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时候来点儿真正的课堂变革了!

学习基础素养研究至今已经开展一年有余,在推进学校课堂变革的实践转化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问校长和老师们这样的问题:

  “从学习基础素养的视角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吗?”

这个问题,不仅代表着学习基础素养研究倡导的理想课堂的本质特征;围绕教学设计和课堂观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更是评判课堂变革是否真正有效实现的主要衡量标准。

近几个月来,在学习基础素养研究三大教学实验的课堂转化实践中,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作为17所项目学校之一,积极开展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验。11月25日上午,项目组在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组织召开了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变革专题研讨活动。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真实发生了吗?”这个问题,一起来观察黄浦区的校长和老师们是否来了点儿真正的课堂变革吧!

查查问题:

真实的课堂观察——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哪些问题?

在学习基础素养研究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要求老师们对他们的课堂进行观察和反思时,他们总是会发现,在那些自己早已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习惯中,原来的确存在不少亟需改变的问题。

单一的课堂环境

首先,我们的课堂环境基本延续了工业革命时期以来就一贯采用的老师站在讲台授课、学生一排排坐在台下听讲的布置形式。这种传统的布置形式自然导致教师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关注的局限,使点对点、一对一的对话和问答成为课堂中最主要的交流方式。

即使有的老师努力做了一些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更多交流的课堂环境改变,但总体来说,当前的学校以秧田式桌椅摆放为主的课堂环境仍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

明确的角色分工

其次,老师们通过真实的课堂观察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把我们的课堂比喻成一部电视剧,那么,在我们传统的高控课堂中,老师的角色就是兼做了导演和主演,配角是那些课堂中的“好学生”,一般的学生则扮演了群众演员“路人甲”,而较弱一些的学生就自动成为了没有戏份的剧组人员。

通过进一步深入观察发现,老师眼中的那些优秀学生,大都是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而他们的举手发言和正确回答,基本是在希望得到表扬的外部动机驱动下,把自己已知的知识内容反馈给老师的“表现”行为,真正的学习似乎并没有发生。另一边,那些难以跟上节奏的同学则始终游离在课堂之外,他们的学习自然也没有真实地发生。

教师的乐观与踌躇

在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时,我们明显感到,大部分的老师即使表示愿意做出课堂变革的尝试,但仍然会因为课时安排、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课堂秩序、学生差异等方面的诸多担忧而对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变革产生疑惑。因此,在推进课堂变革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努力试图通过用学习基础素养的理论思考,来引导校长积极改变教学理念,从而为老师们的教学策略改进和教学实践变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听听校长:

学校的理念更新——用什么样的理念来驱动课堂变革?

以素养为导向,推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

黄浦区第一中心的张烨校长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回顾了学校在加入学习基础素养研究项目后,是如何通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来驱动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的。

对于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等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普遍关注的热词,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深入学习,从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育共用课堂为载体这一视角出发,厘清了核心素养和学科素养各自的目标指向及其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确立了聚焦学习、重点围绕学生“学会学习”的素养培育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以课堂社会文化变革牵动学生学习基础素养同步提升的课堂教学变革总体理念。

具体而言,就是要让课堂从“以教学为中心”走向“以学习为中心”;从“传授、而后以记忆性解决问题”走向“倾听、分享、内省交融,而后理解性解决问题”;从“脆弱的外在高控”走向“内在稳定、有序的协同”。

教师的策略改进——老师的教学设计发生了哪些变化?

在项目组和张烨校长的引领下,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在数学教研组率先开展了基于数学课堂先行试点的课堂变革研究与探索,由学校分管教学的严萍主任和数学教研组长王华老师等一大批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从课堂设计策略改进着手的各项教学探索和实践。

物理空间的改变

首先,老师们尝试改变了传统教室的座位编排方式,将教室的桌椅排列布置成了前后两排的U字型。这样的排列方式,一方面使教师在教室中的活动空间得到了拓展,可以让老师在课堂进行过程中关注到教室中的更多学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在独立思考之余,能够很方便地与同桌同学进行两两交流、与四人小组的成员开展讨论互动。在教学实验过程中,老师们还基于学生的学情,分别设置了学生学力强弱配对和水平相近配对的不同组合,在四人小组的编排上采取一组强弱加一组相近的组合方式,为学生两两、四人、四人至六人互动甚至跨组讨论和全班分享交流提供了课堂环境的支撑与可能,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程参与到学习中来。

情境任务的设置

有了素养培育理念下的课堂环境设计,还需要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配套完善才能真正让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物理环境中真实地发生。究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设置,才能促进课堂转向以学习为中心,使学生通过内在的调控,在倾听、理解、分享、交流中理解性地解决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老师们基于学习基础素养研究构建的“提出问题”、“建立联系”和“个性化表达”三大学习能力,尝试通过单元整体设计,基于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设置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情境任务,从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鼓励他们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完成问题解决。

