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

解读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

建筑面积是以平方米为计量单位反映房屋建筑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它广泛应用于基本建设计划、统计、设计、施工和工程概预算等各个方面,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房屋建筑计价的主要指标之一。新版规范变化非常大大,对当前很多“偷面积”的绝招有秒杀力,为让从事房地产研发工作的朋友不违反规范,不触红线,尽可能的偷面积我在这里以自己的理解来解读一下规范的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新版规范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筑面积计算(比05版增加“建设全过程”)。但房屋产权面积不适用于本规范;

 2、一般计算原则:本规范中,一般的取定顺序是:有围护结构的,按围护结构计算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底板的,按底板计算面积(室外走廊、架空走廊);底板也不利于计算的,则取顶盖(车棚、货棚等)。主体结构外的附属设施按结构底板计算面积;

     3、新版规范的主要变化:

   (1增加了建筑物架空层,取消了深基础架空层面积计算;

   (2)取消了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增加了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面积计算规定;

   3)修订了落地橱窗、门斗、走廊等的面积计算规定;

   4)不再区分单层与多层建筑,其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统一进行规定

   5)删除了原室外楼梯强调的有永久性顶盖的面积计算要求;

   6)修订了阳台的面积计算规定;

   7)修订了设备层、管道层的面积计算规定;

   8)增加了门廊的面积计算规定;

3.0.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与05规范相比,本规范不再区分单层建筑与多层建筑,其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统一进行规定。当外墙结构本身在一个层高范围内不等厚时(不包括勒脚,外墙结构在该层高范围内材质不变),以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0.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本规范不再强调“单层建筑物内设置”的概念,无论是单层、多层,只要是在一个自然层内设置的局部楼层都是用本条,例如复式房屋;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其首层面积已包括在原有建筑物中不能重复计算。因此,应从二层以上开始计算局部楼层的建筑面积。

3.0.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空间是具备可出入、可利用条件(设计中可能表明了使用用途,也可能没有表明使用用途或使用用途不明确)的围合空间。有时设计图纸中不一定明确标注某个房间的用途,因此本规范不再提“设计加以利用”的说法。只要具备建筑空间的两个基本要素(围合空间,可出入、可利用),即使设计中未体现某个房间的具体用途,仍然应计算建筑面积。可出入是指人能够正常出入,即通过门或楼梯等进出,而必须通过窗、栏杆、进人孔、检修孔等出入的不算可出入。

3.0.4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本规范取消了“设计加以利用”的说法,改按“建筑空间”进行判断。同时也取消了“永久性顶盖”的说法,一律称呼为“顶盖”。只要设计有顶盖(不包括镂空顶盖)无论是已有详细设计还是标注为需二次设计,无论是什么材质,都视为有顶盖。

3.0.5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地下室、半地下室按“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不再按“外墙上口”取定。当外墙为变截面时,按地下室、半地下室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地下室的外墙结构不包括找平层、防水(潮)层、保护墙等。地下空间未形成建筑空间的,不属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计算建筑面积。由于地下室、半地下室与正常楼层的计算原则相一致,故实际在计算建筑面积时,无需对地下室、半地下室进行严格意义的划分。

3.0.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1、出入口坡道计算建筑面积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顶盖,二是有侧墙(即规范中所说的“外墙结构”,但侧墙不一定封闭)。计算建筑面积时,有顶盖的部位按外墙(侧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顶盖的部位,即使有侧墙,也不计算建筑面积。

2、本条不仅适用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出入口,也适用于坡道向上的出入口。

3、本规范出入口坡道,无论结构层高多高,都只计算一半面积,这一点与旧规范不同。 

由于坡道是从建筑物内部一直延伸到建筑物外部的,建筑物内的部分随建筑物正常计算建筑面积,建筑物外的部分按本条执行。建筑物内、外的划分以建筑物外墙结构外边线为界。

3.0.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架空层是指“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本规范架空层无围护结构,这一点与05规范中的架空层不同,且无论是否“设计加以利用”,只要具备可利用状态,均计算建筑面积。本规范将旧规范仅适用于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扩大为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同时,对计算规则作了调整,将建筑物架空层建筑面积改为按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顶板水平投影面积是指架空层结构顶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包括架空层主体结构外的阳台、空调板、通长水平挑板等外挑部分。

欢迎您留言和点击一个“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最新房产面积测量规范
深圳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规定
2018最新版: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建筑面积计算(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