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之风

清明之风

刘肆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古代写清明节的诗,唐朝晚期大诗人杜牧的这首更是家喻户晓。他与同时代的另一大诗人李商隐,在文学史上被合称为“小李杜”。熟悉文学史的朋友都知道,“大李杜”自然是唐朝中叶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了。此诗通俗明了地写出了路人在清明时节欲断魂的特殊情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借酒叙怀之风尚。
昨夜,雨骤风疏,扰弄了我的黄粱美梦。信手打开手机里的古诗文网,刚好,阅览到此诗,继而联想起再过数日清明节将至,不由得被带入了节奏。
疫情肆虐的第三个年头了,今年清明节能否还乡尚未可知,此时,不禁感慨良多!脑海之中,家乡的清明节之风尚,在我的眼眶里流淌,在我的香烟上袅袅,在我的鼻尖畔芳香。
不禁,从记忆中穿越到了从前的清明节。
“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童年时,每逢清明节,跟随长辈和堂兄们挂青(我们那里称谓扫墓的方言)时的情景,依然清晰。家族人口众多,一路之上,恰似一字长蛇阵一般,前呼后拥。爷爷“领军”,父亲七兄弟,我这辈十兄弟(算上夭折了的跟我一母同胞的三哥,他在堂兄弟中排行老七,和一个堂弟,堂兄弟们共十三个。十二弟、十三弟那时尚未出生,后十二弟也夭折了,其中二哥是我大爷爷的孙子,十三弟是我小爷爷的孙子),老幼有序。那时候挂青,对于还是小屁孩的我来说,主要的吸引点自然就是放炮仗了,对于其它事情,尚在懵懂无知年纪里的我,只是一知半解。


爷爷辈堂兄弟三位。在我尚幼时,大爷爷就已千古,因之印象不深;军人出身的小爷爷,每年都会带五叔、六叔从岳阳回老家挂青。小爷爷戎马生涯大半辈子,先后参加过抗日、解放和抗美援朝等战争,得以幸存也算是九死一生、祖宗庇佑;抗美援朝回来后,先是到处修铁路,后来分配在岳阳铁路局工作并定居。因没文化,而没能“更上一层楼”,但相对我们农村人来说,却是“大干部”了。他们只有每年挂青,和家族有大事时才回来。那时候,最喜欢听小爷爷讲他打仗的故事,听得如痴如醉。本就高大的小爷爷,是我一直崇拜的伟人。等成年后才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和明白了,清明节对于小爷爷一类人的那种特殊情感,及对于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珍贵的是:五叔和六叔有一年带了照相机回来,因此我们家族的人,留下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留影,弥足珍贵!我和六哥(共父母的二哥,他跟老七是双胞胎。)童年时的唯一照片,父亲生前唯一的个人照,得以保存,幸甚之至!在此感谢小爷爷一家!
那时候的一个疑惑,从爷爷那里得到了答案。我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姐姐妹妹们不能去挂青呢?”爷爷神情严肃地答:“自古以来,挂青都有规矩。所谓女生外向,本家的女儿如果进了祖坟挂青,会把娘家的子运带到将来的婆家去,而不利于娘家。已嫁入本家的女人,当然可以参加挂青,祖宗会保佑她们给我们家发子发孙的。”对于此说法,那时也是半懂不懂,长大后对于这种重男轻女的“理论”就不敢苟同了。不过当时家乡的风俗确实如此。

