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目 录
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交流沟通……………………………………………………1
如何与孩子沟通…………………………………………………………………1
如何与孩子开展良好的沟通……………………………………………………3
激励孩子从有效沟通入手………………………………………………………4
孩子是我们的朋友………………………………………………………………5
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6
交流在心 沟通无形……………………………………………………………7
认识沟通 学会沟通……………………………………………………………8
怎样与孩子沟通…………………………………………………………………9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11
我们永远是朋友…………………………………………………………………11
面对现实,互相鼓励,共同提高………………………………………………13
沟通从“心”开始………………………………………………………………15
与孩子沟通的一点体会…………………………………………………………15
沟通------家庭教育的金钥匙…………………………………………………17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19
关于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的若干提议…………………………………………20
家长随笔…………………………………………………………………………21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22
先学会做人 再做好学生………………………………………………………23
我与儿子的点滴…………………………………………………………………24
我们是孩子的朋友………………………………………………………………26
怎样与孩子相处…………………………………………………………………27
沟通无处不在……………………………………………………………………28
家长与孩子如何交流沟通………………………………………………………29
学会与孩子沟通…………………………………………………………………31
宽容+鼓劲 ………………………………………………………………………32
共同健康成长……………………………………………………………………32
体验与孩子沟通…………………………………………………………………34
浅谈家庭教育……………………………………………………………………35
如何与孩子沟通…………………………………………………………………37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38
关于怎样与孩子沟通的几点看法与观点………………………………………40
浅谈家长和自己的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41
“沟通”困难的反思……………………………………………………………42
珍爱生命 放飞心灵把握现在…………………………………………………43
沟架心灵之桥……………………………………………………………………44
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处理…………………………………………45
心与心的沟通……………………………………………………………………47
如何与子女沟通…………………………………………………………………48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49
如何和孩子的沟通………………………………………………………………51
关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的一些感想……………………………………………51
谈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交流…………………………………………………52
与孩子成为朋友…………………………………………………………………54
如何与孩子沟通…………………………………………………………………55
心灵的旅程………………………………………………………………………57
我与女儿的沟通心得……………………………………………………………58
说说与孩子的沟通………………………………………………………………59
说说父母与孩子沟通……………………………………………………………60
理解、关爱与沟通………………………………………………………………61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62
学会赏识 沟通无限……………………………………………………………62
浅谈如何与孩子沟通……………………………………………………………65
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交流沟通
102 褚雅萍 家长
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身与心都渐渐独立。这时,与子女的交流沟通也渐渐变成了一件既重要又困难的事情。关爱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对于了解帮助孩子成长是十分重要。 我先说说我和我的女儿是如何进行交流沟通的。
首先要信任孩子。举一个例子,一次孩子考试没考好,就隐瞒了考试这件事,作为父母内心肯定是生气的,但我们没有直接指责他,而是耐心等待,希望孩子能自己把这件事告诉我们,一直到第二天晚上,孩子把自己考试没考好的事告诉了我们,首先我们对他勇于承认错误、对他的诚实表示赞赏,同时也与他讨论了这件事本身的错误所在,并且告诉他做错事,有勇气面对并加以改正就是好孩子。这件事给我们父母一个启示,如果当时指责孩子,孩子以后做错事肯定不愿告诉我们,必将造成双方的隔膜,导致孩子不愿和我们交流。
我的女儿今年已经17岁了,17岁是一个开始有秘密的年龄.但我高兴的是,我和我的女儿之间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隔膜.我想一半是因为我的女儿能够对我真诚坦白,另一方面大概就是我对她比较信任.比如交友问题,我会给她交友意见,也会尊重她的选择.所以每次她和同学出去玩,她都会主动告诉我去了哪里,玩了什么好玩的. 在学习方面,我也绝对信任她.我不会每天去查她的作业,翻她的成绩单,她很小的时侯,我就告诉她,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安排.事实上,在这方面我没有操太多的心,她能够自主地学习.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的信任激发了她自主学习的动力吧!
其次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建立民主的家庭气氛,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见解,给孩子正面的鼓励,父母做的不对时,要向孩子道歉,平等的关系有利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我自己在听取孩子意见、尊重孩子的权利方面是比较注意的。比如说,我的孩子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所有的志愿都是她自己来定。因为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可能自己对自己负责。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我希望与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碰到事情跟孩子商量,把事情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我会去听女儿喜欢的音乐,看女儿喜欢看的电影,像朋友一样与女儿拉近距离.使自己不至于古板到与女儿没有共同语言。
再次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难免有失误的时候,这时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关爱与鼓励,如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如果对孩子作出消极的批评或语言上的伤害,会对孩子造成反面影响,而用积极的语言去肯定鼓励孩子,告诉他你很优秀,如果付出同样的努力,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孩子的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对学习也会有信心。
我与孩子的交流本着4个原则①冷静,不冲动。孩子违反纪律或经常与父母顶嘴时,父母应该冷静不能急。②开导。有些事情粗暴地训教与耐心说服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③尊重。挖苦只能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并且加重他的逆反心理。④表扬。孩子做事遇到困难时,父母应该鼓励和赞许,这样孩子才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帮助或要求。
总之我们父母希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怀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跨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校门,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最后祝福每位家长都能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好,沟通好.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努力! 谢谢!
如何与孩子沟通
103 何嘉杭 家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来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一、改变观念
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家长教育子女”的单向过程,而应是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担任着教育者的角色,担负着对子女传授自己在生活、生产劳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与知识的责任与权利。而作为受教育者角色的子女则有接受这些经验与知识的义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日益显现出那些所谓的“直接经验”的狭隘性与局限性。而孩子对新生事物较为敏感,逐步成为间接经验的传递者。因此家庭教育的内涵,已不再只是父母对子女实施的单向被动教育,而是家庭所有成员间相互影响、相互实施的双向互动教育。在家庭教育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家长在影响子女,子女也在影响家长。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行为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态度、行为也影响着家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不存在了,相反,在新时期的家庭教育中,应更好地发挥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家长主导地位的价值。
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个体社会化的短暂教育过程,而应是对孩子的终生教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并不都是天生的好老师,而应随着子女的成长不断探索、实践,终身学习、不断再社会化!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中,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的年龄特征及身心理特点;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子观念;不断学习、探索、实践、反思;不断调整自己与子女的关系,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宗旨,真正做到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家庭教育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实施的教育,应摒弃传统的人才观,树立新型的成长观。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类似于“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考大学”、“考不上大学,将来能有好工作吗?”之类的话语。要转变家长们传统的人才观、树立新型的成才观,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也有可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为社会做出贡献。我们既要教育孩子认真学习,又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扎扎实实地打好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这样才能确保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注重方法
心理暗示法:比如说当女儿作了一些让我很生气的事情时,我可以对女儿说:“妈妈现在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你的原因,我冷静一下,你也思考一下,等我们平静一点时再讨论吧”。或者说:“虽然我很生气,但是,我知道你一定有原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样一来,女儿就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也有机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否则,极有可能会因为我们的片面看法“伤害”了女儿。
赞赏法:成功是每一个孩子都非常渴望的。就像运动员一样,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需要人们的喝彩和掌声,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也是如此,只有每一次的小成功累积起来,才能渐渐成就孩子的大成功。“哪怕天下所有人最后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也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称颂他、赞美他,为他们感到自豪,这才是每个孩子的成才之本。”这是一位聋哑儿童的父亲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奥秘。比如在初中毕业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首次考试与上次期末考试有了进步,我及时抓住机会和她一起分析试卷,对卷中得分率高的题目,大加赞赏,同时不失时机地分析失分的原因,她也欣然接受,结果以后的每次考试一次比一次好。明智的父母,真该多给孩子一些赞赏。
相互尊重法:孩子与大人一样,最怕的是失去尊严,对待孩子没有比保护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了。“商量”使亲子间增进了感情,避免了冲突和对抗;“商量”使儿子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学会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谊。放下架子,你会发现孩子可能比你强,拜孩子为师,能使大人变得年轻,能使孩子变得自信,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很多。要想与孩子沟通,首先要了解孩子,因为这是走近孩子的前提;其次要尊重孩子,因为这是走近孩子的关键;另外还要科学地艺术地与孩子相处,这是走近孩子的方法。一次科学考试中,她考了93分,身为科学老师的我,感到很没面子。居然在办公室里,在好几个老师的面骂她、数落她,使她很没面子,那天晚上连饭都没有回家吃。从那以后,我作了深刻的自我检查,深刻的自我反省,放下“家长尊严”的架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从次打开了沟通的渠道,使母女关系更加和谐,家庭更加和睦。
三、常与老师沟通
现在的孩子是伴着“声光电”诞生并成长的,与我们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还只用嗓子单声道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枯燥没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而又一边写作业,因为她自小就在一个拥有各种各样家电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因而产生了这种多点接收的习惯和技能。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而我总是看不惯她这样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为了防止发生正面冲突,与老师沟通,让老师去跟她交流,结果如我所愿,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因为老师的话她更能听得进去。
我的女儿思想很单纯,很幼稚,不管对人、对事,爱憎分明,眼里容不得任何错误行为。每次碰到同学做了错事或有错误的想法,她无法说服人家,她就回家发脾气,有时一个人生闷气。此时此刻,作为家长真的感到很为难,跟她讲大道理,她又听不进去,而我自己也感到很虚伪,跟她讲别人的事你少管,她又会说我缺少爱心,而且又很倔犟。碰到类似这样的事,我常常求助于老师。
总之,沟通,尤其是与孩子沟通,不仅要求家长转变自己的传统教育观念,更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讨论、实践、探索,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寻找出适合与自己孩子沟通的方法,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吧!
如何与孩子开展良好的沟通
103 梁瓅 家长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也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面对的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我们小时候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做家长的仍然用原来自己受教育的模式来教育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里,家长成了厌烦的符号。所以,我觉得对我们的孩子,不能使用填鸭式的空洞的说教,而是应该有一点童心,了解当前的流行趋势,知道孩子的喜好,有一点耐心,要倾听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想法,少一点埋怨、责怪甚至惩罚,多一些鼓励,对孩子要做到言而有信,得到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开展良好的沟通。下面,是我与孩子沟通的几个实例:
当前,电脑网络已经走进大多数的家庭,很多孩子都喜欢玩电脑,上网,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一味的禁止孩子上网,是不现实的,可能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作为家长,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习电脑的使用,一起交流,比如游戏,也有很多种,有的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有的可以锻练人的敏捷性,在与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中讨论,花的时间与所获得的是否合算,孩子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我想效果比不让他玩游戏要好得多。又比如,孩子有自己的QQ号,MSN等,如果作为家长对这些都不了解,肯定无法与孩子在这方面进行有效沟通,我们通过与孩子一起学习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让孩子知道,网络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和社会上一样,有坏人,有骗子和小偷,所以不能随便地加好友,通过好友。从做人的基本道德入手,给予孩子处事的评判标准。网络道德的核心还是人的道德,人的品位高了,判断能力强了,识别是非、真假、正误、美丑就不成问题了。其次,让孩子学会选择。也许网上内容中学生无法回避,但有一个选择什么的问题,选择能力不仅同道德水平有关,也同欣赏水准有关。再有,培养青少年道德自律的意识。网络不是真空,各种信息都有,自律就是管好自己,不违背道德和良知,从而也不使自己陷入误区。
孩子喜欢听音乐,我听到喜欢的就推荐给她,让她一起欣赏,后来发现,有不少现在音乐欣赏课的曲子,有好几首我们曾经一起听过,国庆假期里,女儿还专门拿出音乐欣赏课光盘,放给我听,听到熟悉的还说这又是你喜欢听的。
孩子喜欢听我小时候的故事,我就经常给他讲我儿时生活和朋友,让她通过这些真实的故事,了解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让她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是我做家长对如何与孩子沟通的一点想法和做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激励孩子从有效沟通入手
104 诸纯菡 家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愿景,尤其是孩子进入重点高中,这种心态就愈发膨胀起来,表现为过度地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给孩子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和压力。俗话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出头。但过分的压力往往适得其反。为此,如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一种愉快的氛围,让孩子能应对压力,提升动力,充分发挥出学习潜力,促进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实践中,我们主要从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入手,并在沟通中做到尊重、平等、信任、理解。
尊重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在人际关系中,彼此需要尊重,而孩子同样有被尊重的需要。但有时家长们希望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往往只准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完美”地发展,稍有差错就板起面孔,特别是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尊严,结果造成孩子失去信心。尊重孩子就是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尊重孩子的权利和选择,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也是理解孩子,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尊重更能产生一种激励,使孩子在快乐的氛围里、在成就的喜悦中不断追求。
可以说,是儿子让我们了解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记得进入初中以后,他担任了副班长,增加了班级管理等很多工作,同时又非常热心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还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担任职务,多次参加学校文艺演出。我们怕影响他学习,多次提醒他注意要以学习为重,每次他都笑笑说我知道的。进入初三后半学期以后,中考的压力不断加大,他竟然不和我们商量就参加学校艺术节演出,还演主角要连续一个多月利用中午时间进行练习,还要多次到学校本部进行排练,我们听说后又气又急,一面马上向班主任反映,一面命令他马上退出。谁知他竟不答应,回家的那个周末,他的脸一直是阴阴的,做作业心不在焉,对我们的关心也是爱理不理,家长的权威第一次受到了挑战,迫使晚上我们和儿子第一次进行了谈话。经过面对面的交谈,我们发现原来并不了解孩子或者说是了解的不够,只关心他身体冷暖,关注他学习成绩,而对他爱好什么、想些什么不知道,对他思想动态根本不掌握。原来他很乐意担任课外的许多工作,把它看成是锻炼各方面能力的途经;原来他很喜欢参加演出,把它看成既是展示自己、同时又为班级争光的的机会。尽管要挤去很多的学习时间,但他相信自己会合理兼顾好,因为做这些事情他感觉很快乐。“你们放心吧!”当时他说的这句话和自信的神态至今还萦绕在我们脑海里。尽管当时我们还在担忧,但出于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我们妥协了,只关照他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事实证明,我们当时的放手是正确的,儿子能比较好地处理学习和活动的关系,演出取得了成功,成绩也没有受到影响,关键更在于他真正体会了付出后的快乐、成功后的喜悦,也更有信心投入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正是在老师的支持帮助下,平时注重各种能力的锻炼,使他德、智、体全面得到发展,在初中阶段连续三年六次获得文明学生称号,并被评为2007届优秀毕业生。
通过那次交谈以后,我们发现要做到在物质上、精神上全面关心帮助孩子,必须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以后,我们经常利用接送孩子的路上、晚饭后的散步时间和儿子进行交流,聊最近的学习安排和生活情况,聊学校、班级活动和老师的要求等,对他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表示赞赏,对他流露出来的失落进行鼓励,当他碰到问题时帮他出谋划策,对他作出的决定我们一般都表示积极支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时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因“代沟”也会存在一些争执,但我们会暂时让步,再找适当时机进行更深入的讨论,耐心地与孩子交换看法,给孩子提供一种自我的修整和改变的机会,让他慢慢地接受我们的观点。
在与孩子经常的沟通中我们有了一些体会:一是平等尊重、换位思考是有效沟通的基石;二是欣赏孩子、认真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三是平行交谈、提供建议是有效沟通的重要环节;四是快乐学习、全面成长是有效沟通的目标。
孩子是我们的朋友
104 陆钱诚 家长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经常被看作家庭的核心。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急切地期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长大后立足社会并成为栋梁之材。在面对正处在中学时代、既长身体又长知识、又是人生观逐步形成时期的孩子,如何能与之畅通无阻的沟通与交流,是教育学家不懈研究的课题,也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切关注的问题。以下是我与孩子平素所谈论与交流的点滴体会。
一、爱是交流的前提。让孩子体验父母的爱,一次,女儿生病住院了,我们在她身边无微不至地陪伴照顾了10多天,在她出院的那天,我坦然地对女儿说:在你健康的时候,我们总是期待你取得好成绩,觉得这比什么都重要,你病了才深切地体会到,比优异成绩更重要的你的健康,子女能健康成长、平平安安才是父母最大的心愿。让孩子明白父母并不是自私地一味关注他的成绩。我觉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也要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这份大爱,体验这种幸福,使孩子在感受被爱的同时产生感恩之心,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理解与信任是交流的基础。作为家长,毕竟与孩子隔着一辈,代沟多少是有点的。如何与孩子拉近思想的距离,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是关键。孩子容易接受新事物,走在时尚的最前沿,比如孩子会崇拜某个歌星,买他的唱片,学唱他的歌,家长一般都会认为这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还影响学习。我对此是这样理解的: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艰苦又寂寞的过程,孩子在学习之余适当地保留自己的爱好,也无可厚非,女儿每次买回唱片,我都与她一起欣赏,平时也有意识地多听听,以便与女儿交流时多一些谈资。另外,中学生早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个颇受学校、社会关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件事上,我是采取不回避的态度,防微杜渐。女儿也在言谈中表示她会把握分寸,明辨轻重。我表示信任她并趁势赞扬了她,我还告诉她,反对中学生早恋也许不是真理,但也是被教育学家和社会公认的正确道理,中学生早恋,就象投资做生意一样,明知道没有回报,就不要花时间,费精力去徒劳,初中毕业后,偶然从老师处得知,确实如她所说。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关键。让孩子拥有自信,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就会处于良好的状态,为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品行、人格加以肯定,要及时赞扬孩子取得的进步,我曾经看过女儿写的作文,发现女儿16岁的生命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肤浅、那么单纯,她思想的某些方面甚至相当深刻理性,我不得不承认,孩子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我在她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使女儿感受到我的真诚。我们平时交流最多的并不是学习方面的,而是品行修养、为人处事、对他人的包纳宽容、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谈论过程中完全是平等的,我也丝毫没有说教的语气。我告诉女儿,好习惯让人受益一辈子;女儿小学时,我形象地把语文和数学的学习比作两个小孩在赛跑,要争取并列,不要偏科,如今,女儿的所有功课几乎是平行的。女儿进入高中后,我认为作为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女儿告诉我,班上的同学学习非常刻苦,她压力很大,女儿算是学习比较自觉的孩子,我就对她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要把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既不要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也不要懈怠,比如,学习累了,就要自己调节好心情,唱唱歌,松驰一下,我希望她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比什么都重要。还有就是让她多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尽快地融入新的集体。
一直以来,我对女儿总是充满信心,心理暗示很重要,家长一直赞扬她是个聪明而刻苦的孩子,她也就会渐渐肯定自己,时常激励自己。我又常提醒她:人无完人,所以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的人格离完美近一些。其实与孩子通畅地交流并不难,我们只需要给孩子一个平视的目光,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理解,象朋友那样与孩子以诚相待,孩子就会敞开心扉,让你走进他的世界,走进他的心灵。
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
105 尹静琳 家长
因为我的孩子一直是走读生,所以相对与孩子的接触也比较多,但自己也认为有效的沟通上质量并不是特别高。我们也知道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思想,但到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做,说哪些话了。同时与孩子说话时又总也改不了自己作为家长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有时也免不了表现在语气上,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反感,发生冲突。
其实通过平时与孩子进行交流,教育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几种不太容易让孩子接受的教育方法。
第一是唠叨式。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一听到爸爸妈妈的唠叨就烦,尤其是作为母亲就更喜欢唠叨,什么都要说上两句。自己女儿也常抱怨自己很烦,什么都要管。如果在唠叨的时候再加上数落,什么: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在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这些错误的方式都是在打击孩子,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积极性的火苗给破灭了,孩子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第二是催促式。因为自己也属于这一种所以感受比较深刻,催促的效果并一定见得很好。不断的催促孩子,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孩子本来是想做作业的,一催就反而不想学了,或没有什么效率了。
其实可以自己体会一下,本来你想做点什么事情——收拾下屋子,打扫打扫。结果你的爱人提醒一下“你快收拾收拾屋子吧,你快打扫打扫吧。你可能就不愿意干了。你本来主动要做的事情,本来还想让别人赞扬一下的事,别人一催,你反而就不想做了。是啊,在别人催促下干,还有什么意思呢?孩子的心理也是一样的吧。
第三是愁眉苦脸式。其实孩子也是很关注父母的表情面孔的,而表情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女儿也是这样的,如果哪天我因为工作或她的学习上的什么问题而下班回家时脸色不好,愁眉苦脸的,一张要打骂训斥的脸,一张催促着她去做作业的脸。那么那天她也不怎么会和你说话了,不会和我交流,只是很无精打采的去作业。如果经常这样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就慢慢变得的困难,孩子也越来越不愿意和家长交流。试想,谁会愿意和一张没有笑脸的人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呢。经常保持鼓励的笑脸吧,也许你会看见与孩子之间关系的巨大变化。
父母的脸有时候决定了一切。
其实理论上的东西很多家长都是知道的,而如何实践才是更好的与孩子进行交流的关键。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活动,可以与家长们交流自己的想法,使每一个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好。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感谢学校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谢谢。
交流在心 沟通无形
105 沈晔 家长
交流沟通既是孩子的事,更是家长的题,难不难在于双方,顺不顺在于家长。
孩子上高中,迈入人生新阶段,交流沟通也有新变化。
此前我问女儿:你对我们(父母)和你的交流沟通的评价怎么样?回答:还可以!这是我们在饭桌上的讨论。
我家的交流沟通不外乎以下几种:
1、饭桌
晚饭是我家最重要的交流沟通时机,并不刻意,在轻松愉快的享受中完成相互心情和思想的交流(当然也是她妈做得一手好菜需要慢慢品尝)。无话不谈,笑声不断,轻松的环境可以引出无数的话题,无形无意之间,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了解彼此的思想。所以我家的晚饭一般吃得很慢!
2、活动
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可以得到。我们的每个节假日,都要组织家庭和朋友间的联系和外出活动,爬山、看景、看戏、演出、下乡、上錧(科技),探亲访友,带上孩子,不要节约这些时间,那是孩子表现另一面的宝贵时刻,那时刻,你想不管她,她都会表现给你看。
3、书信
我和女儿有本不公开的书信本,每到矛盾时刻、或者没有时间交流的时候(我经常在外)就用书信在本上写点什么,早出晚归碰不到,就有书信在交流。虽然不常用,但我们彼此很看重,很珍惜,说的话很直接,很尖锐,但是相互看了以后,在相互体谅的同时,又多了一份理解和情感在里面。
4、对抗
孩子长大了,可我们总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很多时候家长总不能以自己小时候的感觉来体验现在小孩子的感觉,这是家长的所谓自尊在作怪,所以会在一些问题上相互争执。这是好现象,因为我们总有一方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有差别,千万别放过这样的机会,我希望我的孩子和我争执,在一些问题上和我对抗,等到我说不过她的时候,你对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了解,然后你就会认识到:孩子长大了!
