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必要不做CT!超94万个数据表明:每多做一次CT,患癌的风险增加43%

CT扫描:从发展史到作用与风险的深入探讨

CT扫描,即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诊断利器。自197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兰·麦克劳德提出这一创新性的医学成像方法以来,CT扫描技术历经数次革新,逐渐成为了医生们诊断疾病的得力助手。

CT扫描技术的诞生,源于阿兰·麦克劳德的深邃思考和大胆尝试。他提出的想法是通过使用X射线从不同角度扫描人体,并运用计算机算法将这些扫描数据转化为图像。这一想法很快引起了美国医生戴维·柯曼的注意,两人合作,成功开发出了第一台CT扫描仪。这台设备于1972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中心投入使用,它的出现,标志着医学成像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CT扫描技术不断发展完善。1980年代,螺旋CT扫描仪的出现,使得扫描速度更快、图像更清晰。到了1990年代,多层螺旋CT扫描仪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CT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技术更加成熟、高效。

CT扫描之所以能够在医学界得到广泛应用,其高度灵敏性和准确性功不可没。它不仅可以揭示和捕捉人体的异常生物信息,甚至在临床症状或结构变化发生之前发现病灶,实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此外,CT扫描还能够定量评估体内生化变化,预测疾病的预后、鉴别良恶性肿瘤、分级分期、判断疗效、监测复发等。更重要的是,CT检查非常方便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位,可以清楚地了解全身的整体情况,这对于肿瘤和其他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分级和分期、治疗计划的制定、原发肿瘤病灶的寻找以及转移和复发的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CT扫描在带来医疗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健康风险。这主要源于CT扫描所使用的X射线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辐射损伤。长时间、大剂量地暴露于X射线下,可能导致晶状体、甲状腺、性腺等射线敏感器官受到损伤,甚至可能诱发白内障、生长发育迟缓、绝育等严重后果。尽管现代高端螺旋CT的辐射剂量已经大幅降低,但任何形式的辐射暴露都不应被忽视。

近年来,多项研究也关注到了CT扫描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一项涉及超过94万人的大规模数据分析显示,每多做一次CT扫描,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这一发现提醒我们,尽管CT扫描在医疗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非必要的CT扫描可能会给患者的长期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医生和患者在使用CT扫描时都应保持理性。医生在决定是否进行CT扫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扫描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对于那些非必要或者可以通过其他低辐射风险的检查方法来替代的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CT扫描。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辐射的风险,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对辐射的防护等。

总之,CT扫描作为一种强大的医学诊断工具,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谨慎和理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CT扫描带来的医疗便利的同时,保护我们的健康不受不必要的威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发现:每多做一次CT,患这种癌风险高96%,提醒非必要别做CT
非必要不做CT!超94万人研究,每多做一次CT,患这种癌风险高43%
X射线、CT怎样显示肿瘤?
关于CT图像伪影的那些事
漫话CT(六) CT常见伪影及其处理
CT检查费降低 射线滥用或更严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