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1101教学手记——如何培养娃的阅读意识?

阅读意识在很多中学生身上表现微弱,因为,他们常常被一些直接的阅读问题扰乱了本来应该有的原生态阅读,他们从一开始便被塞进种种不是他们阅读所得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塞多了,自然就失去了主动阅读的意识。
比如统编本第八册上第一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长江》的新闻消息,我问一个小朋友,他是如何解读这个文本的,他把基本内容说了一遍。我问他:你有没有发现这则消息在表述上有什么问题吗!他一脸茫然。
伟大人物的这篇就是消息新闻报导一个范本,能有什么问题呢!感觉这是他的困惑。我告诉他,自己读这则消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什么,有没有一些疑问等。
好像没有。
我让他再读两遍,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结果还是没有。
我问他“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们解放军好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一句的位置恰当吗?
他想了半天,没有感觉。
我告诉他,按照叙述思路,第一句导语概述了渡江的时间、地点,接着应该叙述渡江的具体情况啊。也就是应该紧接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这句啊,然后再叙述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的情况,不是更符合逻辑顺序吗?
他不置可否。
我告诉他,想一想毛泽东主席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篇消息的,当时的人们最渴望听到什么消息。
经过商讨,认识到,按照调整顺序的方式写,也未尝不可,可是那就是纯客观的叙述了;原稿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写作时激动的心情,想把“国民党败了”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尽早地传达给人们,有利于表达这种急切喜悦的心情语句自然提前了。因此,即使一篇具有客观性的消息也可以内含着丰富的情感倾向,这是阅读者不能不关注的。
他欣然点头。
又翻到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读了第一段。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我问他: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引起了你特别关注?
他说了几句对胡须描写的语句,包括一些修辞手法等。
我告诉他,让我特别关注的是: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他笑了,好像不太明白。
我告诉他:有这种大胡子的人太多了,虽然中国不多,难道胡子能遮盖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吗?按照常理,胡子永远不可能遮盖人的心理、思想。为什么茨威格偏偏说托尔斯泰的胡子能遮盖他的心理呢?其实,这句话表达出了茨格对托尔斯泰的高度概括,即,托尔斯泰拥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让人难以全面理解。这句话是解读全文的关键,因为,全文整体上采用了反复铺陈长相普通后转折到对其才气书写的写法,强调的重点当然是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在世界和他的才气。
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把它与后文的诸多内容搭连起来,比如,对他眼睛的描写,许多心理的揣摩等都是与这句话的呼应。好的文章都是血脉相通的,要有这种语境意识。
这两个小例子,好像不那么典型,只是想说,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要注意引导孩子关注文本里那些看似毫无问题可言的内容,让他们停下来,想一想,其中的表达顺序、某句意外的话、一些甚至极为啰嗦的话等等,都试图思考一下,这些地方有没有表达价值,究竟该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时间长了,有了阅读的自觉性,阅读的功夫也就具备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人物顺口溜
八年级上册1《消息二则》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2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原文
不可忽视的---出生顺序对孩子的影响
打量内心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