现在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家长权威用法不当。
家长怎么管、怎么教育孩子,平心静气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还会时还时地用家长的“权威”来说话,口气也不平等,对于孩子来说越来越需要平等的对待和协商的地位,怎么样把握也是很难。
二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小秘密”。
孩子的世界越来越大。家长总想了解孩子的一切,其实是不可能的,我们小时候也有自己的一些“秘密”。但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家长难免不放心,孩子也有可能以此作为借口,有些应该向家长说明的事却保留起来。因为孩子有些时候还是不能完全辩明是非,但权利方面却是越来越强烈,世界的复杂是肯定,但孩子的认知是不完全的。
但我们相信:只要用心、用爱对待每一件小事,在沟通上会有新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也需要家长们相互学习借鉴。目前“还可以”的评价,我们也比较认可,但也说明还有好多问题要解决。没有问题是不现实的,没有大问题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认识沟通 学会沟通
105 周欣然 家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夺向小康,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时候,总感觉生活中还缺少点什么?不说工作上的种种压力,就说家庭内部特别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感觉不是最令人满意。看着孩子的身体“噌噌”地长高,但与父母的话却越来越少,思来想去,与孩子之间缺少的正是交流与沟通。
俗话讲“口不开不知道你心里,门不开不知道你家里”,而沟通正是架起了与孩子交流的桥梁,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认识了解沟通的作用,努力学习沟通、学好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一、放下架子,关心孩子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这话不假,但作为父母,不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私人财产,不能心情好时把孩子当宝贝,心情坏时把孩子当出气筒,生活工作不顺心,全写在脸上。其实每个孩子最终都要成为一个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家里的“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放下架子,要善待孩子,体谅孩子,给孩子自信,努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处处关心孩子,而不是溺爱他。我家在海盐农村,儿子三年级去嘉兴读书,住在舅舅家,遇到星期六有课时不能回家,我们总要抽空去看他,平时除了打电话,有时我们会相互写写信,把各自的想法、意见以书信的形式相互交流沟通。
二、换位思考,尊重孩子
自信的基础是自尊,孩子是在成人的尊重中学会做人,学会自尊的。
尊重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不能老拿成绩好的学生跟自己孩子比,否则的话使他失去自信和自尊。假如孩子也拿别的比你成功的学生家长跟你比,你心里也一定不好过。在碰到问题时要平等地对待,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以势压人,不能要求孩子对自己的话言听计从。事实证明孩子对的,要肯定;自己说的,做的错了要及时向孩子道歉,不要担心这样会丧失做父母的威严。
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今天教育的对象不再是限于孩子,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终身接受教育的问题,因此在今后,作为孩子的父母,也要不断学习,甚至也可向孩子学习。记得前年秋天的一个星期天,我指着园子里的菊花和黄杨对孩子说,菊花是草本植物,黄杨是木本植物,孩子说对,菊花只有须根,因此是草本植物,黄杨不但有须根,还有主根,因此是木本植物,因为作为父亲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来不学不行。其实对教育孩子来说,我们有的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比如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有的是从同事朋友那里学来的;有在是从书本新闻媒体中学来的,但这远远不够,作为父母只有不断丰实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把他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而交流沟通则是填平“代沟”的最好“土石方”,我深知,以前的沟通很不够,主要责任在父母。因此,父母应该放下架子,关心、尊重、爱护孩子,用各种方式多与孩子沟通,同时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怎样与孩子沟通
106 陆雨辰 家长
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家长单一、简单的沟通方式逐渐地为孩子所厌烦甚至反感。有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自己三天两头和孩子谈话,怎么孩子对自己总是敬而远之,永远像个陌生人?所以摆在家长面前的是如何改变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让孩子理解你、信任你,敬重你,至少让孩子不感到反感。
一、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心与心的沟通
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关键要优化亲子关系。家长要主动把那种居高临下的、**的、紧张的亲子关系,变成平等的、 民主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这种优化过程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
1 、转变观念。一是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一样有人格的人。科学研究证明,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能有自尊心,而惟有自尊心才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不要逼着孩子去考 100 分,而要让孩子有高尚的人格,度过能够充分发挥自已潜能的幸福快乐的一生。
2 、掌握心理学的知识与相应能力。善于了解和理解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由于年龄小,常常会出现与成人不同的看法。能做到理解孩子,就是一个能注意孩子年龄特点善于沟通的好家长。其次,还要注意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改变沟通的方法。当孩子幼小的时候,家长更多地要带领他、教导他,而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就要与他商量,再大一些,家长则应该学会向孩子请教,主动地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最后,还要理解孩子是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不少家长最爱说自己小的时候如何如何……这些家长忘记了 , 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 , 孩子只能成长在有电视和网络的当代 , 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家长只有认真地理解时代,才能理解当代的孩子。
3 、建立正常的运行机制。有的家长自己高兴了,就整天和孩子泡在一地起;工作忙了,就很长时间不理孩子,这种冷热病,最不利于和孩子建立巩固的联系。 正确的做法是无论工作忙或闲,要安排合理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哪怕吃饭时间,在和谐的气氛中巩固亲情、互相交换意见。
4 、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物质条件主要是时间和空间。家长工作再忙也要安排时间和孩子沟通,时间可以少,关键是要有质量。和孩子沟通也要讲究空间,有些交往需要全家在一起,欢快热闹;而有些谈话则需要有一个温馨的角落。一次艰苦的远足,常常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而一段在山村的度假,又往往可以相互有新的发现。这样的沟通是非常有效的。
二、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
1、 要多鼓励孩子独立发展。既然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了,家长就应该主动引导孩子独立发展,多给孩子一些表现 自己的机会。
2、 要善于倾听。平时家长要少说教,与孩子交谈时要注意语气,少用“你应该怎样怎样”。尽可能让孩子多说,不要抑制孩子的交流欲望。家里的有些事情,也可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平时不要“我讲你听”,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这样孩子往往不领情。最好是尽可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孩子的愿望与需要。
3、 少批评。孩子大了,知道是与非,有时成绩下降,自己也非常生气,如果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责怪,往往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这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孩子碰到困难与问题时,家长要少一点责怪,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看看困难该怎么解决。
三、 家长要采用立体的沟通方式
1、 多元方式。家长不能仅仅立足于语言的沟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孩子比较喜欢音乐,那就采取音乐的方式,要循循善诱。心理学上有“对立违抗”的说法,就是孩子首先会将攻击面设定为他最亲近的人。家长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作为一种符号的出现,是否有些东西是不能为孩子接受的。家长的语言符号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多种新颖的沟通方式,容易增加情趣。常规的沟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和能动性。值得家长注意的一点是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这样只会缩小孩子的生活半径。这样的孩子心理素质必然很差,承受能力被大大的弱化,无法承受更多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
2、 要采取积极的方式。单一的环境缺少很多的体验,造成太多的人生空白。心理学上提倡“共情”,只有处于同样的情况境遇下才能感同身受。很多沟通都必须有过相应的体验,才能够理解,才会有效果,只讲道理孩子是很难听进去。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的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的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 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家长由于他们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是很贫乏的。比如有个孩子抱怨说自己的母亲一天就和自己说六句话: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这样日复一日的说,作为孩子自然而然的会感到厌烦,结果反倒事与愿违。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的让孩子说。“问”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也应该是具有很强的技巧性的,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4、 要不断更新沟通方式。在的孩子是伴着“声光电”诞生并成长的,与他们家长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还只用嗓子单声道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枯燥没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而又一边写作业,因为他自小就在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的家电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因而产生了这种多点接收的习惯和技能。这样的系统刺激远比单纯的语言符号刺激要强烈的多,有效的多,所以家长如果固步自封,仍然用原来自己受教育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往往都成了厌烦的符号;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今天的孩子还有了接受国际超前意识的能力,比如说对于性知识的认识,家长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以启齿,而孩子却实际已经懂了很多。沟通的困境是每个家长必须正视的现实前提。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106 徐闻帝 家长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的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作为一个孩子的成长,获取知识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同样重要,作为影响孩子成长的三大因素,学校、社会、家庭都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与孩子的沟通。
面对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话题,每个家长的看法都不一样,就是同一个家长在孩子不同的成长时期,对沟通的理解和沟通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就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回到家里之后还有很多作业要完成,所以做好沟通工作在时间上是很有限的,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多抽时间陪孩子,只要儿子在家,尽量回绝所有应酬,实在推脱不掉的,父母双方会协商好,留一个人呆在家里,找机会跟儿子聊聊天,询问一下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情况,同时还会从儿子的精神状态中发现一些问题,身体是不是不舒服,作业是不是来得及做,考试成绩如何等等。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及时调整。对于考试成绩,作为家长,我们一直是认为应该在每次的考试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教训,而不是简单的问一下分数了事,或是狠批一顿,或是表扬一番。比如在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时,儿子考得不理想,心情很糟,为了给儿子调整心态,我们从第一次月考之后,就每天晚自修结束后接回家里,不住校。中考之前的一模考试,儿子仍然没有考好,这时对他的自信心有些打击,认为自己怎么总是考不好。我们这里跟他分析,模拟考试暴露出问题应该是一件好事,关键是如何改正错误,今后不要再犯才是最重要的。在二模考试中,儿子成绩有些进步,这时我们又提醒到,还要看到存在哪些问题,下次还要改进。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是一门学问,看似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要有耐心、有决心、有信心。总之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在每个阶段给孩子制定一些目标,这些目标要有一些高度,但是又是可能实现的,当他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再制定新的目标。平时要多与老师沟通,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后,再与孩子沟通会更有针对性。我想通过学校、老师的辛勤教育,家长的密切配合,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孩子都会有美好的明天。
我们永远是朋友
106 沈翀史熠 家长
儿子已经上高一了,将近一米八的个子,那天,他站在我面前说:“老妈,老师让你写一篇文章,是关于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这个话题的。”听了儿子的话,我才第一次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儿子都这么大了,那么多年我是怎样以一个家长的身份与他相处、伴他成长的?细细想来,觉得自己真的不像一个家长,很多时候,我是作为儿子的玩伴与他相处、相互交流的,所以,我们之间包括儿子与他父亲之间的沟通,应该说一直以来都不成问题。把十多年来的点点滴滴在眼前摆一摆,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促成了我们之间顺畅的沟通与交流。
一、 尽量多地与孩子在一起
小时侯,孩子对世界、对身边的人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缺乏安全感,他也自然地要从父母那里寻找一种踏实,家长应满足孩子的这些要求,给予充分的安全感,这样,孩子心情才会愉悦,成长的环境才会宽松,身心才能健康发展。等孩子慢慢长大了,看似独立了,其实不然,每当夜晚,如果父母都不在而只留孩子一人在家吃饭做作业,孩子的情绪会受到影响,既而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虽然我儿子长得高高大大,但在他上高中住宿以前,每天晚上,不管工作多么忙,我们总会有一个人回家来陪孩子吃饭,饭后他做作业,我们就在家里看书或做家务。事实上,孩子读初中了,家长在学习方面已经帮不上多少忙了,但家长在不在家里孩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心理有了安全感、踏实感,学习才会有效率。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一个人在家里,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可以有多种途径,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而不是刻意的。记得儿子刚上小学时,他上课不好好听,还对同学说:“我不听不要紧的,我妈妈也是老师,她会教我的。”当他捧着书本问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时,我问他老师上课有没有讲过,他说讲过但没听清楚,我就认真地对他说:“妈妈在学校是老师,要教好学生,而我在家里只是妈妈,要负责你的吃穿住,学习是要靠自己的。”从此以后,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为了与他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尽可能多地和他在一起,我跟着他看球赛,一起讨论赛事、评论球员,还帮他买足球杂志和他一起把贝克汉姆和小小罗的图象贴在房间的墙上;儿子喜欢看娱乐频道,有自己喜欢的歌星和歌曲,我也听这些歌星的歌,了解他们的行踪和新歌动态,我还跟着儿子学说一些时髦的现代语言,这样,只要有空,我们就可以聊许多学习以外的轻松的话题。聊的过程中,是我掌握儿子思想、喜好等方面信息的过程,也实现了我们之间良好的沟通。
二、 尽量明白地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不少家长却有这样的想法:我对孩子的爱不能**裸,爱在心底就可以,不能说。其实,每个人都有被爱的需要,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从小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孩子就性格开朗、身心健康、对事物兴趣浓厚、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老外总是用肢体语言或文字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意,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觉得世界充满了爱,多么阳光的心态!我也尽可能地让儿子有所感觉。孩子喜欢睡懒觉,每天早上都要我叫醒才起床,很多年,每天早上,我都是以抚摩孩子的头、手、背这样特殊的方式把他从睡梦中唤醒,而不是大声命令式的叫喊,这是一个再小不过的细节,但可以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一天的开始,;在儿子初三复习阶段,我每天晚上为他准备好宵夜,或一个面包一份牛奶,或一碗面条,都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父母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关爱。在他感受被爱的同时,也懂得了关爱与付出,他经常会主动打电话向不在身边的爷爷奶奶问候,询问身体状况,台风来了问问风雨情况,天气转冷提醒多加衣服。上初中时,他上学路上总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儿子说他没有很多钱,但每周总会给他两次;与他一起上街,看到路边乞讨的人,他都会蹲下去把钱放在盘子里,还告诉我说:“要么你不给,要给的话就不要扔下去,这样的人也是需要尊重的。”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感到欣慰,一个人心中有爱是多么重要啊!
三、 尽量平等地与孩子相处
在我们家,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三个人一样大,也就是所谓的没大没小,有一段时间,儿子直呼我们的名字,我们很响亮地答应着,没什么别扭。我们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也会征求他的意见,听听他的想法,这样既培养了他的责任意识,也使他明白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小学高年级时,儿子对音乐和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要学二胡吉他,我同意,他要进足球队,我也不反对,只是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成绩一旦下降,这一切都将终止。为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子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而且,由于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总是乐呵呵的。我们也很信任孩子,给他充分的自由度。比如说零用钱,我们每个星期都给他零用钱,告诉他该怎么花,如有剩余就是他自己的,然后就不再多管,只是默默地观察,结果儿子没有乱花钱,而是自己存着,有100元零钱了就提出要换100元面额的,我总是爽快地答应且常常是90元就可以换100元,以示肯定和鼓励。
儿子上初二时,一度情绪波动大、烦躁不安,进房间就把门关上,还不理不睬的,学习成绩下降,我觉得又是一个典型的逆反期到了(五年级时曾有过一次),我们很着急,但知道不能来硬的。我到学校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接触,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后来终于找到了原因,但我不能马上找他谈,得等待时机。一个周末,家里就我们俩,晚饭后他做作业,我在旁边陪着,后来从一个话题入手,我从自己那个时候的一些事情聊起,婉转地告诉他这个年龄段有一些想法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把握分寸,分清主次,后来,他主动提出要一起去河边绿化带走走,我求之不得,一个多小时的散步聊天,儿子把心中所想和困扰他几个月的烦恼和盘托出,从此又恢复了往日的阳光心情。整个过程,我没有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教训和指责他,而是以一个朋友、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开导他,共同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这样,既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还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
与孩子相处,实在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彼此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这是我长期以来一直信奉的,也是我一直努力和追求的,无论是为人师还是为人母。虽然我不是很像一个家长,但我更愿意我们永远是朋友!
面对现实,互相鼓励,共同提高
107 徐文馨 家长
对大多数家长而言,自己的孩子在没有和父母产生沟通不畅,思想隔膜,对立情绪;或者孩子没有偏离正行的言行,思维之前,很多家长都以为看着自己孩子长大的,天天相处,了解自己的孩子,如同自己的手心,手背一样。其实未必。
许多人到了中年后才认识幼时对父母的敬仰,少年对父母怀疑是一个过程,到了中年才算对生活较为深刻的认识,因为社会大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社会细胞的家庭也发生着变化,从以前四世同堂,三代居一室,到当今的三口之家,单亲、隔代相居。而作为个体、尤其是孩子,对外界事物的接受更快,思想的变化更有隐蔽性。我们大多数家长,不可能对孩子进行文化课程上的教育、辅导,即便有,也是很完整、完善。因此,家长要求和孩子沟通、产生“共鸣,如果能从孩子喜闻乐见的事物,着手就会有共同语言,有了共同的语言就容易沟通,。例如,把孩子的课本拿来看看,不懂向孩子请教;和孩子谈谈动漫,好男儿、超女;孩子比较感兴趣领域的知识;和孩子讲讲自己工作上的事,也向孩子了解校园里的事情。所有这些都有益的,思想不相通,认同感对不上号,那就象堆积在沙中的泥沙杂草,堵塞了交流的通道,真正的沟通也无法达到了,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和孩子讲道理、谈观点,了解情况,当然就会碰鼻子或争执。有了疙瘩不用急,不妨暂时放一放,冷静思考一下,调节一下心情,选择适当的时候再交流,不然“欲速期不达”。其实与孩子是这样,与同事、邻居、朋友、老板也是如此。家长与孩子拥有亲密和谐的关系也好,沟通中产生了问题也罢,看起来好象表现在某一个点,一个时间段上,但很大程度上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和孩子打一片,以朋友的心境,参与孩子的活动,收获会不错,这一点上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家庭教师,上校的身上我们会有所启迪。
我每个家庭的成员在表面形式及深层次上的角色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反映的焦点也不一样,采取问题方法也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认为家长做到,做好以下几点是很有必要的。
一、家长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平等,是在扮演好自己真正的角色,各尽其责职前提下的平等。不是绝对平等。更故事等同。
虽然“君为臣钢,父为子纲”的封建思想早已被否决,但实际生活中有些家长仍抱有“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现在仍在吃我的,用我的……“等不积极的,不符合时代意识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想意识在孩子小时候是能够接受的,但孩子长大后就产生了郁闷,令人担忧的思想情绪。在与孩子了解情况、交流感情,明辩是非诸多方面,做家长不妨的多种身份进入角色:朋友、同学、邻居乃至老板,也可转换角色,真真切切地给孩子以呵护、保护,平等、关爱、尊重。
同时也应意识到社会的复杂性,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曲折性,不可预知性。对孩子放任自流,过分包揽、溺爱,任何极左、极右的思想方式都是不可取。我个人对女儿帮助是“自然生长,适时扶正。”
二、与孩子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
那天,女儿在给我“家长通知论坛”的通知时,随便说了一句“看你的喽”本来不以为然的我顿时感到有点压力。回过头来想:如果在考试之前,大人的有些话不同样也影响孩子的情绪、心情吗?
“理解万岁”提倡了许多年,但实际生活中较难进行,或者水份较多,究其原因是自我,自主意识太强了。
每个人均幼儿、少年、中年再步入老年。家没有理由自己年少时疏于学习,至今仍不学习且要求孩子学习拨尖;自己缺乏责任,随波逐流而要求孩子面面俱到;自己不敬理老人而要求孩子自己言听计从;自己寸土必争却要求孩子与同学搞好关系。相互和谐,融入集体。事业成功的家长不应把自己的光环套在孩子头上,正在辛勤努力,为生活而奔波的家长。在孩子处于终事,但认识问题不很深刻的时期,家长也应该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念方法。只有把自己已有的经历、经验、失败、社会客观存在的问题讲给他们听,做到适当的引导,主要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归纳、整理、吸收、摒弃。
“理解”二字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必须是双方多方面的,父母和孩子都应认识到各自的职责、任务。父母要体谅孩子学习的辛苦,压力,青春期本身带来的困惑;孩子也要认识到大人为生活而付出的艰辛心血。
三、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素质,完善自我人格,为孩子做个榜样。
无节制地喝酒、懒散过高的期望,是我在一个时期内很大的人格缺陷,生活缺点,亲朋好友对我的劝告,尤其是女儿对我的提醒,监督使我正在远离它们,女儿希望我是一个文明,和蔼、大度、亲切的老爸出现在人们面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实,我们大人在比较孩子的时候,殊不知孩子也在比较家长,给家长是否合格打分。
很难想象家长沉湎于上网,喝酒、麻将、舞厅会给孩子带来好多影响。在众多广告中,那则母亲为婆婆洗脚,受感染的儿子端来一盆清水为母亲洗脚的广告深入人心,感人至深。其实一个人的品格是不以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年龄大小衡量的。《师说》从理论上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上至“圣人”下至“巫医乐师上百之人”“不耻相师”“犹且从师而问”的良好风尚。认真地采纳儿女的方法,接受儿女们的道理,这既能提高、完善自己、更能鼓励他们,理顺二代的思维,调节二代人的关系,很多人看过《成长的烦恼》,剧中汉逊、迈克、波思等鲜活的形象让人至今难的忘怀。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不断地在矛盾中寻求和谐;犯错后认真改过;争论后达到统一,从而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并在烦恼与快乐中成长。
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即使象濮存昕这样一表人材,温文尔雅,又有文化修养,又有财力,同时还富有爱心的人,说他十全十美似乎也不恰当。在许多方面,我们大人必须与孩子共勉,共勉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平台来互相沟通,鼓励、监督、提高。家长应直面人生,解剖自己,其实勇敢地承认自己的缺点、无知,在思维导向,思维方式上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
第七届家长论坛通知中第一段文字即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人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是老师就应以社会为大背景,结合家长、孩子、家庭现代文化意识,思想的不同观,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沟通从“心”开始
——浅谈与孩子沟通的几点认识
107 陈琦羊 家长
现实生活中学生和家长之间普遍存在着缺少沟通,彼此存在着看法不同,想法不一,甚至压根就谈不到一块,时间一长,思想冲突,观念差异,双方便陷入僵局。这些现象的存在首先对家长是应该引起重视的,记得著名学者季羡林写了《牛棚杂忆》后,有年青人,甚至有中年人瞪大眼睛,满脸疑云,表示出不理解的样子,是啊,两代人,生长在不同年代,环境,接受的事物都不同,这就需要用时间慢慢来,互相沟通,一点一滴,从“心”开始。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孩子与家长之间也需要沟通,而且非常有必要。如果一味存在着“家长制”这种观念,“独载”对孩子的人格,那么只会使相互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产生隔膜,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过分的溺爱,会导致孩子没有耐心,脾气暴躁,困此,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是件不容易的事。苏联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耐心诚恳地运用上帝一次次来访的传说故事来回答14岁好奇的女儿提出的关于“什么是爱情”的问题,还有钢琴家傅冲与父亲间的沟通,大家很熟悉的“傅雷家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愿意和自己的父母来沟通的,或许是由于你家长的疏忽而导致孩子不愿和你沟通,你想过没有,当你的孩子正想和你沟通时,你是否用“没时间”来拒绝过,是否耐心地听完,是否认真地听?这些都是导致沟通困难,失败的原因。虽是长辈,但家庭地位是平等的,起码是尊重,以朋友来相处,我是这么认为的,想必其它的家长朋友也有同感。一两次的聊天成为知己,朋友是不可能的,要有耐心,要看到优点,闪光点,世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学会包容,包容缺点,学会赏识,赏识孩子,多赞美,少批评,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然,纠正关键性的缺点一定要注意场合,不注意场合的数落,批评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伤了孩子的自尊,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考虑成熟后,选择机会来说。现在推出“知心姐姐”,“谈心室”,这固然很好,可以帮助孩子认清是非,解除烦恼,打开心结,可我还是在想,家长为什么不争取做一位“知心大姐”或“知心大哥”?问题是家长必须从观念上改变教育方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来改变教育方式,这一点,是我非常想与各位家长探讨的一个话题。
我女儿小时候弹琴,我会把这首曲子的内容、背景用故事形式讲解,既练曲子,又从故事激发兴趣,消除枯躁。从《十面埋伏》知道了这邦、项羽的故事。随着知识的进展,现在是她给我讲书中的事了,我曾开玩笑地说:“我们现在是站在山上的同一高度”。孩子学习的同时,家长也要尽可能地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一种爱学习,求知识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上的关心很重要,心灵上的沟通更重要,家长不仿站在孩子的位置来多思考问题,有调查表明更多的孩子需要他们的父母是一个有耐心、明智、通情达理的家长,家长也需要一个有适应力、有信心、体谅父母的孩子,这一切都离不开相互间的沟通。
与孩子沟通的一点体会
108 卢思旻 家长
我是高一年级8班学生的家长,接到班主任老师让我谈谈如何与孩子沟通的话题,我犯难了。因为我这个人不善于表达,再说我确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在老师们的帮助教育下进步得很快,可以说从上小学到现在的高中一年级,成绩在逐步提高,但是和其他优秀的学生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也就几乎没什么教育子女的方法可以介绍,只能借此机会把我的几点切身体会写下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大家的帮助,从而使我能够提高与孩子沟通方面的能力,更好的帮助孩子进步。
一、欣赏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我们做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不一定能得到孩子的理解,甚至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我想,这可能是与孩子的沟通方面有一定问题。以前我们总是以家长的作风要求孩子做这做那,说话也有点以居高临下,下达命令的口气。而其中有些话会让孩子变得很不开心,其实他们已经很努力了,只是有时我们感觉不到,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而已。
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以提高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能力,并且在随后的沟通中采用了教育专家介绍的“欣赏孩子,做孩子的朋友”的办法,应该说这个办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欣赏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当他们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时,就更愿意和我们做父母的沟通了。那时,与我们沟通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享受。事实上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他们不在乎我们给他们买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一个体贴的动作,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学习的动力。
做孩子的朋友,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在交流中放下以前那种居高临下的作风,平等交流。 当然在这方面我目前还做得不够好,有时急了也会暴露出家长作风。我想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多理解孩子,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就越来越有效。
二、平常心对待考试成绩
现在是应试教育,学习成绩固然非常重要,但我们并不应该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特别在孩子考试之前,讨论的话题应尽量避开考试、成绩、排名等。当然如果考试成绩好了,有时还是应适当的给予奖励。当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不是责骂,而是协助孩子分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避免在以后的考试中犯类似错误,同时告诉他们:偶尔的成绩不理想也是正常的,不要气馁,要有信心,我相信你以后会考好的。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孩子有几次考试成绩不太好,她回来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鼓励她,使她放下思想包袱。当她感觉到我们没有责备的意思,心情很快就恢复了,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
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做家长的在心里还是非常关心她的成绩,在她心情好的时候也经常要问这次考试“班上第几啊”、“年级第几啊”。但我们有个原则,就是从来不说“你要考上班里第几”、“你要考上年级第几”等类似下达指标的话。
三、期望值不过高
其实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一直定的比较低,当然期望值随着她的进步在调整,但绝对不会定得可望不可及的地步。记得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孩子问我对中考的期望,我当时回答她只要考上二中我们就很满意了,其实我们家长的心理多么希望她能考上一中,但我觉得孩子本身是希望考上一中的,而且她也正朝这个目标在努力,我不想给她太大的压力。考上一中以后,我孩子又问我对她的将来的学习成绩有什么期望,我就告诉她,只要你认真学习就可以了,到了高中,特别是一中,全市的尖子全部集中在一起,你要有思想准备,考试成绩,特别是排名不理想是正常的,到时候不要灰心,而要坦然接受。如果你一定要我说个目标的话,全校同年级八百多学生中,希望你能进入前四百名就可以了,当然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向第二目标进入前两百、第三目标进入前一百名的方向努力。我想孩子是理解我们的,我们不给她太多的压力,但前面的目标很多,可以轻装上阵逐步完成有可能完成的目标。
四、教育孩子全面发展
我们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但我想并不是学习成绩上去了,考上名牌大学就算成材了,而应全面发展成为有用之才。因此我们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外,也非常注重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首先重视孩子为人处世能力。因为她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收到宠爱,容易养成以自己为中心的自私习惯。因此我们经常教育她要尊重老师,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帮助,要有忍让与宽容之心。同时要求她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我活动,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等等。
其次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我是一直反对孩子整天埋头读书的,经常带她锻炼身体,因为我们觉得和学习成绩相比,健康的身体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初中的时候,在学习之余我们也经常陪她打球、散步。现在上高中开始住校了,我们也时时提醒她学习不要太紧张,晚上要早点休息,绝对不要加夜班。
总之,作为家长,只有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教育孩子,如果沟通失败,那么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帮助将成为无用功。由于我们做家长的文化层次不高、教育的方法技巧等方面还不够专业,孩子在很多方面也不尽人意。但欣喜的是孩子上了嘉兴一中这样一所好学校,在成长路上有一个良好的新起点,我们相信在学校各位优秀老师的教育下、在孩子自身的努力及我们做家长的协助下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沟通------家庭教育的金钥匙
108 王晨熹 家长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首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明显的代沟,活跃的思路,封闭的内心,青春期的萌动,让二代人之间的沟通成为障碍,但这一时期又是家教的关键时刻。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如何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掌握孩子的发展动态也必须通过有效的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行更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但让大多数父母束手无策的是这一时期的孩子最不喜欢的是父母的唠叨,反复的盘问,刻板的教条。那怎样才能变天堑为通途,体现沟通无处不在呢?
