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红楼群:读红楼梦时,我们在读什么

贾  政  的  心

作者:心香一瓣

贾政向来被人诟病——伪君子,假正经。

孰不知,他也有苦恼啊,他也不是伪君子。

他之所以这样,完全是他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导致的。他从小接受的是四书五经中庸理学,他也没有通灵宝玉之类的神物护佑他,心思又不灵巧,属于读死书一类的人。所以,应该说他的思想谁很正统的儒家思想,就是为君分忧,替国担责,当然,能力有大小,但要相信他这颗赤城为国的心。

也基于此,他对宝玉的教育也是依循着自己所受教育的模子过来的,他希望宝玉能像自己一样 认真读书,读正统的四书五经孺子百家,将来好出相为将(从大方面说是报效国家,从小方面说光宗耀祖,能让他贾家永享荣华富贵,为祖宗挣面子),其实,他思想错了吗?没有啊,但凡一个顾家为国思想正统的父亲都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子女的。

但他在教育宝玉的道路上是挫折不断,一他不懂教育,就知道摆威严加呵斥,引起宝玉的逆反心理,二贾母等众人的袒护,也让他的教育计划失灵。

这也不能不说是他的悲哀。

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不得。

也有人说,贾政不关心和亲爱宝玉,怎么会呢。你看,他一到家,就叫宝玉到跟前(当然宝玉是害怕的),我想不仅仅是想问宝玉的学问吧,他也在大量宝玉的成长吧。他和赵姨娘的对话也可知,他时刻把宝玉放在心上,他关心着宝玉的婚姻大事。只不过,王夫人背着他,已经做下了金玉良缘。

贾政,他真是处处想出力,处处不得好啊。

谈谈贾宝玉受到的教育

作者:木心

在《红楼梦》里,宝玉有一句至理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由冷子兴转述,似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笑谈。

自从出生抓周时候无视那些笔、墨、纸、砚、金元宝、书本等只把些粉钗抓来,宝玉便被贾政斥到:“将来酒色之徒耳”。

从宝玉自身来讲,是封建礼教的反抗者,鄙视功名利禄,对经济仕途不感冒,所以他从内心里拒绝和贾雨村等政客的来往,反而喜欢厮混在女孩子中间,成为这些女孩子的护花使者。

他们在大观园里谈诗作赋、嬉戏玩闹,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永远体会不到贫者日为衣食所累的艰辛。

这也注定了他的人生格局不够开阔,每日里,想的念的都是林妹妹及众姊妹的闺中小事,没有了家国大业的概念,也不想着如何守护好祖宗的基业,更别提读书取道了。

在这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里,他尽情的做着美梦。是名副其实的富贵闲人。

再者,身为贾府独一无二的继承者,贾母、王夫人把他“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连贾政管教的时候都要横加干涉,无底线地溺爱骄纵与他,更是助长了他的“不思进取”的心。

在《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贾政虽是被气得满面泪痕,虽是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但这场闹剧最终在贾母的威逼下得以收场。

与贾母、王夫人相比,贾政的教育方式,又是另一个极端----非打即骂。

在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中,宝玉请安说去上学,家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的门”。

这样的挖苦讽无疑为一种错误的方式。贾政以封建家长的身份高高在上,与宝玉缺少沟通,又缺乏真正的关心和爱护,贾珠的死,并没有换来贾政真正的觉醒,对待宝玉,他仍然一味的强迫宝玉按照自己的意愿读四书五经,研究经济仕途。

我们能理解贾政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是急于求成的后果就是适得其反。教育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更要因材施教。

由此观之,贾宝玉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尤其是像贾母一样隔代教育,切忌溺爱,别让爱变成了伤害。

身如昙花,总被辜负

作者:清极

有花如昙空自怜,花飞花谢抵缠绵,寒月清光花坠泪,魂飞梦断又何堪。昙花极美却难得开花,就算开花了也是昙花一现夜开晨即萎谢,红楼梦中的元春她的一生便如这昙花一般美丽而又短暂。

