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么看待这场“父母皆祸害”大论战

家庭亲子专刊

原创心理与人文成长联盟出品

AC专栏

(本文为作者本人观点,本平台仅提供发布渠道,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竭诚欢迎您后续投稿)

春节前后,一场围绕“父母皆祸害”的大论战在心理圈愈演愈烈,并蔓延到整个社会,也让身处这场论战中心的李雪和徐凯文一时间为大众知晓,而本就声名在外的武志红就更是如雷贯耳。这场论战几来几去,多个回合,几有收不住之势,除了上述主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我想多少与这个话题本身就很敏感,广大读者也很感兴趣有关。安静地做了一回旁观者之后,我想谈谈我自己对这场论战的看法,也供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参详。

我看论战中的李雪、徐凯文、武志红

 首先,我想表达对这个话题提出者李雪女士的感谢。

无可否认,有些人是被父母所伤害,李表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这一部分声音“代言”。对一个职业属性被假定为“跟别人搞好关系”的心理咨询师来说,由她来做这件事,其实是费力不讨好的,也很容易成为攻击的对象。在这场论战中,她也为此承受了许多,包括对她个人的攻击和野蛮分析。这种针对个人的指向,是任何一场辩论都需要避免的,这也是本场论战中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其实,正因为李雪的存在,所以更多人才有了可以表达对父母不满的投射,让更多人可以不用面对自己内在的情感,站在更超脱的位置,去借她的故事浇自己的块垒。

遗憾的是,我们似乎倾向于不去解决问题,而喜欢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对于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人,应保持最高敬意。

其次,我想表达对接续这个话题的徐凯文老师的尊敬。

“父母皆祸害”成为一种舆论,甚至成为一定圈子的“定论”,这种舆论的独裁是非常可怕的。而徐老师的文章出现,使得“父母皆祸害”的观点不再成为唯一的结论,并引发了各种层面的讨论,使得舆论生态获得了某种平衡。

道理总是越辩越明的,不过总要有人发起这样的辩论,而这种事往往是要有一定勇气的。

再次,我想表达被牵扯到这场论战并在之后成为这场论战主力的武志红先生的欣赏。

武志红先生最近提出的“国人皆巨婴”论,我并不认同,并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谈过我的看法(详见:《我为什么反对“巨婴国”这样的提法》)。虽然学术观点有异,但我很欣赏武志红先生在这场论战中对身为女性和前任女友李雪的悉心保护,不仅没有说过对方的坏话,而且主动接过了论战的大旗,挡了不少“子弹”。几对有名的心理圈前度恋人分手后都成了怨侣,彼此不待见,着实令人唏嘘,武先生如此体恤,颇有君子风范。 

任何辩论都不应该“诉诸个人”,以攻击个人品质和质疑个人经历作为论点和论据,这不仅不符合逻辑学,也不符合基本道德。在此表达对这三位的一些支持,而以下谈的都是“对事不对人”的部分。 

是仇恨还是和解,应由当事人自决

 在这场论战中,有两个倾向:

一是,“和解”论。有一群人非常希望当事人能够与父母和解,并想尽办法促进当事人往这个方向前进。

二是,“无害”论或幻想论。有一群人希望当事人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恨意”,希望当事人认为其实父母并没有“祸害”,而是自己的误解导致。

我并不认同。

我们也许学过很多心理学,也懂很多处事的道理,但是对别人的人生,终究不是专家,对每个个体的经历,更是一无所知。在谈及个人化事件时,报以最基本的敬畏是一种基本修养。

一个人感到没有被父母重视,

一个人因为父母有意无意的过失而遭受到极大的委屈,

一个人被父母的言辞所伤,

一个人遭遇了他认为非常需要父母支持而父母却漠不关心甚至报以嘲笑。

这些经验我相信是真实存在的。甚至有些父母就是不爱自己的子女,虐待自己的子女,有些父母对子女表现的很自私,也屡见报端。也许这种父母的比例不占多数,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种情形的存在,不能用我们美好的愿望去否定别人遭受的伤害。当事人陈述的“父母皆祸害”,大多不是空穴来风,他们是真真切切受得了伤害。如果这种伤害不被看到,不被允许表达,我想这对于受害者来说,可能是雪上加霜。

