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綦江“皇城”走出去的红岩英烈
userphoto

2024.04.03 重庆

关注

文  兰兰

图  綦走发现志愿者服务团

----綦走八年廿六次(总第510次)活动

说到綦江的红岩英烈,应该只有永新升平的明昭和东溪的艾仲伦。而綦江“皇城”,孤陋寡闻的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难道是大夏国皇帝“明玉珍”后人在綦江的明氏宗祠吗?

2023年12月3日第491次“綦走”组队瞻观明玉珍皇陵,上周六又追访重庆明氏宗亲会会长明强,了解到明玉珍后裔在大夏国灭亡后两、三百年内,每二、三十年换一个地方,辗转“蜀中野地”、贵州等多处避难,最后在綦江永新落业的历史,并在清代乾隆年间修建明氏宗祠,因其有七级阶梯(按封建礼制,七级台阶为最高,象征王侯恩宠),被当地人称之为“皇城”。

明昭,1905年出生,又名明金鼎、象昭、暄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綦江、南川开展农民运动,是党插在敌人军队中的出色的秘密工作者。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改名明昭参加刘湘部队,与党组织失掉联系,升任营长,1937年又调刘湘部“武德励进会”组织工作,1938年2月重新入党,后任上校参谋。1948年7月,被叛徒出卖,在宜昌被捕。关押于重庆渣滓洞监狱。狱中坚不吐实,大义凛然。1949年11月14日与江竹筠、李青林、陶敬之等30人分三批押往电台岚垭的三间平房,分三批枪决,英勇就义。

这座“皇城”具体位置在哪?是否如明强所说,堂外挂乾隆赐匾——“忠孝仁义”,堂内供奉明玉珍及彭皇后、林氏夫人塑像,屋脊上雕塑文、武二官及三盘葫芦宝顶等,以及特殊时期掀“皇城”的一些故事。现在如何?有哪些历史痕迹或印记?都让綦走一行有一探究竟的冲动与迫不及待。

一、残破古佛寺 五碑悟其艰

2024年3月24日06:30,綦走一行由綦江城区出发,沿“永紫”公路向升平的何家岩口,即“立峯”摩崖题刻方向而去。

早上07:30,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白云寨山腰的公路旁。

由于綦走数次经过此地,均错过了这乾隆年间的古佛寺。今天因同行@落子的建议,顺道去参观了一下这个早已破烂不堪的庙宇。

公路左侧有一对儿朝天吼石狮,间隔约三、四米,侧头相互仰望,狮身高1米,宽0.6米,基座0.4米,其中一只右脚踩六圆柱串珠,串珠高约45公分,可爱极了。公路右侧立有两根六棱柱碑。大的那根边长33公分,高2.1米,小的高1.95米,边长30公分。各棱面皆刻有文字,只是风化严重,只有大的那根一面有“协署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军功加一级记录三次/张 /乾隆庚寅卅五年(1770年)庚寅岁季春月”,@墨韵、@天籁等友友们为看清和推论出落款时间和落款人是否为张任佐(乾龙年间綦江署令,立峯题刻人),也是费了心思,认真细致的辨识已风化的碑文,甚至于用手指临摹笔画,连蒙带猜。

徒友们正疑惑时,随行@晨风 高呼,后面有几块文字较为清晰的石碑。于是友友们绕道去庙后墙屋檐沟处,这里有五块长方形石碑,挨个并排一起。

第一块碑为“官司碑”,高1.7米,宽60公分。是皇清乾隆壬午年(1762年)12月,住持僧性能立的。

“特授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邓茂琴当堂批断,业从寺僧所管佃”即是说此官司结案后,以勒石形式垂记于石碑,以期百年后拜颂青天之神鉴。

第二块碑,“立案碑记(事由)”,高、宽同上。嘉庆21年(1816年)2月24日立,大意是古佛寺原系古刹,即年代久远的寺庙。前几年招和尚碧远、敦远、凤安等在此焚献,当时有百姓死于该寺地界,因此当地文生张廷儒等人上报明察深究,逐一问讯调查,最后结案。和尚敦远、风安等命令仍留此庙焚献。同时,僧规俱全俱细,一旦触规,绝不姑息,自觉懔遵毋违的《古谕通知》,寺庙历年诸谷归寺庙和尚收用等等。