元春虽贵为皇妃得享荣华富贵,可高处不胜寒,她这短暂的一生不曾快乐过,且总被辜负。

先是被至亲的家人辜负,元春之所以会进宫,应该就是贾府的安排,而从元春一句“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可以见得元春她并不喜宫中的荣华,她应是不愿入宫的,而贾府中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家族的维持,硬是不顾元春的意愿将她当做棋子送入宫中。

元春无奈随了家人的愿入了宫,她入宫后只希望家人能安好,家族的维持下去,但在元春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后,贾府的贾赦、贾珍、贾琏等人却仗着有元春为靠山,在外有恃无恐,以权谋私,仗势欺人,加速了贾府的衰落。完全违背了元春的意愿。

而后是被深宫辜负,皇宫一个集富贵权势于一处的地方,是世间芸芸众生梦寐以求之处,可一入宫门深似海,元春身处于此,却称皇宫是一个不得见人的去处,可见她在深宫之举步维艰如履薄冰,有许多难以言状的辛酸与凄楚。

最后是被皇帝辜负,元春却是贵妃,但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元春只是其中的一人,她对皇帝来说也是不过是一名寻常的妃子,没有多少情意的。在元春死后尸骨未寒皇帝就把她的娘家抄的一干二净。可见皇恩浅薄,无情最是帝皇家。

元春这一生看似拥有很多,享尽荣华,但她却从未感受到过快乐,总被他人所辜负,先是被至亲的家人辜负,入宫了后,又被深宫辜负,被皇帝辜负。看似风光无限,富贵至极,其实好似昙花一现,过眼云烟。悲哉!

贾府四小姐—命系灯谜,悲悯旁忧

作者:雨打梨花深闭门

能使妖魔胆尽摧 ,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首想看已化灰。

—贾元春/谜底:爆竹

逢年过节,听到“爆竹”的声音,大家也许会不假思索地想到宋朝王安石《元日》中的两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会认为此物象征着祥和吉利的。

然则,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华丽的极致就是消亡”。

回首当天,元春省亲驾临大观园,多么一个充满温情的一个夜晚,大观园里灯火通明,烟火弥漫,五彩缤纷,花团锦簇,数不尽的太平景观。

元春来游幸后,心里直感叹太过于高调,劝告了大家:“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这美好也如同爆竹的绽放一样,转瞬即逝。回宫时,园中的爆竹轰然一散,更是一语双关,暗示着这场华丽,即将盛极而衰。

一入宫门深似海,去了见不得人的地方,虽有盛宠不断,可在元春心底,终是可恨。

她知道,贾府似乎已经将她当成赚取功名利禄的大树。大家早已不懂得平淡生活的美好。每每读至此,我的心底也因此及而弥漫着淡淡的恐慌,不仅仅为了元春感到焦虑,也为了贾府而担忧。君子之泽,且五世而斩,怎么能过于去追求至尊的富贵呢?

元春见贾政前来拜访,那一声“父亲”喊出,应当也早已潸。她多么希望她父亲可以逃离于官场,看淡于功名利禄。

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元春的话,不可谓不振聋发聩。无奈贾政,早已对功名利禄充满了深深的执念。元宵佳节,跟贾母一起才灯谜,他虽然感悟到了其中的不吉利,内心发凉,却只选择逃避,没有积极应对。相信,那个夜晚,贾政一定是辗转难眠吧。

天运人功理不穷 ,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 ?只为阴阳数不同。

—贾迎春/谜底:算盘

“算盘”想想就比较复杂,思绪就会像乱麻一般,而这二小姐的命运就堪比算盘,由不得自己做主,被人拨来拨去,迎春的性格又比较懦弱老实,从“有功”便可看出来,少不得被人欺侮,后来从贾府嫁到孙府,误入了中山狼孙绍祖的手掌中,每天不是打她就是骂她,无一日好日子过,贾府对孙府并非不好,“无运也难逢”“阴阳数不同”只能在这暗无天日的社会中认命,惨遭厄运狠手,牺牲了这么一位好姑娘,可惜,只怨世道无理,万事荒凉!

