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姐姐》票房破4亿,张子枫感动上亿人:你是姐姐,更是你自己!

清明假期,我看了张子枫主演的《我的姐姐》,百感交集。

女主角安然有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

爸爸讨厌女孩,经常打她,父母常年奔波在外,很少陪在她身边,一家三口,甚至没有一张亲子合照。

他们还篡改了她的毕业志愿,粉碎了她去北京的梦想,并在她读大学期间生下二胎。

而弟弟出生后,父母的态度则截然不同。爸爸对儿子有求必应,会给他做红烧肉,在家里摆满“他们”一家三口的写真。

在这个家里,安然仿佛是个“透明”的孩子。

面对这个只见过几次面的弟弟,安然打从心底亲近不起来。

但不久后,父母却意外去世了,只留安然和年幼的弟弟。

此时的安然面临着一个抉择:

是辛苦抚养弟弟,还是追求个人幸福?

安然选择了前者。

电影中有一幕:弟弟调皮惹事,所有人都指责安然“管教不当”。安然委屈极了:“我爸妈死了,把弟弟丢给我,他做错事情你们都找我,那我找谁呢?”

所有人都忘了:抛开“姐姐”这个称呼,安然也不过是一个20岁出头的大女孩,她还是个孩子,却因为“长姐为母”的传统观念,被无形中赋予了太多责任。

她要抚养弟弟,要伺候弟弟吃喝拉撒,要承担弟弟的衣食住行,还要为弟弟捅的娄子擦屁股……她付出太多,得到的却太少。

这种施与受的不平衡,让她内心产生一个黑洞,充满了童年未尽的渴求: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缺乏关注与鼓励……

她在父母面前卑微得像一粒尘埃,在弟妹面前又要强大得像一个超人,生活中充满狂风暴雨,却无人为她遮挡。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她是“姐姐”。

这个不由她决定的身份,像一只无形的手,制控着她的人生。

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纪录片《姐姐》。

一对同日生的双胞胎,只因为父母觉得“女孩可以照顾男孩”,女儿便先一步出生,当了姐姐。从出生起,“懂事”就成了父母对她最大的期待。

她必须耐着性子陪弟弟玩,哪怕弟弟下棋耍赖、调皮任性、看电视只顾自己,也不能抱怨;

她必须疼爱弟弟,哪怕弟弟指着姐姐对妈妈说:“给我杀了,把她杀了”,也不能斗气;

她必须在夹缝里生存,妈妈会拉着弟弟讲悄悄话,爸爸会帮着弟弟指责她,她只能自己对着镜子找存在感。

从小到大,她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是姐姐,你应该让着弟弟。

亲子关系有一个规律:最不受宠的孩子,反而最懂事。

为了得到父母认可,姐姐很努力帮到妈妈,时常会做些家务,可妈妈就是不喜欢她,还指责她“性格古怪”“疑心重”。

姐姐喃喃自语“妈妈不喜欢我”,她想不通为什么。

明明自己更懂事,为什么得到更少夸赞?明明年纪和弟弟一样大,为什么她要先一步懂事?明明弟弟受尽宠爱,为什么她孤立无援?

她是“姐姐”,可内心深处,她也是那个渴望被父母看到的小女孩啊。

作为“姐姐”,她在无形中被赋予了责任,分担了父母的辛苦。

但在这个不平衡的关系里,那些委屈、压抑、不被看见......所有不幸福的感受,都会变成姐姐内心缺失的部分,变成她成年后需要疗愈的伤。

我们童年所有的经历、体验,都会被以一种编程的形式写在我们的细胞记忆中,变成我们的人生模式,无声无息的运转着。

小安是一名“姐姐”,她结婚生子后,弟弟刚刚初中毕业,正是叛逆不羁的年纪,竟然瞒着父母离家出走了。

父母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她,哭天抢地要她去把弟弟找回来。那时小安已经怀孕6个月,刚度过艰难的孕吐时光,现在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

可她还是拖着行李箱,到弟弟所在城市,陪他聊了一天一夜。次月孕检时,医生说她羊水偏多,胎儿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丈夫要求她好好休息。

层层积累的压力爆发了,小安号啕大哭:我也想轻轻松松当妈妈,可谁让我是“姐姐”?弟弟有事,我能袖手旁观吗?

“姐姐”背后,压抑了太多心酸委屈。她从小就被父母冷落,照顾弟弟,能让她有一种被父母爱着的感觉。

因为只有这个时候,父母才会夸赞她一句:真懂事。

被父母爱的渴望太强烈,哪怕另有家庭,已为人母,她也没走出这个强迫性重复的习惯。

生活中很多“姐姐”,由于从小肩负这个“角色”所赋予的重任,习惯性忽略自己,让自己躲在关系的角落。

经常在关系中体会到不安全感,甚至习惯了通过付出证明自己的价值……

工作上勤勤恳恳,上司却偏爱另一个下属;婚姻里任劳任怨,丈夫却对她日渐冷落;朋友间有求必应,却被当成“冤大头”……

每当这时,“姐姐”们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和一股难以言说的怒气,仿佛内心有一个小人在嘶吼:我做的还不够吗,你为什么不看我?

