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刚经》10大名句,感悟般若智慧

《金刚经》这部经典,是佛教中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这部经的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个名字,就把整部经的内容告诉我们了,这部经讲的就是究竟圆满的般若智慧,像最坚硬的金刚一样,能够斩断一切烦恼、无明。

下面我们分享其中的10句名言,感悟一下佛教的智慧:

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就是法身,法身常住不动,尽虚空,遍法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谓去,也无所谓来,所以称为“如来”。

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往往误认为一切有为法都是真实的,并且越迷越深,不肯回头。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切有为法的空性本质,不要执着于表相,不要被境界所转。应该修有为法而不执着,这就是无为了,不废有为,不碍无为,一切自然而然,归于平淡,这就差不多了。

三、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有所说法”,那就是如来心中有所想法了。一说这句话,就算谤佛了,为什么?因为如来已经证得空性,没有分别、执着、妄想,哪里有什么想法?你把佛当成凡夫,不是谤佛是什么?

四、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断了执着,就证阿罗汉果位;断了分别,才证菩萨果位。既然还有分别,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当然不是菩萨了。

五、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功德不可思量。

如果我们在修布施的时候,能够一心清净,心无所住,那福德就不可思量。如果心中还有所住,还想着名声、好处,还想着获得别人的表扬、报答,那这个所得的福德,就大打折扣了。

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什么?就是因为当局者心有所住,执着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患得患失,妄念纷飞,所以本性所有的智慧,就显现不出来。而那些旁观者,因为跟自己没有利益瓜葛,反而能够心无所住,智慧显现,看事情就看得比较明白。

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现象,人、事、物、乃至虚空法界,都是虚妄不实的。就好像我们现在看录像、电影、电视、视频,这些看起来很真实,但其实都是假的,都是由无数个相似相续的画面组成的,只是出现的频率不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帧数不同,但都可以骗过我们的眼睛。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执着于外相了。

八、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仅不要执着其他的外相,甚至连佛法,也不可以执着。为什么?佛法就好像帮我们渡江的小木筏,既然已经到达彼岸了,小木筏就没有用了,不必还背在身上。

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是在刹那不停地变化之中,哪个我们也把握不住,为什么?因为这都是妄心,是非心。只有常住不动的心,才是真心,那些有生灭的心,都是妄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放下我们心中的执着,才能恢复本有的真心。

十、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寺庙中那些庄严的佛像,只是为了方便教学,我们人人都有佛性,学佛要向内心去求。如果还执着于色外相,心还是往外驰求,就与空性相违,还是我执、法执,不是正知正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刚经启示录057:无论谁的见解都不能执著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般若应化非身分——《金刚经》悟读【第32品】
法实法师:修行道上的叮嘱
解说《金刚经》
菩萨与人有何区别?《金刚经》两句精髓告诉你:如此拜佛才虔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