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擎:选择本真性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生命
userphoto

2023.07.15 上海

关注

导读

死生亦大矣。

死生的课题怎样敬畏和感叹都不为过。哪怕三岁的孩子,初次了解到死亡的存在,也会表现出震撼、惊惶与不知所措。

人类正是因为对死亡的觉知,才发展出各种高尚的美好和丰富的思考;与此同时,对于生的珍重更加凸显为意义的追求。

刘擎教授告诉我们,死亡是构成“人之为人”的必要条件,选择本真性的生活,才能活出自己独特的生命。

人的生命永远跟他人相关联。虽然经历了现代性的转变,消解了很多传统的价值,人的价值观一方面获得了空前自由,另一方面也遇到空前的负担,但始终不变的是,人生意义要能说服自己和他人,才能够从容地面对死亡。

cinian

刘擎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国内政治哲学领域知名学者

《奇葩说》第七季导师

01

死亡界定了人生的前提和背景

主持人:怎么看待生死?

刘擎:有一个很奇妙的说法,是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说的,我们不应该为死亡的问题而担心,如果我能想这件事的时候,我还活着,所以死亡不是现在生活的重心。

死亡让我不知道,也不会再考虑“生死”这件事情,来不及。所以无论我活着还是离开这个世界,死亡都不是问题。哲学家认为这个说法是回避。因为人都知道自己必有一死,那么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哲学家会做很多思想实验,如果人不死,人就不是人,人变成神了。正因为死亡的存在,我们才有时间的紧迫感,有衰老有年轻;正因为人不能永生,所以构成了整个人类生存的一个大前提和背景,使我们有特定的情感,有伦理道德结构等等。

所以,死亡既是让人忧虑、担心、恐惧的一件事,但又构成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必要性。海德格尔生怕人忘记,说“终有一死”,“向死而生”;也有人说“哲学的本质是学会准备死亡,接受死亡”。

我认为死亡作为人类思考问题的一个前提或背景,更是成为意义的结构性限制,因此才会有“人的意义”。

死亡让人类更加珍惜生命,因此我们会不断地去思考: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几十年,甚至在百年的岁月里,生命这个过程本身是有意义的,不要把生命看成要达到某一个终点,因为那个终点是一样的。

中国人讲“立德、立言、立功”,你能成就什么?你在这个世界上的体验是什么?思考这些问题,就会生发出各种高尚的、美好的,在道德层面,美学层面开创出丰富的想象和思考。如果没有死亡,人类就不会思考这些重要的问题。

02

选择本真性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生命

刘擎:如果能过好自己的一生,我们可以从容面对死亡,我们会感到生命的完满。我们会感激有这样一种生命,带给我们多姿多彩的体验,使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在面对事情时,我们可以自行选择想要的人生,可以消极、可以沉沦,只要过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个理想称之“本真性的理想”。

海德格尔认为,生命的意义本身不是现成的,每个人的出生都不是由自己来选择的,其实我们是被抛到这个人世间。不仅我们出生,我们出生在哪一个家庭、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地方,什么样的环境都不是由我们来选择的。

因为是被抛在人世间,有一点荒诞感,同时有一点无奈,生命从一开始就不是由自己来主导,但是人有很强的自我把握能力,就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生活不是随波逐流、千篇一律的。

然而,人很容易过千篇一律的生活。如果不反思,那么大家生活都是一样的,不像是人,更像物体,或者水里飘的树叶,随波逐流,海德格尔称这个状态为“沉沦”。

沉沦的状态是跟本真性的生活相对照,沉沦的生活就是你过“人云亦云”的生活。如果你过人云亦云的生活,你的生活会非常表面,这一生就不足以给自己一个交代,在面临死亡,你不能说“我过得是精彩的,无怨无悔的一生”。

过本真性的生活,能够活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非常麻烦,因为活出自我的样子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回到自己的内心。哲学上,有很多学者叫“唯我论”。

唯我论有一个幻觉,好像我们仅仅着眼于自我就能过出独特的精彩生活。尼采说,“成为你自己”,你现在过的生活都是别人的生活,所以你要活出自己;王尔德说,“为什么我要成为自己?因为别人的生活已经被人过过了”。

它对个体的独创性、自主的差异性,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呼吁,这是现代哲学带来的思想,是对的。可是,自我的独特性又从何而来呢?

