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时期,一名国军“团座”身上的14件物品
抗日战争时期。
国军方面的武器装备。
军人用品以及生活条件等。
都要比八路军、新四军好一些。
尤其是有着团座(也就是团长)称呼的高级军官。
身上的穿戴和用品都是国军中最好的。
那咱们这期文章就来说一说。
抗战时期一名国军“团座”身上的14件物品。

1、山地帽

就以抗战期间的嫡系中央军来说吧。

早期军官佩戴的还是北伐时期的大檐帽。

但进入三十年代中期。

基本就全部换装了这种山地帽。

因为是参照早期的德式军帽设计。

所以也有着“仿德式小帽”的称呼。

这种帽子虽然是仿德式的。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并没有继承德国军帽前高后矮的造型。

而国军的帽子整体较为圆平。

就酷似芬兰军队的帽子。

作为“团座”专用帽嘛。

所以帽子用的是呢绒布料。

内衬还使用了细布料加厚。

2、军服

抗战时期国军的制服。

仍在沿用北伐战争时期。

类似中山装的款式。

因此也有着“中山式”军服或者“黄埔式”军服的别称。

不过抗战中的军官款式进行了小幅度修改。

从棉线布料改为呢绒布料。

同时上衣的样式变得中规中矩。

表面也很简洁。

衣服上只有军衔领章、胸前右侧的身份章、以及袖子上所属部队的臂章。

不过本文中的军服是民间复刻的。

所以上面并没有臂章和身份章。

但整体还是相当还原的。

3、皮靴

皮靴是抗日战争期间国军军官的必备。

尤其是像营、团长以上职务的。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配备一双军官专用的皮靴。

当时国军使用的皮靴也是仿德式设计。

就类似德国的军官马靴。

但由于当时国内工业水平落后。

所以生产的军靴都比较薄。

质量并不如纯德式军靴。

不过在那个还是以布鞋、草鞋为主的时代。

军官能配得上皮靴就已经很不错了。

4、皮带

军官身上也少不了皮带。

无论是在参与军事会议、日常工作还是作战指挥。

身上都少不了这件物品。

因为皮带不仅可以固定衣物。

同时还能起到辅助作用。

可用来挂装枪套或者弹药盒等。

当时国军军官用的皮带也和国外的一样。

由一条横向宽带和一条纵向细带组成。

而且“团座”使用的皮带做工也很好。

上面带有棕色图层。

看起来比士兵和尉官的皮带都要更鲜艳。

5、白手套

像国军团长这样的高级军官。

通常还会佩戴一副白色手套。

据说这方面是效仿日本的。

因为白色手套代表礼仪。

在出席活动中要求军官必须佩戴。

再一个就是白色手套不耐脏。

这有利于检查士兵的内务。

用戴白手套就能检查出门框、窗户和玻璃等是否打扫干净。

6、呢绒大衣

在春秋季节。

国军团长以上职务都会配备一件呢绒大衣用于保暖。

当时所用的大衣样式也模仿了外军设计。

大衣也是带有双排黄铜扣子。

领子面积较大。

这样能更好的保暖。

但为了使其有自己的特点。

还在大衣的侧面增加了两个口袋。

不仅能放东西,同时还能为手保暖。

7、勃朗宁手枪

要说抗战时期国内最常见的手枪。

那就是德国的毛瑟C96以及它的仿制型。

但这些只装备给国军的初级军官。

而团长以上职务。

配备的都是勃朗宁系列小型手枪。

在当时最为常见的就是M1910型7.65毫米手枪。

该枪的全名为FN勃朗宁M1910型手枪。

由美国枪械设计师勃朗宁在二十世纪初期研制。

1910年左右被比利时FN公司生产。

发射的是7.65x17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

使用7发单排弹匣供弹。

有效射程50米。

虽然威力比较小。

但用于军官自卫足够了。

还有就是。

由于勃朗宁M1910的枪口处带有一圈花纹。

因此该枪在我国还有着“花口撸子”的绰号。

在抗战中深受国军军官喜爱。

8、枪皮套

装备M1910手枪的国军团座。

身上自然也少不了枪套。

这种枪套也是专为勃朗宁M1900、M1903和M1910等手枪设计的。

枪套整体使用牛皮材质。

边缘处使用粗线缝纫。

不仅结实耐磨。

还具有防水的特点。

有的还在枪套外面加装了额外的弹匣包。

里面能容纳一个7发手枪弹匣。

9、子弹皮盒

如果要是遇到突发情况。

仅凭手枪里的那7发子弹是不够的。

所以通常情况下军官身上还会携带备用弹匣。

并使用上图中的弹匣皮盒收纳。

这种弹匣皮盒也是牛皮材质。

盖子处使用按扣固定。

能防止在剧烈运动中弹匣掉出去。

抗战时期一个国军团长身上。

一般会携带两个这样的弹匣皮盒。

也就是两个备用弹匣。

10、军衔章

军衔章也是国军团座身上的必备。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在领子上佩戴。

一能凸显出军官的身份。

二能代表自己是什么军衔。

抗战时期的国军团长要么是中校军衔。

要么就是上校军衔。

尤其是上校团长最常见。

图中就是国军的上校军衔章。

俗称“两条杠、三颗豆”。

(以下是在战时状态额外携带的物品)

11、德式M35型钢盔

抗战期间的国军德械师。

引进了很多德国生产的M35型钢盔。

像八十八师、中央军教导总队这样的精锐部队。

几乎每个作战士兵和前线上的军官都有配备一顶M35型钢盔。

德国的M35钢盔基于一战时期的M16型钢盔设计。

M35保留了前者的基本轮廓。

但整体角度缩小。

还升级了材料和制作工艺。

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这算是世界上防护性最好的钢盔之一。

不但受到国军的喜爱。

而同时期的欧洲国家也很喜欢这种钢盔。

12、中正式指北针

在战时。

国军团长在后方指挥作战。

通常会携带一个指北针。

用于得知部队所在方位。

当时国军用的是国产中正式指北针。

虽然称为“国产”。

但实际上就是模仿德国的产品。

虽然做工不太好。

但精度不次于德国指北针。

13、怀表

在指挥作战时。

国军团座身上也少不了怀表。

主要用于得知时间。

以便发布命令。

不过所用的怀表并非是军用制式型号。

而多数都是私人物品。

所以型号也是五花八门。

14、德式望远镜

在前线指挥望远镜也是团长身上最重要的物品。

具体用途还用多说吗?

不过抗战期间国内工业水平落后。

几乎没有自研望远镜的能力。

所以当时用的要么是纯德国的蔡司系列望远镜。

要么就是仿德国的望远镜。

以上就是抗日战争时期。

一名国军团座身上的14件物品。

如果文中存在哪些错误或者不足。

还有望大家多多指点改进。

想要了解更多。

请记得关注。

下期继续更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战和内战中国军服图册,国军
侵华战争里国军的服饰装备,号称史上最全
国军里的副官是什么职位是什么样的军衔他的职责是什么
这支部队号称一个团,实际兵力仅一个营,打仗时却当作一个军打!
抗战时升到团长有多难?战火中选拔,八路军的团长比国军强多少?
二战时期的日本大佐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将领,可以指挥多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