阶下儿童仰面时 ,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 ,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探春/谜底:风筝

“风筝”在风大时玩最有趣了,这样随着风的吹向,一收一放,跑一跑,就可仰视了,而它会离你愈来愈遥远,探春的宿命何不用风筝来比喻,依稀记得她判词上写“清明涕送江边望”清明原是一个悲伤的节日,这个时候正是秋风扫落叶,探春望着这寂寥的秋景,也无心思化妆了,眼泪早已哭干,以泪洗面,因为要远嫁他乡,在怀念当初她帮着王熙凤管家,突显了聪颖精明的才能,往事都历历在目,这会子却要走的远远的,“断”就如同风筝的一根线,不经意间就会随着风,永远消失在茫茫的大观园中,挥一挥手道别,再望一眼家人,数不尽的千言万语,更无处说起。

前身色相总五成 ,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 ,性中自有大光明。

—贾惜春/谜底:佛前海灯

“佛前海灯”是件不俗之物,看了此诗,看了作者,可深知又是一位大观园中与佛结下不解之缘的姑娘,其中一位是妙玉,还有一位就是这首诗的作者惜春,经常听人说“色”“性”为佛教专用语,“黑海”让人摸不透猜不着,也不知归宿的好与坏,在此惜春已经有自己的选择了,看见眼前姐姐们的光景,大姐元春入宫葬送了年华和生命,二姐迎春误嫁中山狼,一年不到就被活活的折磨死去,三姐探春志向远大,只是命,也不得而终,悲剧的重重发生加上年幼无人疼爱的缘故,心一天比一天冷,佛门静地,那里或许可以给予她一世的安宁,彻底“沉”下去,入了尘间的一座寺庙里削发为尼,过着清贫的生活,在那里素颜修行,当了一盏孤寂的佛前海灯,永伴佛旁。

总结:人的宿命由不得自己在旧社会就是此番,但现在的社会已经释然了,今天的努力就可以决定明天的成果!贾府的四位小姐,她们就如飘飞的繁花,而贾府却像一阵猛烈的大风,无情的将她们刮散,落尽成霜,何处天涯,几时欢聚,几时珍?几时分散,几时殇?相逢离愁无愁绪,可巧宿命玩弄人。

我们为什么读《红楼梦》

作者:fish

"它是四大名著呀,当然要读了。",如果是幼年时,会如此回答。

"那里面的诗书世界、宝黛的爱情让人着迷。"到少年时,答案是这样的。

那时候,还受家人的影响。父母是红楼迷,书、戏曲、影视剧,一个不拉,关注大众视野里各种体裁的红楼。姑妈年青时是热血青年,白天口号喊得起劲,夜晚暗地里却抢救了好多小说,避免了它们被焚的命运,这其中就有《红楼梦》。耳濡目染,年少时,《红楼梦》于我,便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青年出离心灵,更多读了一些市面上的热书和专业书籍。

到了不老不少的现在,某一天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读《红楼梦》?或者你为什么不读《红楼梦》?

那么想回答的是:为什么读《红楼梦》?