03

人的生命永远跟他人有关系

刘擎: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独特“自我”从哪里来?我们不是从自己内心“无中生有”蹦出来的?

你看任何一个精彩独特的人,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或者木匠,都有故事,有来龙去脉,然而这是他自己慢慢发现和塑造的。发现和塑造的过程是,他与别人在一起、与社会在一起、与共同体在一起。

因此,这变成一个很复杂、很丰富的问题,你要成为自己反而不能脱离他人,你又不能完全无反思地人云亦云,不能随波逐流。

人的生命是在创造中形成的,生生不息地,而“再造”永远是跟他人有关系。当你采取一种与世隔绝的方式,这虽然也是关系的一种,但是非常极端。一般来说,你一定要从社会中发掘形成自我的资源。

因为现在人们感到社会压力很大,我们经常把外部想象成障碍,是压制本真自我或独特自我的障碍是对自由的一种压抑,特别是在高度工业化、标准化的时代。外部世界无论是他人,还是自然世界,又是我们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资源,所以这是双面的问题,想处理好不容易。

唯我论的孤芳自赏,也是千篇一律。张国荣的“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大家都很喜欢《我》这首歌,虽然没有成为不一样的烟火,但是向往成为不一样的烟火。

美国有些学者强调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互动和平衡关系,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或者说一种方法,“你不是一个无反思状态地介入社会,你不是淹没在群众当中无名的存在,而是带着自己的特点、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角度和自己的历史进入群体和群体活动的”。

个体在群体中生活,但同时又能够抽身而出,能够反思作为自己处境的群体本身,这样才可能有一个丰厚的本真性的生活。

04

人生意义的现代性转变

所带来的问题

主持人:这与人生意义是什么样的关系?

刘擎:这涉及到现代性的根本转变。以前的意义比较明确:在中国传统中,一个女人相夫教子成为贤妻良母,男人光宗耀祖,他们就可以成就自己;在西方与宗教有相当大关系,如果你做一个好的教徒,就完成了这一生的追求。

现在整个社会的标准本身是需要自我证明的,不是不言自明的事情。它带来一个很大的麻烦——现代人的负担特别大,意义和价值不是客观存在,意义是可以赋予的,价值需要认可才行。

这种现代性转变带来两点问题:

第一、你拥有极大的自由。

作为女人,难道一定要相夫教子才有人生价值?“我”不认同,就可以单身;“我”不愿意做女人,就可以改变性别,没有法律明文禁止。

比如:在某一个伊斯兰教主义的文化里,作为一名女性,认为人生受到特别大的辖制,可以逃到西方,西方伊斯兰的女权主义活动家可以帮助她改变现状。

对女性而言,这是空前的自由。

第二、你有空前的负担。

以前相夫教子、贤妻良母或者光宗耀祖成为社会所推崇的,甚至有一个模版,当你接近那个模板,你就获得意义;现在没有这个模板,选择就要承担后果。

你不仅是运动员的角色,还是裁判员的角色,甚至是游戏制定规则的人。你既是立法者又是判断者,这就是现代人纠葛的问题。

05

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刘擎: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写过一本《人生的意义》,他说人生有一些独特的乐趣,比如:吓唬老太太。小时候遇到一个老太太过马路,你吓她一下觉得很开心,成年以后仍然会觉得这能带来开心,使你幸福?不可能。你不会觉得一辈子吓唬了200多个老太太,这一生就变得好有意义,你做不到。

你会发现,虽然我们共同的传统不足以提供标准的答案,来回答终极性的问题:什么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然而,人类会受到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人类的某种共通性”的影响塑造,这个理论被查尔斯·泰勒叫做“无法逃离的地平线”。

“意义”并不是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有或者没有,意义和重要性的框架仍然在我们的背景里。虽然背景也在改变,但是你不可能无中生有,你是没办法独创的。所以牵扯到意义,它虽然是多样的,但有共同性,可以互相交流。

