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需要掌握的七种能力
1、“我能干。”(这句话表明了儿童对自己能“干”什么的确信)
2、“我对家庭和学校大有用处,这些地方需要我。”
3、“我能学会如何控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4、“我了解自己的情感;我还有自律。”
5、“我有好朋友,我可以跟他们交流、合作,还可以跟他们协商。”
6、“我能组织、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所有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他们是一尘不染的镜子。但是这种纯洁是建立在脆弱和无知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力量和考验之上的。因为在儿童早期,他们的心灵和思想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
假设孩子享有好的家庭环境而且得到精心养育,但是有时他们会行为不端或惹麻烦,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孩子生来就是邪恶的,就有坏品质和坏的心灵?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常常被夸大。一般来说,孩子生来并不是邪恶的,如果孩子做坏事其中必有原因,父母应该先找到孩子犯错误的原因,然后再找出改正的方法。孩子犯错误不外乎以下这些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a家中发生不愉快的事,例如父母争吵或打架
b、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不愉快
c、不能达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
d、学习能力欠佳
e、食物过敏
f、对某些纤维过敏
g、食用色素
h、他们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例如清洁、饥饿、渴等
家长必须考虑到孩子的娇嫩、敏感和脆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纯洁幼稚的灵魂。任何以纠正孩子错误为名做出的错误举动都会严重伤害到孩子的人格并且留下不可弥补的伤痕。
需要了解养育孩子的基本须知,与孩子交流,避免在教育、纪律、饮食、和玩耍等方面走极端,并且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家规,那么我们将会发现自己的努力会产生好的效果。下文中建议了一些更加具体的解决方法。
不良行为的纠正的指导:
推荐恰当的做法
1、始终要首先找出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然后再确定合适的改正方法。
2、千万不要带着怒气去管孩子。避免打和其他方式的体罚。因为体罚会导致孩子倔强、愤怒、怨恨,甚至可能使孩子失去自尊和形成自卑感。
3、
4、
5、
一些解决的办法
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并不复杂。这些问题是可以减少的。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制定家规,事先预测结果并持之以恒的去执行。在严重的情况下,当家规无效的时候,父母必须检查如下一些情况:
1、
2、
3、
4、
100种造成童年心理阴影的可能
1、父母经常吵架,担心他们离婚
3、寄养在别人家里
5、得不到父母的照顾
7、父母或较亲近的人患了较重的病
9、频繁搬家
11、家人当着孩子的面对他人说不聪明等话 12、被大人用各种理由欺骗
13、提出的问题让大人感到烦躁或讥笑 14、哭的时候被强迫停止
15、经常被大人恐吓
17、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和他人议论孩子 18、从小性别错位教育
19、父母给买的东西都不是孩子自己喜欢的 20、听过可怕的故事
21、经常受到大人恶劣的体态语言,如没有好脸色等 22、做噩梦
23、父母过高估计孩子的能力,总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24、受到同龄或大孩子的欺负
26、家庭成员之间感情不和或意见总不一致 27、生活在单亲家庭
28、半夜醒来爸爸妈妈不见了
30、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
32、父母或叫亲近的人突然意外
34、没有与孩子沟通就转园
36、被大人戏弄
38、给孩子设立过多的禁区
40、被当众严厉批评
42、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44、被父母强迫按照他们的意愿装扮
46、看到暴力、血腥、恐怖的镜头
48、过长时间在陌生地方独处的经历
50、遭到过性侵犯
52、当众出丑
54、心爱的玩具找不到了
56、生过一场大病,有痛苦的治疗经历
58、遇到过坏人挟持
60、被拐卖过
62、遭遇精神病人
64、在浴盆或泳池呛水
66、受到动物的攻击
68、被烫伤过
70、穿很紧的衣服或鞋
72、因贪食某种食物而生病
74、觉得自己不漂亮、不可爱
76、被别人嘲笑“长得胖”等
78、得不到老师的宠爱,什么“好事”都轮不到
80、和小朋友在一起总是不如别人
82、小朋友嘲笑自己的父母
84、因某种生理缺陷而被人侮辱、嘲笑
86、和小朋友一起玩总是受到排挤
88、物质欲望得不到满足,别人的东西自己总是没有
90、和最好的朋友“决裂”
92、家人或老师辜负了自己的信任
94、幼儿园里有一个总跟自己“过不去”的老师
95、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中输了
97、家中有人犯罪
99、家里的宠物意外丢失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