他功能正常的P53蛋白组成四聚体,那么这个四聚体也会没有正常功能

也就是说,因突变而失去功能的P53蛋白,会连累那些功能正常的P53蛋白,使它们也失去功能,这种作用被称为显性负效应。

DNE,显性负效应[7]

这种显性负效应可以推动癌前病变细胞进化,对癌细胞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由于p53突变的普遍性,这种显性负效应可能不只存在于AML中,因此,这个研究的发现可能有更广泛的意义,后面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而这个研究可能还有更现实的作用,既然具有显性负效应的p53错义突变会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那么理清背后的分子机制,对于寻找新的治疗AML或MDS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神叨叨

p53:人家只是失去功能了,才不是坏蛋,嘤嘤嘤.......

头图来自geneticliteracyproject.or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单基因病致病机理-显性负效应及其他Dominant negative
临床工具集 l 2021骨代谢/钙稳态单基因疾病的遗传学**
【医伴旅】基因突变的多样性和AML靶向治疗新策略
最强抑癌基因P53突变有药了! 半数癌症患者均携带, 靶向新药实现37%完全缓解率!
合成致死:从概念验证到PARP抑制剂的上市
基因解密学堂之VHL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