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袋爱冒汗,一辈子白干!关于头汗,文老师写下此文,为你解读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症状辨治手册》、《中医症状治疗学》、《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文老师应大家的要求,说说脑袋爱出汗这个事儿。

对这个现象,民间多有调侃。有的人,脑袋爱出汗,一辈子白干。

真的白干吗?未必。但是脑袋总哗哗流汗,肯定说明身体不正常。身体都不好了,赚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这还真就有“一辈子白干”的意思了。

文老师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脑袋爱冒汗未必是病态。很多人在脑袋出汗的同时,全身都有汗。只不过,头部出汗明显。这个情况,说实话很正常,你大多数时候未必紧张。

但是,如果你脑袋出汗特别多,汗出不止,十分频繁和显著,甚至是除了脑袋出汗外,身体其他部位不出汗,或者伴随其他方面的不适,这个时候,就得考虑干预了。

来,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你来感受感受。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是53岁,自己做点小买卖。

什么毛病呢?就是脑袋爱冒汗,而且是每到天冷的冬季,就容易脑袋冒汗。而且,这个汗只出在脑袋上,身上其他部位没汗。白天出,晚上出,一出汗还特别畏风。

一晃,这毛病出现6年了。6年来,此人找了好多医生看,也没看好。最后,她决定投中医治疗。

找的是谁呢?是当时江苏的中医前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龚丽娟。

刻诊,见患者脉弦,苔薄白,舌质淡红,大小便均比较正常,只是入冬以后,四肢总觉得不温,但是不算严重。食欲一般,不算好。

细问得知,患者平日工作压力比较大,心思不宁,所以在求治龚师之前,曾按照和解少阳、疏肝解郁的办法治疗,但效果不好。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龚师就问了,你不是每到冬天就出汗,别的时候不出吗?

患者点头称是。

龚师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淡附片(先煎)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肉桂(后下)3克,菟丝子9克,熟地黄9克,白芍9克,泽泻3克,水煎服,每日1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脑袋出汗现象似乎有所减少,畏风缓解,改善并不显著。这时候,原方附片增加到15克,肉桂加量到6克,继续投用。而且,睡觉务必早睡晚起。结果,14剂以后,患者头汗现象基本消失,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后来,医家嘱咐,以金匮肾气丸常服善后。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在2013年的《中医学报》上。

这里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

你看,这个患者,其他别的时候没事儿,偏偏冬天脑袋冒汗。再加上她出汗以后畏风,平日四肢不温。这就暗示我们,得从“虚寒”二字上下功夫理解了。

也就是说,这个人,肾阳不足。冬季的时候,阳气更弱,加上外寒侵袭,所以患者阴寒内盛。“家里”这么冷,她体内阳气被迫上浮,形成虚阳浮越之势。虚阳迫上部津液外出,这就导致患者头部出汗。

这个时候怎么办?很简单,就是温补阳气。你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淡附片(先煎)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肉桂(后下)3克,菟丝子9克,熟地黄9克,白芍9克,泽泻3克。

这显然是四逆汤加减。其中,淡附片、肉桂、干姜温阳益气。尤其是肉桂,可以补火助阳,引虚阳下降。熟地黄和菟丝子补益肾精肾阴,使得阳气得阴而生长。菟丝子有固摄之效,可辅助敛汗。白芍和泽泻,养阴泄热,制约诸多阳热之品的辛燥之性。而且,白芍本身还具有敛汗之效。

你看,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是利用四逆散加味,来治疗阳虚头汗的生动例子。

我希望大家伙能从这个医案里,得到一点启发。

当然,关于这个头汗,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文老师一并给你讲讲。

比如说,有的人脑袋爱出汗,源于常见的阴虚火旺。这类人,头汗的同时伴随面部烘热心烦,口苦口干,舌红脉细数。这就是阴虚生内热以后,迫汗外出。中医常常用当归六黄汤来应对,比如说生黄芪15克,生熟地各10克,当归10克,黄连5克,黄芩10克,黄柏5克等。

有的人,一吃饭的时候脑袋冒汗,出汗特别多,可以说“蒸蒸汗出”,好像自来水一样,顺着鼻尖淌汗。饮食上,多喜欢辛辣热性食物,平时口渴,舌苔黄,脉洪大。天热的时候更容易如此。这个时候,得清阳明之热。就是说,你胃肠阳明有热,热势循经上攻头部导致头汗。吃饭的时候,胃热更甚,所以症状明显。

怎么清阳明热呢?中医一般考虑白虎加人参汤,用药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党参10克,生甘草5克,粳米1撮。

还有的人啊,脑袋爱冒汗的同时,口苦心烦、胸闷胁胀,或者有时候咽干目眩,面烘热。脉弦数,舌红苔黄。平时脾气不好,暴躁易怒,或者总是苦闷抑郁。这时候得考虑,是不是肝胆有热了。肝胆有热,循经上攻,也会引发头汗。怎么办呢?清肝胆热。用啥?龙胆泻肝汤加减,不用我多说了吧?

还有的人呢,他属于气虚头汗。这类人,脑袋爱冒汗,少气懒言,肢体倦怠乏力,面色不好,舌淡苔白,脉细弱。一派气虚之象。他们也容易在吃饭的时候脑袋冒汗。因为一吃饭,脾胃需要收纳和消化食物,为数不多的气来到中焦,这就更没有能力来固护肌表了,所以他脑袋出汗。

这个时候,一般是补中益气汤加减,比如说黄芪10克,炙甘草5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陈皮5克,升麻和柴胡各3克,白术10克,桑叶5克。

总而言之,头汗这个事儿确实有太多的原因在。中医能做的,就是辨证施治,没有什么一通百通的灵丹妙药。

但无论怎么时候,头汗不止,确实有可能是身体内环境异常的表现。我们既不能过分关注,也不能毫不在意。希望文老师的这篇文字,能够给有此类困扰的朋友,带来一点启发和帮助。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中配伍方药,非专业读者,必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饭头冒汗,一辈子白干!一张方子,巧治吃饭头汗,一起来学习
吃饭大汗,一身白干,玉屏风散巧搭配,再厉害的出汗都不怕,让你无汗一身轻#分享健康小知识#中医养生#出汗
吃饭出汗不只是一辈子白干!你的健康瞒不过“汗”
“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怎么解释?老中医告诉你实情
吃饭大汗,一生白干,玉屏风散巧搭配,再厉害的出汗都不怕,让你无汗
俗语“吃饭大汗,一生白干”,老祖宗的经验之谈,句句在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