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年了,「喜剧之王」还是周星驰,可你真得懂他吗?

前几天,偶然从财经媒体上看到了一条新闻:

周星驰因为票房对赌失败,需要支付高达10亿的业绩补偿款,甚至要变卖名下豪宅抵债。

如果不是这条新闻上了热搜,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

曾经是票房保证的星爷,如今也陷入到了票房惨败的漩涡。

 

造成星爷票房对赌失败的直接原因是,周星驰最近两年的作品票房都未达到预期。

过去三年间周星驰作为主创的两部电影《西游伏妖篇》、《新喜剧之王》都反响平平。

2017年的西游伏妖篇豆瓣上被打出了5.5的低分。不过这部主创、宣发阵容堪称豪华的电影,总票房最终达到16.49亿元,位列2017年票房榜第6名,尚属过得去。

2019年的新喜剧之王豆瓣评分5.7,票房只有6.19亿元。豆瓣上点赞第一的评论是:星爷凭借多年的努力,终于拍出了一部《逐梦演艺圈》

讲老梗,卖情怀,炒冷饭,一部部电影之后,网上对星爷的负面评论越来越多。

而自从星爷退居幕后之后,很多人甚至都表示:

曾经作为喜剧之王的星爷似乎也跟不上时代了。

问题在于——

后「喜剧之王」时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周星驰和他的喜剧?

 

Part

1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记得,周星驰曾经夺得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
 
其时是1988年,作品是李修贤监制的警匪片《霹雳先锋》,也是周星驰的第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令无线电视对他刮目相看,于是成就了1989年的两部经典电视剧《盖世豪侠(首次当男一的电视剧)与《他来自江湖》,然后1990年就有《赌圣》。
 
看《霹雳先锋》,或《盖世豪侠》之前的其他作品,大概很难想像到周星驰打算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无厘头」演员。
 
出道之处的周星驰不是不搞笑,例如在TVB的综艺节目《430穿梭机》里的《黑白僵尸》就是搞笑经典,但观乎他初期的演艺事业发展,搞笑、做儿童节目不过是折衷方案。
 

或者可以说,他把握有限的机会尽量发挥自己,并且把握不同范畴的演出机会。
 
据说当初李修贤问未拍过电影的周星驰片就要收多少,周星驰为闯电影圈说不收钱也拍,于是成就了他夺奖的《霹雳先锋》。
 

在第一套电影成功后,周星驰又在警匪片《捕风汉子》担任配角,还有跟张学友、莫少聪拍的喜剧《最佳女婿》。那时的周星驰不完全是一个喜剧演员,更加像一个多线发展、积极争取机会的演员。
 

Part

2


近些年关于周星驰的非议,总绕不开「戏霸」的传闻。
 
不止一次被昔日好友、同行爆料,周星驰在片场不仅当演员演戏,还修改剧本,教导演安排戏份,和摄影说分镜,甚至连制片的活也不拉下。
 
电影是导演的创作艺术,演员是导演来完成作品的载体,但周星驰不挂名在导演栏,却被视作片场里的「太上导演」。
 

说积极一些,据说周星驰在《盖世豪侠》里非常积极地即场改对白,虽然导演也没有打算拍传统的武侠电视剧,但也没有周星驰般破格。
 
幸好得到剧中的吴孟达支持及在中间调和,而且最后反应极佳,才成就了这套经典电视剧。
 
虽然周星驰当时刚刚夺得金马奖的最佳男配角,但实在不见得在电视台有很高的地位,以他的身份地位要即场改对白,相信需要很大的野心、勇气及坚持才能做到。
 

因为《盖世豪侠》,之后又出现了电视剧《他来自江湖》、电影《赌圣》等,周星驰的喜剧之路自此一帆风顺。
 
这里说的一帆风顺有两层意义:
 
周星驰其实成名后没有立即成为100%的喜剧演员。
 
在电视剧爆红之后的1990年,周星驰有许多电影也称不上是纯粹的喜剧。
 
例如:与张学友合作的《咖喱辣椒》、李修贤监制的《风雨同路》。
 

尽管这一时期的周星驰有发挥他的搞笑才能,或者利用他轻率不羁的形象。然而,这些电影的票房不算理想,完全及不上以周星驰为中心制作的喜剧,因此他日后成为纯粹的喜剧演员可谓顺理成章。
 
在以周星驰为中心制作的电影中,周星驰完全主导了电影,甚至可以说全部都是他的个人表演。
 
在《他来自江湖》中,记得周星驰在其中一集有近五分钟的个人表演,没有其他角色插嘴,没有任何干扰,TVB竟然可以给他这个空间发挥。
 

这种极为自我的个人表演空间在电视剧里很罕见,在当时的香港电影就更罕见。
 
《赌圣》、《逃学威龙》等周星驰发展初期的电影中,他的存在感大得让人窒息。
 
反而有好些跟其他喜剧演员合作的电影票房普通,例如《情圣》、《师兄撞鬼》


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周星驰演喜剧的发挥空间远比演剧情片大,至少后者需多方配合(剧本与演员)带起观众情绪。
 
