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钺,山东龙山文化早期
文物图档编号: K1C002822N000000000PAD
朝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玉器
功能:兵器
尺寸: 長12公分 最寬 5.2公分 較厚1.1 公分
说明文:
这件玉钺整个被染剂遮盖,不详其原本玉质与色泽。从造形观之,介于大汶口文化至山东龙山文化间:因为大汶口文化较多弧刃的玉石钺,但山东龙山文化较多双孔的玉石钺。好古的乾隆皇帝在退休后担任太上皇的第一年(嘉庆元年,1796),即为之连赋二首诗:〈咏古玉斧珮〉、〈再咏旧玉斧珮〉,(收入《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余集》卷16、卷8)诗句刻于器之二面。从诗题可知,乾隆皇帝认为它是可穿绳系佩的「珮」。
玉戚,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
文物图档编号: K1C008818N000000000PAD
朝代:新石器时代
功能:陈设,兵器,礼器
尺寸: 長13.2 寬10.7 厚0.8公分
说明文:
此件原应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典型的玉戚,两侧雕琢华东式扉牙。器表本应光素,或是清初时以弦纹加雕了仿古的鹰纹、虎纹,以及侧面神祖纹,更在雕纹后,将全器沁染成褐色。从纹饰主题可推测,雕琢此仿古纹的玉工,应该见过某些雕有鹰纹、虎纹的上古玉戚。乾隆皇帝显然非常珍爱它,但仍不解这是件约当夏时期东夷族系的玉礼器,认为它只是以斧为造形的简单佩饰。乾隆52年(丁未,1787)为之赋诗〈咏古玉斧珮〉,诗中推敲玉器的制作年代到底是汉代?还是夏代。诗成于乾隆52年(丙午,1786)
玉钺,山东龙山文化
文物图档编号: K1C002106N000000000PAD
朝代:新石器时代
类别:玉器
功能:兵器
尺寸: 長12.2 寬3.6-4.85 厚0.7-1公分
说明文:
细腻不透明的牙黄至浅黄灰色玉,小局部褐色。硬度6.5。全器作长梯形,刃端曾被裁切,故厚而有切割痕。钺体剖面为长方形。二圆孔,靠柄端圆孔单面钻成,下方较小一孔两面对钻。可能对钻稍小的圆孔曾嵌有绿松石,已遗失。宫中加配丝穗,锦袱、紫檀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