第三块碑,“永垂万古”功德碑,高1.6米,宽70公分。是大清乾隆48年癸卯岁(1783年)仲冬月立的。

第四、五两碑,“广种福田”“福有攸归”,高1.65米,宽82公分,也应该是功德碑,记录和尚与百姓一道行善积德、广种良田,为自己种下无量福报。均为大清乾隆52岁属丁未仲冬月立。

五碑石上石灰墙壁的鹿回头图也令徒友称奇,其素描勾勒的圆形图案,粗细轻重浓淡间流露出对天地人和、物竞天择、相得益彰、和谐共生的向往与期盼。

大部分徒友趁着8、9点钟的太阳继续往前赶路,但对于文史特别爱好的@搬螃蟹、@微风轻轻、@幸运儿、@冲天炮却绕过破难不堪的庙宇,不顾悬吊的顶梁、瓦片儿和荆棘芭笼进得破庙内一探究竟:靠里面墙体一侧供有四尊保存完好的披红盖头的四尊菩萨,最前侧有一立石,刻有“灵山会上诸佛菩萨莲下位/古佛庙殿庭中/一切诸真菩萨”的众菩萨位。

(感谢@微风轻轻解释这里的“上”“下”只是敬尊书写格式,是不用读出来的)其所有基座都有二至三重雕刻精细的各色图案。土墙、青砖、石灰墙,青瓦,木制挑梁等痕迹犹存,足见距今二三百年的古刹经历的沧海桑田。

二、高观升平乡 夹沟变平坝

参观完这古佛寺,已是08:45,我们落后的几个徒友迈开双腿、甩开双臂追赶已到何家岩口半山的友友,半山金灿灿的油菜花和金黄的野菊花,在阳光下正笑盈盈夹道欢迎。

第一次体验徒步的徒友,由于一路上行,体力有些不支,但在同行徒友的鼓励下,克服腿软心疲,气喘吁吁往上爬。终于爬到岩口,新徒友松了一口气,沿岩壁平行继续往前,一路上再一次观赏“立峯”巨幅题刻,缅记因长征红军占领遵义城,关胜反动地主嚣张凿刻,待红军攻破娄山关后而害怕又迅速凿抹的“活捉朱毛、奖金十万”短命反动标语题刻印迹。

09:40在@搬螃蟹的带领下一路下行,穿行于升平场与关胜场互通被杂草掩隐的石头梯坎路。

高观升平坝,宽阔、平整、纵横交错,如空旷的平原风貌,多年来记忆中的升平就在山脚下的綦河边上,以为是两面临山的夹沟沟的印象得以重新定位。特别是田间菜地的农舍洋房,还有交错纵深的柏油或水泥户户通公路。啊!已完全把这林间的爬坡上坎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半山退林还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一次浮现出我们这一代人有所感知,但没有完全体验和感受的农业学大寨的拼劲、干劲儿。

脚步随心,徒友们下到一引渠开挖的林坡道路时,也是协同互帮,个个都平安的下到半山公路。

绕公路经过几道弯,穿过摆好桌凳、满座亲朋、正在办70岁寿宴的农户院坝,友友门顿感饥肠辘辘,此时时钟也指向11点。于是,大家又一次甩开臂膀,大步向前,公路边回龙庄漂亮的小洋房以及其屋旁的大鱼塘,都没能吸引友友的目光,脑海里却不断浮现明氏宗亲会会长明强述说的明家沟明氏宗祠,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层楼叠榭、正脊宝顶、金碧辉煌的“皇城”景象。

