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邓铁涛对药运用心得——吴茱萸、川黄连

【单味功用】

       吴茱萸又名吴萸,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的接近成熟果实。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入肝、脾、胃、肾经。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李杲说:“浊阴不降,厥气上逆,膈寒胀满,非吴茱萸不可治也。”故为治疗胸膈痞塞、胁肋胀满、胱腹冷痛之佳品。本品味辛性温,善于温散肝胃之寒,味苦能降,并能降逆以止呕,用于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肮疼痛、寒疝疼痛,以及肝经火旺、胃气上逆所致的左胁作痛、呕吐酸水等症。此外,本品还有散寒除湿降逆的作用,可用于脾肾虚寒所致的五更泄泻和寒湿脚气等症。据药理研究有镇吐作用。

      黄连又名川连,为毛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的根茎。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本品大苦大寒,为泻心火、除湿热之佳品,用于各种热毒证和湿热为患诸证;能清心火,凉血止血,适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虚烦不眠,以及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細血等出血证。

配伍效果

       黄连大苦大寒,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力甚强,又能清心除烦,止血;吴茱萸辛散苦降,性热燥烈,既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又能疏肝解郁、行气消胀、散寒止痛。黄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降逆止呕。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黄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从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反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证。

用■用法

       黄连1.5~5g,吴茱萸1.5~5go煎汤服用。

【用药心得】

      黄连、吴茱萸伍用,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按照6:1的比例组成,治肝经火郁,吞吐酸水,左胁作痛,少腹筋急为疝。北宋《太平圣惠方》中,黄连、吴茱萸按1:1比例配伍,称茱萸圆方,主治虚寒型下痢水泄。

        肝为风木之脏,气行于左,应受肺金的克制,方不致过亢而正常生化。本方用黄连泻心火,使心火不克肺金,肺金不受克,方能有力制约肝木,肝(左)得肺(金)制所以叫左金丸。《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载:“胡天锡曰:左金丸独以黄连为君,从实则泻其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抨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上下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黄连、吴茱萸各等份,张景岳命名为黄连丸。用于治疗肠红便血(大便出血)、痔疮肿痛等症。还用于治疗肝火胁肋剌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淋秘泄泻,一切肝火诸证。

       施今墨老认为,寒热错杂之证,临证之际颇为多见。但寒热的比重,却是千变万化,故用药的分量,也应随着寒热的变化而增减。如热较甚者,多取黄连,少佐吴茱萸;反之寒甚者,则多用吴茱萸,少取黄连;若寒热等同,则二者各半为宜。

       邓教授常用二药配伍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药配伍为:吴茱萸1~3g,川黄连3~5g,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5g,威灵仙15g,桔梗10g,枳壳5g。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亦可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茱萸味辛能开,味苦能降,与黄连配伍(连...
薛伯寿从肝论治胃病经验
应用黄连经验谈
黄连、吴茱萸搭配不一定就是左金丸,看名师经验分享!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国医大师就用2味药
国医大师用两味药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