后来,周星驰去做客黄霑和曾华倩主持的《花弗新世界》。
 
黄霑问周星驰:
 
人家说你的不是,人家说你在片场那里拍戏,导演也做了,几乎连监制那份也做了。
 
周星驰回答:
 
我只想踏踏实实做演员,但是你不知道很多时候那些剧本差吗,逼着你不去想不行。
 

重提这段历史,因为我认为周星驰成为深入民心的喜剧演员既是他努力的成果,亦是时势所造成—他把握了最能成功的机会与路线。
 

Part

3


很多人视《喜剧之王》是周星驰的半自传作品,而不论是《喜剧之王》还是《新喜剧之王》,一开始时都嘲弄主角是读演戏理论却没有感情与实战的小丑。
 
站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讨——

如果这真的是周星驰的自传,那么他的起点从来就不是当喜剧演员,而是当演员。
 

现在我们谈论一部喜剧的质量,都会很粗疏地只谈论好不好笑、笑点包袱的质量,但大部分周星驰的喜剧并不是单纯地将笑点放在一起。
 
因为周星驰有利用他作为演员的技能与野心,让他的喜剧作品更加立体。
 
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九零年代香港喜剧的巅峰,就在于他主导的作品向来拍得认真,这种认真是当时的香港电影业里所罕有的
 
众所周知,李小龙是周星驰的偶像,所以据说周星驰一直有练功夫。


他曾在不少电影显露他的身手,例如:《逃学威龙》在天台用腿功击倒对手、《龙的传人》当中有不少功夫戏、《千王之王2000》有仿效李小龙的打斗场面,更不用说《新精武门》系列、《少林足球》与《功夫》。
 

另外,周星驰拍警匪片有经验,《逃学威龙》系列、《国产凌凌漆》里胡闹夸张的成份不少,但演警察特工飞虎队的部份绝不马虎,拍得专业认真之余又可以将搞笑元素混合认真部份,《逃学威龙2》最后决战恐怖份子是很好的例子。
 
换个角度说,他部分电影立足于认真呈现的现实之上,而要建立这份现实(非纯粹胡闹),周星驰运用的不单是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的才能,也有作为一个演员的才能。
 

Part

4


周星驰喜剧的另一个特点是故事性很强。
 
首先,周星驰不少作品的主角都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类型:
 
第一类是努力耕耘型,不放弃理想地拼搏,例如:《新精武门》系列、《九品芝麻官》、《破坏之王》、《少林足球》、《喜剧之王》;
 

第二类是最常见的觉悟型,即主角原本地位不俗,或者是一个恶人,然后遇上挫折、人生大转变,最后凭觉悟重新上路。例如《赌圣》、《整蛊专家》、《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百变星君》、《食神》、《算死草》。
 

这些故事线重复又重复,但这不是周星驰的独有板斧,事实上上进的小人物与觉悟的大人物都是最讨好的故事类型。
 
周星驰认真地拍、认真地演,展现的不单是搞笑才能,更包括以演技呈现故事的吸引之处。
 
顺带一提,那个年代的电影很流行「二次创作」,《九品芝麻官》恶搞包青天、《回魂夜》恶搞《这个杀手不太冷》、《国产凌凌漆》恶搞007、《唐伯虎点秋香》恶搞旧时粤语长片,还有《鹿鼎记》与《大话西游》自不必多言……
 

这些作品就算故事线重复又重复,故事的包装都可以层出不穷。
 
周星驰也有好些电影没有上进的小人物与觉悟的大人物,全心「二次创作」,如《唐伯虎点秋香》、《大内密探零零发》,也增加了电影的趣味。
 

然而,这类「二次创作」电影在当下的香港不再流行(王晶每年都在炒冷饭,但除去《追龙》其他都难称得上成功),可见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也建立于当年香港电影发展的潮流上。
 

Part

5


上进的小人物与觉悟的大人物在周星驰的电影经常出现,但这些角色其实不易演,例如要演上进小人物受挫折时的挣扎、大人物觉悟时的愧疚,都不是嬉笑胡闹可以呈现的情绪。
 
所以,周星驰最被低估的,就是在胡闹的故事中所呈现的演技
 

即使这些片段在电影昙花一现,但往往让电影更真实、或承担起承转合中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也让他的电影不至于乱七八糟的胡闹。
 
《赌圣》中,最后秦沛败给周星驰后被保安拖走,周星驰望着秦的眼神由胜利中的喜悦瞬间变成同情与自省(因为之前他才被胜利迷惑);《整蛊专家》的古晶在完成计划准备离开吴孟达、刘德华的家时,周星驰看到生日蛋糕时的感动;《九品芝麻官》,周星驰望着张敏被拖走时的不甘;《回魂夜》里周星驰最后的挣扎;《喜剧之王》中的尹天仇想多要一份盒饭而被骂之后,那个转身的一瞬间脸上写满不甘与辛酸……
 