先出生的孩子,承载了父母更多的期待,期待越多,意味着爱的条件越多。

孩子能够回应自己,就爱他们多一点;孩子无法回应,便爱他们少一点,把多余的爱转移给其他孩子。

迫于无奈,姐姐只能强迫自己,通过满足父母的期待,来得到多一点的关注。

她的整个童年都沉浸在责任中,无法像孩子一样快乐自由,成年后觉得自己有缺陷,又在不安中想方设法补偿自己。甚至把这份缺失的爱,带到其他的亲密关系中。

所有和谐的关系,都是爱的自然流动。“姐姐”内在的伤,源于在父母身上求而不得的爱。

所以,让爱流动起来,让关系回归平衡,是家庭关系圆满的关键。

我们很多时候,容易习惯性的看到生命中的阴影,却忽略了光的来向。

在影片中,当安然捂着肚子从厕所出来的时候,弟弟会站在凳子踮起脚尖为她笨拙的沏好一杯姜水,端到她的面前……

当安然纠结自己的梦想,装作讨厌他的样子时,他很敏锐的看到了姐姐背后的情绪,告诉姐姐:其实你是喜欢我的。

他会拉起姐姐的手、靠在姐姐的肩膀上、甜甜的喊着姐姐……甚至在最后得知姐姐真的很想完成自己梦想时,他主动选择了被收养,为了让姐姐能够下定决心,小小的他忍痛推开姐姐说:我不想和你在一起了!

很多观众说:弟弟也太小天使了吧……

所以,弟弟的“回馈”对于这段关系的建设很重要。当弟弟体验、看见到姐姐的爱,并且正向回向给姐姐爱,关系就开始流动。

但如果你不能像安然这样幸运,你是一位没有得到温暖和回馈的姐姐,或者仅仅习惯像姐姐一样思考和行动,我有一个疗愈方案可以提供给你:放下受害者思维,尝试搭建支持性关系。

“姐姐”们像个沉默的帮手,无声帮助父母维持家庭功能,她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同时也在哀悼自己的付出。

姐姐眼中,弟弟妹妹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父母全部的疼爱。为了补偿自己,有些姐姐会通过做“受害者”,自怨自艾,从自怜中感到安全。

纪录片《姐姐》中,姐姐惦记“妈妈不喜欢我”,但妈妈认为“我没法一碗水端平,但我给孩子吃一样的用一样的,其实两个孩子我都很爱。”

为什么姐姐感觉不到被爱呢?因为父母很少对她说“我是爱你的”。或许是“重男轻女”偏爱男孩,又或许是认为姐姐足够成熟,就算不说她也懂。

说不出口的爱,没有表达的关怀,让姐姐沉浸在负面情绪里面,她们想方设法自救:更成熟,更独立,更懂事……结果给了自己更多压力。

德芬老师曾说: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你会聚焦到那件事或者情绪里,这赋予了它更多能量,让它变得更强大。

负面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不走它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光出现了,黑暗就消散了。

对姐姐来说,这束光就是充满爱和支持的关系。它们或许来自知心好友,或许来自亲密爱人,或许来自同事伙伴……

总有那么一些人,让姐姐感到:我可以表达情绪,可以嬉笑怒骂,可以自由自在的做自己。即使不用压抑自己,拼命付出,我也是值得爱的。

原生家庭只属于过去,但关系和家庭属于未来。积极心理学之父认为:拥抱幸福的首要法则,就是过去的让它过去,它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也不应该把所有问题归咎于它们。

充满爱的关系,能够帮助你增加生活中的幸福感,把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分开,避免习惯性的委屈自己迁就别人。

安全亲密的关系,带来一个视角,让我们能够用崭新的目光打量世界,打量自己。那些无处容身的负面情绪,也就有了安放之地。

“爱不会因为它所揭示的东西而气馁,就像太阳不会因为羞愧不发光。”

不幸和痛楚属于过去,行动起来,我们所寻求的更高层次的爱,终将会带领我们走向幸福的彼岸。

策划 | 肖娴
编辑 | 肖娴
主播 | 杨枪枪,电视台主持人,公众号:小杨说事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姐姐老是欺负弟弟,妈妈却视而不见!原来竟是这么一回事!
妈妈怀孕了,如何当好姐姐?当姐姐的意义是什么?
“生了二胎后,我和老大结了仇”一位妈妈深夜发文,引发所有人深思
五一归来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听话?听谁的话?你一定是对的吗?
“我的两个孩子,天天在家打架”:别着急!不妨试试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