一、 沟通缘于信任
做父母的平时都有一些好朋友,无话不谈,因彼此信任,沟通就无障碍。当你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体,你必须充分信任他,信任的前提是你把你的一些秘密与他共享,让他分享你的甜酸苦辣,让他成为你可信赖的朋友,那他自然而然也会把你当成他可信赖的朋友,帮他分忧解愁。
平日里,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把工作中的烦恼跟儿子说说,一方面让他感到父母养家糊口的不易,另一方面也让他感到你对他的信任,把他当作知心朋友。遇到自己心情不好时,他反过来会小大人似的安慰你:想开点,要快乐生活,不要自寻烦恼。遇到家里买房子、买车等重要事情总听取一下他的意见,他也会很认真地提出建设性看法,你跟他话越多,他跟你说的悄悄话也越多,彼此之间的信任也就建立起来。沟通缘于信任,大人之间明白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你与孩子之间。
二、 营造宽松、和谐的沟通环境
沟通也需要营造氛围,你不能突如其来,也不能严肃刻板,让孩子心存戒备,无法与你平等对话。把你想沟通的道理渗透到生活中去,可以在散步时与孩子一起聊一聊,吃饭时与孩子一起谈一谈,看电视时与孩子一起想一想。往往在这种时候孩子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把他的想法毫无顾忌地全盘托出,也往往在这种时候他比较能接受你“无意”中灌输的观点,受你的影响。
比如我们想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个性,不能以命令或说教,可以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中去规范。我儿子小时候对下围棋感兴趣,我们就让他跟老师学,但过一段时间,他对画画感兴趣了,说要学画画,我们告诉他: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围棋,你必须全身心地投入,要学好学精,不能半途而废,画画只能作为你的乐趣,你平时空下来可以画,但主要精力必须放在学围棋上,为此我们放弃了奥数兴趣班、英语兴趣班等等,目的是让他学一项、爱一项、钻一项。儿子在小学毕业后顺利地获得了围棋业余五段,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并多次在省级、市级比赛获奖。又如:儿子喜欢游泳,他爸爸跟他提了个要求:你每次游泳要比上一次多游一点,每次要有一点进步。这样坚持下来现在儿子一口气游2500米已不成问题。坚持与进取是大人难沟通、孩子难接受的二大品格,但我们通过日常的行为规范让孩子欣然接受了。
三、 沟通应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
想到沟通,很多父母第一件事就是问孩子:你最近考试考得怎样,学习上有困难吗?孩子很烦这一点,其实他心里在想:除了学习,你不能谈点别的。沟通不能只停留在学习上,古人云:爱子女以其道,爱之,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如果孩子养成了好的品行习惯,学习你不去过问,他也会出色的。关键是你平时对孩子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沟通。比如遇到我喜欢的文章,我会和孩子一起欣赏,在欣赏中探讨一下人生的含意,同样孩子也会把他喜欢的文章介绍给我,除了学到了文中的修辞手法,更领悟到作者坚毅的性格。
通过阅读来沟通是一种方式,有时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也可以通过写信来表达。我在最近写给儿子的信中提到:十六岁的花季,爸爸妈妈伴你欣然走过,特别是经历了中考的洗礼,我们明显感到你越来越成熟了,越来越懂事了,从你对爷爷奶奶表现出来的孝心,到你对爸爸妈妈身体有恙时的关心;从你去看望小学、初中的老师,到你帮助中考失意的同学,这一举一动体现了你对他人的关爱,这是对我们关爱你的最好回报。爱心是伴你今后一生的最佳财富,你具有了,你也就富裕了。要及时赞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通过沟通上升到一定高度。
四、让孩子学会沟通的艺术
在大人们面前,孩子总处于被动的地位,家长们常常是沟通的主体,怎样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他学会主动沟通并善于沟通呢?关键是让孩子更多地接触社会,除了学校的老师、同学,家庭的亲戚朋友外,关注一下他与陌生人之间的沟通,及时引导他与人交流的方式,并有意识地购买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如:卡内基的《沟通与人际关系》、青少年健康丛书《你会交往吗--沟通的艺术》等等,让他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平时遇到比较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我们力邀他一起参加,在活动中观察他的沟通能力,并回家帮他指正。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去云南旅游,除了开阔视野、激发兴趣,热爱自然外,也是一次极佳的沟通交流机会。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团队里,他能很快与别人打成一片,对待叔叔阿姨和弟弟妹妹他能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从和叔叔阿姨们的礼貌交谈到和弟弟妹妹们的谦让随和,体现出一个阳光男孩积极开朗的个性,深受大家的喜爱。因团队里都是福建人,他也通过沟通结交了一批远方的朋友,回家以后,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其实每年我们都会带他出去参加这样的活动,但每次要求能有些收获。学会了沟通的技巧,孩子长大以后能很快地适应任何陌生的环境。卡内基认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力占其成功要素的85%,如果家长能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放心地让他放飞了。
最后,让我们通过沟通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相互尊重、体谅、理解、支持,让孩子在整个高中阶段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109 李沁园 家长
当女儿成为嘉兴一中的高中生时,作为父母,真是由衷地高兴,因为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领域。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远远比不上许多家长,回忆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着太多的愧疚和不安,但相信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几天前,老师告诉我说,我是家委会成员,要求谈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话题。当时心里特别没底,但我没有拒绝,因为我知道,老师对家长的信任也是对孩子的信任,对家长的寄托也是对孩子的寄托,作为家长,要配合老师,配合学校,与孩子共同进步,所以,我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也许,是女孩子的缘故,我们操心较少,看着女儿成绩优异、表现优秀,我们家长为之骄傲。然而,孩子进入高中之后,许多方面已不同与中学和小学,能否适应高中阶段的环境,是实实在在面对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父母将有一份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这里,就自己的一些观点谈谈与孩子交朋友的吧。
首先,了解孩子的心声。一直以来,我们把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考虑到孩子未来的工作、生活乃至孩子的一生,自立显得格外重要。上小学时,我们选择了寄宿制的嘉兴市第三实验小学,给了她离家的距离和空间,从某些角度上来看,她学到了很多,学会了生活自理,能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还能照顾好自己,遇到问题能独立解决……然而, 当我发现孩子越来越多的同学电话和短信时,突然感到,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交流,需要吐露心声。父母除了生活上的、物质上的一些需求外,很少有深层次的交流。这种现象表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满足来自同学和朋友,而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则成为了物质需求的提供者。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真正从内心理解和接受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能转换角色,与孩子平等交流呢?因此,心灵的交流就从现在开始!
其次,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孩子最好的学习范本就是家长。跟孩子一起聊天,一起娱乐,一起大笑——每一个亲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学习。有的时候,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呢?这就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其实,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的孩子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孩子接受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养育孩子的任务对每个父母都是新的,要赶上时代的脚步,每个父母都有许多新功课要学。一个教育学家例出的五门功课就够我们家长学的:发现孩子的独特性、理解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真爱的互动、解放孩子的手和脑。
孩子的成功始于父母。教育孩子先从教育自己开始。所以,想要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先要学会做一个21世纪的父母。
最后,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有一位多年执教的老师说过:“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曾例举了有个家长将女儿送到校门口,都会对孩子说:“妈妈希望你今天又是开心的一天!”这位母亲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让孩子知道,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妈妈都会帮她的,所以她才会和妈妈成为真正的朋友,才能无话不谈。“你需要我帮助吗?”是这个母亲的口头禅,现在她的女儿已顺利升入理想的学校。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是多么重要,这不仅拉近了距离,更会让孩子树立起自信的念头,这就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地给孩子鼓励。嘉兴一中英才荟萃,佼佼者会聚一堂,记得刚走进这所学校,孩子心理压力很大,第一次考试成绩就不太理想,给我们打电话时情绪很低落,她爸幽默地说:我刚进大学时,几何学考了36分,但到期末时,成绩已达96分,不要太在意,看看问题出在哪?我们知道你一定行!鼓励使孩子坚定了信心,为学好各门功课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这次月考成绩明显有了提高。
回忆对孩子的教育历程,将感受归纳为四点:一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尊。二是要关注孩子的爱好和特长,让孩子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三是要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四是要对孩子进行正面鼓励,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和上进心。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站立起来!这既是家庭的需要,也是全社会的需要!孩子期望长大,渴望自由,更需要亲密。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孩子永远的知心朋友!
关于家长如何和孩子沟通的若干提议
109 方雪莹 家长
说实话,刚拿到“如何和孩子沟通”这个话题时,我自己也愣了一下。的确,在平时我们都忙于工作,却忽略了与孩子沟通这一重要环节。
曾经听我女儿说过她的老师给她讲过一件事;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从来不用说话来相互交流,而是利用小纸条来进行基本的交流。听来应该会很心酸。那么在父母一方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呢?这有几点建议。
首先要主动。现代的孩子总有一种流行的观点,孩子们用流行的词来讲就是代沟。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总觉得父母的思想死板,顽固。我们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彻底消除孩子这一错误的想法,灌输一个正确的观点-----父母与孩子之间不仅仅是长辈的关系,同样也是朋友。
其次就是家长自身的要求。古人说言传身教,事实上,身教重于言教 。所以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要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如在家庭中设置一个读书角; 经常和家人一起看书读报,讨论交流;经常与家人一起参加文娱体育活动。与此同时,父母的教育更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但是最近在教育论坛上,我经常看到此类文字“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这反映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信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亲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一位社会学教授认为,家长偷看日记、偷听电话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对孩子关心不够、缺乏信任的表现,容易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情绪,产生新的沟通障碍。父母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不要轻易去动孩子抽屉上的锁,因为它是用来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强行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从此对你紧闭。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孩子应该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但过度的赞美反而会促使孩子萌发虚荣心。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家长随笔
111 沈超 家长
接到儿子沈超交给的任务,一开始也没觉得怎样困难,这么多年家长做下来,写点心得总是有的,等到坐下来拿起了笔,这才发现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大,有些老虎吃天-----不知如何下口的感觉。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态。如何把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难题,孩子从小到大,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有可能对其产生影响,作为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多接受正面的和健康的影响,少走弯路。这其中,除了学校,家庭的影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孩子,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家庭的责任。因为学校作为一个大环境,对每个学生来说是平等的,而造成每个孩子性格差异的主要是家庭的影响。所以家长对于自身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于家长如何于孩子沟通,我觉得这还是属于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一范畴,讨论这一问题不应和教育脱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影响力也和学校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也应总结一下这么多年来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如何与孩子交流沟通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希望能与校方及各位学生家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总而言之:一切为了孩子。
对于我来说,我和孩子相处得还是比较融洽。孩子现在大了,什么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但我们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什么代沟,至少我自己这么觉得。虽然孩子自己肯定会有一些会和同学朋友说但却不会对父母说的话,会有一些他认为“不能说的秘密”,我认为这都是正常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私人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但也许有人会问:作为家长,你不担心么?的确,和孩子年幼时完全在父母掌控之中相比,现在当父母的不能时刻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或做些什么,会不会交上不好的朋友,做出不好的事情。。。。。。可能每个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他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担心。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如果现在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话,是说明在这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有所欠缺,今天的担心是在为过去的疏忽买单。一个人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完全取决于他都碰上了一些什么样的人。作为最早并且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所以我从小就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注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我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习惯要比智商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让孩子明白:即使自己有些小聪明,也不能指望这点小聪明能为他实现任何事,只有勤奋和努力才能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12分的作用。所以在孩子表现出努力和专注的时候,我总是会及时地予以肯定和鼓励。另外,也尽可能的和学校配合,督促他的学业,业余时间也迎合孩子爱好音乐的特点,让他学习钢琴。在性格上,我也教育孩子:你可以有脾气,但是你要明事理。所以,孩子成长至今,虽说我们做父母的花了无数的心血,但总的来说,孩子还是比较懂事,也让我们比较欣慰。
经常见到外国影视作品里父母和孩子为了某件事而进行很正式的谈话,但我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谈话还是比较少,这也许是习惯的不同吧。我觉得交流并不一定得有内容,一家人多点时间在一起,一起说笑,一起吃饭等等都是交流,也有助于你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即便出现什么问题,也能及早发现。总而言之,尽量让孩子觉得家是一个快乐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沉闷并且不想呆的地方。最近在网上见到一篇报道,是对于中学生的一项普遍调查,结果是很多学生表示,放学后最不想去的地方是家。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繁忙的工作,大量的应酬,使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长时间缺少交流,并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努力工作,家人应予理解。我觉得这种疏忽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危害很大。所以,我一直很注重营造融洽的家庭气氛,工作再忙,我们父母也尽可能多的照顾家庭和孩子,不让孩子感到自己被忽视。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能够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这也变相削弱了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影响力。但我并不因此感到失落,因为孩子早晚会长大,而我们家长的使命还远没有结束。
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
112 朱琴玥 家长
尽管说我们天天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也有些许时间与孩子沟通,但如何与孩子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沟通的方式方法正确与否,我们却时常忽略。应该说,孩子从出生到成长无不受到家长熏陶,孩子在家庭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在外就可能有什么样的表现,细细想来,责任重大!那么家长应如何做好与孩子沟通这遍文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内涵
近日翻看辞海对“沟通”的解释为“使两方能通连”,本文的两方无疑指的是家长和孩子。家长是孩子的长辈、是抚养孩子的义务人、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真诚的朋友。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观念、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对孩子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说沟通的内容是广泛的、全方位的、多元的。孩子从出生到牙牙学语再到今天成为一位有一定文化程度、社会感知、道德水准和思想境界的高中生,我们的家长为此已经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想,作为家长和孩子两方之间的通连应该是建立在有益于家庭发展、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益于学校教育、有益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更有益于孩子将来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基础之上。孩子是可爱的,我们应珍视他们身上那些值得爱的秉赋,未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是孩子自己的人格,在于人品制胜,在于孩子是否懂得关心别人、关注别人。我们不要一味去追求孩子的考试成绩,而要的是孩子德、智、体、美及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
二、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沟通的基石
孩子的心灵是洁白无瑕、天真纯朴的。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就变得没有同情心;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最好手段。”事实也证明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一个充满亲情与爱的家庭里,每个成员之间会相互依恋、相互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与帮助。对待家庭中的问题,任何成员面临的压力和危机,都要以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态度,共同设法解决。做到: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家长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实现家长与孩子良性沟通的基石。
三、鼓励的话语善意的批评是沟通的挚友
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是:“让每一个学生终身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可以说,孩子的精神生活质量往往与家长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因为赞美鼓励使孩子能够进步。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孩子有了错误不是说迁就了事或者听之任之,要知道“肥田出瘪稻,惯子不孝”的浅显道理。家长在此情形下应采用的方法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使孩子在心理上完全接受你的批评。切不可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丧失孩子的人格尊严,孩子尽管口服但心里不服,长期以往势必造成沟通的障碍,形成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
四、身教重于言教是沟通的真经
有句名言说得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自己的威信,给孩子形成可敬可亲的形象,使孩子愿意与你交流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试想想,如果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且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又不孝敬老人的家长,尽管说教有方,给孩子产生的只是徒有虚伪外表,其内心的不服和疑惑却时常有之,这样的家长肯定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五、倾注亲子教育是沟通的春风
亲情似春风无处不在,亲情是于细微处的一种真挚的情感的传递,但真正感受亲情,就必须要有感悟亲情的能力。孩子非常在乎家长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今天的孩子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过多的给予觉得都是理所当然的,可又有多少孩子想用自己的爱来回报亲人呢?有的家长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有的家长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只是在物质上给予满足;更有甚者对孩子采用的是一种溺爱,而自己却浑然不知。由此我不禁为上述行为对孩子教育的失败而感到悲哀,一种深深的自责和反省的情绪油然而生。正确的方法应是家长的亲子教育要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根据孩子发展的各个时期特点,全面细致地加以及时的沟通,把亲情教育的真经念好,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也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引导孩子发现、体验、感受并珍惜平凡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亲情,以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感。
古往今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既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又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时光在变,作为文明时代的孩子,永远不变的是做一个人、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今天的孩子就是明日的家长,但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应该不象现在这样沉重与艰辛。希望灿烂的笑容总是挂满孩子的脸庞,轻松活泼,健康发展,以利于家庭、利于社会、利于祖国、利于未来。
先学会做人 再做好学生
------对家庭教育的粗浅看法
112 姜禇婧一 家长
我们的家庭和许许多多的普通家庭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今作此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向大家学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下面我就谈谈我们平常在家庭中对孩子的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用爱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
我和我爱人一致认为,现在的孩子其实和我们一样,活得很累。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使得一些孩子几乎失去了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天真和快乐,而一个孩子要全面发展,必须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因此,我们把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放在首位。在家庭中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相处的,任何事情都是和孩子相互商量着办,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在生活中提高明辨是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是建立在父母亲与孩子民主平等信任、互敬、互爱的基础之上的,父母和孩子既是尊长和晚辈的关系,又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育和引导的同时,也得到了父母的精心呵护和应有的尊重。这样,孩子才能愉快的接受教育,才能让孩子每天带笑容走进家门。
读初中起,孩子就住校了,只有周末才回家团聚。为了能与孩子多勾通交流,我们每天晚上都与孩子通一个电话,从不间断,哪怕只有简短的一、二句问候,或者说声晚安。周末孩子回来了,我们尽量推辞各方的应酬,能有更多的时间相处。晚饭后一家三口总要到小区边上的公园里散散步,一起聊学习、聊生活、聊理想、聊未来。每年署假,我们全家都要外出旅游一次,短则二、三天,长则四、五天,在旅游中既放松一下过于紧张的心情,又让孩子增长了见识,更让孩子体会到家的温馨。
二、让孩子做家庭的小主人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帮,礼貌待人是我国传统的美德。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是要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别人,学会真诚待人,学会为他人着想。我们想,只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我们觉得,让孩子从小学会懂礼貌,热情待人尤为重要,这也是教育孩子学会处事明理的一种方法。如家里来了长辈,可以让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出现,可以锻炼孩子做事处事的态度;来了同龄人,以小主人的身份出现,可以锻炼孩子与人友好相处,友爱他人。给孩子以实践与人友好相处机会。
行为形成于实践,积极培养孩子独立做事,就要给孩子锻炼的时机,放手让孩子做一些他能够承担的事情。记得小孩还在上幼儿园时,我们就让她经常到门口小店里去买酱油、味精、盐之类的日用品;上小学时,给她脖子上挂个钥匙,自己放学回家,还偶尔安排一些扫地、洗碗之类的家务活,在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能力。到了中学里,就着重培养她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时她会问我们一些人际关系相处方面的事,我们总是先让她说有几种选择,然后和她一起分析每一种做法利弊,再让她自己作出决定。
三、提高自身素质做孩子的典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让孩子潜移默化,耳薰目染。所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夫妻俩人业余爱好就是看看报纸、看看电视新闻、看看书,在家有空的话,有时也看看孩子的课本,温习一下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这倒并不是为了教她,而是为了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在学习方面,我们教育孩子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善待同学,要刻苦学习,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什么事情只要尽力去做了,结果无论怎么样,自己都不会后悔”。我们还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朗诵、舞蹈、绘画、书法、器乐、运动等。希望孩子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所有这些,我们做家长的只是引导,决不强求。这样孩子就有了比较宽松、欢乐的成长环境,身心就能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以最普通、最朴实的方法影响着孩子、教育着孩子。我们做父母的和所有的老师一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培养着我们的孩子。
以上是我们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有不妥之外,请多多指正。谢谢!
