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伍想德‖三访全国劳模游长春

三访全国劳模游长春

伍想德

我的朋友游长春,大祥区龙头村人。1962年生,初中文化,先做木工,后当农民。当过市劳模、省十大杰出青年,省人大代表、全国劳模。我曾三次专访过他,2021年12月24日是第三次。我请市关委副主任郑文甫驾车,贺华摄影。一进龙头村,长春就陪我们游了他和一些村民集资建的生态园,只见游道边香樟参天,桂树满园,松木苍翠,山顶奇花怪石,一块“龙凤呈祥”巨石是龙头村的象征。七、八个包房,是专供游客饱尝土鸡土肉和本村产香米饭的。长春领着我们走进他家的自建休闲园内,尽是人造奇石和罗汉松,还有挂满硕果的柚子树群。中间一幢木造蓬屋,层层叠叠摆放着正在开花结果的盆盆草莓。路旁放着几十箱蜜蜂,蜂儿正在箱内抱团取暖。我们爬上园顶,一座高13.68米分三层宝顶的木亭《龙头阁》立在眼前,前阁门刻有楹联:
“腾龙驹齐向远,
峥嵘头角总当先。”
后阁门刻有:
“极目画图新四野春秋欣种梦!
放怀天地阔一犁花雨正逢春!”
这是请诗词楹联家张正清撰联,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龙开胜书写的。此亭是仿古实木建筑由长春自己设计建造。

他从1979年到1996年做木工,对大木、小木、圆木、车木、雕木、木模等六大技艺全会。我们环柱绕梯登上宝顶,极目远眺,村里苗圃郁郁葱葱,鱼塘片区银光闪闪,红瓦白墙民居星光点点,狮子坡和龙头坡生龙活虎,邵水河堤亮丽坚固。联接各家的道路伸向附近的名人故居:南有辛亥革命云南起义“缔造共和的第一功臣”蔡锷,西有参加过平江起义、开国中将姚喆,北有参加南昌起义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中壮烈牺牲的袁国平,东有参加过广州起义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沿着穿村公路向西一公里处的渡头桥完小,过去叫“召伯祠”,是“西周召伯甘棠布政”之处。召伯与姜太公辅佐父兄(文王、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又辅佐成王和康王的四朝元老。勤政爱民的召伯来到这渡口的某棠村下召集百姓宣布政令,为体察民情搭棚休息。人们为纪念他而不准砍伐这甘棠树,并歌之咏之上了《诗经》,直到明朝弘治年间树才枯死。明朝巡按御史郜光行文张参议和陆知府,请其在原甘棠树旁建一祠一亭,题为“召伯遗爱祠”和“古甘棠亭”,成为爱民济民、兴学致富的象征。某棠巨族姚逊斋兄弟叔侄等捐谷1200担,在祠旁建立义仓,后为宝荫育婴局和学堂,现为渡头桥中心学校。受召北文化熏陶,这里人才辈出,有第一个撰文揭露汪精卫卖国投敌“新闻怪杰”严怪愚,有争修怀邵衡高铁的有功之臣严农教授,有建设美丽乡村致富村民的带头人游长春等,人生第一站就从这里出发。