三、綦江“皇城” 红岩英烈 后继有人

11:50,徒友们七弯八拐终于来到升平乡明家沟的明家大院,“就这儿呀?”我不禁自问,天啊!和明强眼中的“皇城”简直是天壤之别。

大院坐西向东,背靠大山,院前两三公里就是綦河高洞子。不足100平方的院坝后有七级台阶的平房,其大门没有正对台阶,而是在台阶的左侧。虽有屋檐,但完全没有我们想象的大气庄严,巍峨气派,俨然六七十年代的农家土墙,其右侧面的木制夹壁板墙倒有些老旧,却全然不像明强记忆中的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meng)、宽绰绰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据其现仍居住在此的70岁明氏后人明杰回忆说,在特殊年代破坏前,这里的确辉煌,当时这个地方“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得行叩拜之礼。

特殊年代一搞,风水就遭破坏了。后来又卖了,人家重修过,历经几十年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搬螃蟹接过话题讲述了明家自明玉珍后,其与彭氏的长子明升继位,后来被朱元璋流放朝鲜高丽国,与林氏的后人在之前就逃离到陕西、湖北等地隐姓埋名,后辗转蜀中野地,最后有一支回到永新綦水高洞子落业,后来这支明家出了个武举人,得志后又尊享明王珍高光,才从高洞子迁入此地建了如此显赫的“皇城”;按封建礼制,祠堂梯级最高为7阶,象征王侯,一至三品官员可以修3-5阶,一般百姓只有1阶;这个祠堂外悬挂一块乾隆皇帝赐的“忠、孝、仁、义”匾额。

堂内供奉明玉珍黄袍雕塑,其左右是彭氏和林氏两夫人,供奉神位的两旁还有二龙倒立敬祖雕刻,听说通过手动还可以升降。

屋脊灰也很特别,正面塑文武二官,反面塑弥勒佛,上面还有三盘葫芦宝顶,红、黄、蓝三色,屋脊灰的两边端头各雕刻有鸱吻吉祥雕塑。在太阳光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然而,现状就只有院坝的7级梯步和青砖屋檐坎痕迹留存。

“可惜了,当年没得那个意识,只听上面一声令下,就有明氏自家人上墙揭瓦给拆了,不然现在肯定还在,我们小时候都看到过的,的确漂亮。”

说到明氏宗祠的辉煌,明杰老人心有不舍;说到文革时毁祠堂的故事及报应,其面露难色;说到明家红岩英烈,他老人家满脸自豪,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他说明昭的照片他们之前都还有,长得牛高马大(可能有1.8米以上)、气宇轩昂、一表人才,18岁考入綦江县立附设师范班,19岁就积极参加“拒毒会”,反对种植、自卖和吸食鸦片,20岁入团,21岁入党,后来参加农学会,参军,43岁被捕,44岁牺牲。

明昭的一位妻子还是中山路小学校长,她和儿子明光浩在文革时都受到打击,但在恢复高考后,取得綦江县第二名的好成绩。还有明光浩的后人,现在在首都工作,继续为国效力,都还是国家的栋梁。”

参观完明氏老宅如今的真容,听完@搬螃蟹和明氏后人明杰老人对其明氏家族避难、辗转搬迁、宗祠建立,以及明氏英烈的杰出贡献后,已是正午12:10,友友们在唯一能见证“皇城”曾经辉煌的七级石阶和老屋檐坎的老祠堂坝前留下合影。

綦走从来都不设目标,不超负荷、不强撑。今天的里程和锻炼都达到了预期。《江津县志》里的建文帝与 “失印字”或“石印字”就留待下次考究。节约此次的脚力以储备能量,目的是为了更长久的下次。感谢@搬螃蟹 引领与解读和友友的参与与坚持,成全愉悦的周末綦走。

作者简介兰兰,綦江人,1971年8月出生于万兴白庙村,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者,爱静,也喜郊游,偶有随笔记录所闻所感,表达所喜所好。








僰俗》征稿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州大地再现先祖的巨字 禺草号汉阳
“綦走团”不畏艰辛再攀何家岩 禺草号汉阳
红岩英烈蜡像馆
迟到的集结号终稿.doc
乾隆超级喜欢傅恒这个小舅子的证据
一个族人的墓园“隗氏民俗文化园”简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