蒋勋先生言红书是一部佛经,从中见慈悲、天地。他所言极宽容,到了他的年纪,眼里心内都是海之百川了。

我的解读还在一点点进行中,虽然达不到蒋先生的境界,但是已别于年少时,有另一番体会了。

答案是:见众生、见人性、见真情。前面两个是现实之见,后面一个为理想之见。

1、见众生。

据有心人统计,红书里描写了荣宁二府及府外众多人物九百多号,光有名有姓的就有七百多号。而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当属宝玉、十二正钗、十二副钗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贾府等一众主子奴才。

年少时看到红书中对话动作描写,除了宝黛钗等重要人物,别的多半是跳了过去。现在重读,才发现跳过去了好多~曲廊、小径、幽亭、别院及沟沟壑壑,皆是明月照过的有意思的风景。

之所以见到众生,恍若身边人,也是这些人物描写的功效。

比如门子劝贾雨村循情罔法的那一段,明明贾已被门子说服,话语上却还只笑说:不妥,不妥!面笑嘴里却"不妥",将一个经了染缸的虚伪的人活生生呈现了出来。

我们读到这段,也许会心念一动,哦,原来似这般的人,也是见过的。

其他的人物,见刘姥姥如见乡野村间淳朴的老婆婆老奶奶,见凤姐如职场上风风火火泼辣狠严的女上司就在眼前叱咤,见湘云如面前一个大大咧咧的假小子在活灵活现,见袭人则如见当面春风、背后冷箭的告密者,见贾政则如面旧时代里很多个游离于家庭琐事之外的严厉父亲,等等。一部红书,真的可以让我们从中循人际日常,且没有违和感。

2、见人性。

众生是笼统的,人性是概括的。

人性自古之争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

小时候看红书,觉得宝钗是个梗,梗在宝黛之间。袭人拥护宝钗,讨厌和反对黛玉,是黛玉的敌人。王夫人和元春不折不扣地拥护金玉良缘,是木石前盟的反对者。

那些时,这些反对者在我看来,都是坏人,只不过坏人长得也蛮好看。

另外一些,晴雯、紫鹃则是明明确确的好人了,只因她们爱惜、维护宝黛。

而凤姐,在前八十回居然也老将宝黛凑成一对,让人不禁念她的好。

后来,接触的理论和现实多了起来,才发现人不是平面的,人性是复杂体。原因是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有着各种需求,而这些需求驱动着他们的行为,行为导致后果,后果供人从不同角度评说。

宝钗为了家族发展,坚决自觉梗在宝黛之间,于她自己、她母亲、王夫人等,是善,于宝黛,是恶。

她也喜欢宝玉,但更多是家族利益驱使她往贾府少奶奶之位靠拢。

为现实利益驱动是宝钗最鲜明人性也。

依此类推,袭人、王夫人也是如此。

可惜为现实利益驱动,她们均忽略了人并不是一个物件,宝玉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他自己的喜恶,并不是仅仅是可以达成她们目标的物体。

那么她们人性里是有些自私的。

晴雯、紫鹃、黛玉,槽点也是不少。晴雯是粒火炭,谁碰谁烧手;紫鹃爱啰嗦黛玉,像个小老妈;黛玉不用说了,有名的小性儿、爱哭鬼、病秧子。可是,在她们身上,最鲜明的却是真实、真诚,驱动她们行为的,更多是情感而非利益。晴雯爱高洁,紫鹃重与黛玉之情,黛玉只为了自己的心,所以她们均能从本心出发,且不会不顾及别人的心。

凤姐呢?管理贾府中可见狠戾,治小三毫不手软,对黛玉却半抬桩半调侃,可见得她是个有点真情性的狠角色。她当以一个字重墨--强。

3、见理想

小时候,语文老师总念叼,小说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以前似懂非懂,但也觉得小说有它的不像。现在来看,这个高更多指超越。

红楼里我们见了现实,也可见现实之高,即理想人、理想情、理想境。

理想人指宝黛。虽然他们性格、处事很多地方会让人吐槽,可是却贵在坚守自我。宝玉一肚子风月文墨,却于经世致用上不上心,他只羡老庄逍遥自在,不羡为国为家做栋梁。因为这个,没少挨骂,即使遭痛打,也不改初衷,真是至坚者宝,至贵者玉也。黛玉一肚子诗书风情,于无才之德无缘,还不遵礼教,由心出发,为爱而生,最终泪尽而亡,成全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草木本心。

