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遇到逆境时,默念《金刚经》四句偈,往往烦恼顿消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总有遇到逆境的时候,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这个时候,我们烦恼重重,左右为难,很容易失意消沉,很容易怨天尤人,往往会令境况更加糟糕,导致祸不单行。

在这种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保持头脑冷静,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要想调节心情,《金刚经》中的一个四句偈最为有效,在心中默念几遍,往往豁然开朗,烦恼顿消!

哪个四句偈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个四句偈流传很广,非常有名。如果能够按这个四句偈去观照内心,去看待万事万物,很快就会烦恼消除,心静如水。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下面简单分享一下:

佛经常讲“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说面对一切境界时,都要心无动摇,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那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上面四句偈所讲的原因,明白了这个原因,就能看破了,能看破,也就能够放下了,都放下了,烦恼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里的“一切有为法”,其实就已经包括了我们所有看到、听到的、知道的,甚至是不知道的事物,当然也包括我们所遇到的一切境界,一切人、事、物。如果我们认为“一切有为法”都是真实的,就会越迷越深,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烦恼与痛苦就会越来越多。

那怎样才能看清事实真相呢?就要学会深入地观照。这“一切有为法”,其实莫不虚假,一切皆空,到底是一无所得,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但我们很难相信,我们明明看着是有的,都是真实存在的,怎么能说是空呢?所以佛给我们做了六个比喻,帮助我们理解。

这六个比喻,以梦为主。大家都有做梦的经历,在梦境中,我们看到的一切境界,一切人、事、物,感觉都是真实的,根本不会怀疑它的存在,并且还会为此产生各种喜悦、烦恼的心情。如果有人在梦中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空的,都是假的,我们也不会相信,只有在梦醒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真的都是假的。

然后又以“幻、泡、影、露、电”作比喻,形容梦不是真的。

“幻”是幻觉,形容梦虚幻不实;“泡”是水泡,形容梦是暂时的,很快就会破灭;“影”是影像,形容梦不是真实的,“露”是朝露,“电”是电光,这两个是形容梦的短暂。

佛最后说“应作如是观”,就是无论面对任何境界,都应该这样去观照,我们才能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大家既然知道,梦中境界都是暂时的幻象,谁还会去计较梦中的悲欢离合、成败得失呢?既然一切有为法,我们所有的遭遇,都如梦幻泡影一样,又何必那么执着、在意呢?

如果能够常常这样观照,心里就会渐渐感觉空空洞洞,面对一切境缘时,都会渐渐地无动于衷了,烦恼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切如梦幻泡影
顺逆皆因缘
无论你遇到多大的事、多难的坎,只要默念这三条心法、你的境界马上转换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金刚经》:论“法如梦幻泡影”
内心不清净时,默念《金刚经》四句偈语,解开内心郁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