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无比残忍的科学实验却拯救了无数家庭,母亲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文丨 优宝


“只要给我一打婴儿,我能把孩子训练成社会精英,不管是医生、律师还是警察。”
 
这话出自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之口。
                       

   
也许你不知道他是谁,但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很多育儿理论,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法,婴儿独立睡眠法等等都是他主导理论的衍生品。
 
可今天我们要聊的却不是这个人的伟大,正相反,他的这些理论毁了美国整整一代儿童,就连他自己的家人都没能幸免。
 

小艾伯特实验
 
1920年,华生找到了实验对象小艾伯特,照片中这个只有9个月大的婴儿,他太小了,以至于都还不会走路只会爬行。
 
他和所有这个岁数的婴儿一样,天真无邪,非常可爱,华生则觉得他“镇定且被动”,很适合用来做实验。


小艾伯特的母亲是诊所的奶妈,她不懂什么是心理学,只知道让孩子做实验的话,一天会有1美元的报酬。
 
一开始,华生不停地送给小艾伯特“礼物”,雪白的老鼠,可爱的兔子,调皮的猴子,看着这些毛茸茸的小动物,小艾伯特高兴极了。
 
他对这个世界还一无所知,因此他并不会害怕这些活蹦乱跳的东西。


可这种幸福只持续了2个月,在小艾伯特接近1岁时,华生残忍的实验开始了。
 
他再次将白鼠放到婴儿面前,就在小艾伯又要开心地将手伸向老鼠时,华生在背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制造响亮的声音。
 
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而这种恐吓整整持续了1周。
 
到最后华生已经不需要再敲击铁棒了,只要把小白鼠放到他面前,小艾伯特就会哭着转身,试图逃离眼前那只恐怖的动物。
 


逐渐地,小艾伯特对小白鼠的恐惧延伸到了其他毛茸茸的东西身上,比如之前给他摸过的小狗、猴子、皮大衣等等,都能让他害怕。
甚至当华生戴上圣诞老人面具去亲近他的时候,上面的白色胡须更是让他无比害怕,整个身子趴在垫子想要摆脱它。
 
华生只是想证明一点——恐惧情绪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并被人控制的。
 
由此孩子的性格行为也是可以被操控的,只要你掌握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比如安全感,比如食物。
 
实验结果一出来就轰动了整个教育界、心理学界,华生由此成为欧美最负盛名的教育家。
 


而小艾伯特却在5岁时因为心理抑郁而死去了,是的,只要方法“得当”,再小的孩子也会患上抑郁症。
华生不但没有履行承诺为孩子去除这种应激反应,他还将这种方式用在自己的儿女身上。
 
为了塑造孩子的性格,矫正孩子的行为,他们被当作牲畜一样对待,度过了极其悲惨的童年。
 
因为长期压抑感情,压抑人性,他的孩子们无一例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与前妻生的女儿多次自杀未遂,儿子一直流浪无家可归,而他另一个儿子在30岁时也因为无法摆脱父亲的阴影而自杀。
 


但这并不影响华生的理论风靡了美国很多年,彼时的美国人一直信奉着实用主义,华生这套有奶就是娘的论调非常获得认可。
直到另一名心理学家看不下去了,他第一个站出来质疑华生的理论并同样做了一个残忍的实验。
 
他想证明“爱”才是养育孩子的关键。
 
他的名字,叫哈洛。
 

恒河猴(代母)实验
 
哈洛和同事们把几只刚出生的婴猴分别关进隔离笼中养育,每个笼子里有两只假猴子代替母猴。
 
一只假猴是用铁丝做的,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另一只假猴则是用绒布做的,触感柔软温暖,但是胸前没有奶瓶。


按照华生的理论,胸前拴着奶瓶的“铁丝妈妈”应该更受欢迎,可结论却是参与实验的所有幼猴都与绒布做的“绒布妈妈”更加亲近。
 
只有在饥饿难耐的时候才会到“铁丝妈妈”那里去喝奶,但随后又会马上跳到“绒布妈妈”的身上。
 
为了进一步证明结果,哈洛将实验升级了,他制造了一个能够发出可怕的敲鼓机器人,放进笼中。
 
他想要看看在惊吓之后,小猴子们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不出所料,小猴都被吓坏了,赶紧往绒布妈妈怀里钻,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被晾在一边。
 