我第一次访问游长春是1993年夏季,当时有些人对农村改革形势有模糊认识,市里正提出发展“庭院经济”,郊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忠毅,陪我去参观长春的巨葡萄园,铁丝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玲珑满目的大葡萄,似珍珠玛瑙,像翁翠樱桃,逗得人伸手摘吃。这是1992年他在报纸上看到河北保定种巨峯葡萄,结得又大又多价格高,立即赶去学习栽种,买回种苗栽在一亩稻田里,成熟时,他和妻子尹晓平摘一担葡萄到东站3.5元一斤抢购一空,这一亩葡萄卖出了10亩水稻的钞票。1993年扩种到4亩,还带动邻居也种赶来,赚了一大笔钱。他说当一个现代农民学习很重要,他坚持看书看报,随时获取信息和知识。他能背诵唐诗宋词60多首,对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李白的《将进洒》等倒背如流,以激励年青志向。他对毛主席的诗词全能熟背,尤其是喜欢毛泽东于1908年写的杂言诗《耕田乐》:“耕田乐,天天有事做,近冲一墩田,近水再墩望。多年副产积满仓,农事毕,读书自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郊区区委宣传把游长春等一些典型总结起来,搞了一场“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的形势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市委宣传部把这一做法推向了全市。
2004年初第二次专访游长春。他是板桥乡的关工委付主任,发展产业带领村民种草莓,留住了劳动力减少留守儿童的做法,正是市关工委要推介的典型。我同市关工委郑文甫、尹远芳到草莓园里访问他。问他怎么想到种草莓了?他说1998年看到科技报上介绍浙江宁波有个叫骆驼镇的地方,反季节大棚叫峰香的草莓种得好,我就去学习,正好找到了一位外婆在我村的女士,请其家兄陈方祥带我学种草莓近一个月,打发我两麻袋草莓秧子带上火车,在车箱连接处守护种苗站19个小时到娄底,回到村里种了4亩地,长势喜人结了果,到市场上卖到20元一斤,又赚了一大笔。第二年带着一些村民种草莓,为他们讲课供苗子,大家都赚了钱,又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郑文甫总结了“龙头村创新留守儿童管理,发展产业减少留守儿童”的经验,推向了全市的乡村关工委。

2021年12月24日是第三次专访游长春了。除了看到龙头村建设美丽乡村的成果以外,主要是了解他近几年大种水稻的情况。他说,有一年出席全省科协委员会议时,就怎样当好一个新时代的农民问题,请教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说:“要有一种思想能致富一方,一棵果树能形成一个产业,一料种子能改变一个世界,我搞杂交水稻改变农民的生活。”啊!光靠热情还不够,必须手在做心在想。要树立科技意识,不停留于“刀耕火种”;要有产业意识,依靠市、区、乡和村的领导支持,一心向善带动村民致富;要有市场意识,根据需求确定种植;要有超前意识,不能停留在种葡萄、草莓上;还要有美好家庭,我父亲母亲、妻子儿女都和我同艰共苦,参加和支持我做的每一项事业。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指示,按照产业振兴乡村的要求,联系不少良田荒芜的实际,我决定转种水稻,恢复乡村粮库,保证粮食安全。我邀集6家农户成立了水稻生产合作社,承租稻田2200亩,其中优质稻田产700斤,平均亩产1100斤,今年产销粮食3000吨,明年再扩种到3000亩。今年还投资200万元,建起了稻谷烘干、碾米、仓储自动生产线,明年再建一座光伏顶的大仓储,紧紧抓住粮袋子,手中有粮心中就不慌了。这时郑文甫朗读他临时写的一首“《观龙头村有感》——赞全国劳模游长春”的顺口诗,来结束这次访谈。诗曰:
农村改革起风雷,农民纷纷进了城。
田荒土芜行无路,家家留守老小人。
富裕父明何处觅,新农建设一空文。
长春打工手艺精,装修掏满一桶金。
外面世界很精彩,难敌家乡养育恩。
四头务农勤耕读,秀山丽水富乡民。
勤劳致富不竭步,知识创业树丰碑。
劳模功高人称颂,代表情深民心归。
欲问农民谁最牛,村人皆指游长春。

作者简介:伍想德,男,汉族,湖南省邵阳市人。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中共冷水江市委工作,1962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排、连、营、团、师级干部,1988年2月转业回邵阳工作,先后担任过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0年3月退休。本人在工作之余喜爱读书,也常写散文在报刊发表,同时对字画的收藏也颇感兴趣。

本刊顾问:龙国武 刘诚龙 俞荣斐

总编:唐白甫
主编审稿:  陆秀   唐建伟
责任编辑
唐花阶   刘云雨   刘云洲
陈校刚   丁华
副主编:
  罗东成  刘惠球
杨国安  李   婷   廖大秋   易小群
唐运亮   刘青龙   刘肆梁
陈晓蓉   银红梅   果  实   刘长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1《耕耘者》第五期-全国劳模是如何种草莓的?
秭归长春村抢收稻谷忙 金色梯田美不胜收(图)
荐读 | 苗寨里的女企业家,黔东南“劳模”养成记
工作性报道创新八法
2015第一书记进村入户调查报告
广西46岁村霸扛留守女童回家猥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