当然,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我们都希望看到大团圆结局,希望彼此对立的人握手言和。但是,我们并没有资格剥夺别人选择不和解的权利(当然也没资格剥夺别人选择和解的权利)。恨与不恨,和解与不和解,这终究是当事人自决的范畴,这也没有什么高低对错之分。当然,不和解的后果,也应由他自己承担那些确实没有很好承担为人父母责任的人,也应当承担子女与之不睦的后果。作为完全不知晓内情也不身处关系中的人,我们并没有什么立场对此做表态。如果裹挟着一种“政治正确”式的前提,定义一个一定要怎样才是“”的走向,这其实是一种压迫,值得警惕。在正式的咨询场合,我作为咨询师,也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替来访者做这样的决定,这是当事人自己的权利,理应把这种权利还给对方。

“如何摆脱父母的影响”也许是世纪难题

这场争论之所以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和这个话题本身的能量是分不开的。在我看来,“如何认识父母的影响”、“如何摆脱父母的影响”等原生家庭问题,本来就是整个现代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石几乎所有的理论和流派,都围绕这个开展工作,或者以此为工作的基础。

最为国内读者熟悉的精神分析一脉,更是主要就在做这个方面的工作。从弗洛伊德,到当代大师,都在探讨这个问题,这恐怕不是这一组讨论就可以讨论清楚的,也未必是这一代心理工作者能够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有些人试图从创伤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如果这种“祸害”是“创伤”的话,那也是非常特殊、非常关键的“创伤”,恐怕不能和一个人其他的创伤性事件同日而语,也不见得用一般的套路就能解决。我们必须坦诚,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难题,目前还拿不出一套普适的解决方案,承认我们的局限,有那么可怕吗?

与主流观点不同的是,我倒是认为对父母的“恨”未必是一件坏事

许多人把对父母的种种不满,转化成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在许多名人的身上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我最近在读一本名叫《我的父亲是loser》的书,是作者写自己从小到大被父亲祸害的经历。作者的父亲一辈子一事无成,却把儿子“祸害”成了一名心理咨询师、拥有十八般才艺的优秀青年,这样“逆袭”的故事并不鲜见。而在家庭教育领域,年轻人如饥似渴学习心理学和育儿学已经成为风气,多是因为凭着“将来我做父母一定不会这样”的信念。他们对自己被“迫害”的记忆尤深,不希望自己再延续父母的“错误”,所以转而学习心理学,这能是坏事吗?人类事业的进步和家庭质量的进步,有建立在“爱”之上的,也有不少建立在“恨”之上。从心理学史角度看,如果没有因为“恨”引发了对“如何认识父母的影响”、“如何摆脱父母的影响”的关注,可能也就没有现代心理咨询蓬勃的发展了。弗洛伊德使用的“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其实讲“恋母”的并不多,“弑父”才是主要情节啊!

被遗忘的两点基本事实

 在谈论“父母皆祸害”的时候,我们忘记了两个基本事实,而这两个基本事实,其实很重要: 

1、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总是分为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不存在“全好”、“全坏”。

这是辩证哲学的结论,也是世界万物的常态。好的影响总是存在的,只是很容易被忽略,而这一点恰恰比宽容“祸害”更容易成为大多数人期望中“和解”的基础。坏的影响也不可被忽视和否定,受害者最怕的往往并不是已经受伤的过去,而是受伤的事实也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了。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本来就是一个命运的安排,有些人的家庭更幸福、父母更明理,有些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从系统的观点看,也是不幸的后者在替代前者承受这种“坏的影响”,从而能够让前者享受到更多的“好的影响”。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出发,也许我们能更好的理解那些承担更多不幸的人。