哈洛又将绒布妈妈拿走,但小猴却不愿意靠近铁丝妈妈,它们蹲在地上缩成一团,一边颤抖一边尖叫。
 
至此哈洛有了初步的结论——爱源于接触,并非食物,温暖的接触是母亲的基本。
 
但猴子们的命运还没有结束,那些在绒布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小猴子,问题也逐渐暴露。


哈洛将它们放回猴群中,却发现它们和正常猴群格格不入,它们没办法和别的猴子相处,很孤僻,很自闭,有抑郁倾向,甚至有些猴子还会自残,攻击别的猴子。
 
这个现象让哈洛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这些猴子还能繁殖吗?
 
实验结果表明,所有参与实验的猴子,不论公母,都对交配失去了兴趣,必须在实验人员用“强暴架”固定母猴的身体,才完成交配,实现繁殖。
 
而下一代的小猴子根本得不到母亲的照顾,因为这些母猴会暴力殴打自己的孩子,更有残忍的猴妈妈将自己的孩子杀死。


直到哈洛想到将那些静止的绒布妈妈变成会动、会与小猴互动、玩耍的机器人,这一次奇迹出现了。
 
能够互动的小猴子,成年后也基本正常,能交朋友,能谈恋爱,由此哈洛也得出了自己的最终结论:
 
只给食物和拥抱,不给孩子充足的运动和玩耍,脑部控制运动和平衡的感官系统,与触觉及运动相连的情感系统等,都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也就是说,脑功能会失常,表现为暴力、幻觉以及精神分裂。
 
也就是说,运动和玩耍,是母爱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
 

母爱的本质
 
在代母实验上,哈洛还做过更过分的事情,他将绒布妈妈身上装满了各种机关,可以对着小猴子们发射铁钉,喷冷气,这再次吓得小猴子到处乱窜。
 
但让人让人意外的是,不管坏妈妈怎么攻击虐待它们,它们都不会离开,只是在妈妈攻击它们时离得远远的。
 
一旦绒布妈妈停止攻击,小猴子会立即回到妈妈怀抱里,紧紧抱着那个攻击过它的坏妈妈。


也就是说,一旦父母和孩子建立了依恋关系,哪怕后来父母再怎么残忍对孩子,他们都不会动摇对父母的爱和依恋。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很多事情了,尤其是父母对他们的言行中所包含的善意与恶意,但在依恋关系的作用下孩子对父母始终如一。
 
也因此让人误以为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没记忆,所以不论自己怎么打骂、羞辱孩子,他们转眼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而比打骂更残忍的便是没有回应。


哈洛为小猴子们制造了一口“绝望之井”,这是一个漏斗型的小黑屋,让小猴子头部朝下吊了两年,底部有个容器可以获取食物。
 
2年后,小猴子被救出,但它们已经患上了重度抑郁症,没有活力,郁郁寡欢、自残,攻击性极强,哪怕用药物治疗,也没有多大改善。
 
这些小猴子便是许多身患抑郁症人士的缩影,也是那些被父母用冷暴力对待孩子的未来模样。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
 
有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请一定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错过了就无法弥补。
 
童年幸福的人,才有一生幸福的底气。人生很长,童年很短,唯有爱与陪伴不可辜负。
 
家庭被誉为爱的港湾,也是情绪的避风港。
 
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要忽略了,呵护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幼小心灵。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无比残忍的实验,拯救了千万家庭,却毁掉几代生命……
这3个著名心理学实验,揭示了养育子女最残酷的真相
婴儿哭闹请马上抱起来安抚
家长必须了解的两个人,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残忍的恒河猴实验给了我们哪些警示?
早被西方抛弃的育儿理念,却在我国大行其道,还有电视剧推波助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