我与儿子的点滴
113 陆振源 家长
当今社会中三口之家,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全部、未来和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每一个优秀学生成长的背后既有家庭的付出又有教师的艰辛与无私奉献。
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
首先,应创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这是因为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培养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背景。当家长的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用良好的家风影响孩子。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的是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他们的心情总是愉快的,精神总是饱满的,思想总是积极进取的,行为习惯自然也是良好的。
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当家长的要节制自己的行为,要为孩子做出一些牺牲。
父母为孩子树立榜样,应有自我完善意识,不断修正自身的不良习性。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影响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社会行为,言谈举止,就像一面镜子,对孩子产生着无言而最直接的影响。然而每对父母,每个家长也都不是完人,或者说总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不当行为或习性。因此,为了教育孩子,作为家长的父母进行自我重塑,不断克服并修正自身之不足,不断充实并完善自己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成功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家长为了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习惯,要适当放弃自己的爱好,下班后少看电视,不听录音,与孩子一起学习。孩子看到家长常常学习,努力工作,自己也埋头读书。孩子感觉:“家里充满了读书的气氛,这种气氛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净化,能养成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如孩子理科较好,有人认为我这个当爸的理科教师给他补的,其实我每天忙里忙外的,哪里有时间辅导他呀!原因还是氛围。家中的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家中这种气氛熏陶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喜欢上了学习并不断进取。
可见,氛围的能量多大,多么微妙。每一个家庭都要努力创造一个文明的、和谐的、健康向上的氛围,以便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思想、好习惯。
适当要求 及时肯定
肯定就是使孩子们知道我们看出了他们的进步,如果我们肯定孩子朝正确的方向迈出的每一步,我们就会使他们感到鼓励,因而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这时和孩子说话,既要注意使用温和平静的口吻,把话讲清楚,让孩子有亲切感,又要用充满鼓励的眼神,让孩子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对他的满意与信任。在注意孩子的每一个进步上,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格外敏感并及时给予鼓励。当我们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有所表示的时候,可以看到非常显著的效果,话语可以很简单,但是孩子却是可以心领神会。孩子也会喜欢与你交流。
要记住,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不断地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实际在使他们失去勇气,降低他们的自信心水准,而在将来的教育中,却要不断地试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时刻注意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并及时指出,加以鼓励,我们会使他们充满活力,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许多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这种期望实际上破坏了他们的正常发展。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我们没有权力向我们的孩子做出任何要求,以便实现我们的个人野心。
成功的伟人总是看见杯子里有半杯水,而不是杯子的一半是空的。这些人物总是为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每一步而感到欣慰,而我们中间的一些人却是天天为自己的过时而叹息。我们需要不但对孩子,而且对自己肯定每一微小的进步。这样对未来完成的事情我们会更有信心,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多。
真正爱孩子要让孩子适当劳动
中国的孩子天生就偷懒怕累?当然不是。这现状是我们的父母一手造成的。
这是在爱孩子吗?不是。这是在害孩子。美国哈佛大学学者曾对波士顿地区的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他们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也有两个重要的发现印证了劳动对于健康人格的作用:(一)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二)独生子女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
因此爱孩子就要尽力让他自己的事自己做,“理智的爱”是对父母的高要求,是父母所必备的心理素质。这种素质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具有的。身为父母就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结合教育子女的实践,巧妙运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理想的目的。
家庭的心理氛围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心理共同体,每个家庭都笼罩着一定的心理氛围。家庭的心理氛围体现着家庭内部的精神面貌,也体现着家庭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典型的、占优势的情绪状态。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家庭成员各尽其社会和家庭之职责,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热心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家庭成员之间心理相容,同享欢乐,共分忧愁,平等互助,彼此信任和尊重,即使偶尔发生矛盾冲突,也能顺利解决。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这是因为,文明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并尊重他人,使孩子能感到“这是我的家 ”,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挫折、灰心气馁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因此父母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交流时切记“六忌”。即:一忌恶言,二忌侮辱,三忌过分责难,四忌压抑,五忌强迫,六忌威胁。只要放下大人、长辈身份,从孩子实际出发作好换位思考,相信孩子一定很愿意与你交流。
我们是孩子的朋友
114 毛杨文倩 家长
做为中学生的家长,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烦恼,总觉得与自已的孩子交流不是很畅通。怎么样才能和孩子完全、畅顺的交谈,充分了解其想法,帮助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这个问题是每个家长都在探索、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研究。我们也想得到这方面的帮助。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探索出好的与孩子交换思想的方法,现将我们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交流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请大家提提建议。
孩子成长到了中学阶段,有了自已的思想观念,对事物、对生活有了自已的主张。平时我们与之交谈以朋友的态度,在人格上完全平等,不是用家长的姿态命令其行事。在生活中看到孩子有些事做得不当或错的,诚恳的向其说明我们能说清的理由,规劝改正,并容其一定的时间。对孩子的日记、信件她不主动给我们看的,从不去翻看,让她留有自已生活的空间,使其感觉我们不仅是爱她疼她的父母,也是她交流,学习的朋友。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有些想法会和我们说,让父母帮其指点。
孩子主要的任务是学会怎样做人,学习各种社会、科学知识。我们平时在教育她要做讲文明,守道德,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人。自已也言行一致,遵纪守法,诚实待人。最简单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散步,遵守交通规则,不抢红灯。自已晚上有空余时间,亦看看报纸,学学自已工作上需要的一些书。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好。对孩子的人品要求严格,学习成绩要求,比现实适当高些。
孩子常说在学校读书很辛苦,提出她们现在辛苦学的知识,是否日后都能用到?有许多可能今后根本就没有用!我们就跟她讲自已在工作中的事例,小时学的知识,不是没有用,而是不够用,还要不断的学习。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今后对人的要求更高,必需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我们平时在吃饭,看电视时,问问她在学校的情况,与同学的关系,老师讲课是否能完全听明了,亦把我们工作中的事和她讲,如现在在做些什么工作,用到了哪些中学时学的知识。让她了解些所学知识与今后工作的关系,父母的工作情况。
对孩子的学习,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好,高兴要表扬。考试成绩不好时,要安慰她,问问是在哪些题目上出了错误,帮她分析原因,自已能解答的给她解答,不能的鼓励她去问任课老师和会的同学,把没有学好的知识点补起来。
孩子愿意做的,与学习关系不大,或不利的事,如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等,不一列禁止,让其适度玩些时间,到时就提醒停止,或休息,或学习。
我们的做法就这些,还很不够,请大家多告知些好的方法,共同提高与孩子的交流和勾通,教育好我们的子女。
怎样与孩子相处
114 吴房捷 家长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我也不例外。我认为想要使孩子获得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生活理念。在树立自信后,要教育孩子诚实,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作为家长,与孩子相处中要形成一种既是父母又是朋友的亲情关系,要信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情。下面谈谈我们家长与孩子相处的一些琐事:
我们的孩子从小学、初中到如今念高中,一路走来够辛苦的。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注重培养他做人的品格,教育他读书先学做人。要想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学习做人是最要紧的。我们从小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在学校尊重老师、同学。同学之间相互关心、帮助,热爱集体,要有爱心。在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学习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信心,独立按时完成作业。重视德学教育,培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平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着重素质教育,教他学习各种球类、棋类等方面的知识。小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为了培养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减少当今独生子女的一些通病,在充分征求孩子意见的前提下,我们选择了寄校读书。寄校读书不但能够锻炼孩子独立的生活能力,同时可以锻炼他的吃苦精神。进了初中,我们家长给孩子订了《读者》杂志,让他从中学习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为了使孩子顺利地完成初中学业,健康地成长。我们和孩子的任课老师加强联系,交流意见,经常不定期到学校老师那里了解孩子学习成长过程,配合老师搞好教育。由于孩子寄校,交流的机会少了,但我们每周至少两次用电话的形式跟孩子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生活、学习中的一些情况。初中三年来,我们几乎每周开一次家庭会,开会的目的是与孩子沟通、交流。在会上我们家长放下架子,充分发扬民主,首先听听孩子一周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学校、同学一些趣闻,听听孩子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和想法,看看我们家长应该做些什么等等。通过举行这样的形式增进与孩子沟通,取得了孩子的信任,孩子也乐意将他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跟家长讲。记得孩子读初二时,有一次期中考试后回家,发现他情绪低落,闷闷不乐,通过家庭会了解到他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听后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鼓励他,帮他找原因,是什么原因造成成绩下降,是不懂、粗心还是其它什么。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诚恳地交谈,小孩说出了原因:原来孩子考试中老想怎样考好,想考第一,做题目老怀疑错与对,结果事与愿违。事后我们与他交谈,讲到考试心里素质的重要性,要他懂得成功的考试是实力加心态。学习中要找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学习的心态,要相信自己,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过程,打好扎实的基础,那么学习的结果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就这样三年来,我们家长和孩子、老师共同努力,孩子如愿以偿,以较好的成绩考入嘉兴一中就读。
如今,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对我们的孩子来讲,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要求与初中完全不同,一切从零开始。我相信,只要家长、孩子、老师多沟通,多交流,相信我们的孩子通过不断调节自己,能适应新的环境,学习一天比一天进步。
沟通无处不在
115 任禾 家长
沟通,在汉语字典里的解释是使两方能通连的意思。那么,与孩子沟通,是否可以理解为父母与子女两方为某一个目的,通过交流达到统一呢?在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如今的孩子沟通太难,无法交流,这使我想到了曾经带孩子去过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闻名,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效益。然而在远古时期,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泛滥,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李冰治水,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李冰父子何以能够成就这一伟大的壮举?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很好的利用了疏导引流,因势得导的原理。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上,不也正好能够借鉴吗?
如何能与孩子顺畅的沟通,对于家长来说,是个难题。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飞越前进,新事物的不断涌现,我们这些接受传统教育的家长们很多时候已惊呼看不懂,而孩子们却沉醉其中,这就是代沟,而这种代沟犹如洪水,靠堵是堵不住的,只有象李冰父子那样,用疏导的方法,与其对话,进行平等的沟通,方可见效。这就要求家长们也要适应这个社会飞速发展的脚步,不能固步自封,要学会抓住孩子的的心理的兴趣所在,从他感兴趣的那一点着手,对他进行理想、信念、人生的启发和引导。
曾经,我在一次单位举办的职工运动会上,见到一些不知世事的孩子争着抢着要登上领奖台的最高处,也就是冠军领奖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心甘情愿的站在第二到第八的位置,这使我突然领悟到,其实我们的孩子,从小开始实际上都是很要强的,从小就有一颗争第一的心。作为家长,对孩子有太多的期盼,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的有用之材。而孩子自己,也同样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习的高材生,成为父母、老师期盼的优秀学生,他们面临着太多的升学压力、考试压力。这个时候,如果在沟通方面不能做到畅通,家长不能正确处理,协调这之间的矛盾,很容易使双方受到伤害,这时如果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而孩子会认为家长不能理解自己,无形之间产生了距离,交流的大门也慢慢关闭。那么孩子们容易出现叛逆心理,甚至走向极端。记得有句广告词,“沟通无处不在”,的确,在与孩子沟通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从孩子起床睁开眼,到将来的人生、前途,都可以成为与孩子沟通的话题。家长们如果能理解孩子们,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真诚沟通,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用交流沟通而不是训导、教训,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与孩子交流,即使与孩子有不同的意见,相信孩子们也会敞开心扉,使你时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然后再找机会达到双方的通连,完成沟通。
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他用疏导、引流的方法治理了水害,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现如今,我们同样可以用沟通、疏导的方法与我们的孩子进行良好的交流,一定能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材。
家长与孩子如何交流沟通
115 李萌豇 家长
现在的每一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情也都是一样的。但并不是每家的孩子都能成龙成凤,这就和每个家庭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着一定关系。在所有成功教育孩子的家长中,无论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措施,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有一个重要环节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真诚和谐的勾通和畅所欲言的交流,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我做为一名高一新生学生的家长,也向成功的家长学习了一些与孩子勾通交流的方法,也有一些收获,仅此谈谈体会。
我的第一点体会,就是与孩子勾通交流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居高临下的讲大道理,要多教他“做一做”。
我的儿子李萌豇小学里学习不是太好,虽然不是最玩皮的孩子,但也是一个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断,好说好动,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我的职业是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能耐心说服教育,对自己的儿子却缺乏耐心,经常是犯了错误不是打一顿就是骂一顿,要么就是讲一通大道理。“你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将来一定要有出息”的话经常讲,“上课要注意听讲,作业要认真做,做题不能马马虎虎”的话也经常嘱咐,可是一直到小学毕业也没见多大效果。由于小学好的学习习惯没能养成,到了中学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看着他漫不经心的样子,我心里又急又气,心想自己是一位教师,能教育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教育不好,自己心里不好受不说,面子上也过不去。自己对他教育也教育过,经常给他讲学习要踏踏实实地学,做事要扎扎实实地做的大道理,可为什么仍不见效果?上课他仍然不太注意听讲,作业仍然马马虎虎,一点都没有踏实学习扎实做事的样子,考试成绩就更是一踏湖涂了。
针对他的情况我反思了一下,原因可能不全在他,有可能是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得当。自己从来没有跟他进行过平等的交流和勾通,也从来没有教过他怎样做才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大道理讲的太多,他并不能完全理解,他还小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意识到自己方式方法不得当后,我就转变自己,少责怪他。我不在讲那些大道理,也不去单纯说那些嘱咐的话,而是采取平等交流谈话等方式,没天晚上先让他自己说说自己在学校的所见所闻,谈着谈着他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表现都说了出来。这时我在让他自己说自己哪些做的对,哪些做的不对。当两人谈的高兴时,再不失时机地给他提醒一下,哪些方面应该怎么去做。在这样的气氛中交流,两个人的心情都非常愉快,这时在给他讲讲家长为什么要像老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道理。这样边交流边渗的教育方法,比讲大道理的效果好多了,对家长的批评教育就很容易接受了。
交流融洽了,再指导他怎么去做也容易接受了,进步就十分明显。他做英语作业时,先让他把课文录音听读十遍,每天坚持,不打折扣,以此培养他“踏踏实实”。在他做数学科学题时,让他把题目认真读上两遍,分析好了在落笔,以此培养他“认认真真”的习惯,克服马马虎虎的毛病。对做错的题目,也要让他分析一下错的原因,再做一遍,这样坚持下来,他做题细心了,准确率也提高了,考试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的感受就是家长既要讲究方法,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急于求成。要让孩子在各方面都养成良好习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我儿子从小学到中学作文一直是他的弱项,每写一篇作文,都是“雷声大雨点稀”,总是前面大口号喊的很响,后面没东西了,草草收尾。我知道,培养孩子写作文是一个慢长的过程,要有耐心和毅力。我一边帮他看范文,分析写作技巧,一边帮他摘抄好词好句,在让他模仿着各种文章自己去写,写完再修改,同一个题目用不同方法去写,久而久之,他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我的第二点体会,就是与孩子勾通,要多一些表扬和鼓力,少一些挖苦和训斥,更不能拿别人家的孩子比常论短。
现在的独生子女自尊心都很强,逆反心理也很强,过分的批评,挖苦,训斥,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抵触情绪。一旦抵触起来,又很难消除,甚至会导致对立。所以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的儿子初一学习不好,我心里着急,经常会批评他,甚至挖苦训斥他,学习成绩没见提高,两人关系却非常紧张,有什么事情他都不肯跟我讲,要么就说谎骗我。我们俩在一所学校,和他的老师接触非常方便,可我还是经常被他蒙骗,经常出事情。由于抵触,使我们之间都失去了信任。 从初二开始,我就改变了态度,采取了多表扬,多鼓力的措施,只要有一点进步就马上表扬,即使范了错误也尽量心平气和的跟他谈,不再挖苦训斥。时间长了,他有什么事情不用问他就自己主动说,错的自己感受,好的我就表扬鼓励。时间长了,我对他的信任程度增加了,他的自信心也就提高了,在学习上,原来是逼他学要他学,逐渐变为他自觉学他要学,考试成绩也就越来越好。我对他越是信任,他学习劲头越足。初一他班级排名14名,年级44名,初二他由B组升到A组直接进入前三名,年级也进入十名上下。
到了这个时候,我不用再去和别人比,他自己就和好的同学比上了,学习劲头十足,生怕自己被别人超过,直到中考都保持着良好状态。当他考上一中时,他的小学老师都感到惊讶,似乎不敢相信李萌豇还能考上一中!这大概就是正确的交流和勾通方式,表扬,鼓励和信任所产生的巨大动力而致吧。
经过几年的交流与勾通,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融洽,从而使我体会到,训斥和挖苦是最失败的教育,表扬和鼓力才是正确的方法。。
我的第三点体会,就是家长要让孩子有信任感。
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要让孩子喜欢学习,家长也应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和他对你的信念,他才能接受你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家长不是玩游戏上网聊天,就是擦麻将,你再对他说三道四,批评指责,他当然不会接受。这么多年来,我一坚持和他一起学习,帮助他讲解一些题目,使他对我的信任感也增强了。他有时也会给同学讲讲题目,有的同学问他:“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知识”?他会告诉同学:是我妈妈教我的,我妈妈是老师!认我从中感受到他对我的一份信任。
我的第四点体会,就是在交流勾通中家长一定要注重对孩子孝心和爱心的培养。
现在的独生子女因为都是“独生”,不要说 孝敬父母,干点家务,有的甚至连自己的袜子都没洗过,有的不仅是受到亲人的宠爱甚至是娇惯。在他们看来,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是应该应分的,而他们却很少会为父母做点什么,“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就更少了。他们基本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优无虑的生活。现在的学生接受的都是“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孝敬父母”已经根不上时代了。真的让他们去“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他们不一定知道怎么做。作为家长,我就在生活小事中去培养我的孩子,让他力所能及的干些家务,帮着洗洗衣服,擦擦地,洗米做饭,端菜洗碗等。久而九之,他在做这些小事中,就慢慢体会到父母的劳苦和艰辛,懂得养育之恩,他也就慢慢学会了关心父母疼爱父母。我相信,当他知道关心父母的时候,他也就学会关心他人了。有爱心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勾通和交流也就更融恰。
我的第五点体会,就是与孩子交流和勾通,要注重过程,注重对他人格品行的培育,不要太注重结果。
在几年的交流中,我从来不说你要考上哪所高中,你要考上哪所大学,你要拿到什么奖之类的话。而是注重他每一天要做的事情是不是踏踏实实去做了,要做的每一门作业,每一道题目是不是认认真真去做了。注重对他在做事情过程中,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培养,要让他在做每件事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品格行为得到提高,加强自身修养。我觉得,只要有良好的过程,必然就有好的结果。
现在他虽然是高一的学生,但他的思想和思维还不成熟,在各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在学习方法习惯上,更要进一班去培养。他现在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喜欢先看书,看例题就做题,这样就容易出错,两次考试已经暴露出这一点。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进一步帮助他克服这一毛病,适应高中的学习习惯还需要进一步去培养,,我要在原有的交流勾通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交流和勾通,双方建立起更融恰更和协的交流气氛,保证孩子在三年的高中学习顺利完成,并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他将来成龙成凤奠定基础。
学会与孩子沟通
116 乐群 家长
我的女儿今年已经升入了高中,进入了嘉兴一中这一著名的重点中学学习,而且我还成了第一批“家长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成员,我很高兴。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社会、学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一名家长,本身也是一名老师,更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学会与孩子沟通,这很重要,也是每个家长必须要面对的,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下面我来谈谈我是怎样与孩子进行沟通的:
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作为教师的我,更知道它的重要性,所以我在这一方面非常重视,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我们从小就是这样培养的,因此,我女儿也比较听我们的话。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也比较顺利。
其次要与孩子多交谈,善于倾听孩子的心里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现代孩子可能跟我们以前不一样了。如果换成以前的教育方法来要求孩子言听计从,可能孩子并不会来听你,就是表面上听了,心里也不服从。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耐心细致的和他们交谈,他们才会和你说心里话。其实我的女儿是很愿意和我们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在上初中时,她在秀洲现代实验学校,是住校的,虽然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都要回来,但她有时晚上还要打电话和我们聊上几句,说说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情况,以及班级和学校的事情,我们也及时进行指导和鼓励。
家长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的成绩也有起伏的,当孩子的成绩考砸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她成绩考得不好,自己本身已经很难过了,如果家长再去过多的埋怨和责怪孩子,孩子的身心都会受到伤害。这时候家长更要有理智,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帮助她树立信心,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改进,这样她才会不断进步。
家长要尽量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但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现在孩子长大了,只要孩子努力了,家长理解了,她负担小了,学习也能学好。
宽容+鼓劲
——读蔡笑晚《我的事业是父亲》
116 毛谦 家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几乎是天底下每个父母亲的共同心愿.那怎样才能实现父母的好梦成真?怎样去教育子女?都是现阶段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首先,我认为宽容是最重要的心态.我们从小就不要求小孩要达到这,要达到那.每天小朋友回家,只是问:今天学了什么?今天高不高兴?检查作业后只是问:错的题有无订正?有无明白?就可以了.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去责骂小孩,而是帮助他找原因,象朋友一样的帮助他,让他放下包袱.平时多鼓劲,少责备;多表扬,少批评;多帮助,少加压.
学会赏识孩子,引导潜能.美国一作家曾说:“对孩子们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学会赏识孩子。
赏识孩子,就要对孩子多加鼓励,善于了解孩子的优点,抓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受到大人一直在关切地注视着他们,欣赏着他们。孩子当时心情舒畅,过后又会变成一种要“更上一层楼”的志气和力量。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发挥孩子的潜力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有裨益的。
孩子的成长之路犹如长长的跑道,大人们适时地给予他们表扬、赞赏,就像是在为他们高声呐喊“加油”一样,会激发孩子拼搏进取的斗志。即使是表现不很满意的孩子,也会燃起他们不甘人后的希望之火,创造也令人惊喜的奇迹。
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最早、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一方面,父母从思想、品格、知识诸方面来教育孩子。另一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无意中对孩子所起到的教育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父母亲要以身作则,不做违法乱纪的事,讲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引导孩子走上正道.
共同健康成长
201 胡梦赟 家长
孩子是我们的孩子,是社会的将来,更是祖国的的未来。忘子成龙,忘女成凤。对我们来说这是奢望,只是想让她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健康的概念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但是,心理上社会上的健康实在太难了。为了孩子健康,做家长 的首先要自己健康成长,孩子才能有健康的环境成长。因为我们没有做过高中生的家长。对于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是空白,孩子对高中也是开始。我们彼此在岁月中成长,在日月中生活,相互交流,相互勉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虽然我们做得不完美,但是我们努力去做好。
教育子女,要通过言传身教,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引导他走上成功之路。孩子小的时候,依赖性比较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沟通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沟通也越来越困难。
家长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你越想知道的事,他越不告诉你。有时还会发生冲突。如果家长经常和孩子发生冲突,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沟通的大门。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切忌简单化和生硬的态度。沟通是我们和孩子的思想交流平台,也是一座桥梁,传递彼此的意见想法。爱孩子,我们先做她的朋友,知心小姐妹。放下严厉的铁面孔,换上春风洋溢的笑脸。这样她才会把她心中的故事告诉你,你才有可能了解她,帮她分析困难,剖析疑惑,解决问题,与她一起成长,和她一起经历风雨,和她一起看那雨后的彩虹。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有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相互配合,严得有温度,宽得有适度。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孩子考试成绩下了,我们鼓励一下。我们相信她,信任她。告诉她:一切皆有可能! 其实孩子有许多方面比我们大人以为的成熟要多。有一次,她说:你们话太多了象复读机;叫我不要怕困难,你们自己遇到难处就会叫------,真的,孩子有时是我们的老师。在困难目前我们相互加油鼓劲。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表明:孩子的个性及优缺点,让老师在施行教育时有一个良好针对的方案。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也是关键,所以我们经常向老师请教教育良策和高见,学校内外我们都是一家人。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因为我们遇到了好老师。比如她参加班级健美操比赛,一开始,孩子觉得难,俯卧撑不行,大家鼓励她,多练;后来她又感觉服装太暴露了,我们帮她释疑。终于她们取得了第一名。通过集体活动她和同学的交往多了,也知道许多同学的不易和困难。现在她经常帮助家里干家务,拖地板,倒垃圾,洗碗等,周末给长辈打打电话或者去看看老人。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上面抄到下面去多会发生72变。我们就配合老师想办法培养她做事仔细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
5、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请老师帮助推荐健康有益的书籍来增加阅读。
7,鼓励孩子保持优点,改正缺点。她尊敬师长,平时喜欢向老师提问,遇到老师她会鞠躬致谢。有一次,她回家告诉我说,别人好象在笑话她。我们告诉她,尊敬老师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以前还要跪下叩首呢!老师是一个人一生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恩师是一辈子应该尊敬和感谢的人。只要正确应该坚持,做自己的事,不要看别人的脸色。因为你在做你自己的事,好象在考试,考试的是你自己,不管是学业,还是做人,要认认真真学习,塌塌实实做人。
此外,我们一直比较认同一句话,就是“在青春期,家长要保持高度的无知”,你什么都管,孩子反而会逆反,你要什么都不懂,孩子就什么道理都会讲给你听,细心对待孩子,用心去爱他或她,多多和他们交流,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暖,父母的关心和爱。当然会有很多人会说,我们是家长只有一个孩子,要多为他的未来负责!我想说的是,能够给他们最好的东西就是爱与支持啊!我们实在是很亏欠,做得也不好,在孩子和我们家长的身上还有许多缺憾,以上的点滴仅供参考,恳请老师和家长们多提建议。让我们共同努力,彼此共同健康成长。让孩子高中的生活成为我们以后人生中的精彩回忆。
体验与孩子沟通
201 杨愉欢 家长
完成老师布置的“怎样与孩子沟通”的作业,本身就是一次与孩子沟通的很好机会。感谢余茹老师给我们这个做题机会!
