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山博物馆: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展之一(3)

“大魏洛阳法生”造像碑

北魏

第 127 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1953 年中央勘察团在西崖第 127 窟发现此碑,碑文记录北魏景明年间洛阳沙弥法生开窟造像一事。

“大魏洛阳法生”造像碑拓片

冯国瑞捐赠

1953年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蝉翼拓本,有冯国瑞考证题跋和郭沫若、吴作人、马衡、谢国桢、叶恭绰、丁希农、邓宝珊等名家题跋。

此石在一九五三年八月中央勘察团工作时,于西崖12层窟中所访得。第13层平列共有4窟,此石在126 窟中。横直均12宇,一角残损,上有五佛。首行“大魏”下几宇模糊不清,不敢断定年代。考洛阳龙门古阳洞有景明四年 《比丘法生造像记》,系法生与孝文帝并北海王母子所造。洞中尚有北海王祥为母子平安造弥勒像记、北海太子妃高为亡孙造像记,俱为太和景明间高太妃母权极盛时所营建。法生系原祥母子所供养之比丘。祥系文帝诸弟子中最荣宠,传载:王美姿容、贪害公、私淫乱,以蒸高丽婢被禁死,累及母妻。此石“沙弥法生俗姓刘,洛阳人也”,正即其人。在祥被诛后,法生西来麦积造龛祈昌帝祚,实为避祸,迥非孝文皇帝专心于三宝,北海母子崇信于二京,妙演之际,屡叨末筵云云之夸张盛况,文中失势徬徨之意,情见乎词。至造此窟时期,迟亦不能过正始、永平之间。传载元祥死后至永平元年十月,有诏复北海王封,法生自可东归矣。文中“肆力加功麦积崖”云云。今于栈道通后见十一 、十二两层造像壁画皆北魏作风,未经后代改饰。所谓“屈请良匠”,出于洛阳高手亦有可能。又于文中“真容虽替”一语,可证明法生以前洞窟创始年代尚远,如梁《高僧传》载,西秦高僧玄高、昙弘、玄绍等在麦积山讲译,至有僧徒三百众之说。籍此更有实证《高僧传》“积”字从草;此石“麦积”,字皆从山,于意为胜,其中别构之字,亦与六朝碑版同,审为魏石无疑。

一九五三年国庆节天水冯国瑞跋于北京

冯国瑞

冯国瑞 (1901-1963年),宇仲翔,号麦积山樵,甘肃天水人。早年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著名学者。曾任兰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兰州图书馆特藏部主任、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文学、考古、历史等方面造诣颇深。

石雕造像碑

北魏

西崖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加固工程前,在西崖堆积层清理发掘而出。此碑将兜率天官、弥勒三尊、对天人说法、龙华树下成佛、弥勒三会等场面组合在一起,是《弥勒下生成佛经》的主要内容。

《伎乐飞天》壁画

第 78 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1978 年于第 78 窟主佛台座周围的泥土和碎石中发现,壁画色新如故。下方伎乐飞天束高髻,面型方圆秀丽,长眉细目,上穿蓝色短袖,下着束腰长裙,手持弦乐器作弹奏状。上方伎乐飞天上身着绿色短袖,下着白色束腰长裙,飘带穿肘外,作飞行状。伎乐面部及袒露的肌肤部分均施白粉,增加了肌肤的柔和细腻之感。

《火头明王》壁画

第 78 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1978 年于第 78 窟主佛台座四周的泥土和碎石中发现,壁画色新如故。火头明王上身赤裸,头部上方和双手都燃烧着橘红色的火焰,与壁画底色融为一体。通身青黑,胸部隆起,腹部突出,概括有力,双肩披蓝紫色披巾,戴橘红色项圈、手镯、下身着红色羊肠裤。右下方两身弟子,绘圆形项光。右上侧残存供养人上半身,披发戴巾。左下方残存两身供养人,手持莲蒂。

石雕造像塔

北魏

西崖

麦积山石甯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石窟加固工程前,在西崖堆积层清理发掘而出。上层塔顶为四面坡仿木构建筑,塔身四面雕方形佛龛、龛内各雕一佛二菩萨,下层塔基雕刻供养人像。

《六王争舍利》壁画

高兴旺 临摹

西魏

第 135 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第135窟保存了约50平方米的壁画,色彩和谐,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清秀潇酒。

“八王争舍利”是《大涅槃经》中的一个情节。释迦牟尼在拘尸城外的双树林涅槃之后于荼毗场,火化为舍利子,拘尸国人视为珍宝,准备起塔供奉。其余七国来拘尸国争舍利。一位婆罗门长者说明争斗违背佛教精神,各国便偃旗息鼓,将舍利分装八个宝瓶,由众国王带回起塔供养。

画面中,矫健的战马纵横驰骋;身着铠甲的武士挥刀举盾,奋勇冲杀;四周观战的士兵抽刀出鞘,战马昂首扬蹄,跃跃欲上。画面上方,荼毗台之上并列放置八个宝瓶,是最后平分舍利的场景。长期生活在战乱中的匠师们,发挥了高超绘画技巧,如身临其境般成功地绘制了军队的征战场面;同时通过分舍利平息事端,结局圆满,寄托了老百姓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个画面构图严谨,绘画技法高超,特别是战马的绘制,继承了汉代马的画法,奔放、矫健,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钱币幡

第98窟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该钱币幡是在 1981 年修复第 98 窟西崖大佛时从主佛胸部泥层中取出。由棉线编结 287枚铜钱币而成。最上部由 55 枚钱币串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末端有象征莲台的六边形图案相连。体现了麦积山石窟大佛装藏之功用。

三、四工段图纸目录、设计說明(西崖加固)

1977 年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前期曾提出 “东崖加固,西崖文物整体搬迁”的方案。由于麦积山的泥塑太过脆弱,搬迁风险高,最终确定“原址保护、加固山体”的方案,工程难度大。

西崖栈道梯步及平台栏杆详图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西崖栈道立面图

1980 年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八九工段锚杆立面布置及详图(西崖加固)

1978 年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天桥”脚手架尚未搭建,木栈道尚未拆除,测绘人员需翻越栈道,坐在挂篮中测量天桥下的桩孔尺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麦积山造像
甘肃自驾:01
亲历:被麦积山独特的魅力震撼(组图)
秋季细赏 炳灵寺+ 麦积山+拉梢寺石窟02
精品中的精品!去麦积山,这20个窟不得不看!
错过了深圳的敦煌展,在广州等来了麦积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