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暑假都在蛰伏,一来天气实在太热,二来不想和有假期的人凑热闹。9月起又要开始逛逛逛。最先赶的是【敬天格物】。
学到的知识和有待解惑的有:
一、展览名【敬天格物】,所谓【敬天】就是玉器承载着祭祀敬天的神圣使命,【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意思。
二、虢的读 guó,西周时期有两个虢国,分别是东虢(今河南荥阳一带)和西虢(今陕西宝鸡一带),均为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成语“假道灭虢”中的“虢”即指东虢,考古出土玉器的是河南三门峡,也是指东虢。
三、玉璜上的红色是不是沁色
现场猜测是的,因为墙上有一张考古墓地现场图的泥土就是红色的,不是我们这边的那种黄泥土。
四、玉韘为什么有两个孔?
大多接触到的扳指都是圆柱形的,这两个孔学到的知道有好多,知道了扳指的正确用法。当是猜测是为了防止射箭时扳指被带飞,回来查了资料证实了我的猜测。
现发现最早的玉韘来自商代妇好墓出土,正面雕兽面纹,背面有凹槽用于扣弦,兼具实用与礼器功能。
西周虢季墓出土的玉韘形制与妇好墓相似,进一步证实其军事用途。
战国时期扳指长度缩短至2厘米
汉代发展为带钩玉片(鸡心佩),承力功能减弱,装饰性增强。
宋代出现仿汉代的矮筒状、片状扳指,样式多样,如镂空龙纹等,完全脱离实用功能
清代扳指呈圆筒状,材质以和田玉、翡翠为主,工艺繁复。
另外武官讲实用,文官讲装饰,比如刻些诗文。
五、五璜连珠组玉佩挂脖子上沉不沉
1斤重的玉佩相当于一瓶矿泉水,试了下并不太沉。
六、虢国玉器和红山文化有什么联系?
出土中的玉猪龙、鸮这些红山玉器为什么会出现在虢国墓中。
七、玉鸮为什么长了对羊角?
看其他的小动物基本都是写实的,这只鸮长了对羊角有点奇怪。
玉化度不高,看着又很温润,这蓝色调比较少见。
九、出土玉能变得这么温润是不是经过盘玩?
大部分小件都温润透着柔光,像盘玩后的熟坑,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