“怎样与孩子沟通”的命题,应该是教育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但同时也是每位家长面对的问题。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是与孩子沟通的实践者,同时也是与自家孩子沟通的初学者,加之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谈认识一定很初浅,甚至有的还不正确,恳请老师斧正。
首先,要建立与孩子沟通的良好基础。
共同的目标取向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重要基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愿望,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家长应该正确看待“龙”、“凤”的标准。如果一味要求自己孩子处处争第一,最终成为“人上之人”,这样必定造成与孩子沟通的目标障碍。试问我们做家长的,又有几个成了真正的“真龙天子”呢?让孩子多一些幸福,少一些苦恼。如果孩子能开开心心过一生,也应该算是人中龙凤了。家长与孩子都应当明白人的一生幸福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不要让孩子因为现在一时的玩乐而荒废自己,失去未来幸福的基础。也不必让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牺牲一去不返的、仅属于年轻人的美好时光,去追求未必能实现的比别人更“成功”的结果。须知,最终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我们家长不也如此吗? 再者,人生犹如一场长跑运动,领跑者未必能最终领先,跟跑者只要不掉队,都有可能成为最后的冠军,大可不必时时处处都争第一。
平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前提。“先做朋友,再做父母”。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成为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平等的知心朋友。只有平等地相处,孩子才有可能向父母袒露心灵,父母也才能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果我们总是以“管理者”的角色出现在孩子面前,对孩子进行命令、监督、批评、训斥和否定,总是要求孩子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我们的意志,总是要求孩子经常把学习状况、日常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与他人交往状况等所想所做不断地向我们汇报,这种不平等地位,必然导致孩子的反感,进而导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障碍。建立与孩子的平等关系,家长必须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并适时作出适当的反应。要对孩子充分的理解和信任,给予足够的自由空间。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还要尽可能多地对家里的有关事项,在作出决定之前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知道他是家庭的重要一员,是家长的主要倾诉对象,实现“双向沟通”。
其次,要创造多元化的沟通渠道。
孩子到了中学阶段,已经有了比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相对减少,尤其是住校的孩子,双方沟通机会更少。家长与孩子要共同创造尽可能多的沟通渠道。周末是家长与孩子的重要沟通机会,家长应回避应酬、减少工作,尽可能与孩子一起呆在家里,利用孩子写作业的休息时间与孩子沟通,聊天、看电视、听音乐、上网等,都是沟通的有效形式。周末晚餐后与孩子一起散步,谈天说地,既能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又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时机。假期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另一个重要机会,一个学期下来,孩子已经很累了,如果能陪孩子出去旅游一趟,与孩子一起长见识,同时又可以进行充分的沟通。不要忽视电话的作用,与住校的孩子临睡前通个电话,相互问候一声,是家长与孩子都能感受的一件很愉快事。
要在与孩子的共同进步中增加沟通渠道。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家长不仅要不断学习,学习新知识,学习做人做事。如果家长无所追求、不思进取、禄禄无为、自私自利,久而久之,成长中的孩子就会失去与家长沟通的兴趣。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加强自身这些方面的修养,培养与孩子沟通的共同语言。
第三, 要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教育专家对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有很多的研究,并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如善于倾听,善于发现,慎用批评,要有耐心,要讲诚信等等,这些都是与孩子沟通的最基本方法,家长应该认真学习、努力把握。此外,家长还应该学会从孩子的犯错中寻找亮点。每个人都会犯错,要容忍孩子犯错,还要努力在孩子犯错时发现闪光点。我们的孩子总体上是一个遵纪守规的孩子,但胆子偏小。有一次与几个同学晚饭后没有请假外出上街,老师发现后与家长联系,都很着急。后来我们找到孩子后回到学校,班主任和家长一起与孩子就此事进行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孩子作了辩论。事后,在孩子周末回家时我们又谈及此事,告诉孩子此事让老师和家长担心的主要不是在犯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本身,而主要在于孩子的安全意识谈薄。体现一种亲情关怀,比太多的说教更有效。进而又告诉孩子我们从这件事上看到了孩子的重大进步,能够面对班主任、家长这样的“强势”阵容,孩子能够作出辩论,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一个人处变不惊的境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养成的。
每个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业,如果孩子考试考得不够理想,对其进行指责、甚至谩骂,这是弱智家长所为。如果能够与孩子一起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这是家长应该有的基本功。如果能在孩子考试前基本准确地判断出考试结果,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说明与孩子的沟通达到了比较高的境界,这是我们家长要努力做好的功课。
浅谈家庭教育
202 李晓阳 家长
我们处在一个社会高速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学科知识在二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更替变代。在现代社会深度开放,受各种国际文化冲击、影响,每个人都要不断地改变自己,“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的定位社会是不容易的,更难预见我们的孩子将会在繁杂的现代社会,承担与扮演什么角色。我们的孩子面临的绝不是一个“稳定的目标、明确的社会期待和文化规定一致”的社会模式,孩子的成长不仅是能适应社会的问题,重要的是社会定位、社会责任、生存技能等诸多要素,并做为一个人毕生、不限于的完善过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我们给了自己一个“父母”的角色,也给了自己一个“家长”的岗位。这一“角色”无论你做的好坏,是无人更替的;这一“岗位”无论你是否称职,是无人能让你下岗的。但每位父母都在努力、毕生的在做好“角色”与“岗位”,这样家庭责任感清晰、社会责任清楚,孩子更会临摹、标榜父母成功的一生,并力求超越。这就是进步,整体社会的进步!
我想在整个教育中,“责任教育”是最重要的。责任对国家、对家庭、对孩子本人都很重要,它是一个人的诚信度;一名领导的作为能力;一个社会的凝聚力;一个国家的希望。
我有三个孩子,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尊重父母、爱护团结姐弟、无私于他人的认识与责任。孩子较小刚会使用碗筷的时候,父母都要帮孩子夹菜,孩子也会模仿着为父母夹菜,这个时候父母不要拒绝孩子为你“服务”,潜意识上是在培养他们的“孝心与责任。”让他们认为你也是需要的。孩子读幼儿班、小学以后,有时候一个孩子会先到家,如有好吃、好用的,他会自己分成三等份,自己享用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到现在孩子都18、19岁了,如需要什么,就让父母为他买需要的,不会攀比他人添什么新东西。如果需要从父母衣袋里拿钱购物,也是款额适中并告诉父母的。从小规范孩子的这些“小事”,培养孩子对“需要”的理解;对小朋友、社会的顾及与爱护;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也为孩子开启了爱心的源泉,这都是早期教育尤为重要的。
“人格是人格影响的结果”,用父母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做为父母,要对自身积极的自我认识,比如: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及需要的认识;积极的自我接纳,比如:悦纳自己的相貌,悦纳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悦纳自己所处的环境;积极地自我控制,比如: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特征,并能适度调控等,这样就能有极大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去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孩子,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培养孩子优良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记得一次一中家长代表会,我讲到:每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一定就是或都做国家栋梁之才,只要女生“淑女”、男生“绅士”,在他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中能积极影响、带领向上就是社会和国家的良才,那他就是对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完美人生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做父母影响孩子好的结果与延续。
“困难与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让孩子要吃多少苦、经历许多挫折才能成功成才,是想让孩子积极、正确地认识困难与挫折,并在减少困难、善待挫折方面以积极应对。记得孩子读小学5年级的时候,因小朋友打他小报告,老师误会、训斥孩子,孩子感到很委屈,打电话给我诉苦,并坚持不当班长啦。我耐心帮他分析原因,鼓励他自己找小朋友和合此事,使小朋友理解支持他今后工作;找老师沟通,说明真实情况,能得到老师对他工作的肯定和帮助。最后,他自己处理这一“挫折”很得当,更赢得了小朋友的拥护和老师的赞扬。
孩子3、4岁时,有时到海边看海,待海水退潮后,会遗留许多小蟹在乱石头缝里到处乱窜,我就让孩子照我样子捉蟹。孩子踏着光滑的石头会摔跤、抓着小蟹的小手会被夹的很痛,但孩子体会到了艰苦与快乐、付出与收获。
苦难与挫折,会使人们内心产生紧张、焦虑、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有更多的困难与挫折伴他成长。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也常遇到诸多困难与挫折,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些使自己比较容易接受的方法和策略,来缓解、处理当前的矛盾,应付或适应所面临的困难及挫折之情境。有时也会采用如丢了钱财,就以“破财消灾”来**,使自己恢复情绪平衡,减轻或解除因此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烦恼与不安。对于孩子,我们更应该引导他辨证地看待困难与挫折,教育他掌握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解决措施与防卫机制,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
“自主的孩子能远大,独立的孩子能成才”。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源于日常生活,有时候不需要孩子太“听话”,尤其是到了中学时期。幼年基本形成了良好习惯的孩子,到了这一阶段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交错矛盾,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孩子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其对社会的情感往高级迅速发展。孩子能就一些事实概述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孩子的道德行为意识增强了,开始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了。做父母及社会,应该给孩子更多供自己自由安排的时间,让其依自己的思想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增强孩子自主性的培养,同时要给孩子一个适当的劳动岗位,及社会实践机会,让孩子依靠自己、安排自己、独立自己。
这个时期,最需要与孩子做好“忘年朋友”,做好“知己”。父母能多一些轻松环境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孩子易出现的问题与内心世界,帮孩子处理、修缮。孩子身体发育的快速成熟、对同龄人交往的认知、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变化,都是需要孩子与我们“交友”予以倾诉获取的,才能及时有效地修正孩子健康成长的轨迹。
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在此重申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了教育出优秀的子女,望我们紧密配合老师,深化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更上一层台阶。愿天下孩子都能在教育中健康快乐成长。
如何与孩子沟通
202 杭慧喆 家长
教育孩子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孩子的健康成长要靠良好的教育。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沟通是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正确而有效的沟通,能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身为父母,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孩子快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中与孩子分享点点滴滴的喜悦,能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紧张,与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和理解孩子,而凭自己的想法主观推断,这样就造成与孩子之间的误会,从而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
因此,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你讲的话、做的事,孩子无法理解、无法接受,那么沟通就没有效果。实际上,每个孩子都希望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只有当他们感觉到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时,才会关闭自己的心灵,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所以,要想真正与孩子沟通,必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和孩子沟通,目的是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去教育孩子,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语言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给孩子怎样正确的教育,怎样通过自己的语言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怎样用语言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等等,都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我和女儿的关系一直很融洽,是女儿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大山。我们有时间常一起交流,谈论的话题从生活到学习、理想和将来、小说和电视等等各个方面。作为母亲,我努力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真诚的沟通。我不仅在生活上关怀她、学习上关心她,而且在她有情绪时安慰她,有困难的时候帮助她,在学习、生活中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会耐心地开导她,我时刻注意女儿的感受,不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她,使问题在沟通中解决,使她能健康的成长和全面的发展。
我和女儿也经常一起看电视,电视的内容往往是她所喜欢的。我们通过剧中的角色、情节内容,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从中我可以了解她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的想法,以及对世界观的认识,和对金钱、物质、生活的要求。我们也阅读相同的小说,一起讨论书中的人物。我从书中引出话题跟她交流,女儿也很有兴趣。书中的人物有的也许贴近生活,利用恰当的机会,给女儿提出一些问题,让她换位思考,女儿会把她的想法,她的意见,呈现在你的眼前。这样的交流,一方面使我们拉近了距离,成了无话不谈的母女。另一方面也使我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和她所向往的美好事物。因此,母女之间的沟通就非常协调,平时的沟通就很容易了。
其次,我时常用发短信和拥抱的方式来称赞和鼓励她。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沉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赞赏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是父母激励孩子不断上进的有效沟通方法。因此,在女儿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会发个短信祝贺她,用赞赏和鼓励使她的内心获得成就的快乐。当她回家时我会热烈的拥抱她,或者握一下手表示祝贺。我时常对她说:“你真厉害噢,妈妈为你骄傲”,“要再接再厉!继续加油哦!” 当她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也没有去责怪她,而是对她说:“妈妈相信你的实力,下次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要努力加油噢!” 因此,女儿每次考试不管考得如何,她都告诉我结果。我想鼓励孩子,赞赏孩子,使孩子在心理上更加愿意接纳父母,是和孩子沟通的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她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创新的思维。在读高二前要进行文理分班。第一次选择时,我认为女儿选择理科比较好,而女儿说她比较喜欢文科。这样,我们的意见不太一致,女儿也非常犹豫,不知道该选文还是选理。我本想和女儿进行一次交谈,来确定理科的选择。但是,她是否愿意听取你的意见呢?也许会觉得你不了解她,不理解她,而达不到效果呢?后来,我采用了以书信的方式跟她沟通。在信中,通过文字来表达我的想法,我例举了许多读理科的优势,并和读文科作了比较,还对将来文理职业的选择,给她参考,希望她选择理科。女儿看了我的信后,同样回复了我一封。也例举了她读文科的优势和理由,并把她的想法和将来告诉了我。当我看了女儿的回信后,我了解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选择。当第二次选择时,我对女儿说:“既然你喜欢文科,妈妈尊重你的选择,希望你以后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加油噢!” 因此,通过书信和孩子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既尊重了孩子的决定,也理解了孩子的真正想法,也使我们避免了一场母女之间的不愉快,使我们母女关系更加和谐。
在与女儿的沟通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女儿现在非常喜欢看电视,每次回家,书包一放,第一件事情就是迫不及待的去打开电视机,然后,这个频道换到那个频道,一直不肯离开。我跟她说:“一回家就看电视,不累吗?”她却说:“看电视就是休息啦”。有时候,她会看一些动画片,我对她说:“怎么喜欢看儿童的节目啦!” 她说:“很好看的,我小时候动画片看得少,现在得补回来。” 我就对她说:“你看的电视节目够多了,你不仅把你小时候没看过的全补上了,而且连妈妈小时候没看到的,你都帮忙补回来了,看够了吧!” 她说:“看不够,看不够”。对于女儿这个电视迷,我一次又一次的劝说和沟通,希望她少看点电视,多一点学习,总是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我不希望给她太多的压力,让她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她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因此,我应怎样更好的与女儿沟通,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
面对孩子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我们家长又应该怎样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呢?怎样利用沟通来培养孩子的毅力;又怎样来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怎样来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等等一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关心和探讨的话题。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怎样来教育孩子学会应对挑战,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面对社会,也是每一位家长要思考的问题。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203 徐思贤 家长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称为亲子沟通,即家长通过谈话、游戏等方式与孩子进行相互了解、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跟同事或朋友在谈话时,你的孩子会打断你们的谈话,或者莫名其妙地在一旁吵闹,你想制止却费了力也没有效果,家长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有点丢脸面,有些尴尬,有时不得不无可奈何地与朋友道别。朋友离开后,孩子可遇到麻烦了,家长会大声地训斥孩子:“你为什么不懂礼貌、为什么让我难堪,你有什么要紧的话,现在就让你讲个够”,甚至有的家长说“气死我啦……”,你的火气发完了,可孩子什么话也没有了,只会瞪大眼睛瞧着你,这个时候孩子也不知道有什么话要和你说,更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让爸爸妈妈生他的气。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就在于,当你与朋友谈话时,没有安排好孩子,暂时冷落了孩子,孩子感觉孤单,从而做出一些引起家长注意的举动。分析其原因,还是平时和孩子交流沟通少了,孩子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了交流的无障碍通道,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了。那么,家长与孩子怎样进行沟通?沟通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亲子沟通从倾听开始
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是主导者,是示范者。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很少有时间、有耐心与孩子同游戏、同娱乐。即使有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由于缺少一个群体作为参照物,对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家长难以找到感觉,使家庭教育难以正确定位,也就找不到交流沟通的话题。什么才是促进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呢?最重要的只有两个字--“倾听”,因为,在家长的关心下,如果孩子能把心中的一些困扰或问题说出来,通常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就好像不小心你的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当你用力眨眼睛时,眼泪将之流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重视亲子沟通,费尽心机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常常是家长滔滔不绝的讲述,很少听孩子说些什么,如果父母亲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这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面对的问题,而且还会造成亲子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的沟通仅是单向性的,是家长的一厢情愿。亲子沟通应是双向性的,是互动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无障碍的充分交流。在沟通时,要留有时间让孩子讲话,当孩子和你谈问题时,家长应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应该眼神注视着孩子,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说话,对孩子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家长只有尊重子女,在心平气和、相互理解气氛中,以交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你所说的话孩子才会听,教育才可能产生效果。许多情况下,孩子往往没有错,就因为家长没有做到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没把事情搞清楚,根本不给孩子思考和理解的时间,也不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就训斥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以势压人,不让孩子说话,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收不到正面的教育效果,时间一长,孩子的逆反心理表现得越来越强烈,最终以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抗。
每个家庭都有教育孩子的困惑,要想取得教育的成功,光靠从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一套经验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光靠教师通过家长学校的授课,也是非常有限的。家长不仅要注重自身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而且还应该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交流。比如,与孩子共同合作设计假日活动方案,到哪里去活动、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家长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也会积极向父母献计献策,父母与子女之间充溢着浓浓亲情,使家庭关系更加融洽、民主、平等,跨越代沟,相互关心,相互尊重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情感纽带,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朋友。
二、蹲下身子与孩子沟通
“沟通”这两个字,做家长的都知道它的重要性,问题是沟通的内容和方式。我常常看见的亲子沟通,其实和交换条件没什么两样,甚至有的沟通就是用命令和威胁的方式进行的,孩子永远不能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更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别以为做父母的认为沟通结束后,孩子点头说知道了、明白了,就是真的。其实,有的孩子是为了赶快结束继续面对这样的唠叨场面,而应声答应的,或者是害怕被处罚的命运,保护自己,成全家长的期待而应许承诺,即使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不做得到,先逃过这一次再说,然而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轮回,最后做父母的会以大声地或放弃地口气去告诉孩子“你为什么永远听不进,做不到…”
父母天天和孩子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随时随地成为孩子学习做人处事的榜样,特别是有关情绪与人际问题的处理。因此,父母的不适当言语,如:说到做不到,责骂加以批评,大喊大叫,摔东西,态度粗暴等,往往让孩子就此学习坏行为,使管教孩子成为一件辛苦的工作。
三、把握亲子沟通的机会
家长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花了不少时间照顾孩子的功课,有些家长甚至陪读,却忽略了跟孩子沟通。家长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应当把握机会多跟孩子沟通,告诉孩子自己工作的地方及环境,让小孩了解家长工作的辛苦。家长关心子女,同样地孩子对父母的也应该了解和支持。平日彼此多交流生活点滴,促进彼此的认识,多跟子女相处、适时向孩子表达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感受。
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注意这样三个问题:一是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有些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根本不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听、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讲的话,一厢情愿地喋喋不休,孩子无法理解,那么沟通就不是有效的。二是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孩子能够理解,而且要避免一味地用说教、命令、强迫等方式让孩子听你的话,孩子必然产生反感。孩子喜欢的方式可以是聊天,父母在聊天的过程中把要教育的道理融进去;可以是讲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领悟道理,这比简单说教要好得多;可以是在游戏过程中沟通,因为孩子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三是与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孩子的感受。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注意孩子的信息反馈。你可以从孩子的语言中得到这种信息。比如,当你交代孩子一件事情,孩子爽快地回答:“知道啦!”大部分的父母还是会追加一句:“千万别忘记了!”,象这样的交待显得多余了。
孩子是父母爱的见证,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无限的热爱,对孩子的未来做了美好的憧憬,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借家长论坛这一契机,让我们共同努力,探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良好的亲子环境,教给孩子做人道理,让孩子在人生的考场上,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于怎样与孩子沟通的几点看法与观点
204 陈广仑 家长
现在一些家长很难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这样就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来了解孩子的思想脉搏,指导孩子健康成长.甚至有些家长抱怨说,他简直把该想的办法都想尽了,也用遍了,但收效甚微.可是家长们往往忽略了你的许多办法是否适合孩子的"胃口,"他对你的办法有多大兴趣,是不是触摸到他们的兴奋点.。
那么,家长怎样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呢.作为家长队伍中的一员我有几条建议不防一试.即从"四个替代"入手.
一.以肯定和赏识替代否定和贬低,增强孩子的自信.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那怕是一点滴长处家长都要给以明确的肯定,特别是再客人面前适时肯定孩子的长处,会给孩子增取面子.那怕是一点滴优点都要抱以赏识的态度,因为优点会在赏识中膨胀而放大.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暂时的落伍不能过早的否定,因为努力当中不言败,人们常说的看谁能笑到最后不无这方面的道理.更不能因一些小小的失利而贬低孩子的能力,因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路还很长,不能把孩子向上的冲动遏杀在幼嫩的年令.
二.以表扬和鼓励替代批评和斥责.呵护孩子的自尊.
无论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孩子不管是有意或无意那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以表扬,家长不防感谢孩子的进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享受,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重感和责任感,他会更加再接再厉.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鼓励孩子勇敢的面对并设法克服,不能逃避,必要时可征求孩子的意见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的批评孩子,因为孩子一生下来是没有错误的,后天的错误与我们家长不无关系.这样做既能保主孩子的自尊,也替孩子做了遮护.孩子可能会在心三.以支持和引导替代训导和堵塞,培养孩子自主意识.
许多家长往往以年长和经验丰富自居,喜欢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强塑孩子,很少顾及孩子的自我感受.实践证明,这样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抹杀了孩子的自主意识,阻碍了孩子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时会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失望感,无形中加深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鸿沟,因此,不防用站在孩子背后的支持替代站在孩子面前的训导,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以科学引导替代强行堵塞,给孩子广泛的自主和自由发展权.充分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意识只能心平气和的站在孩子的立场分析其危害和后果,使孩子在充分认识的前提下自愿修正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在孩子没有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强行堵塞只能适得其反.
三.以关注和热情替代放任和冷漠,使孩子能够自觉自侓.
不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还是顽掠,都要以及大的热情与以关注.放任不亜于对孩子的放弃.冷漠只能把孩子推向更远.因为未成年人有着及大的可塑性.孩子如果觉得连自己的父母亲都对自己失去信心,那他自己有可能更加沮丧.这个时侯的孩子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很有可能柀社会上的一些坏人和坏孩子钻空子,那是非常危险的.实际上优秀的孩子不管在学校'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已受到了足够的关注,而暂时落伍的孩子在学校受到的更多的是冷漠和批评,在社会上也柀人看低,实际上他们才是最需要关注的孩子,所以,家长必须以极大的热情千方百计的弥补孩子这种精神上的渴望.全方位的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点燃孩子自信的种子和努力的希望,培养孩子自觉自律的习惯意识.
浅谈家长和自己的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
205 龚丰 家长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真希望那时我敢于表达自己的愤怒;真的希望那时我就知道,就算我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父母还会一如既往地爱我.沟是死的,人是活的!代沟需要沟通.