“青春做伴好还乡”的年华里,记忆最深刻的是读高一的那年清明节。其时,清明节尚不属国家法定假日之列,学校不准备放假。头一天,同学们得知这个“噩耗”后,群情激愤、义愤填膺。因有罢课之前科,同学们就进行“地下党行动”准备第二天“暴动起义”。无巧不成书,清明节那天的早餐,饭堂的灶出了故障,导致蒸出来的饭上面加了特殊的“佐料”——火炉灰。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之徒的煽风点火,彻底点燃了“起义军”的“革命之火”。“同志们”以“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气势,打倒了饭盆,掀翻了饭桌,集结“成军”,齐向“城门”即学校的大门发动进攻。鉴于前几次罢课风波的经验教训,校领导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死守“城门”不失,“扼杀起义”于摇篮之中,我等“乌合之众”便做鸟兽散。而我当时在县四中忝任学生会主席一职,非但未与校领导“沆瀣一气”,反而和“同志们”“同流合污”,自然是“起义军”的“领军人物”之一,谓之忝任,非谦虚之词。
然而,当天,我还是冒着被开除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回家挂青了。因父亲去世得早,两个哥哥外出打工了,不由得我不回家,当时我还美其名曰:忠孝不能两全也。扫墓归来后,教导主任把我一把按在了他的办公室“谈人生谈理想”,我摆出一副大义凛然且“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据理力争”(有无理狡辩之嫌),最终“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教导主任罚我负责今后学校的黑板报。显然,教导主任“失算”了,这难道是惩罚吗?回想起来,犹为忍俊不禁。作为学生会主席,因带头滋事,影响恶劣,当然严厉的处分是少不了的。也许,这事感觉与清明之风无关,但是,父亲生前的一句话:“宁可不回家过年,也不可不回家挂青。”这大概就是几千年来,中国清明节的优良文化之传承,最大魅力之所在吧!
“壮岁功名妄自期“的青年时,才明白了扫墓的正真意义——扫墓祭祀,缅怀先祖。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历史沿革,请查阅相关书籍或问度娘,此文不做赘述。单聊聊我们家乡的风俗。就以大前年为例。
那一天,家人们吃过中饭后,便向墓地出发。其时,“领军人”已是四叔,四叔以上的长辈都已相继地驾鹤西去。按长幼有序和就近方便两大原则进行祭祀,我们一行人相继地从村子(本村都是同姓,且一个祖宗发源的)的开基祖起,到我们四房一支先祖按辈分高低,一一进行扫墓。此过程中,四叔嘴里总是念念有词:“此乃公元二零一九年,清明时节,上有摇钱树,下有聚宝盆,又有生脔(祭肉)、净酒、纸钱,某某先祖(不同辈分不同的称呼),请您老来品尝供品,领取纸钱,您老生前有信,殁后成圣,请您老显圣显灵,今日后辈一家老小来给您老扫坟挂青,请保佑我等健康平安,做生意的一本万利,打工的步步高升,读书的金榜题名。”

四叔请圣之前,我们都要把每座坟墓上及周边的茅草和茅柴,用刀和锄头进行割、砍和挖等动作把它们清理干净,这就是扫墓。按迷信的说法,先祖坟墓的兴旺之象能庇佑在生之后人能欣欣向荣;并在坟头上插上三棵树(三根树枝),挂上长纸钱,这就是四叔嘴里念到的摇钱树了;四叔请圣前,在坟墓的碑前(没有碑的就在坟前)把生脔和三杯净酒依次摆开,接着点燃三柱香插于坟前。然后通知鸣炮,再便如上所述的进行请圣。请完圣后,大家一齐给老祖宗鞠躬作揖——我们的方言叫做唱保佑,火化纸钱,口里呼喊先祖来领钱,并说一些祈祷的话。整个过程中,大家都要保持庄严肃穆的状态,以示对先祖的尊敬、缅怀、哀思,及表作为晚辈的虔诚之心,并还有期盼先祖真如四叔请圣词中所说的显圣显灵,保佑我们兴旺发达之美好愿望!
坟头插上“三棵摇钱树”也是有讲究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有后人的一定要在每个先祖的坟头插上三棵树,绝对是不能少插的!这样家族才会生生不息!我们村里有几座没有后人的坟,我们每一年都会给那几位前辈扫坟挂青。但每座坟头只插一棵树,即表示了有不是直系亲属的后裔给他们进行了祭祀,同时一棵树也是他们没有直系后裔的一种象征,懂此风俗者,一目了然。我家给他们挂青,既有修阴功,又有求庇佑之愿。
抛开记忆回到当下,今年清明节大概率是不能回家挂青了。先谨以此文,祭奠先祖之英灵,寄遥远之哀思,表对美好生活向往之愿望,诸多衷情不能尽表! 

作者简介:刘肆梁,笔名:渊明爱菊。从小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最喜欢的一句话“诗以言志,文可传情!”。漂泊天涯十几年,颠沛流离、披星戴月,人到中年,平平淡淡才是真!感悟到:天地万物,道法自然;富贵荣华,过眼云烟;伤春悲秋,皆是枉然;寒来暑往,白驹过隙;成败得失,何须强求;生命苦短,及时行乐!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罗东成  刘慧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青龙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刘长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坟忆祖
消失的清明
中国早6点半微信平台清明节诗歌征文展(五)
《坟头纸的传说》
清明为什么要祭祖?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北方|一把白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