如此设置情境任务的工作看似简单,却要耗费老师们的许多精力来进行反复摸索。首先,老师们要对课程的单元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深刻的把握,并能创造性地加以融合和开发,使任务的设计既融入情境,又不与教学本身的要求相脱节;其次,这样的情境任务设计还要求老师们对学生的学情和认知发展水平形成精准的把握,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任务设计对学生来说真正具有挑战性,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完成性。

课堂规则的重构

课堂环境和情境任务皆备,要打破传统课堂中“老师—学生”点对点的社会互动模式,还有赖于重构一套能够激发学生之间有效交流的课堂社会规则。这套规则既要营造起课堂中平等、尊重、倾听的互动氛围,又要为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提供基本的路径支架指引。

首先,老师们在教室里尝试了努力对传统的权威授课姿态进行调整,将自己更多地视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让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和身体姿态都能统一到这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角色转变上来,建立平等、尊重、倾听的课堂互动氛围,并为学生之间的课堂社会交往提供榜样。

其次,老师们还在教学设计中,加入了个体独立思考、开展同桌讨论、从两人交流上升至四至六人小组交流、最终开展全班分享的显性课堂社会规则设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对情境任务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在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相互碰撞,进一步促进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新的认知结构和意义产生。

看看课堂:

课堂的实践变革——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

在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变革研讨活动中,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年轻数学教师刘剑东老师,基于课堂物理空间改变、情境任务设置和社会规则重构三条策略转化,在王华老师的指导和数学教研组各位老师的研讨交流中,呈现了五年级数学《小数应用——水、电、天然气的费用》的教学研讨片段。

这堂教学研讨片段课,从课堂物理环境的改变出发,设计了结合用水量阶梯计费真实情境问题的挑战性任务,运用学生独立思考、两两交流、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的课堂社会性规则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全班交流中迸发的思维火花和他们经过观点交流不断优化梳理出的分段计费图表,都给在场的校长和教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通过五位数学教师从学生的专注程度、学习目标达成度、是否提出问题、同伴交流情况、独特想法及话语等五方面开展的课堂同步观察反馈,我们也发现在挑战性任务驱动和充分鼓励互动的课堂中,学生始终保持了对于课堂和学习的专注度;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他们开始逐渐学会运用交流来寻找答案,并最终通过问题解决完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尽管有些时候,孩子们的合作与交流还略显稚嫩,但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常态化实施,他们的合作与交流会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精彩,在此背后,课堂当中学习也开始真正发生,孩子们的学习基础素养也开始了无声地生长。

专家视角: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变革——从理念到课堂的素养生长

黄浦区的研讨活动当天,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与实践的孔企平教授应邀全程观摩了学校的经验分享和课堂呈现。他在点评中高度肯定了学校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变革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当天的课堂片展示,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情境任务的创设、学生数学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运用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为每一个学生思维和学习机会等方面开展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同时,我们也从课堂中看到了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和对数学学科素养及更高层次的学科德育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融合与尝试,相信这样的课堂时间,将会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育学习基础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室主任、学习基础素养项目组夏雪梅博士在活动期间,作了题为《在真实课堂中学会学习,生长素养》的微报告,指出了日常课堂学习中我们错误地将学生的“表现”理解为“学习”的现象,并通过刘剑东老师的课例,说明了学习和人的发展是合二为一的,通过课堂规则、任务的建立、目标的调整、教学空间的营造,可以进一步指向学生自我系统和元认知系统的打开。

本次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变革研讨活动,同时也是黄浦区第二届小学教学节闭幕式的主题活动。当天的教学节闭幕式由黄浦区教育学院邢至晖副院长主持,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变革研讨活动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学习基础素养研究项目组王枫主持。

 本次活动得到了黄浦区教育局、黄浦区教育学院和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大力支持。黄浦区教育局姚晓红局长亲自出席活动,并对学习基础素养研究在黄浦区的推进工作表示肯定与支持,希望黄浦区的校长和老师们能继续聚焦学习基础素养研究,让“所有人的教育时代”成为“所有人的学习时代”。

在深化学习基础素养研究、筹备此次黄浦区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研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通过一次次探讨、一次次修改、一次次反思、一次次突破,用真实的课堂变革让我们看到了当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到时候,学生会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感动。

在推进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过程中,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教师团队给项目组也带来了满满的感动和欣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有这样的一批老师正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用自己的观念转变和实际行动,真真切切地诠释着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师所应有的教学境界。

我们也期待,有更多这样的校长、老师加入到学习基础素养研究的大家庭,与我们共同凝聚起“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共识和创新实践,把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初心,化作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开创属于我们和学生共同的美好未来。

如果你也准备好了,是时候和我们一起,开启这场真正的课堂变革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学变革让课堂更有品质,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人大附中周建华:教学变革的风险谁来保证?四个字,顶天立地!
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课堂,佐藤学教授这样评价 ……
展望 | 方向、方位、方法:教师眼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是这样的
马云鹏 ∣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课堂变革
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