代沟不是用沉默代替沟通,更不是用反叛和责备代替沟通,代沟是一种等待沟通的状态,等待是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包容.父母不是保母,也不是权威,子女也不应拿个性和时代作为借口;父母与子女亲密无间的沟通,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技巧.
如何同自己的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呢?我从子女的角色转换成父母的角色,建议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沟通时与子女建立融洽的关系,让他从容不迫.
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紧张,你会发现你很难与他沟通.他被自己害怕的心理缠住了,不能集中精神听你说话,也不可能无拘无束坦露他心中的秘密. 家长就要在适当的时间和恰当的环境氛围想尽一切办学与孩子沟通。开始交谈时先谈一下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如个人爱好,流行时尚等,再切入下题,在友好、平等,可以“称兄道弟”的气氛下,让他从容不迫地跟你聊天。
(二):沟通时要让子女知道你想听他的意见。
双方交流的最佳方法是让对方知道你想听他的意见,对他说的话在表示出兴趣。能否向他传达这个信息,一半取决于你自己是否养成真心实意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另一半是你必须集中精力理解对方的话,而不是如何对他的话作出回应。这个时代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子女个性和时代性比较鲜明,家长应放下的权威,认真倾听他的意见以便于沟通继续。
(三):沟通时要与子女产生感情共鸣。
感情共鸣对互相交流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对子女有强烈的爱心,都尽力与子女产生感情共鸣,,高中阶段是孩子的理想和价值观的成熟阶段,要加强对孩子的理想、道德的教育。不要太俗气、太“现实”。否则孩子的世界观会发生偏差。与子女的交谈中当观点产生分歧时,要尽量从他的观点看事物,尽量弄清楚他为什么会这样想,而不是指责孩子,这个世界的争论和沟通的失败都会减少。
(四);与孩子沟通时说话要讲到点子上。
我们生活在一个繁忙的世界里,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与子女的相互交流贵在说到点子上。交谈时除去倾听所花的,时间越少,效果越好。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避免误解就是最好的方法。
(五):沟通时尽量得到子女的回应。
成功的交谈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双方在交谈时的非语言沟通。一方的非语言回应往往决定两人交谈深度。消极反馈不利于沟通,积极反馈能促进和激励双方沟通。如交谈时要留神观察子女的非言语回应,要弄清你是否能成功表述你的观点,最佳的方法是得到子女的口头回应,给子女一个回应的机会。可以他用自己的话复述你刚说过的内容,鼓励他在适当的时候发问,在讲完一个要点之后,问问是否理解,然后再讲下一个观点。如果子女一直不说话,你就无法了解他是否领会了你的话,是否同意你的话。
总之,没有沟通,就像墙角的花朵,只能独自枯萎,只有相互沟通,才能春色满园。当你用心去与子女交往,子女也会敞开自己的心扉,世界就会更宽敞。
“沟通”困难的反思
205 王文佳 家长
“沟通”一词据词典诠释即:使两方能通连。
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着“沟通”的三要素:沟通主体、沟通渠道、沟通内容,而在这三要素中沟通内容是处于重要的地位。因为沟通内容是沟通主体的本质,而沟通渠道只是沟通内容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沟通内容所引起的,其次才是沟通主体和沟通渠道。
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内容的溯源、环节及传递:
社会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内容的源头和第一环节。资料一:教育部公布“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7%”。也就是说,我国的适龄人口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占不到总人数的20%。资料二:中国社会科学院雷颐研究员在《教育与社会》中分析到:“考试制度确有十分严重的弊病,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相对公平”,“一个正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考试社会”。资料三:2004年国务院新闻办首场记者会上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感受到,由于教育资源的紧缺引发了一年一度“高考盛会”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由于考试社会的建立,考试已成为社会公理,在公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市场经济的到来,教育与利益的互动已成为现实。总之,在整个社会里形成了一种主流文化,那就是应试教育,社会是应试教育的始俑者。
学校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内容的实施者和第二环节。资料一:学校的教育过程本因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大纲的实施过程。但是,由于学校受社会的应试教育的理念影响和传导,现在学校教育过程已演变为以考试说明为核心,历年高(中)考题为基础的题海教育过程。资料二:一个中学生一天学习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资料三:考试排名已是学校所必需的日常工作,有月考排名、期中考排名、期末考排名、中(高)考排名。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学校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呈现出以“考试论英雄”的壮丽景观,学校是应试教育的实施者。
家庭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内容的拥护者和最后环节。在此,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家庭是应试教育的拥护者是由家长的本质所决定的。本质一:孩子承担着家长自己未完成的理想。本质二:成绩优秀就能考上重点大学,上了重点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有了好的工作就有了好的生活的思维逻辑。本质三:他家的孩子考上普通大学,我们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的攀比心理等等。由于家长本质因素的影响,吃饭讲学习、休息讲学习、孩子梦境都是学习,使得整个家庭充满着“学而优则仕”的气氛。
通过上述,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内容(应试教育)起源于社会,通过学校,最后传导到家庭。那么,为什么说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困难其主要内容是由应试教育引起的呢?
原因一:应试教育是强势极端的教育理念。首先,表现在教育目标上,整个应试教育的设计围绕着考试而设计的,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强势极端地追求排名、升学率、重点率。其次,表现在教育过程上,应试教育试图用同一个标准(模子),把不同形态的材料压成一模一样的东西,使得教育过程呈现工业现代化流水作业的特征。
原因二:应试教育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概括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主要内容是:“没有的,连他已经有的也要被夺走”。首先,应试教育的“马太效应”表现在家长身上,作为家长,应该深知自己成长的过程,应该深知教育的真谛等等,但是,如今家长多元的社会属性已被应试教育夺走,成为应试教育的拥护者。其次,应试教育的“马太效应”表现在孩子身上,作为孩子,他们正处在人生的起始阶段,本应该受到多元的教育,本应该多元的发展。但是,如今孩子多元的自然属性已被应试教育夺走,成为应试教育的受害者。
通过上述的分析,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势极端性,从而导致了应试教育的“马太效应”,使得家长已经有的(多元的社会属性)和孩子应该有的(多元的自然属性)被夺走,破坏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生物链,最终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困难。
综合上述, 通过对“沟通”困难的分析与反思,家长应该把精力放在“素质教育”的学习和研究上,因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一句话,素质教育是使符合孩子多元自然属性的教育。我们坚信,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困难一定会远去,和谐的沟通一定会到来。
珍爱生命 放飞心灵 把握现在
205 杨烨 家长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强竞争,连大人都直说累,更何况孩子!许多青少年处于一种心理亚健康或心理不健康状态。中科院心理所一项对432名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调查表明:从来不感到抑郁的高一学生比例为4.9%,而轻度和重度抑郁的占21.8%,重度到严重抑郁的占3.4%。调查还发现:当代学生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父母压力、老师或同伴压力以及环境压力等。加之他们这一代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宠有加,几乎未受到什么挫折。所以,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会无所适从,诚惶诚恐,焦虑、忧郁甚至选择轻生。曾几何时媒体报道了几则“十五、六岁的花季少女,秋叶般从高楼飘然陨落”,那血腥场景刺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人们对此产生有无数的猜测,也许只是因为分班时进了一个自己认为丢面子的班级,也许只是因为老师的批评,也许只是因为父母的责问,也许……,纵然有无数的理由,我们不禁要问:为何非得拿生命去赌气呢?
你是否知道,也许你的父母在你生命还没有孕育时就开始给你取名字?你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多少的希冀!你是否知道,你的母亲为了你的健康降生,心甘情愿地洗去铅华,素面朝天?你是否知道,世上还有多少人关心着你、呵护着你!诚然,生活、学习充满压力。进入新的环境,开始了新的学习,难免会有些不适: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不再有绝对的优势,与陌生的同学难以真正沟通心灵,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老师可能因为你们的一次迟到对你有过呵斥,可是在老师心中你依然是一个可爱的生命,他呵斥的仅仅是的这次的麻痹大意!妈妈也许为你的一次考试成绩大为光火,可这不表示你的学习成绩比你的生命更有意义!在妈妈对你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在那些过激的言辞背后,是她对你今后的担忧,她多么害怕你长大后会遇到挫折,害怕你的生命不能发出光华!因为她深知她是无法永远呵护你的!而你却难以释怀,不悦、遗憾、烦恼不已。于是,成天生活在后悔、埋怨之中,结果弄得自己寝食不安,精神萎靡不振,轻视生命……
著名的棒球手马克曾这样说过:“过去我常常为输球而烦恼不已。现在我已经不干这种傻事了。既然已经成为过去,何必沉浸在痛苦的深渊里呢?流入河中的水,是不能取回的。” 是的,过去的一切,不管辉煌或遗憾,都已经不再复返。我们的悲剧往往在于:总想取回流入河流里的水,总想失去的一切重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我们沉溺于过去的美好或为遗憾而自责不已的时候,今天正在悄悄流逝。我们应面对现实,把握现在。请一起来读读下面的情节:想像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账户里存入86,400元,可是每天的账户余额都不能结转到明天,一到结算时间,银行就会把你当日未用尽的款项全数删除。你会怎么做?你肯定会说,那当然是每天不留分文地全部取出才是最佳选择。接着你恐怕又会问:哪里会有这种银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银行,那就是“时间银行”。每天早上它总会为你在账户里存入86,400秒。一到晚上,也会自动把你当日虚度的光阴全数注销,没有分秒可以结转到明天。时间就是这样——向前向前,没有回头重来,也不能预支明天。所以,不要一味懊悔昨天发生的事,遗憾和埋怨并不能改变自己,只会使目前的学习难以进行下去,还不如勇敢面对你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今天要干的事情上,逐渐改变你现在的处境。平时多注重与老师、同学、家长交流,注意充足的睡眠,给大脑放假;听听音乐陶冶情操,放松心情;适当参加体能锻炼,如每天跑步或仰卧起坐、打球或跳绳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磨炼意志;而家长们应积极配合学校,不仅成为孩子生活上的营养师,学习上的引导者,行为上的楷模,更要成为一位善解人意的心理医生,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饭桌上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喜怒哀乐,及时发现问题,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只有家校联合,才能防患于未然,使我们的孩子每天有份好心情,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珍爱生命,放飞心灵,快乐把握每一天!
沟架心灵之桥
----如何与孩子开展良好的沟通
206 姚文仪 家长
“沟通,从心开始。”父母与孩子之间也要时刻保持心与心的交流,保持沟通**限。
女儿从升入中学起,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与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阶段,她的个性、脾气、秉性更张扬地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看事对人既带着孩子气也夹杂着大人的眼光,情绪不是很稳定,小时候喜欢和老爸老妈唠叨,现在更喜欢一个人静处,有时关在房里呆呆的想心事。看着女儿的这些变化,我们心里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女儿长大了,不再是跟着父母的小尾巴,忐忑的是正值中学时期关键时刻,我们要如何对女儿进行有效沟通,才会让彼此间没有“代沟“,让女儿明白,不管经历多少风雨,家永远是她最温馨的港湾。
我觉得我们做父母要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首先要眼到,耳到,心到,要学会倾听。因为作为家长,生活和处世的经验比孩子丰富,所以,我们往往会没听完,就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给孩子造成的感觉,就是把我的经验强加到她们身上,而这往往会造成误解和曲解,引起孩子的反感,让她们不再有向家长倾诉的欲望。作为家长,不光要学会倾听,并且要学会设身处地,陪着孩子的想法走一遭,这样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会她们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共鸣,孩子才会对家长有认同感,也更容易把真正的心里话说出来。
其次,沟通是需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用探讨的方式,而不是灌输自己的经验。探讨的方式,就是先认可孩子想法中对的方面,对欠缺的方面,也不要加以批驳,而是可以用讨论和引导的方式:如果这样处理,是不是更好?或者:你再考虑一下,是不是有另外的方法可以处理?如果用这种方法处理,和你的方法会有区别,哪种方法更能达到好的目的?就是要都用引导式的问话,而不是居高临下,用家长和前辈的口吻说话。
第三,要适应孩子的变化,现在的孩子,通过多方渠道,如海绵吸水样吸收来自各方各面的信息、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谈吐间也会蹦出新名词,这令我们有些自叹落伍,不得不需要提高自己,了解名校名师,多关心时事新闻,多看时尚杂志,知道女儿喜欢的歌星名字,知道重大的体育比赛,这样不要和女儿拉开太大差距,彼此间有共同的话题。
第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是沟通的重要环节,我们很照顾女儿的自尊心,对于她做得不对或不够好的地方,一般不在有其他人的场合下批评她,而且也不会在进餐时批评她,批评时也不会太直接,以免引起她的反感。周末也常带她去奶奶或姥姥家,让她和伯伯、姑姑或舅舅等人多交流感情,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明白亲情是多么可贵,亲人是可以倾诉的朋友,一家人其乐融融。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让孩子受到影响,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也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一样有烦恼有矛盾,我们也会把一些问题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她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下状况,这样,孩子和我们象朋友一样,平等相处,她遇到问题也习惯拿出来和我们讨论,分享她的心情。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养成开朗、目信、积极的心态,有什么心事自然愿意和父母沟通。
一句话,把孩子当成你的同龄人,当成同事,当成朋友,才会让她感觉到家长对他的信任和尊重,才会敞开心扉和父母构架心灵之桥,没有隔阂。
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处理
206 徐晓芳 家长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对下一代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在三结合教育中,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处理好父母子女关系。
青春期的孩子,好多不愿和父母说心里话,沟通想法。做事任性。他们觉得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这也不许,那也不准,烦!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历着心理成熟的过程,多少有些心理叛逆情绪,心理学上称为“心理断乳”期。他们觉得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得依赖父母。孩子缺少生活经验,对自尊的理解不完全,迫切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这时父母还把他们当小孩来对待, 倍加“关怀”,不断“嘱咐叮咛”,他们会感到伤了自尊,因而产生反抗心理,产生对立的情绪。现在孩子价值观有时和父母的价值观向背。父母的反对,理解的差异让他们觉得父母变得不不和蔼可亲了,不理解信任他们......。 这时父母就要了解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不要一味简单,生硬地说教,那样孩子就会产生反抗情绪。家长应该了解到“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避免简单粗暴,或“哄骗”的办法来对待处理他们的“反常”。不要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施展父母的“权威”。不能按自己的愿望把自己年轻时没实现理想强加给孩子替您实现!要让孩子自己去设想未来,您则作到理解孩子,尊重,支持他们的正确想法,积极地教育,顺势引导,和孩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关系。在孩子遇到困难、失败时,多鼓励安慰,出成就要表扬。自己错的要敢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过错和失误。
家庭教育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教育子女是父母的义务
古代有“养不教,父之过”的格言。要求为人父母者,要学习一点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子女学习和成长的规律,按照子女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子女的个性特征,培养子**良的思想感情品德,有效地开发他们的智力,科学指导其学习,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劳动习惯,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完成对子女的教育任务。
二、家庭教育中的父母子女关系是平等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孩子大胆讲话,畅所欲言。要善于听取孩子的倾诉,了解孩子的思想。对孩子的错误言行,要充分讲道理,以理服人,切忌粗暴、蛮横的指责、训斥、打骂。只有在两代人的平等相处与思想交流中,孩子才可能吸收家长的正确思想和观点,起到受教育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也有个教学相长的问题。即孩子和家长的有些不同观点,孩子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家长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放弃自己的观点,学习接受孩子的观点,并给予孩子赞许、赏识。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
其次,孩子课余和节假日在家,除安排其家务、复习功课外,还应安排一定的可供孩子支配的时间,让孩子选择体育锻炼、读书报、访问同学等。要允许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参与,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和隐私。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家长不要轻易侵犯。属于孩子的东西,家长不要乱翻乱用,使孩子在家庭中拥有实实在在的自我。
再次,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许多事情可由孩子自己作出选择,只要不是犯错误或影响大局。特别是今后毕业后报考高校和专业,家长只要用自己的丰富经验为孩子分析情况,提供参考意见即可,应由孩子自己作出决定。
三、父母子女间是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家庭之中。儿童时期的语言、行为模仿父母,思想、感情受父母的直接影响,各种生活习惯在父母的指导下形成。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最大,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最主要的是“身教”。即父母以其形象、语言、行为示范于孩子,熏陶、感召孩子,用自己的人格来教育孩子。教育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这就要求父母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孩子作好榜样,父母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正确的生活、工作态度。
再次,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子女如何做人。要极力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加强对子女关心他人、尊老受幼、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等方面的基础道德教育。增进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心与心的沟通
207 何怡哲 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要走进孩子的心里真正与孩子成为朋友,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沟通至关重要。
从小到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形式也因孩子的渐渐长大而不同。幼儿、小学时,孩子向父母敞开着心扉,竹筒倒水无话不说,对父母的话也言听计从,不假思索全盘接收,很少有反对意见。这个阶段,父母采用的往往是驾轻就熟的单向灌输方式。进入中学后,某一天突然有一种感觉:孩子长大了!身体一天天长高,知识一天天充实,感情一天天丰富,是非一天天分明。孩子长大了,不喜欢命令和训斥,开始与你争论,甚至学会了沉默,厌烦父母的唠叨,那怕是父母关切的话语,双方之间似乎也存在着所谓的代沟。这时彼此之间的交流需要平等,沟通方法也会有许多技巧,一不小心会出现问题。
高中阶段,是人生处于转折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生已经开始学会对人生、事业进行选择和独立思考了。作为高中生家长,我们平时比较关注各方媒体对“怎样与孩子沟通”、“怎样当高中生的父母”此类话题的介绍。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主要是:
言语上的沟通:
我们孩子是通校生,平时的沟通还是比较多的。每天回家后,晚饭前有一小段的时间翻阅当天的报纸、新到的杂志。可以说我们的沟通是从饭桌上开始的。话题涉及国际国内时事。如巴伊冲突,伊朗、朝鲜的核问题,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党的十七大,华南虎照片事件;也有文娱体育新闻。如各类选秀、各大棋赛;还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如英雄李继文、潘志毅,绿荫爱心行动,房展车展等等。自然而然,就会聊到学校发生的事,如“十佳中学生”评选,班级趣事,甚至老师课堂上的经典语录,还有各个时期考试情况。我们基本上能知道孩子班里同学的名字,虽然不认识。餐桌旁无任何压力,任何目的的闲谈探讨交流,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体会到责任、诚信、感恩,感受到真、善、美,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自尊,自律。
行动上的沟通:
尽管她已是个高中生,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孩子。一天紧张繁重的学习任务后,回到家需要的是一个安静、和睦、祥和的家庭气氛,也需要父母为人表率。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工作之外,也在加强自己对新事物的敏感性,不断学习。孩子一个人在里面看书,我们在外面少一些叨唠,读读该读的书,而不是沉湎在冗长又虚拟的电视故事里。这样的情景,既可以使我们在一天的喧嚣烦乱中平静下来,也可以树立榜样,达到与孩子一起成长。
在高一时,孩子体活课选择的是健美操,一段时间,回到家练习,妈妈就跟着后面学,不仅提高兴致,更重要的是增进感情。这样简单的沟通、交融,似乎又回到小学时代,效果出奇的好。
真心真情沟通:
我们深知:对孩子成长进程中遇到困惑、迷茫给予精神上的关心、理解和帮助,将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和良好道德的发展。
对待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我们给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自己努力付出,结果不是唯一的。面对成绩的波动,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数落,而是帮她一起分析,找出原因。毕竟这么多优秀的学子会聚在一起,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是我们,能做到没有闪失吗?
