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厘清了什么样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的时候,走向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有可能!

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

任永生

明确何为课堂、何为学习等基本知识,我们才能发现哪些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成为新课改的热词后,各地改革实践风起云涌,但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出现了一些假的高效课堂。

要鉴别真伪,首先要明确几个基本常识:一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含义。高效课堂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追求的不单单是高效率,而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二是课堂的含义。课堂不仅仅是指学生在教室上课,凡是能够让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课堂。三是学习的含义。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学习从意义上说是自我成长,学习即成长;从过程上说是生活体验,学习即生活;从方法上说是自我建构,学习即建构。明确了这些基本常识,就可以发现以下课堂不属于高效课堂。

只追求知识目标而淡化成长目标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追求的是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所谓高效率主要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高效益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些学校搞课改,只注重高效率而忽视高效益,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种课堂实际上是将应试教育做到了极致。这是最典型的假高效课堂。

采取班级授课制而弱化小组合作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传统课堂与现代课堂的主要区别,是课堂组织形式由原来的班级授课制走向小组合作制。高效课堂目标的实现必须由相应的组织形式作为保证,高效课堂如果离开小组合作,就不可能实现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这样的课堂只是打着幌子的高效课堂。

教师满堂灌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自主才能高效,民主才能科学,高效课堂提倡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生管理的民主性,有些学校搞高效课堂,但教师仍然在唱独角戏,并没有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课上满堂灌,课下一言堂。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激发出来,一些教师的导学案并不能从学情出发,由原来的“声控”变成了现在的“纸控”,这样的课堂不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做题不做事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知识只是学生成长的载体,会做题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高效课堂提倡学生由做题向做事转变,教师要把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设计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做事得到充分体验。

只有教师的提问而没有学生展示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是预习、展示、反馈。展示能够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自尊心,通过展示得到别人的认可,这能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注重碎片化学习淡化整体性学习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人的认知规律是从整体到部分,而不是从部分到整体。高效课堂强调由碎片化学习向整体性学习转变,如果课堂总是注重碎片化学习,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的课堂不可能真正高效。

学生精神流失率高、目标达成率低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要看课堂的“两率一过程”。“两率”是指学生的精神流失率、目标达成率;“一过程”看课堂是不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是快乐的。有些课堂表面上纪律很好,但学生没有真正入脑入心,精神流失率很高,目标达成率很低;有些课堂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都不是高效课堂。

教师不能合理做到点燃、点拨、点评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退出“表演舞台”,这并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换一种方式让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点燃、点拨和点评。点燃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点拨就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合理点拨,点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客观评价。

只有标准答案而没有质疑与对抗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质疑,解决质疑的方法是对抗。通过质疑拓宽思路、提出问题,通过对抗解决矛盾、达成共识,通过这两个过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背标准答案,忽视这些过程,就会变成学习知识的机器,与高效课堂背道而驰。

学生课前不预习,没带问题上课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本环节,预习解决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东西,那些自己学不会的东西,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学和群学、质疑和对抗解决。如果学生没有预习,没有带着问题来到课堂,那么对学、群学就会变成形式,学习效率极其低下,课堂上也很难产生真正的质疑与对抗。

以上列举的课堂均不符合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违背了高效课堂的目标和初衷……高效课堂必须通过打假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教育局)

 

2

高效课堂要聚焦核心问题

詹艳平

判断高效课堂是真是假有一个重要标准:课堂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体。

有一种假的高效课堂不同于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这种课堂往往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一群认同课改、有课改梦想的教育实践者,对高效课堂的理念只“信”不“解”或“一知半解”,导致实践产生偏差。其实,判断高效课堂是真是假有一个重要标准:课堂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体。

在一些课改刚刚起步的学校,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现象一:教室四面安装了黑板,学生围坐、侧身,听教师一个人讲。这是最浅薄的“仿形”,装那么多黑板干什么?学生为什么要围坐?这些问题恐怕都还没有弄明白,只是看见其他学校那样做觉得挺好,自己简单尝试一下罢了。

现象二:学生组建了学习小组,教师编制了导学案,学校构建了课堂流程。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是无效交流,课堂精力大量流失。这是只了解了高效课堂的技术要素,却不知道如何与课堂、学生深入结合,仍然只是邯郸学步,不得要领。

现象三:教师心里无学情。许多课改学校的教师备课会备流程、备时间、备知识,就是不备学生。比如说,一些学校做不到课上所有学生都能板书,那么教师应该安排哪些学生板书呢?为什么这样安排?一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对每个学生都是吗?如果不是,教师应该如何区别对待?

也有许多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当“稻草人”,学生自学了,教师几乎是无事可做。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看似“闲人”,实则“忙不赢”。比如,学生板书时,教师要仔细观察,发现易错点及时组织反馈;一堂课哪些学生参与了展示,哪些学生没有参与……教师需要及时、有效地观察和了解。

其实,在高效课堂上,教师不用过多地关注流程和知识,应该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关注学情、关注学生,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一定指导,这叫“心中有人”。

现象四:教师课堂调控不到位,这其中包括流程、时间、话语权……比如,有些教师严格限制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如果预设独学10分钟,教师就会不断重复“同学们快点,只有10分钟”。10分钟一到,不管学生独学是否完成,一声令下,全体学生进入对学,全然不顾现实情况。

这样被催赶着的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如何会有愉悦的心情和活跃的思辨能力?其实,课堂流程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然过渡,教师适时引导即可。

也有教师看到学生的展示不流畅、不清晰,就会抢过话语权代替学生讲。所谓点拨、质疑这些启发式的方法,教师很难做到。学生是主体,教师切记不要喧宾夺主。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其实,不能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都存在“假”的成分。要打假,就得从这个核心问题出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教学效率 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几个问题
高效课堂之“观课”
[转载]潍坊市“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转)
这样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系列问答(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