当我们谈周星驰的喜剧,我们几乎只看电影好不好笑,但我们没有细想他的喜剧是怎么样的喜剧,为何他的喜剧可以让人一看再看。
 
周星驰式的喜剧有其特色,不是直线的胡闹,周星驰在演感情位与认真的环节绝不比搞笑的部分逊色。然而,大多数观众都以电影类型的固有印象看电影,于是产生很多不合理的要求,影响他们了解电影作品。

写到这里,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的香港电影圈乃至华语影坛,再也没有能成为周星驰水准的喜剧演员。
 

当周星驰利用自身的强项打造有自己风格的喜剧时,而其他人却只能模仿,甚至不停往浮夸的方向走。一开始时或者会有惊喜,但也很容易看腻,自然更难以得到演技上的认可。
 

Part

6


时至今日,很多观众都以喜剧之王的身份来看星爷,那么周星驰现在拍的喜剧大概永远无法满足口味日益刁钻的大众的要求了。
 
但假如退一步想,周星驰真的想继续拍纯粹的喜剧吗?
 
另外,他还想重复制作九十年代的周星驰式电影吗?
 

我不知道周星驰的真正想法,但我估计他的答案会是否定的。
 
周星驰最后一部有重要戏份的电影是《长江7号》,周星驰算是配角。
 
与其说他要很搞笑地演一个父亲,倒不如说他想好好地演一个父亲。搞笑的部分留给徐娇与她的同学们,而且电影的重点似乎在于亲情,而不是搞笑。
 

这是2008年的电影,也是周星驰在幕前演出的句号(至少他仍未有计划复出),但这电影已经明显不是周星驰在90年代的喜剧公式了,甚至很难称得上是一部喜剧,更加像一出温情小品。
 
也许,周星驰在香港最繁荣的时间创出他的事业高峰,他让无厘头电影成为香港电影最重要的类型,乃香港的美好回忆与标志。可惜,这些回忆也在绑架着他,让周星驰成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无数人记忆里的欢笑与悲喜的符号。
 
因此,即使观众已经不再是30年前的观众、香港也已经不再是30年前的香港,但我们必须要将周星驰困于30年前的戏剧想像里。
 

但对于早已功成名就的星爷而言,如果当初成为喜剧演员部分因为时势做英雄,现在有名有利的周星驰无需要将自己困在这个已经被证明成功的古老模式中。

「喜剧之王」的包袱背了太久,让他厌倦了演戏,厌倦了二十年如一日地制造喜剧。

Part

7


由周星驰独自执导的电影看,其实他的电影一直都在不停地尝试转型。
 
第一个转变是「谈情」、说教的非搞笑成分越来越多,有时甚至不介意为「谈情」、说教的故事线而减少喜剧元素,《长江7号》与《新喜剧之王》属于这个类型。后来的《西游·降魔篇》表面上是喜剧,但似乎野心更在于讲关于痛苦与执着的大道理。
 
即使在周星驰90年代的电影,他偶尔会拍一些说教元素比较多的电影,例如《济公》、《大话西游》系列,所以他后来当导演以后的这种转变其实并不意外。
 

第二个转变是周星驰不介意让配角被他自己更抢眼,《少林足球》、《功夫》也是如此,这与他90年代的电影模式近乎相反。即使是周星驰不在幕前的电影,笑料于角色的分布也倾向平均。
 
简言之,以前他在搞笑中谈情说教,现在他在谈情说教中搞笑,主客易位。
 
所以周星驰可能真的是《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一心做一个好演员(现在是导演),他现在要做可能是无忘初衷地求变,抛弃让他成名的「无厘头」,制作他心目中的电影。
 

过去做不到的,他现在有更大自由度去完成。
 
这其实就有点像金庸小说的新修版,很多人说新不如旧,但却没有去了解创作者的坚持与改变的动力,其实可能只是读者放不开美好的过去。
 
不是说近年来的《美人鱼》、《新喜剧之王》就是成功的作品,但重要的是我们作为观众是否愿意公平地看待不断求变的周星驰,寻找属于未来的美好。
 

Part

8


周星驰在喜剧之王的座位上坐得太久了。

台下的所有人都在呼喊,希望他能推陈出新,进一步,再进一步。
 
其实星爷没有变,只是时代变了而已。
 

在那段著名的柴静的访谈中,周星驰就曾坦言:
 
每天都要面对江郎才尽的痛苦,所以每天都想努力精进,想要创新。
 
也许,三十多年过去,已经头发斑白的周星驰早已不复当年的才华横溢。

尽管他不再搞笑了,但“周星驰”这三个字显然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一个符号。

在我们的记忆里,他依旧是那个无可取代的喜剧之王。
 

谨以此文致敬星爷,感谢他留给我们的太多美好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星驰喜剧的“草根”色彩
有了《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后,魏翔能成为下一个沈腾吗?
《新喜剧之王》之后,你还会期待周星驰的电影吗?
新喜剧之王:凭啥被称为周星驰的最佳电影?
《新喜剧之王》上映,大家却想起当年那个清新脱俗的张柏芝
周星驰,你让我笑哭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