理想情有宝黛之情、黛玉和湘云的闺蜜情、紫鹃和黛玉的姐妹情、黛玉和香菱的师生情、刘姥姥和贾府的恩情,等等。

不附丽物质、地位、权力,这里有情之本真的样子。

理想境当指大观园。这里是名园仙境,无饥馁,也无忙乱,贾母让这些青春的女儿和宝玉住进世外桃源,隔离了俗世蝇营狗苟,创造了一个纯真诞生之境。宝黛、晴雯紫鹃们在这里"放飞自我",连宝钗,也有了短暂的停留,可以情不自禁~扑蝶、为宝玉绣肚兜、和黛玉金兰相交。

认识现实,有所超越。

这即是我之答案,为什么在现代社会读《红楼梦》。

慧眼识珠真伯乐—— 王熙凤

作者:冷月葬花魂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是说有才华的人很多,赏识人才的人却不多。大多数人缺少了一双识别人才的慧眼。

大多数看过《西游记》的人都赞叹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可是我却不得不由衷的赞叹《红楼梦》王熙凤的那双慧眼。正是因为她的这双慧眼使得那些被埋没的人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书中是这样描绘她的相貌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这样一位魅力四射,自带气场的女子,骨子里有股说不出来的精明。她精在于她处理家事的技巧,她的明在于她能看出哪些人的才华。

就拿她最近的人平儿来说,从“判冤决狱平儿行权”中就可以看出平儿的决断能力。

王熙凤若是荣国府的管家,那么平儿就是王熙凤的管家。凤姐处理一些紧要的大事,平儿则处理一些平常琐碎的小事。

主仆二人紧密合作,形成了严谨的工作形式。这也是王熙凤善于发掘人才和重用人才的体现。平儿这匹千里马能有用武之地了。

第二十七回中,凤姐这位伯乐又发挥作用了。

在贾府最底层的丫头小红,身处怡红院。处处受到晴雯等丫头的嘲讽和压制。人人都排挤压迫她。致使这匹能驰骋千里的马儿,埋没在众多马儿之中。

幸运的是小红遇到了她命中的伯乐,亦是她的贵人——凤姐。

小红替凤姐传话她的才能就充分展现出来了,独具慧眼的凤姐看中了她的办事干脆利落的能力,决定将她收为己用。“

你明日服侍我去罢,我认你做干女孩儿。我一调理,你就出自了!”

可以看出凤姐是真正赏识她的。这对于小红还说莫过于天大的恩惠,终于苦尽甘来了有出头之日了。不得不佩服凤姐阅人的精准。

凤姐对待人才宁可委屈了自己,也要让他们尽情的展示才华不受束缚。 

第五十五回中凤姐因病不能理家,探春代替凤姐管理荣国府。她派平儿去和探春商议事务。临走前吩咐平儿说,擒贼先擒王,他(探春)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若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这段话生动形象的体现出了凤姐对人才的敬重与爱待。宁可委屈了自己,也不使人才寒心。

只有这样,探春改革的才干才得以发挥作用,使大观园又恢复生机。

面对探春这匹千里马,王熙凤慷慨的给她提供疆场,让人看到了一个精明能干又强势的贾府三小姐。使得大观园的气象焕然一新。

这就是大观园女子的魅力,一个个具备超人的才干,她们需要的只是一片可以驰骋奔腾的大草原。而慧眼识珠的凤姐正好供应了她们的需求,给了她们机遇。

在现实生活中能像凤姐一样独具慧眼的人真的不多了,也许我们是某个方面的人才,只是缺少赏识我们的人罢了。真是应了韩愈的《马说》里的那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去了哪里了?也许厌弃世俗早登太虚仙境了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名著名篇训练之《红楼梦》选择题、简答题练习
《红楼梦》知识点汇总
名著阅读:《红楼梦》导读(精品转载)
红楼梦重点情节简答题
《红楼梦》阅读水平测试题
<<红楼梦>>经典情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