文理分科后,原本不偏科的优势反倒不明显,面对孩子的疑虑,我们更多的是鼓励、肯定,给她信心。
前段时间,经历钱包被窃和目睹小偷行窃,一直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她心情好一阵郁闷,觉得自己没有挺身而出辜负学校的教育,萌生不安心理,我们在理解的同时,及时为她排解 困惑……
以上是我们在与孩子沟通上的一些简单做法和肤浅认识,希望得到老师们、家长们的批评、指点。
如何与子女沟通
208 印帅 家长
近日,孩子拿来学校的通知,要家长完成一篇[如何与子女沟通]的文章。拿到手说内心话确实有些犯愁,如何写、从哪里入手。。。。。。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和翻阅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对“沟通”有了新的认识。“沟通”其实是个熟识无睹的问题,而我们有时很容易不以为然,但是往往最根本的确是最重要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管见:
首先是对孩子的尊重。
因为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就亲子关系而言彼此的关系应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关系,而绝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关系。父母在与子女交流沟通时应“多建议、少命令”充分尊重他们,并使子女能在心理上感受到。这点我们是深有体会的。举个小例:有次印帅同学的爷爷身体不好很想见到小孙子,但客观上正值印帅同学复习迎考的紧张阶段,怎样能作到两全其美呢?我们家长商量后就用建议的语气说:“印帅最近复习很紧张啊,但爷爷身体不好很想让你去看看他,我们想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你自己安排一下抽空去看看爷爷”印帅欣然答应了。事后我们想如果换成“你必须、你马上”等命令式的语气,虽然孩子也能去,但在他心理上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象这样用商量、建议的语气与孩子交流沟通的事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其次是要学会倾听。
因为倾听是一种态度,这个度把握好了,孩子既愿意与家长交流,家长也能从孩子所说的事情当中了解孩子对一些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并加以引导。同时还能了解班级、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积极作好配合工作,何乐而不为呢?一旦孩子把家长作为倾说对象,就意味着把你当作同学、朋友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拉近了,交流沟通也就自然顺畅了,对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比较注意,能经常倾听,并在听的过程中加以鼓励和引导,使其对某些模糊不清的观点有个清晰正确的认识。记得印帅同学在读初中时一度曾对担任班干部有为难情绪,认为只要抓住学习把成绩考好就行了,作了班干部可能会耽误学习。在与他日常交流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们就及时进行分析、帮助和引导,使其很快放下了思想包袱,结果不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还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
第三要能善于表扬
因为人都有被赞美之心,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才能的“被发现”(尤其是对学生期的孩子)与“被表扬(鼓励)”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表扬(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其成就与心理健康等方面远远超过在责罚中长大的孩子,俗话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也是与子女建立良好交流沟通的基础。孩子喜欢被家长注意,对此在这方面我们也是比较细心的,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即使只是整理自己的学习书籍、自己的房间都称之为优点加以表扬,这样的定位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第四应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培养良好的家风
因为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日常一言一行对子女无不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中外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他们之所以能成名或成伟人,对国家、社会做出伟大的贡献,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与父母对他们的影响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因此家长自身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努力提高素质:所谓家长素质,其一指家长本人做为社会成员、国家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待人接物、兴趣爱好、身体健康状况等,其二指做为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所应具备的素质,它包括掌握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规律、方法等等。家长应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家长必须在思想、情感、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严于要求自己,对同志、对家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有稳定、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怀,要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对人对事要是非分明。。。。。。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心里树立较高的威信和人格魅力,使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父母是有责任敢负责、守信誉讲原则、有爱心会宽容的开明人、贴心人;二是家长除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外,还应努力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知识,它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唯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的需要,也才能不断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质量;三是培育良好的家风:家风是家庭中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以及学习、生活等作风的综合表现。良好的家风应该是和睦融洽、舒适安全、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不仅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而且也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对子女如何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加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是这个话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我们家长将继续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通过共同的实践和努力,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希望之花”培养成才。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谈与孩子的沟通和理解
208 李骏昊 家长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元素,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每个家长时时刻刻都在企盼、渴望和思考之中。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想把孩子培养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靠什么?靠的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良好教育。教育不外乎有三种方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主要靠前二种教育模式的有效结合。孩子在学校里接受知识的传递;在班集体中学会和同学间融洽相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庭环境及父母言行的影响力,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认为既应该热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又不娇惯了孩子,注重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出现的困感与疑问,适时进行良好的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平等的姿态,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民主型家庭与亲子感情
感情是信任的基础,信任又是沟通的前提和要素。有时候,我们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处于豆蔻年华:从天真烂漫的童年,到茁壮成长的少年,再到朝气蓬勃的青年……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财力!于是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产生命令的方式,还时常伴随着诸如“经验就是真理”的心理。殊不知,孩子在成长中渐渐的会有独立的思想、观念和人格。即便有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处理问题的意见是正确的,也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如何沟通、如何理解的问题。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打破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放下“架子”真诚地与孩子交流。
曾经有一次,我与孩子谈到愚公移山意义。孩子对愚公的行为十分费解——与其日夜辛劳的移山,不如走出大山去发展。听了孩子的话,我感到孩子认真地进行过了思考。于是我对孩子说:“当然可以把这种思想用到学习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和肯定,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与孩子共同分析:哪些是有道理的、可行的。告诉孩子你我可以敞开心扉,畅谈心声。
孩子在学习的空暇喜欢看一些名人传记,浏览每天的报纸。我认为这有助于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会怎样做品德高尚的人是第一位的。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寻找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从中也可观察到孩子的发展变化。
家庭氛围与知心朋友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仅仅是在血缘上的,更应体现在亲密无间的关系上。让孩子能够把心里话跟父母讲,需要父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升入高中后,有一段时期情绪有点低落和急躁,于是我在与孩子聊天时有意识地说起自己孩提时代读书的一些往事。一番疏导之后,孩子终于讲了近段时间在学习上的烦恼:在初中阶段学习时,他感到自然科学还可以。考入嘉兴一中时,进入了理化特长班,但他很快发现班上的一些同学不但学习进度快,学的内容深,而且记忆力也很强。尽管自己也很认真,但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于是有些无所适从了,怀疑起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来。 对于孩子的状况,我与孩子一起进行了分析,告诉他世界上究竞有没有“天才”。正如奥维德所言: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为它不舍昼夜。这说明即使是具有“天才”资质的学生也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但世上又不可能拥有众多的“天才”,“天才”毕竟是少数人。要想跻身“天才”行列是要付出代价的,既要向他人学习长处,又要善于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只要你努力了,你终将获得成功,只要你付出了,你总会感到快乐 ,关键是永不言放弃。在这一点上就是要潜移默化的鼓励、欣赏孩子,帮助其树立信心:自己的选择不后悔。着眼点是现在和明天。有的同学基础较好,可有余力倾重于竞赛;但你照样可集中精力,把基础打扎实——三年的高中学习是中长跑而不是短跑。通过一段时间的调节,孩子终于心情愉快的在普通班学习了。
对于考试,我认为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关键看孩子的学习处于什么状态:态度决定结果。孩子考试后曾对我说:“个别题目当时没做出来,但是很多错误是由于粗心大意。”我对孩子说:“不懂的题目要弄懂,粗心下次注意就是了。”可是当孩子下次考试时再提到不细心时,我便对孩子说:“你要重视了,因为偶尔粗心是可能的,多次就有可能是习惯了。”失误多了就是错误。我还给孩子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生产降落伞的厂家,产品合格率达到了99.999﹪,但买方却拒绝接收,要求达到100﹪。厂家说做不到,两方最后达成协议:每批产品中随机抽检,厂方负责人和负责质量的人员用抽检的样本从飞机上往下试跳。从此产品的质量达到了100﹪。作为学习也是一样,要想出成绩,平时就要刻苦的练习,保证不失误。
加强家长和学校间的联系。
家长会是一种学校与家长们的沟通方式,交流信息量大,涉猎广泛。作为家长,我们不但要参加,更要积极的用心参与。回家后及时与孩子沟通:孩子在学校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还值得继续努力。让孩子感到来自学校与老师的关心。让孩子对老师更有亲切感。
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学习要有良好的氛围,沟通要有共同的话题。作为家长要尽可能摆脱工作上的种种影响和应酬,多陪陪孩子。同时尽可能多为自己充电,使孩子感到虽然功课上父母不能辅导自己,但父母也在孜孜不倦学习。身教重于言教,希望孩子做到的事,父母要力争自己首先做到——为孩子树立一个就在身边的好榜样。
在学习上关注孩子,理解孩子,乐意地接受孩子的观点甚至挑战;在生活上既作为父母,又作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告诉孩子“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权威,学习知识同样是神圣而快乐的。”
使孩子身心健康的快乐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执著奋斗﹗
如何和孩子的沟通
209 胡雯捷 家长
其实,我从来都不觉得和孩子沟通是个问题,从她很小开始,我就会在哄她睡觉时给她讲故事,她就会很自然也很高兴的跟我说学校里发生的事。就这样,从幼儿园一直到现在的高中,学校里发生的所有有趣的,新鲜的事她都会回来告诉我知道。有时候在吃饭的时候会说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而笑个不停。虽然,她很少会回来抱怨一些不开心的事,但我却能一下子就看出来她是带着心事的,但是,孩子大了,有时后也有不想说的事,我作为家长也应该相信她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应该也是一种成长吧~当然,我也会适时地开导她。
如果,有家长认为和孩子交流沟通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我觉得,她一开始的心态也许就不对,也许是把与孩子交流当作了是孩子向家长汇报。没有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一种友善的态度,当然,不要过分的殷勤,不然会让孩子觉得你是要向他/她打探什么。也许,需要的是种像朋友似的感觉吧,虽然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可能就会很难。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也不能对别的家长说些什么具体的看法或建议。只是希望家长能摆好心态,不要在孩子面前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也不要在和孩子沟通交流之前就觉得这是件困难的事,其实,孩子们是很需要有人能倾听和分享他们快乐或不快乐的事。他们也会需要你的建议和帮助,毕竟我们有着更多的人生经验。
关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的一些感想
209 沈映真 家长
人的成长经历不能复制.因为没有两个人的所具有先天条件、内心和外部的生长环境是完全一样的.时光也不能倒流.回顾迄今为止的整个过程,确实在某些方面如果采取这样或那样的话,也许结果会更好.但如今我们关注是:根据目前孩子的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办.所以,对于从起初到现在的经历回顾总结,将在多大程度上对人对己带来益处呢?
也许作为家长的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主要是在孩子还在年幼的时候开始的.如今到了高中阶段,沟通倒是反而很少了.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要求在人格上的独立愿望已很强烈和所崇尚的人生价值取向可能已经初步形成,虽然经历的太短,仍会使得在遇事时所作出的决策上的回应显得有些幼稚,这就应该在孩子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与孩子一同想方法、一同渡过危机,这是进行沟通的一个时机.努力去发现孩子需要什么,并发觉孩子在哪些方面要靠人引导,我们作家长的就应该认真对待,并为孩子做些什么。培养孩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沟通仅仅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培养的具体意图是通过沟通这个环节实施出来的.但沟通能否起到好的效果,固然跟采用什么方法或技巧很有关系,但是如果里面缺少实质性的内容,那么再好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没有用的.换言之,对家长来说,如何使沟通见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所以,家长应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储备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是必须要做的任务.因为只有在这方面下功夫,才有更多可能应对孩子的各种问题.即所谓“好家长都是学出来的”。
作为孩子的家长,及时地了解孩子的需要是很重要的.要获得这方面的信息,主要靠平时对孩子的细心观察和询问,以利于能够及时而又恰当地施教于孩子.因为孩子的需要有时表现在新事物的好奇心,有时表现在对挫折的焦虑,有时表现在对荣誉的渴望,有时表现在对成功的追求等等.这中间有些要求可能是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辨别,并要给出辨别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总原则.因为在这个时候给出标准,对孩子的印象是最深的.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如何走出困境,提出走出困境的好多种方案,以开阔孩子的思路,让孩子觉得在这个时候,还有家长与他同行.家长还要端正孩子对待荣辱成败的看法和态度,以利于在面临事变时,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所谓“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在孩子年少时,思想上比较自由,思路上比较发散,行为上比较大胆,行动上比较勇敢.但也因此思路缺少条理,行为很不规范.所以,家长在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要时常与其交流沟通.也就是说,要经常提醒:学科知识要分类归类,行为步骤求最佳方案.如今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基本已经养成,但在其他一些非学习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习惯仍有不尽合理的地方.这样就会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造成一定程度的脱节,所以,家长仍然应在出现这类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提醒,要耐心和蔼,不厌其烦.即所谓“好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
倾听孩子从外面带回来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欢喜和忧愁,是我们作家长应尽的职责.因为孩子的这种倾诉,不仅是一种情绪或压力的释放,也是家长挖掘孩子内心的重要途径,更是亲子沟通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并能藉此及时地与孩子进行探讨、争论,从而进一步增进相互的了解. 即所谓“好沟通都是倾听出来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学习课本知识上,在组织开展一些集体活动方面的能力同样不可忽视.以前,我们的孩子有幸遇到这样的机会时,总会告诉家长,我们就和孩子一起策划活动方案,包括可能出现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应对等等.孩子出于对家长的信任,自然会产生足够的自信把计划化为实际行动,最终取得成功.这样的成功,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并不会给学科成绩增加几分,但是这样的成就感所带来的喜悦,绝不亚于考了个高分,其正面效应是不可否认的. 即所谓“好成就都是化出来的”。
在沟通方面,值得我们作家长关注的一些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技巧,更重要的是在于内容实质。
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孩子的人生价值取向,也离不开时代所流行的价值观.然而目前流行的并不一定对,对的又不一定行得通.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当前流行的一些对错标准与我们过去传统的对错标准有冲突.孩子看到或听到的一些社会上的案例,都无不显明了这种观念上冲突的对立性。而这样的冲突不解决,拖得越久,后果便越严重.孩子将来能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非是家长所能左右的。但是,这是否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潜在的危机性呢?作为孩子的家长,不能不为此担忧。
关于沟通的方式方法,我们在各种媒体上都能找到成功的案例,这样的案例也并非完全能套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总的来看,效果多是暂时性的,或阶段性的.因为这些花样翻新的沟通技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价值取向问题,而且孩子很快会觉察出这一点,甚至以为大人们都是在采用善意的谎言来使暂时释放自己的压力。那么下一次的沟通,会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多大效果呢? 如果孩子们把成人世界偏激地看作是一个基本上都不可信的话,那么孩子的将来,怎能不叫家长担忧呢?
对于以上的这些问题,希望能够得到专家的指点,以便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也真诚地希望,嘉兴一中家长论坛会成为家长间沟通的良好平台。
谈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210 冯奇 家长
“如何与孩子进行思想与感情沟通、交流”?是每一位父亲和每一位母亲所特别关心的事。与孩子进行思想与感情上的沟通、交流每一位父亲和每一位母亲可以说都是在努力地去做的,但是,什么情形下需要沟通,怎样去沟通?怎样才算沟通好了?不一定都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学校这次组织家长谈“如何与孩子进行思想与感情沟通、交流”的思想主题教育活动,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我们很乐意与大家一起积极参与。在这里我们与各位家长就“什么情形下需要沟通,怎样去沟通?怎样才算沟通好了?”作一些探讨,让我们一起来寻求更好的答案。
一、什么情形下需要沟通?
沟通、交流的内涵应当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双方思想信息或意愿的传达交流;二是双方就思想信息或意愿交流的情况达成共识。
什么情形下需要沟通,不言而喻就是在你有思想信息或意愿的需要向孩子传达交流时,或者说孩子有思想信息或意愿的需要向家长传达交流时,就需要沟通。当然,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主要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比如:
当发现孩子有一天放学回家时心情不好,有点闷闷不乐时,我们就要去关心他,了解他为什么心情不好,是学习遇到了难题?还是同学之间有不理解的事,或者说身体欠佳等原因。然后,采用合适的方式与他进行必要的沟通;
当孩子对一件事,一个人不能正确理解时必须与他进行沟通。比如,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上还是不错的,但他对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体育课不重要。对此,我们与孩子进行了多次的沟通让他一定要认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重视体育课,还找了老师一同来让他提高认识认真对待。经过有效的沟通,现在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喜欢上了一些体育项目;
当孩子遇到挫折了必须与他沟通,让他时刻拥有积极的心态。假若有一次成绩考的不好,千万不要说他笨,要让他树立“我能行”的信心,让他自己学会分析,记住出现差错的原因。一个人在反复地对自己说“我能行”的不知不觉中是会产生积极进取激情的。
当孩子遇到伤害时,必须及时加以沟通解决。一个人总是有弱点的,并总是想掩饰这些的,但是总有人会毫不顾及这些而将别人的弱点和盘托出,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件难于忍受的事,自尊心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时,我们必须要冷静对待,与孩子和第三方进行沟通。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告诉孩子: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一点点受侮辱的感觉,都是会感到非常愤怒的,所以,除非你想一辈子与对方为敌,否则即使是对方的行为让你忍无可忍,你也不应当对对方表露出轻蔑的态度。现在有不少人喜欢在别人的背后说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是,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和事是下流的。在以前的学校,我们曾经看到过这种现象,现在乘一中组织家长谈“如何与孩子进行思想与感情沟通、交流”的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之际拿来说说,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
二、怎样去沟通?
作为不同的家庭一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但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并不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只要是合适的方式一定合产生好的显著效果。
那么究竟用什么方式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呢?教育家谈了很多,家长们的经验之谈也有好多,概括一下不外乎“忌用过激的语言;话不宜多;语言要感人;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要找合适时间并注意场合”等等。我们认为这是沟通、交流最普遍、最基本的方式,我们应当这样去做。但不管是何种方式,更重要是让孩子信任你,让孩子能敞开心扉把他的欢乐、他的烦恼统统与你说,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快乐,一起来共同面对烦恼、共同去解除烦恼,只有这样你才能全面了解他的信息。充分了解了他的烦恼,也就了解了急需要沟通的内容;充分了解了他的烦恼,才能找到产生烦恼的根源,掌握了产生烦恼的根源,才能找到解除烦恼的方式。所以,我们认为与孩子沟通最关键的是让孩子与你说,这样说来,所谓沟通:简而言之就是家长与孩子经常说说,特别是要让孩子说,大声地说,不论观点对的还是错的,尽可能让他说完,表达他的真实意愿,然后,你必须以正确的观点来加以积极引导,让他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我们认为沟通的方式、方法应当更注重于个性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怎样才算沟通好了?
双方就思想信息或意愿交流的情况达成了共识,并按达成的共识发展了,可以说沟通工作是做好了。但沟通的最终目的应当是让孩子“快乐成长”,让他总是有一份快乐的心情、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未来。
家长与孩子进行了沟通,达成共识并不难,难的是一定要“说到做到”,有的时候孩子在沟通时认识是很一致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同样烦恼的事可能还会再来、同样的错误可能还会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继续进行沟通,让他对事情的原由、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新的提高,达成新的共识。
当然,每一位家长与孩子达成共识后首先是自己必须要有坚定正确的认识,并首先自己去做到,自己做不到,孩子怎么做得好呢?比如,我要让我的孩子加强体育锻炼,我在假期的时候就主动要儿子一起打羽毛球,培养他的兴趣。
与孩子成为朋友
210 马骕骦 家长
孩子渐渐长大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孩子的每一点变化,不管是外观还是内心……孩子的一切都让每一位家长关注,孩子取得成绩时欣喜若狂,遇到挫折失败时沮丧焦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想了解他的一切,他跨出的每一步脚印多想由自己掌控,好象唯有如此,才会感到踏实安心。然而事与愿违,我们许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上感到力不从心,束手无策。“孩子怎么了,和父母似乎无话可说,一开口就觉得你厌烦罗嗦……???”
我们拥有一位正在念高二的女儿,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一化解。在处理怎样与女儿沟通的问题时,最重要的是我们把她作为朋友。
我们认为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融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没有不必要的压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跟她平等的相处,家庭的计划与愿望或目标告诉她,共同参与家庭的建设与发展,征求女儿的意见,好的建议及时赞许并采纳,让她感觉到父母非常尊重她,在家庭中的位置很重要,并且已经不再把她当作不懂事的黄毛丫头了。记得她刚读初一时,我正好有机会调到嘉兴工作(我们原来都在海盐),但是我们考虑到孩子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的时期,怕影响她的成绩和成长,犹豫不决。我们决定对女儿说出实际情况,分析工作调动的利弊和我们的担忧,并征求她的意见,想不到女儿人小志大:妈妈,人往高处走,你去吧,至于我你就放一百个心,我一定会让你们满意的。后面还开玩笑说:放心,老爸我也会管好的。于是我们就作出了现在看来正确的决定。现在每说起这些我们真的很自豪,感谢女儿。我们一家人经常一起分享开心喜悦,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商量,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孩子也耳濡目染。所以女儿的性格比较有主见,遇到问题苦恼也会主动跟我们诉说,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夫妻意见要保持一致,商量由谁为主跟孩子交流比较妥当,有的放矢。因为是女孩,我们发现问题后大多数由母亲跟她随意交流。我们觉得必须与孩子平等交流,像朋友一样。要讲究方法,学会做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位下达命令的长者。有时孩子回家心情舒畅,她会滔滔不绝地讲述学校中的趣闻轶事,可能这时你比较忙或心情不佳,也要放下所有事情专注地倾听,为她开心,为她欢笑,而你的情绪也会被感染,另外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从孩子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她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变化。因为此时的孩子毫无戒心,你就可以适时发表你的意见和要求,达到和孩子沟通的目的。有时孩子回家可能闷闷不乐,似乎有心事,对你的问话爱理不理,这时你千万不能指责发怒,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摆正自己的位置,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换位思考。记得女儿小学时有次跟我说话态度不好,情绪极差,我心理很气愤:这么小的孩子就敢顶嘴,跟老妈吵,以后长大不定怎样呢?于是她爸就开导我:你看她今天肯定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发生,跟她计较就没意思了。过了一会儿,他爸去跟女儿交流,说她的态度妈很不开心,又了解到女儿在学校受到了委屈,才会如此。后来,女儿跟我说的一番话我身有感触:你们大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发脾气,我们小孩也同样有情绪需要发泄,我总不能把委屈不开心的情绪发在老师和同学身上吧,你们是我最亲的人,我再不向你们发泄,那我不要憋死呢。所以,我认为,和孩子沟通不能性急,要把孩子的情绪慢慢调控到最佳状态,沟通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跟孩子沟通,要了解她的喜好,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着手,参与到她的活动中。我的女儿从小受我们父母影响喜欢足球、篮球、赛车等体育活动,特别对英超联赛、NBA、F1方程式赛感兴趣。因为平时学习比较紧张,没有余暇时间来欣赏精彩的比赛,我们就利用吃饭时间,给她讲一些比赛的趣事、赛况,调节一下她的心情,把她作为真正的朋友对待,表明我们不仅关心她的学习、身体健康,还要她有一颗快乐的心。有时会问:这星期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让老妈感受一下你们年轻人的朝气。有时还会跟孩子讨论时下流行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你真正的朋友。
另外,要跟孩子有良好的沟通,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要有表率模范性,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家长的思想、生活品位不要落伍。很难想象一个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素责低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要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秩序、要做高素责人才时,孩子能否听得进去,能否乐意跟你沟通。跟高素责的父母在一起孩子也会觉得有面子,更愿意与父母交流沟通,尊重父母。当然,父母也必须向孩子表露真实的自己,敞开心扉,自己的喜怒哀乐真诚地跟孩子交流,取得孩子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她的想法告诉你。
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发现她照镜子的时间多了。我们适时地跟她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儿大了,不爱漂亮老妈反而要担心了呢。再提醒她在生活上不能攀比,不讲究名牌,但是不能衣冠不整。我们自己也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不刻意强调。有时会与女儿调侃,是否有喜欢你的同学呀,她也会大方地开玩笑:多着哩!还会跟女儿交流怎样的打扮才是美的,女孩子的皮肤怎样保养等,让女儿知道父母理解她的成长变化。因此,跟她沟通青春期的问题也比较得心应手了。女儿也已经把我们当作知心朋友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朋友。朋友之间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如何与孩子沟通
212 何一帆 家长
现在许多时候、在许多的场合有许多的人都会问一个非常时尚的话题:你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其实了解自己的孩子实在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话题、也是一个完整家庭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却实实在在是能够辅助孩子顺利完成学校学业。今天,让我作为学生家长和各位来聊一聊如何与孩子进行正确的沟通交流,有点汗颜因为目前学校有许多成功经验的家长和老师。所以今天的话题,希望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能够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的孩子出生时就带着父辈、祖辈的期望和爱,在一篮子的长期、短期学业计划中渡过他们的幼年和童年,当他(她)慢慢进入思想成熟期的初中阶段时,孩子开始具有叛逆心理,开始怀疑家长和老师的话是否正确,开始会独立思考生活、学习中所遇见的问题。这时候许多“ 如何与孩子沟通? ”“ 怎么样走进孩子的世界? ”等等话题、课题摆在学校 、父母、社会面前,家长们也开始困惑孩子们怎么了?我以为这是成长的烦恼,不管少年或成人不必惊慌失措。
只是我们的孩子在成长中“营养不良”了。作为一个接近成年的高中生的家长,我知道他们也开始有了他们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一种重新塑造的倾向,过去对一些天真的孩童的做法已经不适用,我们需要更新自己的知识便于与孩子对话、需要用文化传统去熏陶家庭环境、需要用一些文明礼仪去冲淡一些功利行为、需要家长给孩子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并告诉他在家里、学习没必要享受特殊。但是真正让改变我的还是几件让我惊讶的事,这些事让我开始思考家长看似对孩子无私的爱,其实包含太多的压力和自私。
惊讶一: 记得我家孩子第一次让我惊讶的是刚上初中,开学第一天放学回来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初中的老师和我以前接触的老师不同。”“哪儿不同?”“比较尊重学生,上课同样时间过的很快”(其实是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内容)。“为什么呢?”。“小学的老师有时很不守信用,我说真话时,往往会训斥我不长进,那时我有点口吃,同学讥笑时老师往往也跟着乐”。所以,班主任必须懂得并善于运用师生沟通的艺术和个人魅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思想上的震撼、精神上的鼓舞、心灵上的启迪,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而言,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一举一动,说话的语气声调,面部的表情气色,甚至是作业本上老师画出的红道道和衣着,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包括自身的修养、学术。所以,我觉得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比什么都强,它可以稳固孩子好的习性。
惊讶二:高一时,开学那天孩子兴奋地早早去了学校,整整一周不见有电话回来。周末回家,孩子一反常态的殷勤地做了一些家务活,一大早又在书房勤奋着,7点钟时书桌上已洋洋洒洒一篇3000字的名为“说明书”完成,从未有的工整而美观的字体。我心里啊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可,随手拿起那“说明书”文章,又随口问及小孩“高中刚开学就温习写初中时的说明文?”,没想到小孩鼻孔里“哼哼”二下,说“叫我写3000字的检讨书,没门!我不是故意的,许多人去了就我承认,最后就我挨训,我要说明情况….”呵呵,这小子在学校犯错误了。可就目前情况看,他是不承认自己因为不守纪律擅自外出是错的,尽管外出是为了和约好的同学去看望初中的老师们并祝他们教师节快乐,事出有因。了解情况以后,我开始给老师写信,告诉他我们孩子不是故意的、但是在不请假的情况下外出是绝对错误的,我们家长也有责任…没想到最后,小孩在他的“说明书”后门加了括号,内容是检讨书。所以,我认为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要与老师保持统一战线与孩子“对抗”到底,这样一来有利孩子客观、公正看待周围的事物。
惊讶三:初中二年级时,有一天回家,小孩忽然与我说:“妈妈,我这星期给校长写了一封信”,“什么?你想干什么?”,“没什么,只是学生宿舍里的空调总是在我们9点半晚自习结束后才开,凌晨早早的关了,我们算过,因为热现在是晚睡早醒。和生活老师说过希望提前开半小时开空调退后半小时关,老师说这是学校的规定无法擅自变动。所以….”尽管提议的内容有娇惯的嫌疑、言辞也略显稚气,但是,这是好现象。让孩子学会主动与人“对话”。要让他知道要想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首先要学会了解情况,只有积极进行分析和正确反映,才能达到他的需要与愿望,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使家长或学校采用孩子的愿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我收集了近年孩子在家最不喜欢事、在学校最心烦的事和其他,我以为这些可以或应该避免的:
不喜欢一:家长太过忙于工作或应酬,家里冷清无人的结果是孩子最不喜欢的。我曾在上海学习1年、在异地工作过1年。每逢周末可以回来,因图方便和希望给孩子一点回报往往吃饭总找馆子下,其实这样一来弊大于利。一方面小孩以为你们在打发他,另一方面,一种传统的家的氛围、传统文化随我们这一代因生活工作的奔波而丢失。在小孩眼里:孩子目的是读好书、大人为的工作养家。鲜有兴趣爱好、少有时间给他礼仪等生活细节的熏陶。
不喜欢二:唠叨和数落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唠叨的同时就是数落。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停地被数落: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不做作业啊?你怎么只知道玩啊?数落比唠叨更恶性了一点,因为数落常常带有谴责性质。这样,小孩始终处于被攻击的地位,不利于优秀品格的培养。
最心烦一:没人能耐心地倾听他们说话。在成人的生活中,许多时候听确实比说还重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来往的语言交流和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往往是家长、老师角色是在安排、在计划、在说,而孩子是被动的执行者、虔诚的聆听者。家长或老师很少能听到、或鼓励孩子谈论一些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和行为,倘若孩子真坦言的,家长们会极力加以限制、制止或否定:应该如何如何,不应该如何如何。于是出现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现象。
最心烦二:与家长“谈不来”。十有八九说不出自己孩子长处的家长,喜欢对子女的种种“不是”逢人能娓娓道来,高中阶段的孩子很容易与家长“谈不来”,而可能与某个老师、同学或朋友谈得很投机。道理很简单,有谁会爱与一个并不赏识他的人交谈呢?孩子更需要鼓励,孩子更需要表扬,如果我们不是以成人的标准,而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的闪光点,有许多值得我们称赞的地方。孩子得到了肯定,他们会更加的自信,也更加乐意与家长交谈,沟通水平也就会自然的提高。
总结起来一句话,在法律上孩子也是一个自然人。学生时期要好好学习、成绩斐然固然不错但绝不是全部,就像我们单位里新召的大学生,考进了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在我们成人心里都有一个谱: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修养、爱好、生活习惯等等。所以,孩子成长也是我们自己的成长、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组成、是一个不同年龄的小伙伴。应该值得我们家长抽时间与之相处。
心灵的旅程
212 朱飞燕 家长
沟通,或者说是一种思想上的交流、心灵上的互动,也是彼此的学习、理解和关怀。
作为家长,身为母亲,首先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又或有一丝丝歉意,鉴于水平和能力,我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和爱,但我在努力。我知道,上帝在赐了我一个可爱宝宝的同时,更赋予了我一生的使命——抚养、教育孩子。
回想这十几年来的时光,我有太多的感慨。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对孩子的成长不敢有所怠慢,因为孩子的成功,才是我们的成功,孩子的失败将是我们家长最大的失败。我曾对女儿说过,让我们一起努力,因为要成功首先是努力地去付***里之行始于足下,其实是千里之行始于我下。
我和孩子的沟通主要是在平时相处与交流和彼此的对话中。比如,她会在我生日、母亲节时打个电话,寄上一张明信片,或在我的手机里录上一小段祝福语,我好高兴,女儿在长大,也懂事了许多;星期天女儿回到家里她总会把自己在学校里的生活、学习以及老师、同学的一些情况告诉我,我会认真地听取,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健康成长。
从小教育她如何做人,如何爱国、爱家、爱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谦让、尊重他人,对人有礼貌,培养孩子良好的素质,教育她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当好学生。
(二)勤奋好学、积累知识、力争上游。
在小学时,为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我积极支持、鼓励她去参加电子琴、舞蹈、美术等各种学习;小学六年级就送到了寄宿制学校就读。平日里,有时见她看电视好认真,便随口说,什么时候也让别人来欣赏你,仰慕你,不要老是欣赏别人。要这样,现在就要好好读书,认真学习,有了资本,才能创造价值,使人生更有意义。
(三)教育孩子,平日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比如,讲卫生,吃饭前要洗手,要勤俭节约,不讲穿戴爱学习。走路要有精神,坐要有坐姿,说话、谈吐要明文,因为它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
(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何对待成绩和荣誉,面对困难和挫折。
每当考试后,女儿或喜或悲,考得好我在表扬她时,鼓励她继续努力,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成绩代表的只是过去;差些时,我劝她不要泄气,偶尔失误是难免的,主要的是分析问题的所在:无非是三大原因:①是真的不懂没做好,这需要及时请教老师把问题搞懂弄通;②没有看清题目,或是理解错了,这就要求以后注意仔细看清题目再做;③时间不够,这要求平时多看、多记、多练,只有熟练才会生巧,才能做到既快又好。
当然,我们也有矛盾,也有磨擦。我时不时地唠叨着对女儿的希望,女儿会说,让我不要给她压力,多给她鼓励,她才能最后胜利。有时还要发小脾气、不理人,嫌我罗嗦、烦、管得太多,每当这时,我选择暂停。用些时间让彼此冷静下来,让女儿想想妈妈的话有没有道理,自己该如何理解、接受;我也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态度可好,话语有没有说错,方法是否得当。然后等大家心平气和时再进行沟通、交流、开导,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职责,现在首要任务是好好学习,努力掌握知识和本领。因为,世上最需要珍惜的是时间,最需要做的是努力。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让自己茁壮成长,以后好发挥才干、创造价值,唱出一首最美的人生之歌。
人类的文明与进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家庭的和睦与幸福,离不开沟通。作为心灵的桥梁、情感的纽带,相信沟通会使明天一切更好!