2、父母-子女的关系是动态的,现在的子女会变成将来的父母,现在的父母也是由过去的子女变来的。

我不相信,现在的父母对自己的父辈一点“恨意”都没有,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不敢表达出来,也不知道可以怎么做。这一代人至少愿意去表达和面对,这是进步的地方。然而,怎么使这种“循环”不再延续,至少不会原样复制,需要更多的觉察和努力。一个可行的方向是,从修通与父母的关系开始。孩子都是父母忠实的“粉丝”,往往有样学样,我们现在努力修通这种关系,不仅是让自己内心世界更好过,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将来可以找到一个与我们更好相处的样板。当然,父母与子女在关系中的体验有时候是截然相反的,父母往往认为已尽全力,子女则觉得根本没有,这种截然相反的感受,可能也会随着种族延续而延续。所以,当我们的子女指着鼻子骂我们是“祸害”的时候,恐怕我们也要对此有所准备。

人与人之间,要取得相互理解,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这场讨论就可以看出来。

一来,这场讨论的参与者,都理解别人的高手,而相互之间却也隔着万水千山。

二来,这场讨论的对象是父母与子女,可以说,已经没有比之更为亲近的人际关系了,这样的人际关系,都如此难以相互理解,难道还能奢求生活中其他人,在没有做过什么努力的前提下,能够彼此心照不宣?理解“他人的不可理解性”,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心理“专家”的公开言论须有一定约束

 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主要是身旁一些人对这场论战感到了恐惧和疑虑。他们并非圈中人,但是也被这长漫长的论战所波及,关于“父母”的种种观点,看得眼花缭乱,有些观点,确实比较“劲爆”,如果不加以解释,会让许多人感到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论战中的人物都是权威,都应该是能给他们提供人生重要参考依据的人。

我认为,拥有专家身份,在公众场合的发言应该有所节制,这种场合与咨询师呆在咨询室内,是完全不同的。什么是对公众的表达,什么是私下的想法,什么在专业场合的表达,应有所区分。什么是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什么是心理科普作者的身份,什么是心灵鸡汤作者的身份,也应有所区分。如果我们在发言的时候,能够标示清楚自然是最好,但是往往这又是容易被忽略的。

私下的想法和专业场合的表达,有其特殊语境,所波及的受众也具有特殊性。他们至少具有比一般读者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对问题的背景信息。而如果将这样的内容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却没有考虑到公众其实很难分辨什么是定论、什么是有争议的、什么是纯粹个人感受,可能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甚至伤害。 

有些心理“专家”可能还没有适应作为名人的角色。名人一呼百应、受人瞩目,但是名人也有“苦恼”,至少发言并没有那么“自由”,要顾及方方面面,既要照顾“粉丝”情绪,也要考虑“路人”感受。另外,专业领域的公众人物不能因为读者喜欢什么结论就“创作”什么,给读者提供貌似“科学的解释”,作为他们继续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或者“攻击”、“责难”他人的弹药。专业人士要做的是引领,而不是迎合,是澄清,而不是搅浑,这是公众人物应有的担当。不管不顾,讨好一部分人的做法,不仅损伤自身专业形象,也会影响外界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认知。如果觉得自己受制于这种言论约束,那不妨开个“小号”吧。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心理咨询工作所坚守的,也是心理工作者应当确认的,那就是我们的工作,无论是直接面对来访者,还是提供心理科普和交流,都是为了帮助别人过得更好,为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之间更多的理解、更为和谐的关系。以此为基准,把“人”放在第一位,不仅是咨询工作最需要考虑的,也应是讨论问题的第一守则。这也是这场论战过后,心理工作者应当汲取的教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皆祸害?是否原谅家庭的伤害应由自己决定
父母变祸害
当婚姻面临危机,该“维情”还是“维权”?
“我决定不婚不育,为了让我的父母断子绝孙!”
武志红李雪“双剑合璧”大战徐凯文(结局令人意想不到)
让我们的未来少一点后悔与失落,与父母和解,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