假如我的人生特别有意义,我会把自己的人生故事与你分享,你会感同身受,哪怕你现在做不到,但你会钦佩;你可能会感到惊讶,但是你会理解。很难想象,我自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人生,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人生是胡扯。

比如:有的探险家为了勘察某一个地方的高度,要做一个地图,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很精彩。我不敢过这样的人生,但我仍然认为他这个故事能说服我,因此他的人生是精彩的、有意义的。相反,假如有一个人对我说,我一生吓唬了200多个老太太,人生特别有意义,所有人都不会信服“这是有意义的生活”。

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如果在你的故事中,可以讲出一个精彩,不一定是功成名就的故事,但仍能说服你自己,那么就可以对他人说“人生是有意义的”。

06

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可以从容面对死亡

刘擎:回到死亡这个话题,你能对自己有交代,对亲朋好友、亲密爱人有交代,那么死亡就不是那么令人畏惧的事情,因为你过了一个相当精彩的人生。

我们看电影,好莱坞似的恢弘巨制场景我们觉得好,小众而感人的文艺片也不错,那都是精彩纷呈的人生。

好的人生不需要每时每刻都快乐,它更像音乐,有高低起伏。如果你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你就可以从容面对死亡。

当你做自己生命的导演时,你一直在构思如何有一个好故事?把你的一生看作一部电影作品,你完成好,你就能从容赴死。哲学教人如何面对死亡,在这个意义上是成立的。

主持人:您的人生意义是什么?

刘擎:对我自己来说,我是对世界有好奇的人,也是时刻关注社会变化的人。

我希望世界可以变得更和平,因为我认为爱、和平比战争、仇恨更强大更持久。有人说这是很天真的想法,人类就是斗来斗去。我认为这其实并不深刻,它不是真正的一种现实主义。

人类社会如果全都充斥了战争和仇恨,我们现在就仍然生活在部落社会。现在的世界其实处于一个“世界内政”时代,比如:疫情、贸易。它们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的事情。我们需要世界政府共同管理,然而我们没有世界政府。

我认为人类有合作、有爱、有和平的愿望,它是深刻的,比仇恨和战争更强大。尽管现在有很多冲突,这些冲突是必然,甚至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冲突和斗争看成目的本身或者看作是宿命性的,人类的目标是成为生命共同体。

回到我自己,我对整个世界都好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好奇,所以我变成了一个学者。做学者并不是因为我多出色,而是我喜欢这份职业,这件事情本身对我来说就有意义和价值。

我们能不能在感情特别冲动的时候,更加理性、和平地探讨复杂、困难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走向一个更具有合作精神,更有爱与和平的世界,想这个目标靠得更近一点?这是我理解的中国作为伟大文明复兴的一个指标之一。我们致力于再造或者重新修订一个世界的秩序,它不再是遵循弱肉强食的逻辑来运转,它是一个可以和大家一起商量的事情。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交往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如果我能为这件事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影响一些人,建立了沟通的文化的规则,那么我觉得,就可以讲出我人生富有意义的故事。

如果能够做好这两件事:

一、自己尽力做出一点真正的学术贡献;

二、有好的家庭生活,孩子能健康成长,我觉得生活就已经很完满了。

这并不说我从来就做得很好,其中有失败有挫折,特别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尝试,大部分都是教训。

像音乐和电影,一个电影从头到尾都是阳光灿烂的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电影,音乐一直是一个高昂的旋律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音乐。年轻的时候很焦虑,总觉得一定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那时候我有雄心、有虚荣心。现在我变得从容了。

从容是源于对人生的认知,把过去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都看作是多姿多彩的体验,并从这些经历中获得领悟,那么人生的故事就令人信服,能够说服自己和他人,就有一定意义并且是肯定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诞:只有工作可能提供人生的意义?
【现代思想】02路标:为什么说韦伯是现代思想的成年?
评论: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
【潘涛】爱情牢笼——长篇小说《古墓葬》的跋
李永才:对时间的颠覆与嬗变
生命存在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