我与女儿的沟通心得
213 史意 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是直接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先交往的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将影响子女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因此父母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与子女进行沟通。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女儿的沟通心得。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觉得父母与子女间的沟通首先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卡罗尔说:“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考试成绩不理想,学习方式方法不对路等问题,我们家长切记不要经常责备、埋怨,甚至训斥等方法解决问题。作为家长责备、埋怨,甚至训斥孩子的本意是好的,但有时候效果可能是恰恰相反的,这种做方很可能会伤害我们孩子的自尊心,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疏远,产生距离。当我们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可以做一个聆听者听听我们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们疏理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不定期地与孩子一起对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作一总结,要努力做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把我们孩子的思想观念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种在尊重基础上的沟通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同时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对孩子的决定要尽量作到理解和尊重并提供必要帮助。
同时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的沟通中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我们的孩子现在都处在青春期,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也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的沟通中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责任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沟通中需要向孩子灌输法律责任意识,让孩子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树立起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同时在沟通中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学校和教师,回馈社会。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注重在沟通中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上进明礼的人,为以后的沟通教育奠定一个结实的基础。
另外,为了更好的与孩子沟通父母也要加强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一要通过读书、看报,扩大知识面,这是和孩子交流的资本。平时看报纸和电视时注意了解一些重要新闻事件并和孩子交流,既扩大了孩子的视野也促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二要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爱好是交流的很好的载体。和孩子有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不是只关心他的学习,这样交流才能比较容易进行。比如我和我女儿都喜欢看书和适度的文体活动,我们会一起去书店买书,然后各自看完后会交流读书心得,一起打打羽毛球,在活动中轻松交流沟通。我在这种交流中更能了解她的思想和平时不想说的事情,比如她的内心思想和对一些问题的偏激理解等情况。
父母对孩子赋有教育的义务,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承传,也是心灵的互动、情感的沟通。 我想如果我们做父母改变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用“激励”和“鼓励”代替“责备”和“训斥”,多理解和尊重孩子,那么我们一定能和孩子取得良好的沟通,建立深厚的情感,建立起一个温馨健康快乐的家庭。
说说与孩子的沟通
214 杨菁怡 家长
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与孩子的沟通是父母作为“老师”的最重要的教学手段。而与孩子沟通顺畅,父母必须明智,必须懂得如何才能真正地与孩子沟通。
一、安静倾听是沟通的前提
要让沟通变得容易,首先要学会安静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要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思想上关注什么,精神世界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和她一起快乐,表示共鸣;孩子向你诉说不高兴的事,你应该让她尽情宣泄,表示同情;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表示倾听认真……这样,孩子就会乐意向你倾诉,你也能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容易与孩子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
家长们都希望能够对孩子有影响力。但是,家长如何才能对孩子有影响力呢?一是要感受孩子。家长要了解孩子思想、学习、身体等情况。如果不了解这些,就无法影响他。二是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冷静、理智、客观是最好的倾听状态。比如,你遇到了不开心的事,让你心情不好,结果回家孩子又跟你顶嘴,这时你能保持冷静、理智、客观的状态,你就会赢得更多的倾听的机会,你就能更多地了解你的孩子。
二、善于理解是沟通的桥梁
在倾听中你了解了孩子很多,这只能是沟通的前提。但如何处理从倾听中得
到的信息呢?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只是快乐高兴、只是表示同情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家长们跟孩子沟通经常犯一个毛病:还没表达理解,就急于提供真理。比如,家长跟孩子反复强调要怎样做,孩子似乎也听得很仔细,结果发现孩子还是没明白家长的意图,家长往往就会埋怨、指责孩子。
其实,对同一句话,家长和孩子理解的方式和角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孩子执行起来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家长对孩子误解自己的意思、或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要多想几个可能性,不要马上指责,不要马上给孩子下结论。比如,不专心,不认真,不尊重家长等等。家长要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孩子,而不要一味主观臆断。例如,孩子作业拖拉,缺少紧迫感,有多方面的原因:行为习惯不好、缺乏自觉意识、自控能力差、作业太多太难等等。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作业拖拉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果家长武断地批评孩子,孩子就会反感,慢慢变得不愿与父母沟通。
但是,理解不等于同情,不等于无条件迁就,理解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就是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平等谈话。在许多家庭中,孩子与大人之间的交谈,往往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叛逆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与孩子交流最重要的前提是平等和信任。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兴趣爱好,尊重孩子的思想和见解。孩子才会与你真心沟通。
三、鼓励成长是沟通的目标
与孩子沟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当孩子能与你像朋友一样交流的时候,你就掌握了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导航权。这时候,你的批评才会被孩子视为良药,你的劝告才会被孩子真正接受,你的鼓励才会被孩子当作航行的风帆。这样,你才能地被称作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名副其实的第一任老师,才能对你的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话又得说回来,进入知识信息时代,孩子的信息量比父母大出很多倍。拜孩子为师,也是当代父母的明智选择。当父母能真心向孩子学习时,孩子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份热情也就是 “代沟”间最好的润滑剂,她一定能使两代人的沟通更加顺畅!
说说父母与孩子沟通
214 顾丽原 家长
就二八原则而言,能够在一中就读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然而,每一个孩子又各有自己的长处和弱项,只有他们的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特点结合沟通理论,将会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
一、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1、作为家长自己首先是有“责任心”的,否则您的孩子很可能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责任心”简单来说,就是:
(1)您对自己的双方老人是否尽责和孝敬,这关系到孩子是否听您;
(2)您对孩子是否真爱和尽责,这关系到孩子是否信您;
(3)您对社会是否有责任心,这关系到孩子是否服您。
2、作为家长自己应该是“勤劳”的,至少在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您是这样的,否则怎么让您的孩子“勤奋”读书。而没有“勤奋”,就很难有优异的成绩。
3、作为家长自己应该是“勇敢”的。在考场上“胆怯”和“紧张”常常会让孩子发挥不佳。注意让您的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父母在面对“困难”时、“挫折”时、“失误”时、“做错”时、“说错”时,都能“勇敢”面对,正确处理,无怨无悔。这些将会是您孩子最好的榜样。
二、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避免夸大事实。夸张,是一种语言修辞,但不宜用在批评孩子的场合。夸大孩子的过错,不仅不利于孩子认识、承认过错,而且容易激起孩子的自卫心理。夸大子女的过错,还使你的善意变成了吹毛求疵,使自己从“原来有理”也变得“也有过错”了。下面这些句式通常会夸大事实,不能准确地传达出您的本意,如:你总是、你肯定、你从来。平心而论,您的本意并非认为子女真的“总是如此”“肯定如此”“从来如此”,所以应该避免。
三、当父母、做朋友
小学毕业以前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呵护和宠爱;进入中学以后的孩子懂得更多了,不仅仅需要父母的关爱,更需要朋友般的理解和支持。许多孩子常常错误地认为,生他养他的父母提供的吃、穿、住、行是应该的,哪个家庭不是这样的,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而义气哥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反而会让孩子疏远自己的父母。
假如您是个成功的好爸爸、好妈妈,同时又是孩子心中善解人意的好朋友,身兼二者。那么您跟孩子间沟通将是非常圆满的。
然而,每一个孩子更爱听的是老师的话,所以与孩子间最好沟通是家长应该更注重与老师的联系和配合。
理解、关爱与沟通
215 王雪江 家长
家庭教育是家庭中父母长辈对下一代实施的综合性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长、成才起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
理解,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
生活中有很多“霸道”父母,不了解孩子,也不愿意去了解孩子。更可悲的一种是明明不了解孩子,却自以为了解。一个父母与孩子不做沟通的家庭,往往是危机四伏的。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了,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父母,不再把什么事都讲给爸爸妈妈听。在他们眼里,父母就只是大人,他们把父母放在大人的世界里,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世界里,所以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小秘密”。所以,两代人之间往往产生代沟。而有的父母总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孩子的问题,以致禁经常性的闹出一些小磨擦。所以,理解是第一位的,经常表现出对孩子的理解,父母与子女间的信任和尊重的和谐关系也就能慢慢建立起来了。
关爱,是家庭教育的第二步
孩子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应有心灵上的爱抚,他们只有在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相对于物质的满足,孩子们更需要心灵上的满足。他们缺乏的是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缺乏的是来自父母心灵深处安宁的熨帖和精神上的支持。只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才能发现他们的这种饥渴,在面对孩子们的情感饥渴时不会手足无措。父母应多多鼓励孩子,给与其向上的动力。
沟通,是家庭教育的第三步
沟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注重与孩子的思想、情感交流,鼓励孩子参加实践。父母是儿童的启蒙者,家庭是儿童、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经济上的联系,生活上的依赖,使学生和家长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极易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只有沟通才能对孩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育,更带有一种人格上的教育。所以父母一定要把好“沟通”这一关。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父母一定要倾听孩子的感受,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帮助孩子总结和提高。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要注意与孩子建立良性的积极的双向沟通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教育活动能在父母、子女之间顺利进行。
总的来看,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适的培养目标,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加上民主的教养态度,将使你的孩子长成一名有用之才。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15 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对如何与孩子沟通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少在家中接待。还有,就是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要经常打架、吵闹,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
四、无条件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学会赏识 沟通无限
216 柴智 家长
高尔基曾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这便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知识。”现代的教育理论都提倡父母的教育,认为子女教育、培养人才的重点,应该由子女本身移向与他们成长密切相关的关键人身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农民在种庄稼时,种不好了,总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培养子女的时候看到他们有问题了,却从来不去考虑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却总是从子女身上寻找原因,其实这是错误的。家长怎样对待子女,决定了子女的一生;没有教不好的子女,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身为父母,我们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始终没有止步。全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中唯一的本土教育法——赏识教育对我们的影响最大,经过实践的检验,它也是最能够让我们家长与孩子沟通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会赏识子女,沟通就没有极限。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本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只有初中毕业,但他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成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留美硕士和博士。《中国妇女》杂志评选出的十大时代人物。周弘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如今,赏识教育已经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促进了许多家庭的和谐。
赏识的本质是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家长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心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孩子的生命。家长生命的成长带动孩子生命的成长。一方面,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塑造好孩子的感觉,把外在的激励化为孩子自身的动力,诱发已存在于孩子身上的潜能。另一方面,孩子把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发展,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操作原则和方法概括为“六大原则”和“十二个学会”。
第一个原则是:家长要信任子女,学会崇拜你的孩子,为你的孩子自豪。孩子既脆弱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这个良好的环境就是信任,信任的眼光、手势、语言和力量。信任在孩子表现出优点时容易做到,而在表现不尽人意时,家长往往感到失望,失去信任的原动力。其实,孩子这时最需要家长的支持,他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信任就是连接家长和孩子的通道,家长把赏识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孩子,孩子感受到后就能够内化为成长的动力。
怎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信任他的人呢?首先要学会为你的孩子自豪,自豪到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他而自豪。为孩子自豪就是给孩子力量,孩子在父母的自豪中会变得自爱、自信和自强。第二个要学会的是崇拜。作为父母一定要坚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我。就像黄山上的松树各有所长,彼此不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每个生命更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美的品质并在希望中形成一个完美的形象,孩子就在这样充满欣赏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值得父母骄傲的人。
第二个原则是:家长要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向你的孩子请教。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地位是低下的,家长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喜欢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替孩子做主,不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打骂。而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孩子。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实孩子的心里话最想告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孩子却不愿意跟家长交流呢?原因在于家长不会倾听孩子讲话,不是嫌孩子烦,就是认为孩子的思想幼稚,在孩子说话时忙于做其他事情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觉得你不尊重他,也就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了。要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是最佳的方法。通过倾听,你可以了解孩子;通过倾听,孩子锻炼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孩子豁达坦诚的品格。
不少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到处打听教育方法。其实,一旦家长从真正意义上懂得了尊重孩子,也就会自然地向孩子请教,知道孩子是怎样想的,了解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得到孩子的积极配合,让他自己也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互动作用。家长可以经常问孩子:“妈妈这样做好不好?你喜欢不喜欢?怎样做你才更满意?”向孩子请教可以让孩子最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关心。
第三个原则是:家长要理解孩子,感激孩子的生命,学会用心陪伴孩子。理解就是换位思考,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本来想不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许多父母爱孩子,不是爱他们的生命,而是爱孩子的分数,更是爱自己的面子,完全搞颠倒了。其实做父母的应该感激我们的孩子,感激他们的诞生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欢乐。
要多多地陪伴你的孩子。多与孩子平静地谈话。陪伴孩子不在于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只有陪伴才能沟通。与孩子沟通,是走进他们心灵的唯一途径,是了解孩子、引导孩子的重要一环。能与孩子沟通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是成功的。
前面这三个原则好比是每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家长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孩子应有的权利。而接下来的三个原则告诉家长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怎样对孩子扬长避短,利于生命的成长。
第四个原则是:家长要激励孩子,善于发掘孩子的潜能,学会分享孩子的成功。激励分为正激励、负激励。赏识教育认为,应该以正向激励为主,告诉孩子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而负向激励只是禁止孩子不许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孩子还是不知道。现在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把孩子的正确行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而孩子一旦出现错误行为,就立即训斥,可谓“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而赏识教育认为“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把眼光放在孩子的优点上,这会强化、巩固孩子的好行为,还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有助于生命的成长。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更不是物质奖励,而是分享。孩子若能感受到家长因他快乐而快乐,会受到很大的激励。
把孩子看成是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做父母的及时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金矿,并且将其提炼出闪闪发光的金子。一个成功的家长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孩子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睛”,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使孩子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在这方面找出他的闪光点,小题大做,无限夸张,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只要你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无尽的宝藏。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分享孩子成功喜悦的过程,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由于分享给孩子增添了信心,加大了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悦感,同时父母在分享中也获得一种自豪感。需要注意的是分享不仅是孩子在取得成功之后的分享,而是要不断地让孩子看到成功,把“大成功”化为若干个“小成功”,这样孩子才能坚持努力。通常说“不努力就不会成功”。而赏识教育的观点是“不看到成功就不会努力”。
第五个原则是:家长要宽容孩子,反思教育孩子的方法,学会等待孩子的觉醒。宽容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它不等于放任,放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最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也不要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他们身上有一点缺陷,实际上违反了生命成长的规律。宽容意味着先接纳,后升华。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孩子的求知需求,成为自发的内在需要。
孩子出了问题,大多数家长常常是“你怎么啦”——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赏识教育的观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因此,家长要学会反思,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要问“我怎么啦”,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也并非一天形成,而家长要求孩子克服缺点恨不得全部在一天之内完成,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暖”才行,这就是告诉家长以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以一颗平常心去耐心等待孩子的觉醒。孩子改正缺点的规律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第六个原则是:家长要提醒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学会分担孩子的忧伤。孩子犯了错误,特别是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后,给予孩子适当的提醒作为补充,让他有一定的心理体验,以震撼孩子的心灵,让他产生自我改正的意识。更可以直接提出批评,但不是居高临下训斥式的,而是朋友般平等式的提醒。这种提醒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是怎么刻薄怎么讲,只图自己发泄得舒服,不管孩子受得了受不了,如同倒洗澡水,把婴儿一起倒掉了。批评孩子的原则是 “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给足面子”的前提下有多种批评方法,如故事性批评,通过讲一个故事的方法,让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自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幽默性批评,在说笑话的过程中达到提醒孩子的目的。
孩子取得了成绩。家长应该分享他的欢乐;孩子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家长应该学会分担他的忧伤,既而鼓励他们在失败中站起来,再分享他的坚强。
赏识教育的实质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家长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赏识中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
家长朋友们,赏识教育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关键是要真正地改变观念,你很快就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变化。您现在就可以把自己孩子的优点写在一张纸上,跟他说“我为你自豪!”您还不妨每天冲他竖起大拇指,相信他会还给你一个奇迹的。
愿每一个父母都成为教育家,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好孩子!
浅谈如何与孩子沟通
216 张宠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沟通的方式很重要,和孩子沟通时,要心平气和,不能脾气暴躁;要态度和蔼可亲,不要蛮不讲理;要学会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发现他的闪光点;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知道孩子的心思;走进孩子的心里。父母能做到这些,沟通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具体如何沟通,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当孩子放学回来时,我们的第一句话是不是应该这样问:你今天过得愉快吗?累不累?作业多不多?需要我为你做点什么呢?这样的问候不就拉近了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了么?沟通也就不难了。再是要引导孩子说,不要让孩子听你唠叨,我们作个忠实的听众,更要注意说话要说到点子上,突出重点,不要罗里罗嗦,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举一个例子,我一个同事说:“我没有文化,不知道和孩子说些什么,和孩子说几句,却引来孩子一句这样的话:妈,你说的话十句就有九句是废话,你说还不如不说,更让我烦。”你说这种交流能继续下去么?
就拿我和我女儿来说吧,我们现在可以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即时现在孩子在高中上学,也是经常通电话,孩子把学校的事情,同学的事情,自己的烦恼,及时和我联系。就拿她这学期开学时的摸底考试来说吧,考得不是很理想。她及时告诉我,当时情绪很低落,我是这样说的:“你这次考的不理想肯定是有原因的,分析过具体原因是什么么?”她说:“我考试失误比较多,粗心错误的地方比较多,有些本来可以答出来的,都是粗心害自己扣了分”。我说:“这说明你在平时的做题当中,你不够仔细,时间充裕要仔细检查。我相信以平时的努力以后会考出好的成绩。”她说:“听了你的话我的心情开朗了许多,以后我会注意和努力的,下次考试我一定给爸爸一个满意的成绩。”如果你这样说:“你怎么考得这么差?人家怎么考得好呢?是不是暑假玩过头了,你也太笨了。”其结果会怎样?那只会给孩子的心灵上加上一把刀。再见到你,她不理你也是情理当中的事,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架起一道鸿沟,怎么又能较好的沟通呢?
做家长的要善于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共鸣,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要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有时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希望别人能听听他发自内心的倾诉,以得到情感上的安慰才平衡。如果父母一厢情愿的老生常谈,往往使得孩子默不作声,你唠叨完了,她不但无动于衷,而且产生反感。
无论是赞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恰如其分。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一次本来很有意义的谈话,往往因为我们草率的评论、随意的指责而中止,使得双方都不愉快。为了鼓起孩子说出心理话的勇气,我们得尽力避免自己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快或扫兴的反应,以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这样才能打开感情交流的大门,密切心灵的接触。
我的女儿是最棒的!
沟通,从心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和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沟通?
青春期教育专辑之六——学会用沟通化解代沟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幼儿园老师怎样与家长沟通
爱是教育的源泉
“寒假大家访”心得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